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77236885061

    “認生”這個現象,在嬰兒發展領域有一個專門的詞,叫做陌生焦慮(Strange anxiety),指的是寶寶對陌生人的接觸產生恐懼情緒的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一般會在6個月到2歲的寶寶身上發生,其實是一種年齡特點,而不是什麼“天生膽小”,或者“缺乏鍛鍊”,可以說,這個“認生”的階段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只不過輕重程度各有不同。

    為什麼會陌生焦慮

    陌生焦慮現象的出現,本質上其實是寶寶變聰明的一種表現,是寶寶情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因為寶寶的大腦發育得足夠的好,已經開始分辨出“熟悉”與“陌生”面孔的區別,對熟悉的面孔感到安全和依戀,但是他的大腦又沒有成熟到能夠處理“陌生”的感覺,所以就會對陌生的面孔產生不安和恐懼,對小寶Bora說,陌生=危險=未知的傷害,自然要嚇得嚎啕大哭了

    當然,不同寶寶心裡對“陌生”的定義不太一樣,熟悉的特徵也會比較寬泛,有些寶寶對所有年輕女性會很友好,因為他會覺得所有年輕女性都和媽媽一樣安全,但是看到男性或者老人就會哭。有些寶寶看到媽媽換了個髮型,也會陌生焦慮,因為他覺得雖然臉熟悉,但是髮型陌生也忍不了。

    陌生焦慮發生在什麼時候?

    美國的兒醫曾經和我說,她最喜歡的就是2個月和4個月來例行檢查的寶寶,因為這麼大的寶寶一般都很好說話,摸他抱他給他檢查都隨便,狀態好的還會被逗得咯咯笑,但是到了6個月就不一定了,很可能看到醫生就開始嚎啕大哭,一直哭到檢查完畢。

    所以一般來說,陌生焦慮會發生在6-8個月,當然,有一些高敏感高反應的寶寶,會早在三四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認生現象了。晚一點的,也有9個月左右才開始的。

    陌生焦慮會在什麼時候消失?

    隨著寶寶的大腦進一步發育,情感發展進一步成熟,他才可以成功的逐漸降低對“陌生”這種感覺的警惕程度。看到陌生人,他們會從嚎啕大哭,到哼哼唧唧的抗拒,再到刻意的迴避疏遠,一直到第一次面對陌生的人也可以友好禮貌。

    這個適應“陌生感”的過程可快可慢,粗線條的寶寶可能幾個月就過去了,高敏感的寶寶可能需要到兩三歲之後,才能泰然自若的面對陌生人。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給父母造成很多尷尬,我家的敏感娃毛頭,一直到兩歲多了,一看到陌生人和他打招呼就會翻白眼,或者撇過頭去,看起來很不禮貌,其實我知道他只感覺很難受不想面對不熟悉的人而已,也沒有太責怪過他。大概三歲半左右的一天,他突然就開竅,滿世界的打招呼了。所以對待這種敏感的孩子,父母不必太著急,只要給孩子做好表率示範就好,孩子大了,自然會學會如何友好禮貌。

    陌生焦慮是不是“多鍛鍊一下”就好了

    當然你可能見到過很多“自來熟”,誰抱都行,跟誰都甜的寶寶,好像從來沒有過陌生焦慮的現象,這和寶寶的天生氣質,以及成長環境有關係。

    天生敏感的寶寶是沒辦法改變的,你也差不多應該習慣了他從打出生起就更愛哭,更粘人的樣子,他們就是天生比其他孩子更加容易沒有安全感,你如果刻意“鍛鍊”他,把他推給陌生人,只會讓他會更加沒安全感,哭得更加厲害而已。這種寶寶,不是說“鍛鍊一下”就能解決問題的。

    如果你的寶寶從出生起周圍的環境就非常簡單、平時也不太帶出門,當他開始陌生焦慮的時候,自然會更嚴重一些。所以我也建議從在寶寶比較小,還沒有出現陌生焦慮的時候,多帶他出門走走見見不同的環境和人,刺激一下各種感官,也會減輕未來發生陌生焦慮的情況。

    但是對於已經開始有陌生焦慮現象的寶寶,不要以“鍛鍊”為名,強迫他讓陌生人接觸。如果讓寶寶長時間陷入恐懼中,會損傷寶寶的安全感,甚至影響寶寶一段時間內的進食和睡眠。

    請相信陌生焦慮是很多孩子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而已,其實不用特別刻意做什麼,等孩子長大了,情感發展得更加成熟了,自然就會好起來。

    如何正確應對陌生焦慮

    如果你能夠明白,當陌生焦慮的寶寶面對陌生人,那個感覺就和你面對一隻從未見過的巨大怪獸一樣,你就會理解他的感受了:就算是有很多人告訴你,這個怪獸很友好不會傷害你,但是你面對怪獸也一樣會很害怕,是不是?

    所以你應該不會選擇把大哭的寶寶硬塞給怪獸,也不會強迫寶寶和怪獸友好的打招呼了吧?

    要消除寶寶的恐懼情緒,首先要承認和接納他的感受:對寶Bora說,面對陌生人的恐懼不是什麼“膽小”或者“不禮貌”的不妥行為,而是他處於特定年齡階段的正常反應而已。

    你需要幫助寶寶,慢慢消除這份“陌生”,讓他獲得熟悉和安全的感覺。

    建議當寶寶面對陌生人,陌生焦慮爆發的時候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父母儘量抱著寶寶,當寶寶父母懷裡,他的安全感就會有大大的提升,相當於在一個堅固房子裡面觀察怪獸,一般就不太會恐懼到失控

    2,讓寶寶能夠有時間對他觀察,熟悉陌生人:可以讓陌生人不要急於接觸寶寶,先在寶寶大概十米遠的距離晃一晃,讓寶寶熟悉他的存在,十米沒有問題了,再慢慢一點一點的靠近,5米,3米,直到可以捱得很近,慢慢的變熟悉,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分鐘,或者幾天都有可能,這取決於寶寶的敏感程度。

    3,避免陌生人和寶寶的視線接觸,這在寶寶看來非常有攻擊性,可以要求陌生人裝作不在意寶寶的樣子,即便離得很近了,眼睛也要看別的地方,寶寶會感到更安全

    4,如果寶寶因為陌生焦慮哭得厲害,不要試圖逗弄他,請先回避陌生人,帶到寶寶感到更有安全感的地方,將他安撫平靜了之後,再一次嘗試接觸陌生人。

    5,如果寶寶實在是無法做到得體的面對陌生人,不要責怪他不懂事沒禮貌,這樣反而會更加固化他對陌生人的恐懼,因為一面對陌生人就會捱罵。其實不必擔心孩子顯得沒教養的樣子,只要你自己堅持待人得體,寶寶自然會在有勇氣的時候,模仿你待人處事的方式的。

    面對陌生事物,產生恐懼厭惡的情緒,其實是我們人類的一種很原始的情緒反射,藏在很多人的基因裡。可以說,正是我們有一批那麼膽小的祖先們,一有風吹草動就害怕得藏起來,人類才能有機會繁衍至今不是嘛?畢竟“不作死就不會死”,對陌生更加焦慮一點,其實是有利於進化的。

    所以,請理解尊重寶寶的陌生焦慮,他只是響應了身體裡基因的召喚,請相信他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化程度的增加,而慢慢好起來。在這個可能有些漫長的過程中,當父母的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他慢慢適應,而不是否定他,嫌棄他。

    千萬不要早早的給孩子貼上“膽小”“認生”“沒出息”的標籤,總是當著他的面抱怨他,講多了孩子就會在內心認同家長給他的這種“人設”,真的變得越來越膽小。

    最後,願每個“認生”的寶寶,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臺諫劾閣臣,職也,然未有肆口謾罵者》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