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簡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於瑞士 家庭: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髮色: 棕色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難忘的事情:獲得奧斯卡獎 自我表演評價: 我從來沒有什麼偉大天才或高超技藝,但無論如何,我做出了貢獻! 一個精靈誕生在比利時 1929年3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一座豪華宅邸裡, 赫本的父親是英華人,名約瑟.安東尼.赫本.拉斯東,是英格蘭銀行布魯塞爾分行的總經理,他相貌英俊,衣著考究. 母親是荷蘭人,埃拉.馮.希姆斯特拉,荷蘭駐蓋亞那總督的女兒,是荷蘭王室直系貴族血統約後裔,所以在名字後還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稱號 正是在這種家庭和生活環境中,赫本自幼薰陶得認真嚴肅、氣質高雅、性格堅毅,同時又能出人意料地談笑風生,以無限的激情擁抱生活。 她冰清玉潔、樸實無華,就象布魯塞爾一樣,集最古老的神秘、時代的觀念和奇異的現代觀念於一身,她的舉止總帶有一種貴族氣派. 為了讓赫本自幼就受郅良好教育,她四歲就被送往英國一所私立學校. 赫本從小就非常文靜,從小就喜歡音樂, 尤其喜愛舞蹈,看芭蕾舞劇對赫本是一種極為美妙的享受.將來成為一名演員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夢想. 這個時候,她日益從芭蕾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身體.她開始對自己的外表不滿. 她特別不喜歡自己的臉,認為她的眼睛太大,牙齒長得不整齊,而且她對自己的體形也感到絕望.從此她鬱鬱寡歡,越來越孤僻、拘謹、與人疏遠 6歲時她父母的離異更使她覺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強烈地吸引著她. 9歲時,她開始正規地學習芭蕾舞.她學習非常認真莊重,她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成為一名獨舞演員,並最終成為舞星. 她對電影毫無興趣,對超級巨星嘉寶或者凱瑟琳.赫本一無所知,跳舞已成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歐戰爆發,赫本隨母親來到荷蘭,結果,這一決定使赫本戰時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鐵蹄之下. 其間,她強烈地感受了殘忍而恐怖的戰爭和貧窮而悽苦的流浪生活.由於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個兒,僅剩一付骨頭架子. 戰爭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造成她貧血、消瘦、肌肉單薄無力,並且她的體型後來始終清瘦修長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她的確從未放棄對芭蕾的追求. 戰爭結束後,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個白俄芭蕾舞教師索尼亞那裡學習. 索尼亞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顴骨,秀氣的鼻子,方方的肩頭,苗條的軀幹和修長的雙腿, 這一切都預示著:這是一個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動作也不錯,有很好的基本功. 可是索尼亞對芭蕾有許多新的見解,但得不到荷蘭政府的支援,她的學校被迫停辦。 於是赫本轉到倫敦,找到了一份在教會值夜班的工作。 同時,她一邊當廣告模特,一邊進了頗負盛名的瑪麗·蘭柏女士的舞蹈學校。年已60的舞蹈家蘭柏女士對赫本很好, 但是,在這裡,赫本發現,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別的同學。加之她個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沒有擔任舞蹈主角的前途。 同時,多年的飢餓病侵蝕了她的身體,作為職業舞蹈演員體力不足。 經蘭柏推薦,赫本參加了美國音樂劇《高扣鞋》的演出,在劇中當一名群眾演員。 她舞蹈設計的動作跳得很高,轉動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壞,但赫本不喜歡這種形式,也不喜歡這種生活。 這個時候,赫本突然明白了蘭柏對她講的肺腑之言。蘭柏女士的話是:“你缺少芭蕾舞家應具備的天才。” 至此,赫本終於明白了,幹芭蕾這行,她永遠當不成主角,永遠不會成功,終於,赫本徹底放棄了當舞星的願望。此時,她19歲當不成舞星,就要面對現實。 當時,倫敦要拍攝一部40分鐘的電影短片,是一部旅行風光介紹,片中需要一名會英、德兩種語言的少女,裝扮成空中小姐向觀眾講解風光景物, 經朋友介紹,赫本前往應試。十八九歲的她,長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兩位導演先後接見了她。 導演林登後來回憶說:“奧黛麗·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親切,很有教養。她象小鳥似地嘰嘰喳喳,講她的芭蕾舞訓練。 記得當時我對助手說“快來!你看見過一個會走路的夢嗎?我看見了。”另一位導演則極力證明,是她第一個發現了奧黛麗.赫本:“她走進我的辦公室,說她是學芭蕾的,要找個工作。 我向她解釋說,我不拍音樂舞蹈片。不過,我繼續和她談話。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鮮、開朗和難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圓臉上一對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個小太陽!最後,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對她說,我要讓她擔任一個角色。而她卻回答說:不過,我不是演員啊!你會失望的。 我和她簽訂了合同。” 這部短片,雖然再也沒有聽人說起過,但赫本卻第一次跟演電影打上了交道。她體會到拍片的激動和樂趣。 這件事也許正是她以後輝煌從影事業的開端。 中國觀眾熟悉赫本,是從《羅馬假日》開始, 赫本輝煌事業的開端,也通常自《羅馬假日》算起,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對她有著特殊的意義。 就在赫本被挑選為《吉吉》一戲的主角時,在倫敦,挑選《羅馬假日》飾公主的演員的工作正在進行。 起初,導演打算邀請名演員瓊·茜蒙絲主演該片,但瓊想換換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絕。 於是,導演決定採用電影《亂世佳人》公開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辦法來挑選演員。 這部片子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威廉·惠勒執導。 赫本本無心去參加女主角的角逐,一來她已決定演《吉吉》,二來《吉吉》一拍完她就準備結婚、成家立業過日子。 所以她對《羅馬假日》毫無興趣。後來男爵夫人一再勸說,沒辦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選不上,她也會滿不在乎。 測試選用的一組戲是:公主穿著睡衣,在一張大床上做仰臥起坐。赫本柔軟得象只小貓,將雙臂伸向裝飾美麗的天花板。 在此之後,她又極其自然地、孩子氣地完成了一系列規定情節,當她做這些動作時,一架攝影機正悄悄地對著她拍攝,而她卻全然不知。 無論從現場還是從膠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當選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簽訂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赫本連做夢也沒有想到 這一結果對她的一生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當時演記者的男主角已定下來,是好萊塢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1952年5月,《吉吉》演出剛一結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趕到羅馬,參加拍攝。 《羅馬假日》的拍攝是一個苦難的歷程。因為一切都是實地拍攝,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趕走,光這項工作就差點把副導演和製片主任累垮。 因此,工作進展很慢,難題多。有時為了重複拍一個鏡頭,一個下午要幹上60回,赫本有點承受不了,但她並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 不過導演為赫本也盡力剋制自己,他用一切辦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讓她感到輕鬆愉快。 他告訴她說,她必須忘掉自己是在演戲,應當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公主。 拍攝工作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 1953年8月20日,赫本飛往倫敦參加《羅馬假日》的首映式,然後又飛往威尼斯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在美國,也為《羅馬假日》的上映開了公眾招待會。 該片在全世界獲得了極大成功。 在日本,這部片子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赫本後來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髮型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髮式。 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羅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紅的一部。 一時間,赫本成了國際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聞片,電視臺用黃金時間讚美她。 大量的報紙欣喜若狂地讚美她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讚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後的最佳女演員。 因主演《羅馬假日》,赫本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依照慣例,凡獲該獎提名者,全得出席該獎的終評頒獎儀式。 此屆頒獎儀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磯和紐約同時舉行。 全美廣播公司電視網將兩地聯成一個有機整體。 通用汽車公司出資27萬美元買下了在頒獎儀式過程中做電視的權利
人物簡介: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簡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於瑞士 家庭: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髮色: 棕色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難忘的事情:獲得奧斯卡獎 自我表演評價: 我從來沒有什麼偉大天才或高超技藝,但無論如何,我做出了貢獻! 一個精靈誕生在比利時 1929年3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一座豪華宅邸裡, 赫本的父親是英華人,名約瑟.安東尼.赫本.拉斯東,是英格蘭銀行布魯塞爾分行的總經理,他相貌英俊,衣著考究. 母親是荷蘭人,埃拉.馮.希姆斯特拉,荷蘭駐蓋亞那總督的女兒,是荷蘭王室直系貴族血統約後裔,所以在名字後還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稱號 正是在這種家庭和生活環境中,赫本自幼薰陶得認真嚴肅、氣質高雅、性格堅毅,同時又能出人意料地談笑風生,以無限的激情擁抱生活。 她冰清玉潔、樸實無華,就象布魯塞爾一樣,集最古老的神秘、時代的觀念和奇異的現代觀念於一身,她的舉止總帶有一種貴族氣派. 為了讓赫本自幼就受郅良好教育,她四歲就被送往英國一所私立學校. 赫本從小就非常文靜,從小就喜歡音樂, 尤其喜愛舞蹈,看芭蕾舞劇對赫本是一種極為美妙的享受.將來成為一名演員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夢想. 這個時候,她日益從芭蕾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身體.她開始對自己的外表不滿. 她特別不喜歡自己的臉,認為她的眼睛太大,牙齒長得不整齊,而且她對自己的體形也感到絕望.從此她鬱鬱寡歡,越來越孤僻、拘謹、與人疏遠 6歲時她父母的離異更使她覺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強烈地吸引著她. 9歲時,她開始正規地學習芭蕾舞.她學習非常認真莊重,她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成為一名獨舞演員,並最終成為舞星. 她對電影毫無興趣,對超級巨星嘉寶或者凱瑟琳.赫本一無所知,跳舞已成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歐戰爆發,赫本隨母親來到荷蘭,結果,這一決定使赫本戰時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鐵蹄之下. 其間,她強烈地感受了殘忍而恐怖的戰爭和貧窮而悽苦的流浪生活.由於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個兒,僅剩一付骨頭架子. 戰爭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造成她貧血、消瘦、肌肉單薄無力,並且她的體型後來始終清瘦修長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她的確從未放棄對芭蕾的追求. 戰爭結束後,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個白俄芭蕾舞教師索尼亞那裡學習. 索尼亞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顴骨,秀氣的鼻子,方方的肩頭,苗條的軀幹和修長的雙腿, 這一切都預示著:這是一個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動作也不錯,有很好的基本功. 可是索尼亞對芭蕾有許多新的見解,但得不到荷蘭政府的支援,她的學校被迫停辦。 於是赫本轉到倫敦,找到了一份在教會值夜班的工作。 同時,她一邊當廣告模特,一邊進了頗負盛名的瑪麗·蘭柏女士的舞蹈學校。年已60的舞蹈家蘭柏女士對赫本很好, 但是,在這裡,赫本發現,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別的同學。加之她個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沒有擔任舞蹈主角的前途。 同時,多年的飢餓病侵蝕了她的身體,作為職業舞蹈演員體力不足。 經蘭柏推薦,赫本參加了美國音樂劇《高扣鞋》的演出,在劇中當一名群眾演員。 她舞蹈設計的動作跳得很高,轉動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壞,但赫本不喜歡這種形式,也不喜歡這種生活。 這個時候,赫本突然明白了蘭柏對她講的肺腑之言。蘭柏女士的話是:“你缺少芭蕾舞家應具備的天才。” 至此,赫本終於明白了,幹芭蕾這行,她永遠當不成主角,永遠不會成功,終於,赫本徹底放棄了當舞星的願望。此時,她19歲當不成舞星,就要面對現實。 當時,倫敦要拍攝一部40分鐘的電影短片,是一部旅行風光介紹,片中需要一名會英、德兩種語言的少女,裝扮成空中小姐向觀眾講解風光景物, 經朋友介紹,赫本前往應試。十八九歲的她,長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兩位導演先後接見了她。 導演林登後來回憶說:“奧黛麗·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親切,很有教養。她象小鳥似地嘰嘰喳喳,講她的芭蕾舞訓練。 記得當時我對助手說“快來!你看見過一個會走路的夢嗎?我看見了。”另一位導演則極力證明,是她第一個發現了奧黛麗.赫本:“她走進我的辦公室,說她是學芭蕾的,要找個工作。 我向她解釋說,我不拍音樂舞蹈片。不過,我繼續和她談話。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鮮、開朗和難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圓臉上一對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個小太陽!最後,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對她說,我要讓她擔任一個角色。而她卻回答說:不過,我不是演員啊!你會失望的。 我和她簽訂了合同。” 這部短片,雖然再也沒有聽人說起過,但赫本卻第一次跟演電影打上了交道。她體會到拍片的激動和樂趣。 這件事也許正是她以後輝煌從影事業的開端。 中國觀眾熟悉赫本,是從《羅馬假日》開始, 赫本輝煌事業的開端,也通常自《羅馬假日》算起,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對她有著特殊的意義。 就在赫本被挑選為《吉吉》一戲的主角時,在倫敦,挑選《羅馬假日》飾公主的演員的工作正在進行。 起初,導演打算邀請名演員瓊·茜蒙絲主演該片,但瓊想換換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絕。 於是,導演決定採用電影《亂世佳人》公開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辦法來挑選演員。 這部片子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威廉·惠勒執導。 赫本本無心去參加女主角的角逐,一來她已決定演《吉吉》,二來《吉吉》一拍完她就準備結婚、成家立業過日子。 所以她對《羅馬假日》毫無興趣。後來男爵夫人一再勸說,沒辦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選不上,她也會滿不在乎。 測試選用的一組戲是:公主穿著睡衣,在一張大床上做仰臥起坐。赫本柔軟得象只小貓,將雙臂伸向裝飾美麗的天花板。 在此之後,她又極其自然地、孩子氣地完成了一系列規定情節,當她做這些動作時,一架攝影機正悄悄地對著她拍攝,而她卻全然不知。 無論從現場還是從膠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當選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簽訂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赫本連做夢也沒有想到 這一結果對她的一生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當時演記者的男主角已定下來,是好萊塢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1952年5月,《吉吉》演出剛一結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趕到羅馬,參加拍攝。 《羅馬假日》的拍攝是一個苦難的歷程。因為一切都是實地拍攝,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趕走,光這項工作就差點把副導演和製片主任累垮。 因此,工作進展很慢,難題多。有時為了重複拍一個鏡頭,一個下午要幹上60回,赫本有點承受不了,但她並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 不過導演為赫本也盡力剋制自己,他用一切辦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讓她感到輕鬆愉快。 他告訴她說,她必須忘掉自己是在演戲,應當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公主。 拍攝工作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 1953年8月20日,赫本飛往倫敦參加《羅馬假日》的首映式,然後又飛往威尼斯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在美國,也為《羅馬假日》的上映開了公眾招待會。 該片在全世界獲得了極大成功。 在日本,這部片子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赫本後來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髮型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髮式。 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羅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紅的一部。 一時間,赫本成了國際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聞片,電視臺用黃金時間讚美她。 大量的報紙欣喜若狂地讚美她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讚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後的最佳女演員。 因主演《羅馬假日》,赫本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依照慣例,凡獲該獎提名者,全得出席該獎的終評頒獎儀式。 此屆頒獎儀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磯和紐約同時舉行。 全美廣播公司電視網將兩地聯成一個有機整體。 通用汽車公司出資27萬美元買下了在頒獎儀式過程中做電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