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日本歷史,似乎沒有一個時代的教育,能與江戶時代相媲美。因為那一時期百廢待興,社會體制的不平等,與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碰撞。為了平衡這一缺陷,加強統治者的地位。才有了扶持平民教育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而寺子屋的教育機構,就是從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誕生,並得到了野蠻生長。
寺子屋誕生背景,要追溯到15世紀。彼時,以德川家康的“徵夷”為主的強大勢力,經過多年的抗爭,成功覆滅了武田、與其他諸侯、藩王的勢力。大權在握的德川家康,建立起了幕府統治,拉開了江戶時代的序幕。德川家康在位期間,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更好地管理地方。就形成了一種以幕府和各藩王並存的,新的社會形態,叫做“幕藩體制”。在“幕藩體制”的管理下,舉國上下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幕府之手,貴族並沒有任何實權,也要依託於幕府的統治。藩王和幕府之間雖然並存,卻是上傳下效,藩王同樣需要服從幕府。
德川家康的統治時代,還出臺了“兵農分離”的新型制度,“兵農分離”,將社會階層分成四層,地位從上到下,分別是士、農、工、商,這與中國古代的社會地位,如出一轍。以武士和貴族為主的社會階層,掌控了大量的權力。卻在之後的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下,產生了很大的變動,甚至影響到了幕府的統治。也正是由於這一變動,直接導致了寺子屋的誕生。
商品經濟的發展,大大超出了統治者的想象。原本處於最低等級的商人,卻因商品經濟的發展,地位穩步上升,甚至很多武士階層,都要依託於商人。而處於第二位的農民,一方面受到武士和貴族的剝削,另一方面還要受制於商人,導致農民生活苦不堪言。據統計,在德川幕府期間,足足有1000多次農民起義。加上新興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平民百姓對於知識的渴求。日本學者西川如見在《町人囊》中說過:
町人就是日本商人的群體統稱。
在商品經濟沒有發展之前,只有以貴族和武士階層為主,才能接受教育。幕府統治下建立很多貴族學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昌平坂學問所。而在後期,由於大量平民百姓對知識產生了需求。便自行建立了以“寺”為教育機構的學校。在寺子屋出現之前,地方上,就已經出現了混亂的教學機構。那時的教師良莠不齊,知識的傳授也出現了魚目混珠的景象。平民渴求知識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統治者的權力。加上寺子屋的經營不善,統治者便以此為理由,介入了平民教育。從之前的對平民教育默不過問,到大力扶持,江戶時代迎來了對平民教育的巨大改革的時期。這就是寺子屋的誕生背景。
寺子屋,得到了幕府統治的大力扶持,在江戶時代得以迅速發展和擴大。寺子屋的誕生,是完全面對平民百姓。入學的要求年齡,是在6-10歲的學子,教學的時間在3年到5年,類似如今的小學教育。所學的知識也與貴族的教學,有很大不同。當時的學者池田光政,對寺子屋的教學,提出過這樣的意見:
由於池田光政本身就是藩主,又對教育事業起了很大的貢獻,在當時的教育界有很大的地位。加上所提的意見,的確符合當時江戶時代的,平民百姓的需求。因此,寺子屋的教學方面,可以用“因材施教”來總結。寺子屋具體的教學內容,在《世鏡抄》中記載:
但實際的教學,卻與之有所差異。
寺子屋的上課時間,大概是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左右。教學並非是,類似如今的幾十個人一起上課學習,而是踐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除了最基本的識文斷字和算術之外,老師往往要依據學生的背景和需求,去一對一教學。比如學生的家裡是賣豬肉的,老師就會教他如何稱斤,如何更好地售賣;再比如學生的家裡是農民,老師就會教他,如何識別各種稻穀和種子,並教他插秧與種植的相關經驗。大體的教學方式就是這樣,除此之外,老師還有會組織團體,讓學生互相幫助。在課堂上,老師會將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保證每組大概3-5個人。老師會對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先後、單獨地指導和回覆疑問,並給每個小組獨立的時間,讓他們小組內自己討論,實現各種知識地互相融會貫通。
寺子屋面對的是平民百姓,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學費問題。除了幕府給予寺子屋的一些補給外,每個學子也都是拿出一定的學費的。畢竟寺子屋不是公益教育,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家庭,會依據學生的家庭困難程度,來收取寺子屋的學費。家庭條件好的,就給錢,拿不出錢的,“以貨物抵錢”的現象,在江戶時代也十分常見。因此,寺子屋從教育方面的牟利,是極少的,與其說是收費,不如說是在踐行一個過程罷了。除此之外,學生第一次面見老師的時候,也要拿一定的禮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類似古代的“束脩”,《論語·述而》中說過:
都是相當於學生和老師初次見面,送的見面禮,禮輕情意重,是江戶時代的寺子屋教育體系的一大特點。
寺子屋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大概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江戶時代走向巔峰,最終在明治初期終於走向了完結。原因很簡單,從歷史發展來看,到了江戶的末期,寺子屋的建立,已經佔了教育體系,很大一部分數量。據不完全統計,江戶時代的寺子屋,巔峰時期足足有幾百所。統治者如此投入人力物力,來發展平民教育,卻因為平明思想的侷限性,導致學子的水平十分淺薄。寺子屋的普及,並沒達到統治者的目的。到了江湖末期,幕府對寺子屋的扶持,也逐漸減少,到了明治初期,由於教育的大幅度改革,寺子屋的小學教育水平,已經不滿足當時的教育需求。寺子屋這種具有侷限性的教育機構,最終在明治維新的教育改革中,被完全取締。
寺子屋這種特殊的教育形態,無疑是江戶時代的一抹異彩。雖然礙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最終走向了滅亡。但是其積極方面的貢獻,卻不得不承認。在當時商品經濟大力發展,百姓對知識的渴望加大時,統治者卻只留心武士與貴族的教育。寺子屋的出現,及時填補了百姓這一需求。從深層次來看,統治者最後介入寺子屋,也是加強了對平明百姓的約束和管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寺子屋的大量建立,雖然學子的水平良莠不齊,侷限性很強。但是多多少少,為後來的明治維新,打下了堅實的人力基礎。除此之外,從寺子屋本身來看,我們似乎能看到近現代的教育雛形,“因材施教”與自由學習的教育風尚,不僅在江戶時代盛行,更是如今教育領域,應該學習的做法。
江戶時代初期,時局動盪,尤其是其社會階級的區分,過於明顯,最終促發了以商人、工人、農民的為主的,不滿足自身限制,想要獲取更多知識的渴望。從日本的古墳時代,到後來的平成時代。寺子屋這種致力於平民的教育機構,都是十分罕見的。為當時日本的教育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縱觀日本歷史,似乎沒有一個時代的教育,能與江戶時代相媲美。因為那一時期百廢待興,社會體制的不平等,與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碰撞。為了平衡這一缺陷,加強統治者的地位。才有了扶持平民教育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而寺子屋的教育機構,就是從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誕生,並得到了野蠻生長。
一、寺子屋的誕生背景寺子屋誕生背景,要追溯到15世紀。彼時,以德川家康的“徵夷”為主的強大勢力,經過多年的抗爭,成功覆滅了武田、與其他諸侯、藩王的勢力。大權在握的德川家康,建立起了幕府統治,拉開了江戶時代的序幕。德川家康在位期間,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更好地管理地方。就形成了一種以幕府和各藩王並存的,新的社會形態,叫做“幕藩體制”。在“幕藩體制”的管理下,舉國上下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幕府之手,貴族並沒有任何實權,也要依託於幕府的統治。藩王和幕府之間雖然並存,卻是上傳下效,藩王同樣需要服從幕府。
德川家康的統治時代,還出臺了“兵農分離”的新型制度,“兵農分離”,將社會階層分成四層,地位從上到下,分別是士、農、工、商,這與中國古代的社會地位,如出一轍。以武士和貴族為主的社會階層,掌控了大量的權力。卻在之後的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下,產生了很大的變動,甚至影響到了幕府的統治。也正是由於這一變動,直接導致了寺子屋的誕生。
商品經濟的發展,大大超出了統治者的想象。原本處於最低等級的商人,卻因商品經濟的發展,地位穩步上升,甚至很多武士階層,都要依託於商人。而處於第二位的農民,一方面受到武士和貴族的剝削,另一方面還要受制於商人,導致農民生活苦不堪言。據統計,在德川幕府期間,足足有1000多次農民起義。加上新興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平民百姓對於知識的渴求。日本學者西川如見在《町人囊》中說過:
“町人本來是比不過普通農民的,但不知不覺天下的金銀財富都被町人佔有,依靠強大的財富後盾町人的社會地位似乎比普通農民高了許多。”町人就是日本商人的群體統稱。
在商品經濟沒有發展之前,只有以貴族和武士階層為主,才能接受教育。幕府統治下建立很多貴族學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昌平坂學問所。而在後期,由於大量平民百姓對知識產生了需求。便自行建立了以“寺”為教育機構的學校。在寺子屋出現之前,地方上,就已經出現了混亂的教學機構。那時的教師良莠不齊,知識的傳授也出現了魚目混珠的景象。平民渴求知識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統治者的權力。加上寺子屋的經營不善,統治者便以此為理由,介入了平民教育。從之前的對平民教育默不過問,到大力扶持,江戶時代迎來了對平民教育的巨大改革的時期。這就是寺子屋的誕生背景。
二、寺子屋的發展與教學措施寺子屋,得到了幕府統治的大力扶持,在江戶時代得以迅速發展和擴大。寺子屋的誕生,是完全面對平民百姓。入學的要求年齡,是在6-10歲的學子,教學的時間在3年到5年,類似如今的小學教育。所學的知識也與貴族的教學,有很大不同。當時的學者池田光政,對寺子屋的教學,提出過這樣的意見:
“手習所(即寺子屋)不應該單純教孩子寫字和算術,還要教孩子德行和如何辦事.....要將手習所改造為因民學校。”由於池田光政本身就是藩主,又對教育事業起了很大的貢獻,在當時的教育界有很大的地位。加上所提的意見,的確符合當時江戶時代的,平民百姓的需求。因此,寺子屋的教學方面,可以用“因材施教”來總結。寺子屋具體的教學內容,在《世鏡抄》中記載:
“上午卯時到辰時看經書,已時到午時練字;下午午時到未時讀書,申時到酉時遊戲:晚上酉時到戌時學和歌、故事、笛蕭樂器等。”但實際的教學,卻與之有所差異。
寺子屋的上課時間,大概是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左右。教學並非是,類似如今的幾十個人一起上課學習,而是踐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除了最基本的識文斷字和算術之外,老師往往要依據學生的背景和需求,去一對一教學。比如學生的家裡是賣豬肉的,老師就會教他如何稱斤,如何更好地售賣;再比如學生的家裡是農民,老師就會教他,如何識別各種稻穀和種子,並教他插秧與種植的相關經驗。大體的教學方式就是這樣,除此之外,老師還有會組織團體,讓學生互相幫助。在課堂上,老師會將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保證每組大概3-5個人。老師會對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先後、單獨地指導和回覆疑問,並給每個小組獨立的時間,讓他們小組內自己討論,實現各種知識地互相融會貫通。
寺子屋面對的是平民百姓,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學費問題。除了幕府給予寺子屋的一些補給外,每個學子也都是拿出一定的學費的。畢竟寺子屋不是公益教育,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家庭,會依據學生的家庭困難程度,來收取寺子屋的學費。家庭條件好的,就給錢,拿不出錢的,“以貨物抵錢”的現象,在江戶時代也十分常見。因此,寺子屋從教育方面的牟利,是極少的,與其說是收費,不如說是在踐行一個過程罷了。除此之外,學生第一次面見老師的時候,也要拿一定的禮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類似古代的“束脩”,《論語·述而》中說過: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都是相當於學生和老師初次見面,送的見面禮,禮輕情意重,是江戶時代的寺子屋教育體系的一大特點。
三、寺子屋誕生的影響與意義寺子屋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大概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江戶時代走向巔峰,最終在明治初期終於走向了完結。原因很簡單,從歷史發展來看,到了江戶的末期,寺子屋的建立,已經佔了教育體系,很大一部分數量。據不完全統計,江戶時代的寺子屋,巔峰時期足足有幾百所。統治者如此投入人力物力,來發展平民教育,卻因為平明思想的侷限性,導致學子的水平十分淺薄。寺子屋的普及,並沒達到統治者的目的。到了江湖末期,幕府對寺子屋的扶持,也逐漸減少,到了明治初期,由於教育的大幅度改革,寺子屋的小學教育水平,已經不滿足當時的教育需求。寺子屋這種具有侷限性的教育機構,最終在明治維新的教育改革中,被完全取締。
寺子屋這種特殊的教育形態,無疑是江戶時代的一抹異彩。雖然礙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最終走向了滅亡。但是其積極方面的貢獻,卻不得不承認。在當時商品經濟大力發展,百姓對知識的渴望加大時,統治者卻只留心武士與貴族的教育。寺子屋的出現,及時填補了百姓這一需求。從深層次來看,統治者最後介入寺子屋,也是加強了對平明百姓的約束和管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寺子屋的大量建立,雖然學子的水平良莠不齊,侷限性很強。但是多多少少,為後來的明治維新,打下了堅實的人力基礎。除此之外,從寺子屋本身來看,我們似乎能看到近現代的教育雛形,“因材施教”與自由學習的教育風尚,不僅在江戶時代盛行,更是如今教育領域,應該學習的做法。
總結:江戶時代初期,時局動盪,尤其是其社會階級的區分,過於明顯,最終促發了以商人、工人、農民的為主的,不滿足自身限制,想要獲取更多知識的渴望。從日本的古墳時代,到後來的平成時代。寺子屋這種致力於平民的教育機構,都是十分罕見的。為當時日本的教育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