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郭橐駝傳》題目是傳記,《史記》《漢書》等歷史著作中皆有“傳”這一體例,多是敘述帝王將相名士之作。郭橐駝不屬帝王將相名士之列,只是民間一種樹行家,作者以這麼一個平凡如田間青草的人物為傳,本身就頗含深義。
且看作者筆下之郭橐駝,何許人也?
原名,不知,可見平凡。
相貌,隆然伏行,有類橐駝,醜陋。
對這麼一個平凡而醜陋的鄉鄰,人們帶有嘲諷意味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駱駝。很形象,也很有點兒惡意。沒想到郭駝竟很讚許,“名我固當”,看來這個身有疾病的老人心理卻很健全,一個“當”字是他處世之標準,可謂“背彎人不弓”。不僅讚許,竟“舍其名”,還自稱,這是一位多麼善良,豁達的人呢?
籍貫,豐樂鄉;職業,種樹。種樹之行,或種或移,或為觀賞或為產果,沒有不枝繁葉茂的。在莊子的文章中,有很多人物,或殘疾,或身懷絕技,這裡的郭氏合而為一,皆有其性。“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從後文中可知,他植者必不會被郭氏謝絕學習,明裡學,暗裡訪,竟無人能及。人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分幹什麼,這些他植者就是沒看出門道。無疑,這句話給郭氏增加了神秘色彩。“窺伺”者何止同行,讀者也心存好奇,恨不得一睹為快,早釋心中疑團。
沒想到郭氏的經驗竟然如此簡潔,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這簡潔的道理卻並非人人能懂。天地萬物皆有其天性,人們欣賞山石,以醜為美,以怪為美,正是看到了山石歷經千年飽經滄桑,是自然變遷的見證。若泯滅石的天性,方方正正一塊石板,還有什麼欣賞價值?近代龔自珍曾寫過《病梅館記》,託梅寓人,寫出封建思想對人的束縛,好好一株梅樹,人們的觀賞品味卻變了,以曲為美,以欹為美,以疏為美,故商家“斫直,刪密,鋤正”,梅之天性被扼殺,君不見蓬蓬勃勃的梅花在國畫中何其少也!可這卻滿足了一些人病態的欣賞心理。根雕不象其它雕塑逼真,卻能因勢象形,使一截小小的只可供燒火用的樹根發展其本性,藝術家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種植時,小心翼翼,“蒔也如子”,如精心呵護小兒,不可有一絲疏忽;種植完畢,便再不動問!建議家長也細讀此文。對孩子,如果能在少年時期給予影響,培養他勤奮,頑強,正直的品格,還有必要為他的衣食住行、交友、學習、愛好操碎心嗎?大多數的老師家長都捨本逐末了,只是細枝末節上要求孩子和學生,卻不能在大的方面給他們強有力的影響。他植者亦如是,不明規律,空投熱情,多象我們的父母,“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柳宗元在他的絕句《江雪》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塑造了一位隱士形象:萬里江山,一片冰雪。唯有那老翁那麼醒目,那麼孤傲,和身外喧譁的世界顯得格格不入。在本文中,這位種樹行家順應自然的規律,與大自然同呼吸,傾述著自然的、社會的真理。
文中反覆出現了問者,問者何人?很似一個求教於郭氏的種樹者,第二次問:“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顯然是“別有用心”。結合文尾,作者要“傳其事以為官戒”,讓那些做官的引起警示,再結合《捕蛇者說》結尾“以俟夫觀民風者得矣”,目的還是讓統治者警醒。由此可見,,作者“問養樹,得養人術”,絕非偶然收穫,實是心中思之太久,借他人之口宣之。我們該來討論故事的真實性了,可以真,也可以假,卻肯定不是生活中的原形,作者已作了精心的加工。文章更是一篇寓言,假託為人立傳,實是借他人之口喊出了心中焦灼的呼聲。柳宗元參與了“永貞革新”,而且是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僅維持了百餘天,卻罷宮市、出宮女、減稅賦,深得人心。人們說:文如其人,不只說風格,更說思想。為文為官的柳宗元可為這句話之明證。作者是如何從種樹中得到養人術的?
種植樹----治理民
面對提問,郭氏還是那般謙遜,“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語言平坦,卻目光明澈,如民間隱居的政治觀察家。“見長人者好煩其令”,“令”不僅“煩”,發令者且“好”。哪些命令呢?耕、植、獲、繅、織、字、遂,幾項內容涉及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耕穫是農業,植是林業,繅織是小型手工業,遂是副業,這麼完整的、多層次的生產結構,必將給百姓建成溫馨、富足的家園吧?“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不僅沒有溫馨、富足,竟難以使生命的存在與延續得到保證!那耕耘出的糧,種出的樹,產出其的絲,織出的布,養肥的豬哪去了?
“勞吏”,慰勞,當然是交賦稅。至此,我們陡然明白,那好煩其令的官吏,之所以旦暮來呼,不是為百姓生計著想,那些“促”、“勖”、“督”聽起來是多麼動人,實質是逼迫、強制吧!旦暮二字在下文還隱隱照應,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討厭的喊聲,嘈雜的鑼鼓,能不讓人心驚嗎?中國老百姓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想來,那些勞動不能帶給人們對生活的憧憬,而象惡夢一樣糾纏著人們,經過一天辛勤的耕作之後,夢中也不能輕鬆,何止夢中,早晚飯也不能不停下來。《捕蛇者說》中“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說的就是如此。郭氏對此的評價是:若甚恰焉,而卒以禍。和上文他植者比較,“雖曰愛之”句相呼應。如此看來,二者“有類”。
那麼,由種樹到治民,是一種什麼寫法呢?映襯。映襯者,透過上下文內容照應來強化表達效果。這種映襯,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常用及。可以人映襯人,《三國演義》中以周瑜乖巧襯孔明加倍乖巧,以魯肅忠厚襯孔明乖巧即如是。寫關公英雄,用華雄映襯,華雄斬鮑忠、斬祖茂、斬俞涉、斬潘鳳,卻襯關公手起刀落斬於馬下,出征前所斟之酒尚溫。也可以物襯人,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用意在求見韓琦,可是一路卻寫自己見到的名山大川、京華風雲、秦漢故都。雖然如此,還是想見你,“然後以盡天下之大觀”。這裡的“大觀”即來襯人。其實。《捕蛇者說》中通篇映襯,蛇毒、賦毒,一賓一主,互為映照,互為陪襯,深化了主題,增強了表達效果。這種寫法,還兼有含蓄委婉的特點,寫文章是要向統治者諷諫,直來直去難免受挫。先以他物講給他聽,讓他不知不覺進入圈套裡,猛然醒悟,也算水到渠成。
那麼,柳宗元吸收了哪些思想並體現在文中呢?一道一儒。道家一向提倡“無為而治”,即順應萬事萬物的發展天下可大治。有為常常適得其反。故莊子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鬥折衡,而民不爭”的言談。漢初是推行老莊的,國力衰弱,陸賈說:“天下初定,如小鳥不可拔一毛”,應讓老百姓自由的去發展,幾代經營,才有了漢武帝抗擊匈奴之實力,柳宗元的思想和道家還有差別,不是消極的“順其自然”,更應在把握規律的情況下積極地適應自然。
總觀全文,第四段是全文的“精神命脈”,集中地闡明瞭作者的觀點。第五段中“養人”二字字字千鈞,治民者,首先是養民。治理天下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誰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的好,誰就治理好了天下。1993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三個標準,與此同,一看綜合國力是否增強,二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三看生產力是否得到發展。
《種樹郭橐駝傳》題目是傳記,《史記》《漢書》等歷史著作中皆有“傳”這一體例,多是敘述帝王將相名士之作。郭橐駝不屬帝王將相名士之列,只是民間一種樹行家,作者以這麼一個平凡如田間青草的人物為傳,本身就頗含深義。
且看作者筆下之郭橐駝,何許人也?
原名,不知,可見平凡。
相貌,隆然伏行,有類橐駝,醜陋。
對這麼一個平凡而醜陋的鄉鄰,人們帶有嘲諷意味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駱駝。很形象,也很有點兒惡意。沒想到郭駝竟很讚許,“名我固當”,看來這個身有疾病的老人心理卻很健全,一個“當”字是他處世之標準,可謂“背彎人不弓”。不僅讚許,竟“舍其名”,還自稱,這是一位多麼善良,豁達的人呢?
籍貫,豐樂鄉;職業,種樹。種樹之行,或種或移,或為觀賞或為產果,沒有不枝繁葉茂的。在莊子的文章中,有很多人物,或殘疾,或身懷絕技,這裡的郭氏合而為一,皆有其性。“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從後文中可知,他植者必不會被郭氏謝絕學習,明裡學,暗裡訪,竟無人能及。人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分幹什麼,這些他植者就是沒看出門道。無疑,這句話給郭氏增加了神秘色彩。“窺伺”者何止同行,讀者也心存好奇,恨不得一睹為快,早釋心中疑團。
沒想到郭氏的經驗竟然如此簡潔,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這簡潔的道理卻並非人人能懂。天地萬物皆有其天性,人們欣賞山石,以醜為美,以怪為美,正是看到了山石歷經千年飽經滄桑,是自然變遷的見證。若泯滅石的天性,方方正正一塊石板,還有什麼欣賞價值?近代龔自珍曾寫過《病梅館記》,託梅寓人,寫出封建思想對人的束縛,好好一株梅樹,人們的觀賞品味卻變了,以曲為美,以欹為美,以疏為美,故商家“斫直,刪密,鋤正”,梅之天性被扼殺,君不見蓬蓬勃勃的梅花在國畫中何其少也!可這卻滿足了一些人病態的欣賞心理。根雕不象其它雕塑逼真,卻能因勢象形,使一截小小的只可供燒火用的樹根發展其本性,藝術家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種植時,小心翼翼,“蒔也如子”,如精心呵護小兒,不可有一絲疏忽;種植完畢,便再不動問!建議家長也細讀此文。對孩子,如果能在少年時期給予影響,培養他勤奮,頑強,正直的品格,還有必要為他的衣食住行、交友、學習、愛好操碎心嗎?大多數的老師家長都捨本逐末了,只是細枝末節上要求孩子和學生,卻不能在大的方面給他們強有力的影響。他植者亦如是,不明規律,空投熱情,多象我們的父母,“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柳宗元在他的絕句《江雪》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塑造了一位隱士形象:萬里江山,一片冰雪。唯有那老翁那麼醒目,那麼孤傲,和身外喧譁的世界顯得格格不入。在本文中,這位種樹行家順應自然的規律,與大自然同呼吸,傾述著自然的、社會的真理。
文中反覆出現了問者,問者何人?很似一個求教於郭氏的種樹者,第二次問:“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顯然是“別有用心”。結合文尾,作者要“傳其事以為官戒”,讓那些做官的引起警示,再結合《捕蛇者說》結尾“以俟夫觀民風者得矣”,目的還是讓統治者警醒。由此可見,,作者“問養樹,得養人術”,絕非偶然收穫,實是心中思之太久,借他人之口宣之。我們該來討論故事的真實性了,可以真,也可以假,卻肯定不是生活中的原形,作者已作了精心的加工。文章更是一篇寓言,假託為人立傳,實是借他人之口喊出了心中焦灼的呼聲。柳宗元參與了“永貞革新”,而且是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僅維持了百餘天,卻罷宮市、出宮女、減稅賦,深得人心。人們說:文如其人,不只說風格,更說思想。為文為官的柳宗元可為這句話之明證。作者是如何從種樹中得到養人術的?
種植樹----治理民
面對提問,郭氏還是那般謙遜,“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語言平坦,卻目光明澈,如民間隱居的政治觀察家。“見長人者好煩其令”,“令”不僅“煩”,發令者且“好”。哪些命令呢?耕、植、獲、繅、織、字、遂,幾項內容涉及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耕穫是農業,植是林業,繅織是小型手工業,遂是副業,這麼完整的、多層次的生產結構,必將給百姓建成溫馨、富足的家園吧?“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不僅沒有溫馨、富足,竟難以使生命的存在與延續得到保證!那耕耘出的糧,種出的樹,產出其的絲,織出的布,養肥的豬哪去了?
“勞吏”,慰勞,當然是交賦稅。至此,我們陡然明白,那好煩其令的官吏,之所以旦暮來呼,不是為百姓生計著想,那些“促”、“勖”、“督”聽起來是多麼動人,實質是逼迫、強制吧!旦暮二字在下文還隱隱照應,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討厭的喊聲,嘈雜的鑼鼓,能不讓人心驚嗎?中國老百姓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想來,那些勞動不能帶給人們對生活的憧憬,而象惡夢一樣糾纏著人們,經過一天辛勤的耕作之後,夢中也不能輕鬆,何止夢中,早晚飯也不能不停下來。《捕蛇者說》中“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說的就是如此。郭氏對此的評價是:若甚恰焉,而卒以禍。和上文他植者比較,“雖曰愛之”句相呼應。如此看來,二者“有類”。
那麼,由種樹到治民,是一種什麼寫法呢?映襯。映襯者,透過上下文內容照應來強化表達效果。這種映襯,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常用及。可以人映襯人,《三國演義》中以周瑜乖巧襯孔明加倍乖巧,以魯肅忠厚襯孔明乖巧即如是。寫關公英雄,用華雄映襯,華雄斬鮑忠、斬祖茂、斬俞涉、斬潘鳳,卻襯關公手起刀落斬於馬下,出征前所斟之酒尚溫。也可以物襯人,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用意在求見韓琦,可是一路卻寫自己見到的名山大川、京華風雲、秦漢故都。雖然如此,還是想見你,“然後以盡天下之大觀”。這裡的“大觀”即來襯人。其實。《捕蛇者說》中通篇映襯,蛇毒、賦毒,一賓一主,互為映照,互為陪襯,深化了主題,增強了表達效果。這種寫法,還兼有含蓄委婉的特點,寫文章是要向統治者諷諫,直來直去難免受挫。先以他物講給他聽,讓他不知不覺進入圈套裡,猛然醒悟,也算水到渠成。
那麼,柳宗元吸收了哪些思想並體現在文中呢?一道一儒。道家一向提倡“無為而治”,即順應萬事萬物的發展天下可大治。有為常常適得其反。故莊子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鬥折衡,而民不爭”的言談。漢初是推行老莊的,國力衰弱,陸賈說:“天下初定,如小鳥不可拔一毛”,應讓老百姓自由的去發展,幾代經營,才有了漢武帝抗擊匈奴之實力,柳宗元的思想和道家還有差別,不是消極的“順其自然”,更應在把握規律的情況下積極地適應自然。
總觀全文,第四段是全文的“精神命脈”,集中地闡明瞭作者的觀點。第五段中“養人”二字字字千鈞,治民者,首先是養民。治理天下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誰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的好,誰就治理好了天下。1993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三個標準,與此同,一看綜合國力是否增強,二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三看生產力是否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