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弟子箴言

    老子是一位辯證法巨人,他在《道德經》中,竟有七、八十處涉及到辯證法的範•疇,對中國和整個世界都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如在第一、二章中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對“道和名、善和惡”的解釋便是非常辯證的。第二十二章提出:“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悔。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和在第二十四章所說的“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正好在對比中說明人類生活中如何自知、自處和如何對人的辯證法。第四十章指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描述了天下萬事萬物和人生中對立面展開的原理。在第五十八章所提出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則進一步說明了事物對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原理。第四十章中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也說明上述這個道理。指出事物向相反的方面發展,便會發展到它的反面。天下的事物從“有”產生,而“有”又從“無”產生。進一步說明人、事、物相反相成的道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是時時變化著的,是對立統一的。這種“變化”的本身、“變化”的主體,就是“道”。總之老子的撲素的辨證法思想是非常豐富的,這正是他觀察事物的方法論基礎,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的。

    老子認為無為而治,《道德經》第三章寫道:“為無為,則無不治。”天道的表現。只要實行“無為”,國家就沒有治不好的。“無為而治”使民風醇厚,便能使國家長治久安。這“無”和“有”是辯證統一的,是客觀事物屬性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第五十七章寫道;“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窮;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八章又接著寫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所講的“無”和“有”是辯證統一的,是客觀屬性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在〈道德經〉第八章,老子以“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說明最善的人象水一樣,善於使萬物得到利益而不與之爭,以進一步闡發“無為即無不為”的積極意義。有些主觀唯心主義者以“唯意志論”觀點把個人的主觀願望強加於人民大眾,因為它違背了自然和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常常碰得頭破血流,一事無成。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孔子曾講過:“無為而治,其舜也歟。”(《論語》)管子也曾說過:“無為者,帝;為而無以為者,王;為而不自貴者,霸。”《管子》)這種“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治國綱領和領導藝術是中國,從原始共產主義社會起,就為許多聖君、明主和英明的領袖們所崇尚和執行的。

  • 2 # 侯聖景

    道多為出世、

    儒多為入世、

    佛亦可出可入……

    三生萬物,缺一不可!!!

  • 3 # 顏小二述哲文

    要說老子對中國的貢獻,顏小二不才,倒是對老子思想花費了點研究時間。

    顏小二覺得,老子對中國的貢獻大概就是老子提出了“守柔”的思想吧。

    要知道,人天性好強,能注意到“柔”和“弱”功效的人太少太少。

    但是老子看到了人生之也柔弱。嫩葉總是那樣柔軟卻充滿韌性,一陣風就能吹倒它,但是它卻生機勃勃。

    枯枝僵挺,卻一折即斷,僵挺象徵著“死”或者說“衰敗”。

    “守柔”中的大智慧需要細細體會,如滴水雖柔雖弱,磐石雖硬雖強,但是滴水卻能穿石,而磐石卻永遠毀傷不了滴水。

    “守柔”是老子參破世間之事做出的高度總結,我們都是老子的後人,能擁有這樣的文化瑰寶

    實則非常幸運。

    老子智慧讓人讚歎,顏小二非常敬仰。

  • 4 # 李楠152425956

    老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無可限量的,是無法用金錢和其它東西來衡量的。半部《道德經》,一部中華史。老子從天下各種各樣的事物中和人類紛繁複雜的思想活動中,高度地抽像化地第一次提出了“道”,深入淺出的寓“道”於“理”,窮盡天下與人間的一切,提出了人類最高層和最終極的思維模式“道法自然”,使人類特別是咱們華人第一思維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也讓人類自身有能力掌控自己和認識普天下的各種事物的根源和本質特徵及其發展演化的規律,讓人類從動物特性中擺脫出來,認識和理解事物本質,並開創性地創造出新生事物和新產品,所謂“大道致簡”,進而“道法自然”。無論從宏觀還是從微觀來看,人類對認識自身所處的事物和本身都具備了主觀能動性而不再是動物本身身體的天性和被動性。他所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人類思想和思維模式發生質的飛躍的根本體現,一旦人類掌控了“道法自然”的思維模式,那麼一切困擾和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老子李耳在經書中把大道理比喻説明的深入淺出,有人們日常生活常見的水,有事物本身的大小,形狀,有嬰兒出生的啼哭聲等等,讓咱們從自身的常見物中理解和領悟“道”的抽像化來源,也能讓人類感受自身的偉大和力量。總之,半部道德經,一部中華史。這是中華文明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也是華夏民族永恆發展進步的根基。可以説,沒有老子的道德經,就不會有華夏民族的存在和發展進步,華夏大地也就根本不會永續下去。

  • 5 # 楓欲靜而風不止

    老子是比孔子的聖人啊,道學雖不如儒學如此興盛,但是陰陽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的提出,也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先秦時期屈指可數的思想家。一本道德經可傳萬世萬萬世!

  • 6 # 敬業明德

    哲學家尼采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的《道德經》強調人和宇宙、自然的關係,與人類的普世價值觀本質上是相通的,所以成為世界範圍內,揭示人與宇宙自然關係的最重要哲學著作。

    牆內開花牆外香,他的哲學思想在世界上受到的推崇甚至超過國內。有位奧地利的教育家曾說,人類文明的再復興能依靠的是東方思想。東方思想的重要元素,世界範圍內有最大認可度的便是老子。

    美國三位頂級學者對老子的《道德經》推崇有加,邁克爾·哈特說:“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則視其為“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蒲克明預言未來“《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它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視、如此高的評價,因為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最系統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學”。

    在世界政壇,把《道德經》作為治國理念參照的還有美國前林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等,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也是《道德經》的忠實讀者。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曾大聲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援引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名言作為處理國際關係的準則。

    在全球商界,英國哲學家克拉克認為“現代經濟自由市場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無為而治。”曾擔任財富五百強公司高階執行官的詹姆斯把《道德經》尊為新世紀的商業理論。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認為道家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的觀點,就是他的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Quattroporte傑克·韋爾奇依據老子的“為道日損”的思想,提倡“無為式”的“簡單的管理”。

    傳統意義上將儒釋道並提,從本質上來講,老子的思想並不侷限於宗教和養生,老子思想的哲學價值堪稱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懷念已故明星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