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根漢子4
-
2 # 躁靜有徒
清明掃墓,祭掃墳墓是對死者表示悼念。
清明和兩個歷史人物密切相關,他就是晉文公重耳和介子推。 介子推是春秋中期的晉華人,早年追隨因受迫害而流亡國外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流亡期間,重耳風餐露宿,歷盡了千辛萬苦,有時竟處於飢寒交迫、錢盡糧絕的窘境。
一次,重耳在以野菜充飢時,悲從中來,慨嘆到好長時間沒有吃過肉了,幾乎都忘了吃肉的滋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恰好在重耳身邊的介子推懷著一顆愚忠之心,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做了一碗肉湯,親手捧給了重耳。吃到肉的重耳非常高興,喝下肉湯的重耳很快知道了真相,雖然感覺不舒服,但他還是非常感激這個臣子。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重兵護送下,回到晉國登上了王位,勵精圖治的重耳成為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即位之初,對隨從流亡,有功於復國的臣僚論功行賞,但是卻忘記封賞曾經“割股侍君”的介子推。
被遺忘在角落的介子推,萬念俱灰、失望透頂的負氣帶著老母親悲壯地躲進綿山隱居起來。 介子推走後,晉文公這才想起了那碗特殊的肉湯,想起了那個特別的廚師。於是,就去請他出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晉文公就採取了和介子推的“割股侍君”一樣決絕的做法—放火燒山,想用熊熊烈火把自命清高的介子推逼出來。結果悲慘了,死要面子的介子推和他那苦命的老母雙雙殞命在大火之中。
晉文公後悔了,於是就有了紀念介子推的寒食和清明節,表示對介子推的內疚和悼念。一直流傳至今,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一年一度清明節亦稱拜山,掃墓節!這天遠房叔侄,在外做生意,打工的都回來給逝去的親人祭拜。我們廣東人習俗不論遠在他鄉遊子一定趕回來給親人掃墓,甚至海外華僑!
清明節掃墓,記託了生人對先人的哀悼與紀念,主要的還是拉近叔侄兄弟之間感情交流!猶其遠房叔侄,平時間各忙冬的生活,根本很少走在一起飲茶聊天更不用說有什麼交往,只有清明節大家才聚在一起。
我覺得現代清明節主要是親人一種傳輸紐帶,促進祖宗幾代人聚在一起,不忙過去家族史,使親情更濃!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