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面語和口語

    路過路過。

    我們想要去理解周星馳及其電影,最好的辦法就是問自己他的電影你看完了嗎?看懂了嗎?我們看他的電影可能無法認識他現實生活中的模樣,可是我們能去充分理解電影中的形象以及形象的內涵。

    我記得有一句話來形容周星馳及其電影,“喜劇外形下包裹著悲劇的核心。”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在認識周星馳時,一般都是透過電影來去認識的,他所表演的各種角色已經在我們的心中形成了定式,即在遇到某一事情時,我們認為他會這樣做,然後他卻選擇了那樣的做法。與我們所認識的周星馳(電影中的周星馳)不符,而實際這才是真正的他自己。再者我們繼續說那句話。喜劇的外形毫無疑問便是周星馳的電影,而悲劇的核心實際就是指他自己以及他各類事情的總集。他的一生愛情我們暫且不提,他兒時經歷和從藝經歷便都可以作為悲劇核心的擴散。雖然他的這些也是我從其他資料上了解到的,不知道能不能作為一個原因,但仔細想來他性格的形成本身就與其生長背景,家庭教育以及成長創傷等離不開的。最後,喜劇外形下包裹悲劇核心,毫無疑問是形成我們認為他在生活中的不苟言笑和戲劇中的悲喜在己形成鮮明的反差。

    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距離周星馳太遠,這個遠字不僅僅是指表面意義上的遠,而是更深一層的那個。我們無法接觸到他的生活,自然無法去真正理解他。你看他看乾女兒徐嬌的眼神,充滿寵愛,你看他回答她的話,充滿溺愛,這完全不像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所做出的樣子吧?若是我們能在周星馳的身邊呆個一年兩年的,肯定比我們現在更瞭解真正的周星馳,當然也更瞭解他的電影的內涵。

    最後,無論周星馳怎麼樣,電影怎麼樣,他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不隨波逐流,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我們喜歡他,不僅僅是他是他,更多的是他是我們心中的樣子。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打字打了兩遍,手也累了)

  • 2 # 思考得豬

    悲劇與喜劇往往只是一步之遙,少一步是喜劇,多一步就會變成悲劇。

    大家可以想象我們所看過的所有喜劇藝術作品,包括相聲、小品、喜劇電影、喜劇電視、搞笑綜藝、舞臺喜劇等等,都是在糟踐別人來取悅自己。

    這是人類的天性。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性中對幽默的追求源於生活中的非常理化,也就是隻要能讓你笑的,都是你平時做不到、想不到、看不到、聽不到的東西。

    比如周星馳的無厘頭整蠱,那整的是誰的蠱,還不是自己的,每部劇都像一個半瘋一樣在與一群半瘋來做著一些平時人們做不到或想不出來的事,儘量的作踐自己,儘量的取悅觀眾。

    比如趙本山,每一部小品都把自己作踐到一定高度。我能把正的忽悠邪了,能把奸人忽悠苶了,小兩口過的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柺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這將一個跑道賣藥的江湖騙子發揮到淋漓盡致。

    再比如陳佩斯,比如憨豆、比如金凱瑞、比如卓別林、比如馮鞏牛群、郭德綱、馬三立、潘長江等等等等,數不勝數。哪一個都是在直接或間接的來作踐自己,從而以達到取悅觀眾的目的。

    雖然他們的作品大都帶有反思社會、反思人性、勵志奮鬥等意義,但不管他折射出的是什麼現實意義,但他們共同的表現形式都是非常低階而趣味的,不夠嚴肅也不夠嚴謹。

    只是在觀賞者角度來說因為展現形式的凸出而更容易引起共鳴和體會罷了,好像他演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因為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喜怒哀樂,當他演的洽好與我們生活上的某種經歷或情緒對號時,那也就喜而憂則喜,憂而喜則憂了。

    所以喜劇唯一不能讓人笑的只有兩種,一種是喜劇作踐的本領還不到位,二是觀眾從作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

    人只會對作踐別人的事情感到喜悅,而絕不會對作踐自己的事情感到高興。所以一但我們從中感覺到自己存在了。比如當初的某年,走著走著來了一個狗啃屎,假如你看到的是別人,那有可能你會笑出聲,而一旦是你自己你會後悔和難堪到要死。

    所以喜劇和悲劇對於觀者而言,就是看他有沒有從中感覺到自己,一旦感覺到而且感覺到還很深刻的自己時,那你不但不會笑,反而更多的會是哭。

    而且這其中還有一種回憶性的情懷屬性,比如某個個體或物件,他在你過去的許久時間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旦在經歷人生風雨和滄桑之後,你如果再去看這個個體或物件創造的另外的價值載體時,你不但能看到載體本身,也能看到曾經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創造者,更能看到載體中以及創造者身體內的你自己。

    大家可以想象誰會對自己的滄桑經歷產生幽默感?那人肯定不是正常人。

    所以娛樂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從你看到我的那一刻起,就放佛看到了一部分的你自己,所以笑中帶淚也就是最成功最高明的娛樂者,那也就不得不說周星馳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當然做一位永久取悅別人噁心自己的知名藝術家,那會非常的不容易。要麼你就放棄倫理感道德感,要麼你就忍受痛苦繼續的噁心自己取悅別人。所以大部分笑星都有或多或少的精神和心理問題,這也是這個職業無法避免的問題。

  • 3 # 逗狗人生

    在我看來每一部流傳非常廣泛的喜劇,它的核心一定是一個悲劇或者偏向於悲劇,一個核心是喜劇的作品是不可能流傳的,因為對於人類而言歡樂是最會被遺忘的情緒,只有痛苦和悲傷才是人類最重要的財富。而周星馳在我看來就像是舞臺上的小丑一樣,一直給人帶去歡樂,但面具下卻是無法被表訴的悲傷。

  • 4 # 莫禹

    喜劇之王周星馳,拍攝了許多好看又精彩的喜劇電影,如《喜劇之王》、《少林足球》、《長江七號》、《大話西遊》、《美人魚》、《食神》、《家有喜事》、《九品芝麻官》等。或許他的幽默細胞,只是在電影中才得以展現表達,他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演員、導演,他對喜劇電影的拍攝,更注重的是發自內心的喜感。

    周星馳能拍出那麼好看的喜劇,為什麼生活中卻不喜歡笑,個人覺得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是作為一名專業的演員及導演,有很多專業的東西只會在電影中體現。因為那些都是電影中需要表達和塑造的東西,也只能在影片中才能表現出來,而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自己真實的樣子。

  • 5 # 思悟影視

    “我拍了很多電影都是悲劇,可是你們都說是喜劇”

    “其實我是個悲劇演員。”

    -----星爺

  • 6 # 鄭捕頭

    愛表演喜劇的人在私底下一定也特別好玩兒,愛說脫口秀的人在臺下一定也妙語連珠,愛主持節目的主持人在平時一定也滔滔不絕……這是符合常理的聯想,但不一定是事實。

    關於周星馳的想象,也通常如此。然而人們在採訪中見到的星爺,或者媒體報道出的星爺,並非人們想象中的樣子。那個在電影鏡頭上搞怪搞笑不拘一格的形象,突然變得不那麼好玩兒,甚至有些木訥,有些內向,有些不善言辭,甚至有些憂鬱,這還是鏡頭上陪伴我們年少時代的開心果嗎?

    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本色演員是有的,臺上什麼樣兒,臺下狀態也差不太多,但大部分人這兩種情況下的表演還是不一樣的。臺上或者銀幕上是工作狀態,是演員是塑造角色,而到了臺下他只是他自己,沒有必要再滿足人們對他一廂情願的想象。

    我也聽一位曾創作出經典喜劇的電視劇導演說過,要寫出好的喜劇,你不是輕鬆的,你甚至可能會是痛苦的。

    如果能明白喜劇作者的創作狀態,就多少能理解為什麼星爺面對鏡頭總是不那麼快樂,不那麼喜歡大笑。向星爺致敬。

  • 7 # 三天沒洗棗

    周:我為什麼不快樂?

    先知:城東有個小丑,他能逗任何人笑。

    周:可是,我就是那個小丑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氏二十四式太極拳各式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