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盼望151075609

    評書是我們小時候家裡沒電視時在半導體裡聽到的,是受哥哥的影響才聽的而且一聽就上了癮,記得那時上初中,中午回家吃飯的時段播放一次,印象深刻的有劉蘭芳說的《岳飛傳》,單田芳說的《水滸》,袁闊成說的《平原游擊隊》等等都很經典,其中那句:餃子給至今都記得那時住平房,天熱時開啟房門不知誰家傳來了說評書的聲音,現在很是懷念,近幾年聽了郭德綱和王玥波說的評書也很喜歡聽,但要說最帶勁的還得說單田芳老爺子,稱得上大師級別的!

  • 2 # 東情西感

    超級喜歡評書。

    小時候常聽的評書前面幾位都提到了。

    現在仍然會抽空聽的是袁闊成先生的《三國演義》。

    連廣播劇都喜歡。

  • 3 # 白開水

    可以說評書是伴隨我長大的,小時候別說黑白電視機是非常奢侈的物件,就連收音機進入我們家都很令人高興。伴隨收音機進家的就是評書《岳飛傳》,立即被劉蘭芳的聲音深深吸引,覺得太好了,真是此書只應天上有。然後單田芳的《隋唐演義》、袁闊成的《三國演義》接踵而來,一部比一部精彩,從此深深的被評書吸引。說實話,小時候評書和小說根本分不清,直到《三國演義》才知道,評書評書,關鍵在評!再以後,什麼劉蘭芳、田連元的《楊家將》、《新兒女英雄傳》、《百年風雲》、《水泊梁山》、《劉秀轉》、《白眉大俠》等一部部評書伴隨著我從小學時代到高中時代,工作後評書基本上全是單田芳的天下了,雖然對評書的興趣再不如從前,但還是時常聽聽。但隨著袁闊成、單田芳先生的仙逝,評書藝術的出路在何方,我很憂慮!

  • 4 # 化鍾神

    醒目一拍,諸位啞言,聽我慢慢道來:

    評書是由前輩藝人們門口口相傳,整理流傳下來的一種藝術形式。是接地氣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俗文化,舊社會許多大字不識的人們,都是透過評書來了解歷史,看透人間百態,增長見識,並且樂在其中的。

    我愛聽評書,更熱愛演播評書的那些各具特色、魅力無限的表演藝術家。

    最早是聽劉蘭芳先生的《岳飛傳》,劉蘭芳老師的特點是:口齒清楚,嘴皮子利索,講起書來,情緒飽滿、豪情萬丈。聽她播講的《岳飛傳》,我很感嘆在封建社會,會有那麼好的一位軍事統帥——岳飛,忠君保國,愛民如子,與士兵同甘苦,他統領的岳家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多麼令人熱血沸騰、涕淚滂沱的口號啊。

    還有袁闊成先生的評書,袁闊成老師的特點是:氣定神閒、揮灑自如中透著幽默俏皮,不疾不徐,娓娓道來。他的《三國演義》、《水泊梁山》堪稱經典。還有現代評書《烈火金剛》,其中的漢奸、偽保長,一個綽號‘何大拿’’、一個叫‘謝老轉’,聽其名,聞其聲,知其行,何等形象傳神,想起來令人忍俊不禁。特別是《肖飛買藥》一節,透過生動的對話,傳神的動作,緊張的情節,講述了在異常殘酷的抗日鬥爭中,人稱‘單打一’的八路軍偵查英雄肖飛同志,深入虎穴,孤膽智鬥敵酋,出色完成了買藥任務的故事。最後一段:肖飛出城,城門口站崗日軍一句‘包子給’,‘’敬禮‘’的意思,肖飛騎車飛奔而出,回了一句,‘包子給’‘餃子給’也不吃了呀!至今記憶猶新!

    最後不能不提,也不敢不提的是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單田芳先生,單田芳大師的評書表演特色和功力,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那也是‘茅房拉屎臉朝外’的漢子!單田芳老先生對評書最大的貢獻是挖掘、整理、創作和播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評書,從最早的《隋唐演義》、《大明英烈》到後來的《白眉大俠》、《鐵扇怪俠》、《童林傳》、《三俠劍》,還有《亂世梟雄》等等,稱得上數量大、精品多、口碑極佳!單老先生不遺餘力,傾其一生,為評書這門群眾藝術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

    老先生們的精彩已成過去,老先生們留下的活計,需要有人接力傳承。新的、多元化的時代,也期待著評書這門傳統藝術瑰寶,能夠適應形勢,推陳出新,早日向他的擁阜者們奉獻出更多的優秀作品。通過後起的優秀評書人才,把這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給一代又一代評書愛好者帶來幸福與歡樂,並留下美好的回憶!

  • 5 # 紅塵彌勒

    對於自幼就喜愛評書的人來說,一部引人入勝回味雋永的佳作可以一直深植於內心深處,作為一個時代的美好記憶永久珍藏。

    在下就是一個評書愛好者,也是一個瘋狂的評書追隨者。

    在我個人的印象裡,有幾個大師乃至泰斗級的評書藝術家一直是我頂禮膜拜的偶像,這種崇拜也必將會伴隨我的一生。

    我個人有幸生於東北遼寧,長在這片白山黑水之間,那些評書大家基本都出自這片熱土。比如我們津津樂道的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陳清遠、楊謙榮等等。原本以為一直居於營口的袁闊成先生也是本土人士,後來才知道先生其實出生於京師重地,後來遷徙來到的遼南。

    但無論如何盤點計算,袁先生一直是我個人最崇拜的評書泰斗。先生的評書也是我最最喜愛的評書段子。

    最早接觸先生的評書,是火紅年代裡的《烈火金剛》,肖飛和史更新兩位英雄讓我經常浮想聯翩,真心希望回到那個戰鬥的年代去和他們並肩作戰,共除韃虜,迎接勝利。

    後來改革開放,古老的評書藝術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劉蘭芳是第一個在電臺播放評書的藝術家。她那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岳飛傳》令多少少年心馳神往,對民族英雄充滿了敬意,恨不得也和嶽武穆一樣置身沙場,為國立功,為民請命。

    要說印象深刻的評書段子,《岳飛傳》無疑要算上一個。

    但我個人更對袁闊成先生的評書鍾愛有加,甚至完全可以廢寢忘食,就是為了聽上一段袁先生詼諧幽默、引經據典的評書段子。

    袁先生在電臺播出的第一部古裝評書,就是《水泊梁山》。是根據《水滸傳》改編的一部歷史評書,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峰迴路轉,有一種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魔力。那個時候,每個家庭也還都不富裕,一個村落也沒有幾臺收音機。我依稀記得,為了及時聽上袁先生的評書,大傢伙不惜不吃不喝,共同聚集在玩伴家裡,共同收聽。每到精彩處,夥伴們都會相互對視,而後極速沉醉在先生為我們營造的故事氛圍當中。

    不得不說,袁先生對《水滸傳》的改動很大,基本改變了原有的舊書風貌,和讀到的《水滸傳》相去甚遠,每每相互忖度猜解,卻無法和先生達成一致。

    後來,有關人士還根據袁先生的《水泊梁山》改變成了武俠電影。

    袁先生最成功的一部評書,應該首推《三國演義》。這部書也是先生的一生精品,受到了海內外喜愛評書人士的熾烈追捧和深情厚愛,一直被奉為評書藝術的巔峰之作,無人企及,無可超越。

    我個人還喜歡的一部書,是單田芳先生的《隋唐演義》,先生沙啞的嗓音獨樹一幟,別開生面,故事講得環環相扣,情節延展密集緊湊,稱得起是一部精品力作。

    此外,先生的《百年風雲》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評書之一。

  • 6 # 事事順意369

    喜歡袁闊成先生的《烈火金剛》尤其是《肖飛買藥》太傳神了,還有《三國演義》,也喜歡劉蘭芳先生的《岳飛傳》《楊家將》

  • 7 # 瑞通娛樂

    我喜歡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和封神演義,其中姜子牙火燒琵琶精尤其最愛這一段。單田芳老師的作品有100多部其中比較喜歡的童林傳,三俠劍,白眉大俠等劍俠類的評書。劉蘭芳老師口齒伶俐吐字清脆,楊家將,岳飛傳堪稱經典比較喜歡。田連元老師的包公案,小八義別有一番風味兒。此外還有江福順的五鳳朝陽刀,連麗如的東漢演義,還有王玥波的雍正劍俠圖,這些都是我比較喜歡的評書,以後認同我的觀點的歡迎評論轉發點贊哦!

  • 8 # 求索者文化傳媒

    喜歡聽評書。特別喜歡單田芳老師的《龍虎風雲會》、《白眉大俠》;袁闊成老師的《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全傳》、《趙匡胤演義》;田連元老師的《隋唐演義》、《水滸傳》。

  • 9 # 中國龍507

    最喜歡劉蘭芳老師的評書《岳飛傳》、田連元老師的評書《隋唐英雄傳》、袁闊成老師的評書《三國演義》、單田芳老師的評書《三俠五義》。特別是劉蘭芳老師的評書《岳飛傳》在八十年代收聽收音機每天中午十二點準時播出那真是萬人空巷丶盛況空前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每到中午十二點準時開啟收音機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務從不缺席!就是因為喜歡聽評書《岳飛傳》所以家裡託人買了兩臺半導體收音機!

  • 10 # 醉心創作

    當然喜歡啦!只要你能入“書”,跟著表演者的節驟一步一個腳印地進到“書”裡去,你焉有不“喜”之理,“歡”就更不用說了,簡直一縱八丈高。此時此刻,你甭提有多開心啦!幾乎堪稱快活似神仙……

    至於哪位藝術家的哪幾段?這麼說吧,雖然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我還是比較認同單田芳老先生的精湛表演,比如《三俠劍》、《童林傳》、《白眉大俠》、《明英烈》等個人感覺都挺不錯的,故事結構緊湊,情節很有張力,特別吸引人,總之給人的感受就是——好極了!!妙極了!!!

  • 11 # 韻佳韻味

    只有袁闊成,單田芳才是中國評書的真正大師,名家,其餘有影響的人物如田連元,劉蘭芳,單聯麗等只能算著名演員,這已經夠高的了。藝術家需要德藝雙馨,需要博學多才,需要博古通今,道德、修養、學識、素質,都要以德服眾,以才服眾。有些藝術家已經在吃老本了,沒有新作品,複誦老段子,有名無實,還沒有新人接替,傳承,評書前景令人堪憂。

  • 12 # 劉彥增

    非常喜歡評書這種藝術形式。聽過的經典評書很多,主要有鞏寶生的《橋龍飈》,劉蘭芳的《岳飛傳》、《楊家將》,袁闊成的《烈火金剛》、《群英會》、《三氣周瑜》、《水泊梁山》、《三國演義》,邱連升的《隋唐》,楊田榮的《武松》,曹燦的《野蜂出沒的山谷》,單田芳的《新兒女英雄傳》、《平原槍聲》、《三國演義》、《百年風雲》、《欒蒲包與豐澤園》、《千古功臣張學良》、《童林傳》、《隋唐演義》、《白眉大俠》、《鐵傘怪俠》、《大唐驚雷》、《明末遺恨》、《明英烈》、《燕王掃北》、《亂世梟雄》、《水滸後傳》,田連元的《楊家將》,楊佩琴的《幼林裡的墓碑》,連麗茹的《東漢》,李偉信的《西遊記》,焦寶如的《雲崖初暖》、《水滸傳》,張少佐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童林傳》、《大明劍俠》、《笑傲江湖》。

  • 13 # 李某人啊李某人

    袁闊成老師的《三國演義》真的是評書藝術的巔峰之作了。

    袁老師水平太高了,不是靠吹的,真的厲害的不行。他一生的精氣神都注入了這部評書。在這之後,他再也說不出這樣的評書了。

    老師們一定要去聽聽,我聽過無數遍。

  • 14 # 創客開朗

    從小聽評書長大的,聽的第一部是單田芳先生的隋唐演義,後有薛家將,明英烈,甲午風雲等,袁闊成先生的三國名不虛傳,劉蘭芳先生代表作就是楊家將和岳飛傳。

  • 15 # 河清海晏1972

    1980年代,是劉蘭芳高亢頓挫,感染力極強的嗓音伴著我吃午飯的,透過收音機中劉蘭芳老師的演繹,我神馳於《岳飛傳》、《楊家將》中的古戰場,彷彿看到了岳飛、岳雲、金兀朮;看到了楊繼業、七郎八虎、潘仁美…後來,家裡有了黑白電視,我也是第一次完成了從原來的聽評書到看評書的轉變,田連元老師那略帶公鴨嗓子的聲音,活靈活現的演繹,《瓦崗寨》使我入了迷。2011年我開始健步走,袁闊成老師的《三國演義》陪伴我在夜晚鍛鍊一年多的時間。單田芳老爺子的《白眉大俠》、《童林傳》等也有聽過,他那沙啞的嗓音迴盪在祖國大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想Z6 Pro6GB+128GB售價2899元、8GB+128GB售價2999元、8+256GB售價3799元你會入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