-
1 # 懷疑探索者
-
2 # 旁觀者周老師
影響力和科學貢獻怎麼定義?楊振寧和霍金分屬物理學的兩個範疇,而且公認是不相容的兩個範疇,楊的研究範圍和貢獻,基本上是屬於量子力學範疇,而霍金的研究範圍和貢獻,基本上屬於廣義相對論體系。如果說對量子力學的貢獻和影響,霍金基本可以忽略。同樣,對於廣義相對論領域,楊振寧的貢獻也幾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幾乎就是在問喬丹和馬拉多納,誰更厲害。然後,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歸結為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那種理論的影響和貢獻更大,相信至少沒有那個物理學家敢回答這個問題。當然,你也可以問籃球和足球相比,誰的影響更大,剩下來的相信只有球迷打架。最後,只能拋開學術不講,只說影響力,隨著霍金的去世,這個事情大概已經有了答案,這兩天全球各大媒體和電視臺都在報道霍金的去世訊息以及他的生平事蹟,愛因斯坦之後,這麼多年了,大概還沒有哪位過世的物理學家(甚至任何領域的科學家)有此殊榮。說句不吉利的話,若干年後,楊振寧大概也不會得到世界的如此待遇(當然在中國就另當別論,畢竟中國就這麼一個國寶),這大概這就可以分出影響力高低吧!
-
3 # 吉家凡
雖然兩個人的研究方向不同,但還是可以比較的。
楊振寧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有13項諾貝爾獎級的貢獻,已經有7個諾獎是因為找到楊振寧的標準理論所預測的粒子而獲獎的,楊振寧帶領徒子徒孫幾乎壟斷了六十年來的諾獎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個菲爾茲獎是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來。
霍金是在愛因斯坦的理論框架中進行改進,他的成果也可能是諾貝爾獎級的,但沒拿到。
從學術上看,他們不在同一層次上。
-
4 # 任T堂達人
霍金的“霍金輻射”還沒驗證,很可能是錯的呢?如果是錯的他的貢獻就不那麼大了,每年錯誤的未經證實的理論多了去了,而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是已經論證了,可辯偽,真科學。但是,如果霍金的“霍金輻射”被真的驗證了,那麼他的確是跟楊振寧同級別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是16年才證實了一部分,引力波的發現。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光電效應”。如果,諾貝爾獎可以頒發給死去的人,那麼愛因斯坦有兩個諾貝爾獎牛逼沖天了。跪著寫服。
單從科學領域貢獻來評價一直都是楊振寧高;霍金的成就是科普領域,他對科學的貢獻更多的是讓普通人也能窺探深奧物理學的一二,給小孩子有成為物理學家的意願,讓大家知道物理學的重要性和作用。《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都是科普類神作!不吹
-
5 # 地震博士
就影響力來說,當然是霍金!但是就科學貢獻來說,則是楊振寧!
首先,霍金的影響力更多的是來源於他在科普方面的傑出貢獻。其有代表性的科普著作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其中,《時間簡史》更是被翻譯成40種語言,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2500萬冊!這部科普讀物之所以如此暢銷,主要是由於該書想象豐富,構思精妙,字字珠璣的探索著宇宙的起源,闡釋宇宙未來之變,因而顯得神奇而美妙有關!有科學家就指出,其實有很多人看不懂多少章節,甚至完全看不懂,但是也要買。主要是很多人認為,只要買了這本書就能離宇宙奧秘近一點,有中國古代附庸風雅的嫌疑。但是,這正說明,霍金在推動人類關注和宇宙學、物理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自己也因此變成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人物!
其次,就科學貢獻來說,當然是楊振寧。楊振寧1954年提出的規範場理論,於1970年代發展為包含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場及萬有引力的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楊振寧因為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的宇稱不守恆”觀念並被實踐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家。此外,楊振寧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作出多項貢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曾這樣說: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範場(楊振寧)。因此楊振寧毫無疑問要比霍金在科學上貢獻更大。
-
6 # 張大善人26
楊跟霍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 楊的答卷有10張,十張答卷基本都對,所以楊得了99分! 霍金的答卷有100張,剛判了5張就已經98分了。 大家說說誰更厲害
-
7 # 德古拉的家
說霍金是科學家,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也只能騙騙初中畢業的半文盲。如果把楊振寧比作梅西,霍金就是廣州恆大的郜林!!!霍金嚴格講,連科學家都算不上,就是個科普學家,類似方舟子!!!
回覆列表
霍金的研究領域,大眾特別感興趣。這充分說明了西方世界在科普領域確實理念先進。
西方做科普,都是用專業團隊,用專門的題材策劃人員,專門研究市場的調查人員,與媒體打交道溝通的人員,包裝也是一種科普戰略。據說,霍金有一個幾十個人的團隊,專門負責他的商業。
其實,我認為這樣做也無可非議。你提高了知名度,讓大家都來關注你,然後,你利用你的影響力去做科普工作,效果會非常好。假設你只有幾千個幾萬個粉絲,其中90%還是殭屍粉,哪怕你的水平再高,文章質量再好,實際上並沒有起到一個科普的效果。只有讓人人都對你感興趣,你擁有了幾千萬,幾億的粉絲,你的科普才能夠達到最大的效果化。科普的效果上去了,就可以改變大眾的思想觀念,而改變大眾的思想觀念,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才是科普工作的目的所在。
所以,只要有利於科普工作,不論是哪一種方法,我們都應該大膽的嘗試,而不必拘泥於舊方法。過去那種給報紙寫方塊文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求了。
霍金做科普就比較靈活,比如,他經常參加一些電視劇的演出,一些很有人氣的科幻電視劇甚至生活劇都有他的參演,透過電視劇,霍金被更多人認識,成為了大眾的偶像,成為了大眾的偶像,霍金說的話就會被人更加廣泛的傳播,傳播的越遠,科普所預期的效果就越好。
其實,不僅僅是霍金,國外一些大科學家知名科普工作者都親自演過電視劇,拍過電影,出過唱片,他們自己就是大眾偶像,風頭很大。一些青少年就特別崇拜他們,這總比崇拜"半仙""大師""阿彌陀佛"們要強上幾百倍。如果國內的科普大家,比如李淼,張雙南,他們也可以做一個大眾方面的偶像,科普的效果會百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