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羅言酒
-
2 # 阿賢ZQT
諸葛亮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與發明家
諸葛亮傑出的政治方面是他提出了統一天下,應鼎足三分,聯孫抗曹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以及佔據荊益,修理內政;休養生息,回覆國力;東和孫權;處理好南蠻的民族關係一系列政策。
諸葛亮軍事方面是平定西南,北伐中原,以弱擊強還打的曹魏縮首如龜。現在有些人說諸葛亮軍事不行!給諸葛亮下定論:長於治軍而短於應變。諸葛亮不過是用兵謹慎,沒有采納魏延子午谷奇謀,結果就被說成了軍事不行,這太可笑了。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是經濟實力。諸葛亮的前面十七年從27歲到43歲(公元207年至223年),是劉備的輔佐者,沒有什麼實權。是全力輔佐劉備的。隨劉備去世後,為了收拾劉備的爛攤子,勵精圖治。隨後的六年才是他展現軍事能力的時機。然而,此時的戰略機遇全都沒有了。諸葛亮有他的短版,但是他的長版也是被人望塵莫及的。所以不用拿諸葛亮去跟誰比,大家的為人和環境都不相同。
而諸葛亮的發明創造實在是令人目瞪口呆,在當時的條件下發明瞭木牛流馬轉運糧草,發明了諸葛連弩。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雖然現失傳,但在當時做出了很大貢獻。
劉備在民間的三國故事裡,劉備都是以仁君形象出現的,一個仁義,善良的人,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但我覺的劉備最大的特質是心志堅韌,堅韌不拔超乎常人,早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隊伍和部將常被打散,妻兒多次丟失甚至落入敵手,卻從未消沉。而歷史上的劉備也的確有仁厚的一面,這在史書上也是有記載的!對劉備的品價個人認為是一個梟雄,志向遠大、性格堅韌不拔、仁義、有識人之能,善於拉攏人心,有城府
-
3 # 搞史小乖
要評價就要對比,諸葛亮和劉備一個集團,想法與目標多少有點相似,先說劉備,劉備當年還沒混出名的時候,非常希望有資本(這裡的資本是人),他希望以德服人,讓所有人成為資本,這個就是劉備仁義的目的,
事實證明,當劉備有了資本以後,比一些不務正業的地方軍閥強一點,諸葛亮就是劉備手下發號施令的軍師,諸葛亮對劉備的仁義是又愛又恨,所以諸葛亮在劉備集團出的主意都會繞過劉備的為人,假如與劉備的仁義有衝突,諸葛亮還會想別的辦法給劉備,
劉備集團在劉備的帶領下,多以兄弟關係處理事情,而曹操的軍團是真正的君與臣的區別,我們用現在的話說劉備屬於老好人一系列,想而不敢,主要怕破壞名聲。
-
4 # 彭壯說社群
劉備能牛逼,就靠諸葛亮,靠的是他的才智和計謀。
小時候一直想,諸葛亮為什麼不自立為王?因為那個時代的正統思想的影響,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諸葛亮和荀彧一樣,長遠的信仰都是興復漢室的。
所以劉備給了諸葛亮一個東西,就是他姓劉,這個叫正統性,不要懷疑這個東西的重要性,這叫做師出有名。
諸葛亮是商鞅,劉備是秦孝公
-
5 # 建造師的遊戲人生
東漢末年分三國,這時有一位農村小夥身處茅廬卻心繫天下,道:“人和者,得天下也。”於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以其經天緯地之才幹,建蜀國,興漢業,勵精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
他一介書生,兩出師表,三氣周瑜,四川為營,五虎上將,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陣迷魂。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撫琴,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為興復漢室,鞠躬盡瘁三十載,最後病逝五丈原。
然而一生如此璀璨輝煌的孔明也有不“明”之時。
其一街亭失守。諸葛亮明知馬謖性情,卻還派他去街亭,結果只會紙上談兵的馬稷剛懼自用,竟在山頂紮營,被魏將張郃打敗,失了街亭。
其二未取而代之。先帝白帝城託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也有人說孔明愚忠。我覺得這是一種氣節,高風亮節。換做是你,你會取而代之嗎?我可能不會,先帝對我有知遇之恩,又待我恩重如山。人家託孤給我,我豈忍心取而代之。
杜甫說: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後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
劉備:
看《三國演義》對劉備的描述: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素有大志,喜怒不形於色,一看就是很厲害的人物。他能忍,有識人用人之才,待人寬厚,以德服人,經常哭, 愛戴百姓。
魯迅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回覆列表
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並非是第一人。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
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當關羽失掉荊州後,劉備舉兵伐吳,也沒有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而且劉備並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意見。蜀軍被火燒連營、一敗塗地之後,諸葛亮感嘆地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話語中足以見得劉備對法正才算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則還是略遜一籌。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一些學者們認為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經常會有分歧。諸葛亮始終堅持自己在《隆中對》中的基本戰略方針:跨有荊、益兩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結孫吳,北伐曹操,這樣才能興復漢室。而且其中維護孫劉的聯盟,才是最關鍵的地方。劉備取得西川后,更為急功近利,對諸葛亮的聯吳想法也不重視了,以致發生了夷陵之敗。
第二點便是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居要職,並且作為吳國的使臣來討過荊州。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史學名著《讀通鑑論》中對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有過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寫道,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漢的,一定要滅曹的。不交結東吳則要受東吳的牽制難以興起北伐之師。而先主的心志則與此不同了。先主開始時想自強,後來則想自立為王,這種雄心不改,便與關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諸葛亮不如信任關羽,而且不如孫權之信任子瑜(諸葛瑾),懷疑諸葛亮與東吳的交誼太深。
而白帝託孤事件,應該說只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在劉備去世的前後階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劉備所帶入蜀的荊、襄舊部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劉備更為信任的法正、龐統都已死,劉備所能夠依賴,且集團內部威望最高的人就只有諸葛亮了。而且當時劉備白帝託孤的物件,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他還讓益州大族李嚴同受遺詔。
“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早已婦孺皆知,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更成為了後來君臣效仿的楷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魚水關係,只是《三國演義》中留給後人的一種表面印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