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青裡的駱駝草
-
2 # 孟珍
謝謝邀請。第一個問題,人是怎麼變壞的?人的本性並沒有好壞,好壞只是一種社會屬性,是外部環境賦予給人的。人的心中一開始也沒有好壞的觀念和意識,人心中有的只是利害。在人的生存環境中,自己覺得怎麼對自己有利,就會怎麼去做。人覺得壞了對自己更為有利就會變壞,覺得好了對自己有利就會向好的方向轉換。人的這些感覺來自於外部環境,來自於處身的社會。就是說人變好變壞,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原因造成的。社會現象社會發展的趨勢是人性變化的主要誘因。但這只是外因,真正的內因還是自己。每個人自身的智慧,能力,文化,知識,閱歷,修為,品行,品質,品德,品格等,這一切的不同才組成了一個個不同的人。而每個不同水平的人對社會,對人文,對外部環境的理解和詮釋是不一樣的。你只看到表面現象,只看到一些浮淺的東西,只看到了人性的惡,只認為壞了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那你就可能向壞的方面轉化。如果你的修為高福澤深厚,懂得天地自然的很多規律性的東西,你就會看到那些利益背後的不利因素。你就會節制自己的某些慾望,使自己往好的方面轉化。第二個問題,人性中的惡是怎麼被誘發出來的?這當然是利益,表面的利益,直接的利益,眼前的利益,人眼可見的利益。這些利益往往可以透過做惡來獲取,比如偷盜,比如搶劫,比如販毒,比如詐騙,比如貪汙受賄,比如一切犯罪活動。如果成功,明顯可以獲取鉅額利益。這些利益往往會迷住人的雙眼,使得人們看不到危害所在。直到把自己弄到非常不利的境地。第三個問題,人將如何面對自己做過的壞事?一是彌補,有目的的去做一些善事,有很多江洋大盜晚年隱居做善人,去為人辦很多善事,這些都是在彌補,在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抵消因自己做的壞事給人帶來的損失。二是懺悔,早年做壞事,晚年皈依某一種教門,在其理念的感招下懺悔自己的過失,以改過自新,第三為忘記,把一切做過的惡置之腦後,就當沒發生過一樣,只是管住自己,以後不再做壞事。第四是任其發展,繼續做惡。
-
3 # 在者
謝邀。我比較認同老子的觀點,有善才有惡,有對比才有區分。至於從何而來,去往何方,如何與善惡共生。我的觀點是,不究,不管,自審,自明。善是龍面,變化多樣,比如對孩子的教育,能放縱嗎,能絕對接受西方的快樂教育,不打不罵嗎?我覺得,負責的對子女,該打該管時不要手軟,這就是善。教育,將合乎道的理義行為傳授,而外在環境的影響,內在無人教管,自律不嚴,不明道理,惡就滋生。
-
4 # 隔壁老陳的遊戲室
題主的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
首先,人是怎麼變壞的?人性中的惡是怎麼誘發出來的?曾經聽過一個托爾斯泰的故事。
有一個農夫,每天辛勤工作,所得少得可憐,但農夫還是很知足。
魔鬼知道了,突然來了興致,想要看看這麼一個老實巴交的人變壞的樣子。
於是它用魔法把農田變硬,想要看農夫憤怒的樣子。可農夫也就多休息了幾次,沒有抱怨,繼續種地。
魔鬼覺得讓他更累沒有用,就把他的食物都拿走,讓他暴跳如雷。可農夫卻感嘆道:也許是別人比我更需要食物,我應該更努力地種地,去幫助他們。
魔鬼又失敗了,但它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它來到農夫身邊,用預知的能力教他種地,避開了所有的自然災害。它又教農夫用糧食釀酒,透過販酒賺更多的錢。
沒幾年,農夫變得非常富有。他再也不種地,而是每天僱窮人種地、釀酒,他就坐在家裡數錢。每到夜晚,他就和一群有錢人一起喝酒玩樂,僕人做得不好,他就邊打邊罵。
魔鬼成功了,它將一個老實農夫,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貪婪兇惡的財主。
只要讓一個人所擁有的超過他所需要的,就可以誘發他心中的貪婪與惡。
人一會一下子變壞,可如果惡一旦被誘發,就會慢慢滲透進內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人將如何面對自己曾經做過的壞事?這要看人對自己曾經做過的壞事持什麼態度了。
1、後悔。
人的一生難免會犯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很多事情皆是不得已。做過之後,徹夜難眠,飽受煎熬,後悔萬分。
2、挽回。
有的壞事可以及時被補救,心理上會有安慰,慢慢也就淡了。可有的壞事無法挽回,這將是人心中一道難以抹去的傷痕。
3、無所謂。
心中有惡,做了壞事也無所謂。做過就忘,照常生活,太陽依舊每天升起,自己也不會因為曾經的壞事而牽掛。
-
5 # 太陽天然笨真
首先這裡的壞是基於人類社會的評判標準。為什麼會變壞,主要還是因為生態環境的問題,一旦觸及生存底線,為了生存就有可能不擇手段,做一些破壞生態和諧的事,這就是可能某種意義上的壞。當然每個人的能力,素質不同,所處的境況不同,當他無法在當下的生態社會秩序下生存或者說和他人進行競爭的時候,可能會突破某些社會秩序的底線,比如道德,法律,規則,來破格獲取。而這種做法由於簡單,易行,方便,很容易成為流行品種。所以管理層都會嚴懲不貸,以防效尤。
人難免都會犯錯,知道錯了就是某種覺悟,就說明其本質是好的,改正就好。
生命的過程就是體驗生命裡的種種,如果沒有愛,那得那千般的滋味?
慾海無邊 回頭是岸 只是不到慾海 怎麼回頭?有所經歷,才有所成長,不入輪迴便是,不到絕情谷不是痴情人…
-
6 # 聞紅陽
主要是家風不正,上樑不正下樑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與接觸的人和環境也有關係,守啥人學啥人。有的是秉性的問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偏執,人格缺失。人將如何面對自己曾經做過的壞事呢?只能痛改前非,用行動去證明。好事兒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過留名,燕過留聲,一失足成千古恨。人往往敗在一時衝動,一步錯,步步錯,怒從心頭起,惡從膽邊生。人往往只做了一件性質惡劣的壞事,就可以毀掉和斷送了自己一生。所以遇事要冷靜,千萬不能衝動,否則後果自負,會毀了你大好前程。
回覆列表
無論什麼事情的發生都是由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果。馬克思在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到:“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而一個人的觀念的逐漸形成,是人們的社會存在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簡單來講就是意識來源於社會。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
只因為人們的觀念、思維以及人們的精神交往是人們物質關係的直接產物,所以當人們在參與物質世界實踐交往的過程中,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實際上也是物質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對物質世界追求的方向和力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觀念,從而對追求物質世界的行為就構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就產生了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的區分。
馬克思指出:“人們之所以有歷史,是因為他們必須生產自己的生活,而且是用一定的方式來進行的”。所謂人性中誘發惡的因素和使人變壞的因素,無非就是有些人在社會生活中為了生產自己的生活,採取了一種有悖於社會生活的特殊方式和特殊行為,形成了一種狹隘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個人主義意識的澎脹。他們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追求的方向和目的,嚴重了偏離了在社會生活中大眾所共同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走向了極端化的一種表現行為,一切為己所用。
那麼人如何面對自己做過的壞事?這是一種省悟,是對自己行為結果的一種懺悔。如果真要想去面對這種結果,那就要從自己在參與社會活動實踐的過程中,去努力克服和改正極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觀念,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不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而去傷害在社會生活中大眾所共同追求的方向。不是大眾的,即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