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66406496409

    詩詞改字 主要講的是在詩歌創作中要注意文字的洗練,精準。古人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這裡的“偶的”絕不是隨意的,而是需要反覆推敲,不斷積累的。

  • 2 # 使用者9101195118007

    原 文:

      王荊公絕句雲:“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黃魯直詩:“歸燕略無三月事,高蟬正用一枝鳴。”“用”字初曰“抱”,又改曰“佔”,曰“在”,曰“帶”,曰“要”,至“用”字始定。予聞於錢伸仲大夫如此。 《詩詞改字》 2003/01/01

    譯文: 

    王安石有一首七言絕句寫道:“京口與瓜州被一水間隔,眺望鐘山好似只隔著幾道山嶺。

    春風吹拂給江南沿岸染上了新綠,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耀著送我返回故鄉。”蘇州的一位文人家中收藏著原詩的底稿,起初寫為“又到江南岸”,劃圈刪掉“到”字,在詩文旁批註到“不好”,改寫為“過”。又圈掉而改作“入”。隨後又改作“滿”。總共照這樣修改前後選用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

      

      黃庭堅有一首詩寫到:秋分時光要飛回南方的燕子,約略已沒有三月間銜泥築巢之類繁忙的事了;高高地棲止在樹上的蟬,正用(憑藉著)一根枝條鳴叫。詩中的“用”字起初寫作“抱”,又改為“佔”,改為“在”,改為“帶”,改為“要”,直到“用”字才最終定下。

    我是從錢伸仲大夫那裡聽說寫詩的經過就是這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秀區一小區單元樓加裝電梯,低層住戶老人阻攔過程中心臟病發猝死,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