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22188895624

    弘皙逆案

    弘皙

    愛新覺羅弘皙,康熙的孫子,廢太子胤礽的兒子,被封為理親王,乾隆四年時曾有著名的弘皙逆案,後被剝奪親王爵位。

    “帳殿夜警”之後,又發生了許多戲劇性的變故。上面提到四個月後,胤礽復立為皇太子。但“帳殿夜警”一事倘不是康熙親自發現的,那麼,是誰向康熙告的密?康熙始終不曾揭破此謎。當時隨扈皇帝的諸王子裡,年齡比較大的是大阿哥胤 (三十六歲)和十三阿哥胤祥(二十二歲),他們都屬於反皇太子的陣營,在秋獮營帳中的位置應該接近父王與皇儲,因此很可能是他們向康熙告的密。胤 很快又被三阿哥揭發,是他利用蒙古喇嘛魘了皇太子致瘋,後來果然在他的府邸裡搜出了用來鎮魘的木偶多具,康熙盛怒之下將他削爵圈禁,他的餘生在圈禁中度過,雍正十二年六十三歲時死於禁所。胤祥的遭遇很奇怪,他在康熙三十三年第一次分封王子時因為還小,未受封可以理解(那一次只封到十三歲的八阿哥),但在太子復位後康熙四十八年的分封裡,連十四阿哥都受了封,惟獨他未受封,這情形一直持續到康熙薨逝,雍正上臺後他才受封為怡親王;康熙為何不封他爵位?在未予說明中,我們可以悟出,他在“帳殿夜警”事件裡一定是扮演了告密者的角色,這角色為父王所需要,卻又為父王從內心裡鄙視厭惡。而雍正對他的重賞重用,恐怕也是內心裡感謝他“虧得告密出了個‘帳殿夜警’事件,要不胤礽說不定就真從千歲變成萬歲了”。

    胤礽在度過“帳殿夜警”的危機以後,最終還是沒有獲得康熙的信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宣佈胤礽復立後“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斷非可託付祖宗弘業之人”,再次將他拘執看守,近四十歲的廢太子此後也就在圈禁中度過餘生,雍正二年五十一歲時死於禁所。胤礽二次被廢后,八阿哥一度覬覦儲位,鬧出許多風波,但未得逞。康熙以立儲失敗為訓,不再公開對接班人的選擇,有的歷史學家稱他是嘗試秘密立儲,有許多證據顯示,他秘密選定的接班人是十四阿哥,但突然襲來的死亡,使他的苦心付諸東流,其結果是一般人最沒想到的四阿哥登上了寶座,是為雍正皇帝。雍正上臺後,陸續對他認為是威脅自己地位的兄弟下毒手,被修理得最厲害的是八阿哥與九阿哥,他將他們削去宗籍,一個被叫作阿其那,一個被叫作塞思黑,這兩個滿語惡名究竟是什麼意思,民間有說是“狗”與“豬”的,史家有考證出是“俎上凍魚”與“討人厭”的,總之是將其“臭名遠揚”,後來這兩個人都突然吐瀉身亡,演出了康熙子嗣間骨肉相殘的最陰冷一幕。十四阿哥是雍正的同母兄弟,民間傳說是雍正透過步軍統領隆科多在對其他王子封鎖康熙病危訊息的情況下,將康熙遺詔“傳位十四王子”中的“十”描改為“於”的,又說遺詔裡寫的是名字,十四阿哥的名字是示字旁一個貞,四阿哥的名字是示字旁一個真,則作偽的手法為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遺詔,將“貞”描改為“真”,但歷史學家指出,將遺詔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直到皇帝駕崩才能取看的做法恰是雍正才定下的規矩,康熙時並無此舉,而且十四阿哥與四阿哥的滿文書寫方式差異明顯,當時的詔書全得滿漢文對照很難描改;但又有歷史學家說已查到故宮檔案,雍正公佈的康熙傳位於他的遺詔並非一個句子而是很長一段文字,不過經對比研究,疑點很多,而且那滿文似乎是從漢文回譯的,與當時先有滿文再漢譯的規矩不合,所以,仍可得出雍正矯詔的結論;其實,雍正登基不久就把擁戴他的隆科多、年羹堯治了罪,這顯然是為了“堵嘴”,也無異於自曝其心虛。十四阿哥的命運比八阿哥、九阿哥略好,他先被派去守陵,後被圈禁,到乾隆時復爵直至郡王,活到六十八歲才死。

    廢太子在雍正二年就死了,但關於他的故事仍在繼續。這就像曹寅死了,曹家的故事還要繼續搬演下去一樣。實際上頭一個故事始終籠罩著,或者更準確地說,決定著第二個故事。

  • 2 # 使用者9571203885517

    展開全部

    弘皙逆案

    弘皙

    愛新覺羅弘皙,康熙的孫子,廢太子胤礽的兒子,被封為理親王,乾隆四年時曾有著名的弘皙逆案,後被剝奪親王爵位。

    “帳殿夜警”之後,又發生了許多戲劇性的變故。上面提到四個月後,胤礽復立為皇太子。但“帳殿夜警”一事倘不是康熙親自發現的,那麼,是誰向康熙告的密?康熙始終不曾揭破此謎。當時隨扈皇帝的諸王子裡,年齡比較大的是大阿哥胤 (三十六歲)和十三阿哥胤祥(二十二歲),他們都屬於反皇太子的陣營,在秋獮營帳中的位置應該接近父王與皇儲,因此很可能是他們向康熙告的密。胤 很快又被三阿哥揭發,是他利用蒙古喇嘛魘了皇太子致瘋,後來果然在他的府邸裡搜出了用來鎮魘的木偶多具,康熙盛怒之下將他削爵圈禁,他的餘生在圈禁中度過,雍正十二年六十三歲時死於禁所。胤祥的遭遇很奇怪,他在康熙三十三年第一次分封王子時因為還小,未受封可以理解(那一次只封到十三歲的八阿哥),但在太子復位後康熙四十八年的分封裡,連十四阿哥都受了封,惟獨他未受封,這情形一直持續到康熙薨逝,雍正上臺後他才受封為怡親王;康熙為何不封他爵位?在未予說明中,我們可以悟出,他在“帳殿夜警”事件裡一定是扮演了告密者的角色,這角色為父王所需要,卻又為父王從內心裡鄙視厭惡。而雍正對他的重賞重用,恐怕也是內心裡感謝他“虧得告密出了個‘帳殿夜警’事件,要不胤礽說不定就真從千歲變成萬歲了”。

    胤礽在度過“帳殿夜警”的危機以後,最終還是沒有獲得康熙的信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宣佈胤礽復立後“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斷非可託付祖宗弘業之人”,再次將他拘執看守,近四十歲的廢太子此後也就在圈禁中度過餘生,雍正二年五十一歲時死於禁所。胤礽二次被廢后,八阿哥一度覬覦儲位,鬧出許多風波,但未得逞。康熙以立儲失敗為訓,不再公開對接班人的選擇,有的歷史學家稱他是嘗試秘密立儲,有許多證據顯示,他秘密選定的接班人是十四阿哥,但突然襲來的死亡,使他的苦心付諸東流,其結果是一般人最沒想到的四阿哥登上了寶座,是為雍正皇帝。雍正上臺後,陸續對他認為是威脅自己地位的兄弟下毒手,被修理得最厲害的是八阿哥與九阿哥,他將他們削去宗籍,一個被叫作阿其那,一個被叫作塞思黑,這兩個滿語惡名究竟是什麼意思,民間有說是“狗”與“豬”的,史家有考證出是“俎上凍魚”與“討人厭”的,總之是將其“臭名遠揚”,後來這兩個人都突然吐瀉身亡,演出了康熙子嗣間骨肉相殘的最陰冷一幕。十四阿哥是雍正的同母兄弟,民間傳說是雍正透過步軍統領隆科多在對其他王子封鎖康熙病危訊息的情況下,將康熙遺詔“傳位十四王子”中的“十”描改為“於”的,又說遺詔裡寫的是名字,十四阿哥的名字是示字旁一個貞,四阿哥的名字是示字旁一個真,則作偽的手法為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遺詔,將“貞”描改為“真”,但歷史學家指出,將遺詔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直到皇帝駕崩才能取看的做法恰是雍正才定下的規矩,康熙時並無此舉,而且十四阿哥與四阿哥的滿文書寫方式差異明顯,當時的詔書全得滿漢文對照很難描改;但又有歷史學家說已查到故宮檔案,雍正公佈的康熙傳位於他的遺詔並非一個句子而是很長一段文字,不過經對比研究,疑點很多,而且那滿文似乎是從漢文回譯的,與當時先有滿文再漢譯的規矩不合,所以,仍可得出雍正矯詔的結論;其實,雍正登基不久就把擁戴他的隆科多、年羹堯治了罪,這顯然是為了“堵嘴”,也無異於自曝其心虛。十四阿哥的命運比八阿哥、九阿哥略好,他先被派去守陵,後被圈禁,到乾隆時復爵直至郡王,活到六十八歲才死。

    廢太子在雍正二年就死了,但關於他的故事仍在繼續。這就像曹寅死了,曹家的故事還要繼續搬演下去一樣。實際上頭一個故事始終籠罩著,或者更準確地說,決定著第二個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課文《鯨》的生字拼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