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51801511917

    在晴朗的冬日,人們在開窗戶、開車門、開水龍頭的時候,手常常會被閃光帶響的靜電擊中,手指便有一種蜂蜇般的刺痛。這就是人體在釋放靜電。

      研究表明,人體產生靜電一般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乾燥的空氣,二是不導電的化纖衣物。冬季降水較少,空氣比較乾燥,相對溼度一般都在40%以內,這就造成面板表面異常乾燥,電阻值增大,導致區域性有大量電荷堆積。如果穿著化纖衣服,電荷更不易匯出,一旦條件成熟,如用手觸及到金屬導電物,人體靜電就會突然釋放,手指就會有電擊的感覺。

      人體靜電不僅容易在危險場合(如貯氣罐洩露)誘發爆炸和火災事故,對人體健康也有許多不利影響。一些研究者認為,過多的靜電在人體內堆積,會引起腦神經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影響人的中樞神經,從而導致血液酸鹼度和氧特性的改變,影響機體的生理平衡,干擾人的情緒,使人出現頭暈、頭痛、煩躁、失眠、食慾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狀。靜電對人體血液迴圈、免疫和神經系統也能產生干擾,影響各臟器(特別是心臟)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異常和心臟早搏。在冬季,大約1/3的心血管疾病都與靜電有關。尤其對心功能比較脆弱的群體(如老年人),靜電的危害更為嚴重,因為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面板更乾燥,心血管系統更老化,抗干擾能力更弱。此外,人體被靜電“擊中”後,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恐慌,倘若不明真相,這種恐慌感還會加劇。

      避免和減輕靜電對身體的危害,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增加室內空氣溼度。在晴朗的冬日,使用加溼器效果較好。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透過室內灑水、放置清水或在取暖裝置旁晾幾條吸水好的舊毛巾(要保持溼潤狀態),從而保持室內空氣溼度。

      (2)注意衣物和材料防靜電。不要選用化纖材料的地毯和以塑膠為表面材料的傢俱;冬季儘量不穿化纖類衣物,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或絲織內衣褲;電視機、空調機、電腦等家用電器,應連線地線;經常穿的拖鞋,可釘上一根訂書釘形狀的銅導線,直穿鞋底,這樣走路時便可將身體積聚的靜電消除。

      (3)養成良好的防靜電習慣。當你關上電視、離開電腦以後,應該馬上洗手洗臉,讓面板表面上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在冬天,要儘量選用高保溼的化妝品;赤足有利於體表聚集的靜電釋放,在家休息時,不要放過一切可以赤足的機會(要注意防滑);儘可能讓身體多接觸由地面延伸而來的金屬管道,如自來水管、煤氣管道等,從而使身體所帶的靜電迅速傳導到大地中去。

      =================================

      乾燥冬季靜電不可不防

      “現在的靜電怎麼越來越多了?”進入冬季,許多人感到在工作和生活中“被電”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在開車門、開燈、開水龍頭的時候可能會被閃光帶響的靜電嚇一大跳,甚至有時會有一種強烈觸電的刺痛感覺。有關研究曾經做過測定,在絕緣良好的情況下,摩擦所產生的瞬時電壓有可能高於一萬伏特。有的專家甚至認為,靜電會在瞬間干擾心臟的正常工作。然而更多的醫生卻認為,靜電並不可怕,只要透過“防”、“放”兩種方法即可緩釋。

      靜電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損害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靜電的成因和我們人體的生理電環境談起。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導體,整個身體遍佈著鹽的電解質。身體內部的電阻遠遠小於身體表面。身體內部是一個非均勻的電場。利用這種特性,醫生會用測量心電圖、胃電圖和腦電圖的方法來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病變。事實上,在我們身體的其他部分也有電位,甚至每個紅細胞的表面上都帶電。由於電解質的連通性和血液的迴圈,我們身上的電特性達到了某種平衡,電荷不可能在某個地方堆積起來。但是,在冬季,特別是在中國的北方,非常乾燥,空氣溼度一般都在30-40%之間。這時,人體表面也會幹燥,區域性可能變成絕緣體。靜電荷在身體的區域性就會大量堆積,達到一定電量我們就會“被電”。步入現代化生活以後,人類更多的選用皮毛、化纖織物做服裝和家居飾物,它們摩擦所產生靜電的效應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中學物理實驗上都見到過的;隨著洗衣機、電炊具、電冰箱、電視機和電腦等電器產品的普及,使人類被越來越強烈的電磁場所包圍,這些電磁場所產生的感應靜電使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為靜電所困擾。

      有些專家認為,靜電對人體有嚴重危害。這具體體現在:物理方面,體內靜電可能干擾以至改變人體內所固有的電位差,影響各臟器,特別是心臟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異常和心臟早搏。對心功能比較脆弱的群體,這種危害尤其嚴重。在冬季,大約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都與靜電有關。在生化方面,體內靜電會引起腦神經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影響人的中樞神經,從而導致人的血液酸鹼度和肌體氧特性的改變,使人感到疲勞、煩躁、失眠、頭痛,重者可能導致精神病變。對此觀點,一部分專家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由於人體內部導電特性良好,靜電很難在人體內部大量堆積;而人體表面的靜電場對人體內部的電場分佈和電流走向影響,以至直接導致疾病也缺乏強有力的臨床依據。所以,孰是孰非,一時還難以定論。

      科學在前進,人類的認識水平在發展,靜電對人類到底有多大影響,醫學家們最終會給我們一個“說法”。在最終結論之前,面對越來越強烈的靜電的困擾,我們還是小心為妙。

      對付靜電,我們可以採取“防”和“放”兩手。“防”,我們應該儘量選用純棉製品作為衣物和家居飾物的面料,儘量避免使用化纖地毯和以塑膠為表面材料的傢俱,以防止摩擦起電。儘可能遠離諸如電視機、電冰箱之類的電器,以防止感應起電。“放”,就是要增加溼度,使區域性的靜電容易釋放。當你關上電視,離開電腦以後,應該馬上洗手洗臉,讓面板表面上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在冬天,要儘量選用高保溼的化妝品。常用加溼器。有人喜歡在室內飼養觀賞魚和水仙花也是調節室內溼度的一種好方法。

      另外,推薦給您一個經濟實用的加溼方法:在暖氣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條舊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頭放在水裡,一頭搭在暖氣上,這樣一晝夜可以向屋裡蒸發大約三升水。如果每個暖氣都這樣做,整個房間就會感到溼潤宜人。您不妨試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人做事,一旦豁出去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