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共7下西洋,每次走的路、經過的地方不盡相同的。
共到了30多個國家,但有很多隻是猜測,尚是個迷。
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今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引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鄭和艦隊已越過好望角。
3.英華人孟席斯認為,鄭和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
4.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艦隊最遠於1422年達到了南極。
5.澳洲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華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有可能到達澳洲西北的達爾文港。
上圖選自(英)加文·孟席斯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左下角標註的四條航線均為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的分支。
2002年,英國退伍海軍孟席斯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推論:中國的鄭和下西洋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鄭和應是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孟席斯的推論震驚西方學術界,他的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也一時成為了最暢銷的圖書。而在中國,孟席斯的推論使一直以來就存在爭議的話題———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裡,又一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
隨著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日臨近,隨著孟席斯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文版在國內出版,關於這一疑問的爭論也越加激烈。鄭和是僅僅止步於非洲東海岸,還是達到了地中海,首次發現了美洲,甚至曾抵達南極?一切的問題都顯得那麼撲朔迷離,而又神秘。
明史記載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岸
一直以來,中國學術界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大多都是依靠歷史文獻記載。《明史·鄭和傳》以及鄭和助手馬歡的著作《瀛涯勝覽》中,都記載著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木骨都束、竹步、麻林,也就是今天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刺加、勃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裡、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剌哇(今索馬利亞境內)。
而《明實錄》多處記載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各國,其中包括位於非洲的一些國家。如:“永樂十四年十二月丁卯,古裡……木骨都束……不剌哇……麻林……諸國及舊港宣慰司使臣辭還,悉賜文綺、襲衣。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彩娟等物,皆往賜各國王。”“永樂十九年正月戊子,忽魯謨斯……不剌哇、木骨都束……十六國遣使貢名馬、方物,命禮部宴勞之。癸巳,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臣還國,賜鈔幣表裡。復遣太監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綾絹等物,賜諸國王,就與使臣偕”。
有意思的是,一些考古專家們,還在非洲東海岸發現了有中國古瓷的遺址一百多處。而在這其中出土了很多十四、十五世紀的中國古瓷,學者們也認為這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達到非洲東海岸留下的。
如馬文寬、孟凡人所著《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也詳細介紹了非洲各地發現、出土中國古瓷的情況。據該書介紹,在非洲東海岸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境內,發現了很多14、15世紀的中國古瓷。
“這可以作為鄭和航海到達非洲的一個有力佐證。”一直從事海洋地圖研究的專家朱鑑秋在接受許多媒體採訪時都這樣說。
國外學者猜測最遠到美洲或南極
然而近幾年來,不斷有人對這個主流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和反對,以孟席斯為代表的“勇敢者”們似乎認為以鄭和的能力,他應該有更大的作為,應該走得更遠。
除了孟席斯認為鄭和於1421年到達了美洲大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曾引英國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航行在印度洋的中國式帆船,就是鄭和的船隊。
毛羅在1459年繪製的世界地圖上有關注文,推測1420年中國帆船的航行已越過好望角:“約在1420年,一條來自印度的中國式帆船,由迪布角向南和西南連續航行40天(約2000海里)後返回,在第70天回到迪布角。這艘船正是鄭和船隊的一艘!”迪布角在馬拉加西島附近,由此向南和西南航行40天,推測已過好望角。所以李約瑟認為鄭和航海已繞過好望角。
更有甚者,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船隊最遠到達了南極,且鄭和也到達過澳洲大陸。
按照西方“地理發現史”的通常說法,最早到達澳洲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他們於1606年到卡奔塔利亞灣探險。1642年,荷蘭Nautilus塔斯曼發現塔斯馬尼嚴(當時命名範迪門地)。英國Nautilus庫克於1770年到達植物灣並測繪了澳洲部分地區。
祖菲加認為鄭和的龐大船隊,由中國啟航,途經馬六甲海峽、印度、東非沿岸後南下繼續航行。他表示,鄭和船隊於1422年抵達南極大陸。他還指出,鄭和船隊在發現南極大陸後,途經澳洲大陸返回中國。
而澳洲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華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他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很有可能到達澳洲西北的達爾文港,證據是1879年在那裡曾出土一尊中國壽星石像。
國內學界否認國外觀點
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中國研究鄭和的學者們大多並不認同。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航海學家,他們都從自己專業的角度來對以上的種種說法進行了否定。而遭到最大反對的無疑就是孟席斯。
“不是有多大可能性,而是完全不可能。”對於孟席斯的觀點,北京鄭和研究會會長,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給予了完全的否定。
孟席斯對鄭和的研究緣於在美國發現的一張根據經緯度繪製出的中國古代地圖,經過專家考證後,有人認為它是華人所繪。孟席斯認為,這張地圖就是當年鄭和船隊留下的。
然而毛佩琦表示,中國古代地圖的繪製方式不同於西方,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根據經緯度繪製的地圖,“因此孟席斯所指的那張地圖根本就不可能是華人繪製的。”
南京鄭和研究會主任馬仁汝則稱,美國明尼蘇達州州立圖書館館長曾經表示過,他們館裡的確有一幅孟席斯所說的地圖,但他們無法判斷這幅地圖就是華人繪製的。
孟席斯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加勒比海的沉船是鄭和的航船,以及在加拿大島嶼遺址的墳墓中發現了漢字,且遺址的居民有黃種人的基因。對於這幾個證據,所有的專家都幾乎表示了否定,但他們也都沒有拿出具體的反對理由。“這些都是沒有確定依據的,無法考證的。”毛佩琦說。
但孟席斯本人卻相當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他認為自己掌握了中國研究者們沒有掌握的資料,他在接受採訪時稱在自己收到的10萬封信中,有99.4%的人是支援他的觀點的。“中國學者大多數都是在中國本地做研究、查資料,沒有人像我這樣走出去,在歐洲、美洲、非洲等其他地方做實地考察和查閱資料。”孟席斯說,“而這些資料中國的學者是看不到的,因為他們沒有人像我一樣走出去。”
孟席斯的話不得不讓我們注意到:中國的研究者們大多都是靠歷史文獻研究鄭和,他們都試圖在故紙堆裡發現重大的線索。然而國內文獻畢竟是有限的,更何況關於鄭和下西洋最重要的資料,鄭和航海日誌早已經灰飛煙滅。這難免會被孟席斯這樣四處去尋找資料的研究者“笑話”。如果我們的研究者們也能像孟席斯一樣走出去,也許“鄭和到底走了多遠”將不再是一個謎題。
參考資料:http://knowledge.yahoo.com.cn/question/1406061604100.html
鄭和共7下西洋,每次走的路、經過的地方不盡相同的。
共到了30多個國家,但有很多隻是猜測,尚是個迷。
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今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引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鄭和艦隊已越過好望角。
3.英華人孟席斯認為,鄭和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
4.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艦隊最遠於1422年達到了南極。
5.澳洲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華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有可能到達澳洲西北的達爾文港。
上圖選自(英)加文·孟席斯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左下角標註的四條航線均為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的分支。
2002年,英國退伍海軍孟席斯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推論:中國的鄭和下西洋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鄭和應是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孟席斯的推論震驚西方學術界,他的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也一時成為了最暢銷的圖書。而在中國,孟席斯的推論使一直以來就存在爭議的話題———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裡,又一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
隨著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日臨近,隨著孟席斯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文版在國內出版,關於這一疑問的爭論也越加激烈。鄭和是僅僅止步於非洲東海岸,還是達到了地中海,首次發現了美洲,甚至曾抵達南極?一切的問題都顯得那麼撲朔迷離,而又神秘。
明史記載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岸
一直以來,中國學術界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大多都是依靠歷史文獻記載。《明史·鄭和傳》以及鄭和助手馬歡的著作《瀛涯勝覽》中,都記載著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木骨都束、竹步、麻林,也就是今天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刺加、勃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裡、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剌哇(今索馬利亞境內)。
而《明實錄》多處記載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各國,其中包括位於非洲的一些國家。如:“永樂十四年十二月丁卯,古裡……木骨都束……不剌哇……麻林……諸國及舊港宣慰司使臣辭還,悉賜文綺、襲衣。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彩娟等物,皆往賜各國王。”“永樂十九年正月戊子,忽魯謨斯……不剌哇、木骨都束……十六國遣使貢名馬、方物,命禮部宴勞之。癸巳,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臣還國,賜鈔幣表裡。復遣太監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綾絹等物,賜諸國王,就與使臣偕”。
有意思的是,一些考古專家們,還在非洲東海岸發現了有中國古瓷的遺址一百多處。而在這其中出土了很多十四、十五世紀的中國古瓷,學者們也認為這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達到非洲東海岸留下的。
如馬文寬、孟凡人所著《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也詳細介紹了非洲各地發現、出土中國古瓷的情況。據該書介紹,在非洲東海岸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境內,發現了很多14、15世紀的中國古瓷。
“這可以作為鄭和航海到達非洲的一個有力佐證。”一直從事海洋地圖研究的專家朱鑑秋在接受許多媒體採訪時都這樣說。
國外學者猜測最遠到美洲或南極
然而近幾年來,不斷有人對這個主流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和反對,以孟席斯為代表的“勇敢者”們似乎認為以鄭和的能力,他應該有更大的作為,應該走得更遠。
除了孟席斯認為鄭和於1421年到達了美洲大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曾引英國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航行在印度洋的中國式帆船,就是鄭和的船隊。
毛羅在1459年繪製的世界地圖上有關注文,推測1420年中國帆船的航行已越過好望角:“約在1420年,一條來自印度的中國式帆船,由迪布角向南和西南連續航行40天(約2000海里)後返回,在第70天回到迪布角。這艘船正是鄭和船隊的一艘!”迪布角在馬拉加西島附近,由此向南和西南航行40天,推測已過好望角。所以李約瑟認為鄭和航海已繞過好望角。
更有甚者,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船隊最遠到達了南極,且鄭和也到達過澳洲大陸。
按照西方“地理發現史”的通常說法,最早到達澳洲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他們於1606年到卡奔塔利亞灣探險。1642年,荷蘭Nautilus塔斯曼發現塔斯馬尼嚴(當時命名範迪門地)。英國Nautilus庫克於1770年到達植物灣並測繪了澳洲部分地區。
祖菲加認為鄭和的龐大船隊,由中國啟航,途經馬六甲海峽、印度、東非沿岸後南下繼續航行。他表示,鄭和船隊於1422年抵達南極大陸。他還指出,鄭和船隊在發現南極大陸後,途經澳洲大陸返回中國。
而澳洲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華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他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很有可能到達澳洲西北的達爾文港,證據是1879年在那裡曾出土一尊中國壽星石像。
國內學界否認國外觀點
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中國研究鄭和的學者們大多並不認同。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航海學家,他們都從自己專業的角度來對以上的種種說法進行了否定。而遭到最大反對的無疑就是孟席斯。
“不是有多大可能性,而是完全不可能。”對於孟席斯的觀點,北京鄭和研究會會長,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給予了完全的否定。
孟席斯對鄭和的研究緣於在美國發現的一張根據經緯度繪製出的中國古代地圖,經過專家考證後,有人認為它是華人所繪。孟席斯認為,這張地圖就是當年鄭和船隊留下的。
然而毛佩琦表示,中國古代地圖的繪製方式不同於西方,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根據經緯度繪製的地圖,“因此孟席斯所指的那張地圖根本就不可能是華人繪製的。”
南京鄭和研究會主任馬仁汝則稱,美國明尼蘇達州州立圖書館館長曾經表示過,他們館裡的確有一幅孟席斯所說的地圖,但他們無法判斷這幅地圖就是華人繪製的。
孟席斯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加勒比海的沉船是鄭和的航船,以及在加拿大島嶼遺址的墳墓中發現了漢字,且遺址的居民有黃種人的基因。對於這幾個證據,所有的專家都幾乎表示了否定,但他們也都沒有拿出具體的反對理由。“這些都是沒有確定依據的,無法考證的。”毛佩琦說。
但孟席斯本人卻相當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他認為自己掌握了中國研究者們沒有掌握的資料,他在接受採訪時稱在自己收到的10萬封信中,有99.4%的人是支援他的觀點的。“中國學者大多數都是在中國本地做研究、查資料,沒有人像我這樣走出去,在歐洲、美洲、非洲等其他地方做實地考察和查閱資料。”孟席斯說,“而這些資料中國的學者是看不到的,因為他們沒有人像我一樣走出去。”
孟席斯的話不得不讓我們注意到:中國的研究者們大多都是靠歷史文獻研究鄭和,他們都試圖在故紙堆裡發現重大的線索。然而國內文獻畢竟是有限的,更何況關於鄭和下西洋最重要的資料,鄭和航海日誌早已經灰飛煙滅。這難免會被孟席斯這樣四處去尋找資料的研究者“笑話”。如果我們的研究者們也能像孟席斯一樣走出去,也許“鄭和到底走了多遠”將不再是一個謎題。
參考資料:http://knowledge.yahoo.com.cn/question/140606160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