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0987323640

    1.解釋:

    籍何以至此:籍(項羽的名字);以:憑藉....,按照...;何:什麼,怎麼(充當“以”的賓語)

    即:我(項羽)憑什麼會(生氣)到這種地步(程度)呢?或者是:我怎麼會生氣到這種程度呢?

    詳解:其中“以”是介詞。疑問代詞“何”作為介詞“以”的賓語,它的位置提到“以”前面去了,所以這種句式是賓語前置(其中的一種: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到介詞前)

    2.出處:司馬遷的《鴻門宴》

    3.賓語前置的用法:

    一、動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賓語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種種情況:

    (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用法。

    1、動詞前面有“不”“未”“弗”“無”等否定副詞的否定句。在這種否定句裡,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放在動詞的前面

    2、①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譯文:“古時候的人沒有欺騙我呀。”

    這是個否定句。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不”,代詞賓語“餘”,放在動詞“欺”的前面。翻譯的時候應該按現代漢語的順序,即“古之人不欺餘也”。

    ②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這是個否定句。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不”,代詞賓語“自”,放在動詞“信”的前面。翻譯時應該按現代漢語的順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無定代詞作主語的否定句。在這類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這是否定句。它的主語是“莫”“莫”是否定性無定代詞。賓語“我”也是代詞,現代漢語“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二)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前。在古代漢語裡,使用頻率大的疑問代詞是“何”字,其他的還有“誰、孰、惡、安、焉、胡、奚、曷”等,它們作賓語時,也放在動詞謂語前面。

    ①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什麼了嗎?’”

    這是疑問句,“何”是疑問代詞,它充當動詞“操”的賓語,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大王來操何?”

    ② 沛公安在?(〈鴻門宴〉)譯文:“沛公在哪裡?”

    這是疑問句,“哪裡:是疑問代詞,它是動詞在“的”賓語,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沛公在安?”

    (三)用“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這種現象古漢語並不多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譯文:“不懂得斷句,不明白疑難問題……”

    句中的“句讀”,“惑”都是要強調的賓語,動詞是“知”、“解”。“句讀”、“惑”前置到動詞前面。“之”是標誌。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讀,不解惑”。

    (四)用“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

    譯文:“君王不憂慮自己流亡在外,卻擔心臣子們,真是仁惠到極點。”

    句中“亡”,“群臣”分別是“恤”,“憂”的賓語,“是”“之”都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②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該不會要責備你吧?”

    句中“爾”作“過”的賓語,借“是”把賓語前置,以示強調,即“過爾”,“過”在這裡是“指責,責備”的意思。

    像成語“唯利是圖”,“惟命是從”,“惟你是問”“唯才是舉”“惟馬首是瞻”等等,就是這種格式,其中“惟”譯成“只”“只是”或“專”“一定”等,而“是”是提賓的標誌,不譯。

    (五)特殊情況:

    1、“相”字解釋為“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用在動詞謂語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你)

    ②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她)

    2、“見”解釋為“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這時“見”字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如:

    ① 府吏見丁寧(我)

    ②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我)

    除此之外,還有現在常用的“誠請見教”“望見諒”“請勿見笑”,都屬此用法。“見”可譯為“我”,即“誠摯地請求教導我”“希望原諒我”“請不要譏笑我”。

    3、“自”字解釋為“自己”時,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前,如現代漢語的“自制、自殺、紫紋、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詞語,可以說都是古代漢語結構遺留在現代漢語裡的合成詞。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忌不自信”中“自信”應理解為“信自”。

    ① 舉賢以自佐

    二、介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常見的介詞有“於、以、為、與、從、自、向”等,它們往往與後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結合,組成介詞結構。這些在介詞後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叫介詞賓語。介詞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後,文言文中在以下情況下放在介詞之前:

    一 疑問代詞作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前。如:

    ① 王問:“何以知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我跟誰在一道呢?”

    “誰與”是“與誰”,“與”是介詞,“誰”是疑問代詞,充當介詞“與”的賓語,前置到“與”的前面。

    二 介詞賓語不是疑問代詞,但是為了強調它,也放在介詞的前面,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以”的賓語前置。如:

    ① 餘是以記之……(蘇軾《石鐘山記》)

    譯文:“我因此記下這件事……”

    “以”是介詞,“是”是賓語,“是”提到“以”的前面。

    ② 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賓語“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強調,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繼日”,賓語“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來繼續白天”。

    “一言以蔽之”、“夜以繼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繼日”。

    像成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坐以待斃”等都屬於這種格式。

    三 介詞賓語是方位詞,也放在介詞的前面。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這裡的“東”“南”“北”“西”都是方位詞,都充當“向”的賓語,放在前面,以示強調。翻譯成現代漢語應是“向東”“向南”“向北”“向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男性,想要健康,要護好3個“地方”,做好4件事,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