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倚樓風雨9527

    三國時期,所有的經濟中心都是中原地帶,就連蜀中都是西漢時才正式開始成為糧食經濟作物帶。緬甸那個時候,還是屬於蠻荒地帶。所以說人們要統治,要發展都是往中原地帶方向。中原地帶那時候是政治的中心,是皇權集中的地方。

  • 2 # 鄧眼看世界

    諸葛亮為實行“和戎”政策,在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進行了以攻心為主的南征,降服了史稱“西南夷”中的叛亂蠻王孟獲。《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怎樣軟硬兼施制服孟獲,描繪得淋漓盡致。可惜花了四萬字的篇幅,卻始終沒有理出諸葛亮南征的路線來。

    當然,歷史小說不是史書。即使是有關這方面的史書,也還是沒有把當時的事實表述清楚。諸葛亮南征最後到底深入何處,好像成了歷史上的一個謎。

    其實,這個謎的謎底已經在諸葛亮本人所寫的《出師表》中揭示出來了。遺憾的是,後人把諸葛亮說的一句最關緊要的話——“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解釋得太抽象、太朦朧了!說什麼“深入不毛”就是“深入到荒野地帶”,或者“深入到草木不生的艱險地方”去了。

    果真是這樣麼?

    史學界有人繪出了當年諸葛亮南征的路線圖,最南邊只到了滇池縣(即今雲南晉寧區)。雖然這種說法比籠統的抽象的說法又具體一些,但是,諸葛亮從成都到滇池一帶也並非“荒野地帶”或“草木不生”的地方;同時,這也不是當時進軍的實際情況。他在建興三年出征後,幾乎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到達今日昆明市南的晉寧區。花這樣多時間,才走這樣一段路程麼?很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這種不同凡響的見解,它的根據或理由有哪些?

    第一,緬甸位於中印之間,印度古代的梵文稱緬甸為My amma(緬瑪),我們古代稱緬甸為Men(緬),但是他們緬語稱自己的國家叫“不毛”,英譯 Burma,不但現代、古代叫“不毛”,就在上古也叫“不毛”,英譯 Brahma。這是有關“不毛”即緬甸的一說。

    另有一說,即指靠近我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緬甸城市八莫( Bhamo),也同“不毛“的音相近。從語音,特別是緬語語音的角度看,當年諸葛亮“深入不毛”,很可能是到達了Bhamo城或是進入了Brahma的疆域。

    再從詞語結構看,“渡瀘”與“深入不毛”都是動詞加地名。“瀘”既然是金沙江的名稱,那麼“不毛”也應是個地理名稱,即是緬甸或緬甸城市八莫。如果我們從這方面去理解諸葛亮的原話原意,不但解釋合情合理,而且把諸葛亮南征的意義和他對社稷的功績也明白地反映出來,還把諸葛亮南征的路線也搞清楚了。建興三年的春天,兵分三路(另有李恢、馬忠兩路),諸葛亮本人當年從成都統兵出發,渡過岷江,經過漢嘉郡,又渡大渡河,沿安寧河南下,再渡金沙江,奔向滇池;然後揮軍西向,經過山山水水,最後跨過奔騰的怒江,在“不毛”地區打了最後的一次特大的勝仗,終於使症獲說出”南人不復返矣”。所有這些,才是“深入不毛”的意義和應解釋的內容。

    第二,就從現今八莫東北一大片靠近雲南迪慶藏族、大理白族、德宏傣族、景頗族等自治州的緬甸國土看,在三國時候原屬於蜀漢的版圖。諸葛亮在南征取得最後勝利的那些時候,便把那劃歸所設定的永昌郡(今雲南保山市)管轄,任命郡中的夷漢首領去統本地區,並提倡先進的文化,改進當地的生產技術,所有這些說明了“深入不毛”,對促進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三,滇緬交界的一些地方,富有原始森林,以闊葉林為主,闊葉、針葉混交林次之。這些林區的藤本植物特多。在《三國演義》描寫南征最後勝利的那一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最後深入“不毛”地方所打擊的物件,是孟獲向鳥戈國搬來的三萬藤甲兵援軍。如果此地不產藤,或產藤不多的話,就不會出現所謂箭射不入、刀砍不入的特種兵種——藤甲兵;諸葛亮在“不毛”地方燒掉了藤甲兵,才第七次擒到了孟獲,取得了最後勝利。這些情況的發生發展,與標誌滇緬交界地帶盛產藤本植物的特點相印證,說明《三國演義》所寫的,還是符合當時當地的實際的。

    第四,“南征”已過去一千七百五十多年了,而諸葛亮深入不毛所給八莫、緬甸民族民間的影響依然存在。也許由於諸葛亮一火燒死了三萬藤甲兵,慘絕人寰,所以他們仍對諸葛亮懷恨在心,恨之入骨。中國有“七擒孟獲”,而據大公報記者在通訊中說,八莫有所謂“八擒諸葛亮”的傳說。如此針鋒相對其用意不是很明白的嗎?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寫了諸葛亮當時所感到的內疚。

    綜觀上述,諸葛亮深入的“不毛”是個地理名詞,它不是指八莫,就是指八莫所在的國家——緬甸。

  • 3 # 姑山之嵐

    農業經濟是那個時代的經濟基礎。三國的大佬們一直都在努力解決糧食問題。

    雲南,緬甸。自然條件好,不利於農業發展。沒有開發的意義。

    雲貴地區因為是蠻夷混居地區,所以長期是不穩定地區。如果投入精力開發,會帶來民族矛盾,引發地區矛盾。

    諸葛亮對南方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鬧事,穩定為主。順帶提供一些兵員。

  • 4 # 書劍談

    這顯然不符合諸葛亮的基本戰略

    最基本的是,這不符合諸葛亮的戰略

    隆中對時,諸葛亮為劉備定下未來爭奪天下的戰略。

    “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根據其戰略,未來的方向必定還是問鼎中原,重歸漢室故都。畢竟無論在諸葛亮還是劉備的心中,唯有控制中原以及北方之地才是表明蜀漢劉氏才能成為天下之主。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會讓他分心在去擴張西南方向的領土。所以在其戰略中才有“西和諸戎,南撫夷越”這樣的基本軍事戰略,所以才有諸葛亮不斷的出兵妄圖奪的秦川,繼而平定中原乃至北方。

    西南方向也並容易征服,也不會提供什麼實質性

    劉備夷陵兵敗,孟獲趁機起兵做亂。馬謖獻計攻心為上,諸葛亮恩威並用,最終收復南中孟獲。可以說,諸葛亮先平本國內部孟獲之亂,就是為了安穩後方,主要方向還是為了伐魏,實現他給劉備的承諾。而孟獲們最多是服貼不亂,日後蜀漢滅亡時,其實也未見孟獲這些南蠻族來抵抗鄧艾們的的征討。

    從地圖上看,雖然,蜀漢挨著西南至於緬甸、南越這些東南亞地區不遠,可是諸葛亮甚至很長時間,這些西南方向崇山峻嶺阻隔,窮山惡水,都不過蠻荒之地,即便有天然資源,但並沒有多少戰略價值也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因為蜀漢本有天府沃野以及漢中這些更適合耕種糧食的地方。

    蜀漢本是人口不多,他們必須好鋼用在刀刃上,即入關中,奪中原這些歷史延承下來的政治經濟中心。至於奪取西南緬甸那些地方,都只能是未來問鼎中原後,才能考慮向周邊擴張,如漢武帝時建立治所,增加其政治軍事統轄範圍。

    結語

    基於軍事實力,以及進攻戰略方向,諸葛亮不可能再去擴張到越南緬甸這些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惠姓的先祖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