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95217889373

    你放錯地方了啊,這裡是歷史-.-不過看你這80分就要浪費了..給你找了些資料,不知道有沒有用. 這是古諾的創作始末:創作始末 古諾的父親是法國頗有名氣的雕刻家Francois-Louis Gounod,1818年出生於巴黎。古諾自幼即頗有音樂天份,在Institut Leteillier與Lycee St Louis就讀時便已經頗有名氣。古諾很早就確立志向,以成為一位作曲家為終身的目標。在他的學習過程中,當時法國重要教師都曾經指導過他,包括雷夏(Antonie Reicha)、哈勒維(Jacques Halevy)、黎蘇耶(Jean-Francois Lesueur)、皮爾(Ferdinando Paer)。古諾18歲就挑戰著名的羅馬大獎賽(Prix de Rome),但是二度挫敗。經過第三次努力,1839年,古諾終於贏得了羅馬大獎,得以前往羅馬學習三年。在這段期間,歌德的《浮士德》法文譯本一直伴隨著他。凡人被魔鬼誘惑的故事,深深吸引著他。瑪格麗特的影像,也一直在心頭縈繞不去。因此古諾也曾造訪歌德的故居,並著迷於充滿傳奇的雕刻與古蹟當中。因此在1842年的《安魂曲》中,已經可以聽見瑪格麗特向上蒼祈禱的音樂主題。1846年,白遼士的戲劇音樂《浮士德的天譴》首演,這個四部八景的作品,雖然不是以歌劇形式演出,但仍讓古諾感受到大的衝擊。 古諾在1856年,曾在Gymnase-Dramatique戲院觀看過凱瑞(Michel Carre)根據《浮士德》第一部所改寫的戲劇《浮士德與瑪格麗特》(Faust et Marguerite)。古諾因而發現了將《浮士德》譜寫為歌劇其實是可行的。經過介紹,他認識了為凱瑞寫劇本的巴畢耶(Jules Barbier),並且取得了巴畢耶的劇本改寫版。事實上,巴畢耶的劇本是老早就完成的,但是巴先生的目標是偉大的梅耶貝爾,當時在法國劇界最有權勢的作曲家。梅耶貝爾對此劇不感興趣(事實上,梅耶貝爾是怕因改寫《浮士德》若不得其法,恐怕會被德華人抵制)。古諾找上他,正好一拍即合。但歌劇院方面卻希望古諾能先考慮將莫里哀(Moliere)的《突變的醫生》(Le Medecin malgre lui)寫成歌劇。古諾答應了,結果《突變的醫生》於1858年1月15日(莫里哀的誕辰)上演,成為古諾第一部受到歡迎的歌劇作品。劇院方面對他信心倍增,於是劇本在凱瑞與巴畢耶的「竄改」下迅速完成,古諾的進展也相當快速,在1858年5月4日完成總譜。劇院方面,老闆要求女主角必須用蜜歐蘭-卡瓦沃(Miolan-Carvalho)擔任瑪格麗特一角(因為她是該劇院的老闆娘),男主角則是葛魯耶(Hector Gruyer),原本在挑練時就已經存在著劇院干涉演出的困難,到了正式彩排時,葛魯耶突然「騷聲」,失去了他的聲音,古諾被這些事件弄得焦頭爛額。後來由當時著名歌唱家戴薩特(Francois Delsarte)的學生中伯特(Barbot)代替。梅菲斯特在教堂脅迫瑪格麗特一景,由於教堂是神聖之處,竟有魔鬼橫行,因此被當時的文化大臣要求刪除。 儘管事故不斷,1859年3月19日,歌劇版本的《浮士德》還是在巴黎與世人見面,反應非常兩極化。音樂優美,讓許多一般民眾無比欣賞,但是學者們則認為此劇褻瀆了歌德原著的神聖地位。當時的《浮士德》是以「喜歌劇」之名上演,並且加入口語對白,事實上與一般的義大利歌劇沒有兩樣,不同者僅在於唱的是法文罷了。撇下爭議不管,《浮士德》在首演當年演出了57場-若以數字來看,此劇的確是相當成功的。首演之後,《浮士德》沉寂了兩年,但在1862年時,《浮士德》再度在史特拉斯堡上演,同年11月,義大利文版本也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演出。此後,《浮士德》便盛演不輟,併成為古諾最著名的音樂作品。古諾在年輕時期,曾被《唐.喬萬尼》結尾前石像要求悔改的段落所深深震懾,因此特地安排了第四幕裡梅菲斯特在教堂恐赫瑪格麗特的段落。但是這個段落也因而受到重視,至少在首演時是被勸說後而刪除的。此外,當時流行在歌劇裡安排芭蕾舞段落的作法,古諾也不能免俗,加入了七段芭蕾音樂。但是就法國作曲家而言,古諾在學理與應用的結合上,的確是有所突破。他的前輩奧伯(Auber)、波瓦第烏(Boieldieu)、哈洛德(Herold)與亞當(Adam),無論作品多麼好聽、學養多麼豐富,但是隻要寫起劇院作品,本身的優異作曲技巧就完全被拋在腦後;古諾是真正將技巧、劇院、群眾結合在一起的第一位法國歌劇作曲家。 抒情男女高音必經之路 從蕭伯納對《浮士德》的看重,可以知道此劇在歌劇史上的重要地位。飾唱浮士德的男高音通常必須有清亮美妙的嗓音,飾唱瑪格麗特的女高音則必則有輕盈的歌喉與演唱花腔的能力。這兩個角色,是男女高音向戲劇性角色邁進時必經之路。廿世紀以來,情況或許稍有改變,具有戲劇性的龐大音量男高音也介入浮士德這個角色,如卡羅素(Enrico Caruso)、畢約林(Jussi Bjoerling)、柯瑞裡(Franco Corelli)等人的演唱,就以戲劇性取代抒情。但是《浮士德》一角仍是抒情男高音的指標劇碼之一。以純法國血統演唱者而言,約恩(Karl Jorn)、雷茲克(Jean de Reszke)、維薩尼(Cesare Vezzani)、蒂爾(Georges Thill)都是著名的浮士德演唱家。在瑪格麗特方面,早就已經被外國入侵,梅菲斯特一角更是幾乎由東歐男低音一手包辨,尤其是夏里亞平(Feodor Chaliapin)的演唱最富代表性。今天,《浮士德》已經是一部國際色彩濃厚的歌劇,並且深受歌劇迷的喜愛-優美的音樂、精采的劇情,會有誰不被吸引呢?瑪格麗特的〈珠寶之歌〉、浮士德的抒情曲、梅菲斯特的〈金牛犢之歌〉、第四幕計程車兵合唱,無一不是耳熟能詳的名曲。在《浮士德》之後,古諾的歌劇能夠留名的,只有根據莎士比亞原著改編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 et Juliette)而已。 古諾自己怎麼看待這部作品呢?他說:「這是我最成功的一部劇院作品,但是否就是我最好作品呢?我不能這麼說。」畢竟古諾的歌劇版本,在人物的性格刻劃上與歌德的原著出入甚大,這一點古諾自己頗有自知之明。讀過歌德原著的朋友,請不要太在意此劇與原著之間的龐大差異,將之視為另外一個獨立的故事,享受諾美妙的音符安排,會是欣賞歌劇的一大樂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一件事、一段話,證明你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