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林院
-
2 # 立馬財經
德銀至少在歐洲,是實實在在的“宇宙行”一般的存在。最新資料顯示,德銀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7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如對比GDP數字,德銀將排到全球第9,比加拿大、南韓、澳洲等國的GDP都高。
上週日(7日),這家巨無霸銀行宣佈了一項慘烈的自救計劃:
為了將運營成本降低1/4,德銀準備在2022年前裁員1.8萬人,預計業務重組成本將耗資7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元)。
更重要的是,德銀還宣佈退出全球股票交易業務,並縮減投行規模。這意味著這家曾經打算“挑戰高盛”、全面進軍投資銀行業務的巨頭,未來將退回商業銀行的“老本行”,以吸儲放貸等傳統業務為主。
德銀週日(7日)宣佈,為了在未來幾年內將成本降低1/4至170億歐元,將退出全球股票銷售和交易業務、縮減投行業務規模,並在2022年前裁員1.8萬人,將該行在全球範圍內的員工總數控制在7.4萬人。
官網顯示,該行在悉尼、東京、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主要亞太地區辦事處約有4700名員工。此外,雖然德銀沒有給出裁員的地域分佈,但該行的股票業務主要集中在紐約和倫敦。外界普遍預計德銀在歐洲和美國的其他城市也將大量裁員,連德國大本營也無法倖免。
-
3 # 小黑看財經
不請自來。德意志銀行如今遭遇的困境令人唏噓,這家銀行曾是全球第一銀行,如今也不得不斷臂求生。
德國最大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德銀)7日宣佈將大規模削減投資銀行業務,預計將在全球裁員約1.8萬人。這是自金融危機後對業務最大規模的一次重組行動,新部門將逐步減持74億歐元的風險加權資產。據悉,德意志銀行第二季錄得淨虧損28億歐元(約合31億美元)。
1993年, 德意志銀行全面收購了澳洲投資銀行——貝恩公司;1998年11月德意志宣佈計劃收購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信孚銀行 ;2002年, 德意志銀行完成了對蘇黎世金融集團旗下的蘇黎世斯卡德投資 的全面收購。之後的時間一直到2008年可謂是德意志銀行的黃金時代,這段時間內德銀培養出了一批世界頂級的固收專家,他們利用衍生品為德銀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行。
伴隨著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作為華爾街的重要投資銀行在雷曼兄弟倒閉、貝爾斯登重創的情況下,德意志銀行自然難以獨善其身,然而在次貸危機之後,其他投資銀行慢慢地緩過氣來,德意志銀行卻似乎沒能做到這一點,德意志銀行的資產規模由2008年初的2.2萬億歐元下降至2017年末的1.47萬億歐元,可以說不僅沒能實現業務回春,反而遭到重創,一直到了現在的退出全球股票銷售和交易業務、縮減投行業務規模。
回覆列表
一百多年曆史的德意志銀行將迎來最艱難的時刻,過去幾年德銀被美英等國金融監管當局罰款超過一百億美元,現在又開始斷臂求生,裁員1.8萬人,花費74億美元重組。那麼德銀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一、德銀的衍生品黑洞
德意志銀行2018年財報,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品總頭寸一共有43萬億歐元,接近50萬億美元。而2018年美國GDP20.5萬億美元,中國GDP13.4萬億美元,德國GDP4萬億美元,世界GDP85.8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品頭寸是美國GDP的2.5倍,中國GDP的接近4倍,德國GDP的12倍多,世界GDP的近60%。
雖然說衍生品裡有很多風險都是可以對沖的,但接近50萬億美元的龐大規模,稍不注意,就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2018年金融危機前,雷曼兄弟的住房抵押貸款2008年第一季度為6394億美元,第二季度為5187億美元。就是這5187億美元的房貸衍生品壓倒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華爾街投行巨頭雷曼兄弟,並引發了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機。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2008年下半年,在雷曼兄弟倒閉前的幾個月,場外衍生品交易總額達到了35萬億美元的峰值,那是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而現在德意志銀行手裡的衍生品總額為50萬億美元。
摩根大通早在2013年就指出德意志銀行巨大的衍生品問題是德意志銀行當前最大的風險。德意志銀行衍生品敞口還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若德意志銀行的危機持續惡化並演變成信心危機,德銀的衍生品合約將會衝擊全球金融業穩定。
衍生品是一種基於其他資產價格的一種金融合約。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品交易為全球所有金融機構中規模最大的。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品交易規模頂峰2013年時超過75萬億美元,是德國GDP的20倍。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品交易規模佔到全球衍生品交易總和的12%。跟德意志銀行相比,雷曼兄弟只是家來自華爾街的小公司。
最新資料顯示,德銀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7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比加拿大、南韓、澳洲等國的GDP都高。但德銀在美股的股價已經從2014年的高點54.49美元下跌到7月9日的7.28美元,市值僅為165.85億美元。
二、德銀的投行夢,與華爾街的戰鬥
作為歐洲最大的銀行、德國經濟的頂樑柱,德銀一直想擊敗美國華爾街的高盛等投行。1999年4月,德銀以10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八大銀行信孚銀行。此後,德銀從固定收益產品出發,利用衍生品為德銀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讓整個華爾街“刮目相看”。德銀光投行部門的員工數就達到3.82萬人,相當於高盛員工的總數。
但投行部門的野蠻生長,也給風險和成本控制帶來隱憂。儘管德銀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表現比其他大型投行都要好,但隨後的監管升級嚴重打擊了德銀的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4年裡,德銀就因為一連串的非法操作被罰款超過一百多億美元,這也是該行過去4年中有3年虧損的原因:
2015年4月,被美國和英國監管機構罰款25億美元(涉嫌參與操縱利率);2016年10月,美國司法部罰款3800萬美元(涉嫌操縱股價);
2016年12月,被美國司法部罰款72億美元(涉嫌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誤導投資者出售抵押貸款支援債券);
2017年1月,被罰款4.25億美元(涉嫌幫助俄羅斯富人從俄羅斯轉移了100億美元資金);
2017年1月,被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罰款1.63億美元;被美國政府罰款9500萬美元;
2017年4月,被美聯儲罰款1.566億美元(因外匯交易監管不力);
2017年末,美聯儲將德銀的美國分行列入“問題銀行”名單;
2018年2月,德銀被罰2.4億美元(因操縱倫敦同業拆解利率案的美國反壟斷訴訟)
2018年7月,被美國證監會罰款7500萬美元(因不正當處理操作存託憑證發行)。
三、德銀的自救之道
德華人的特點是專注實業,德意志銀行在幫助德國的實業企業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功不可沒,但德意志銀行卻一心想與華爾街巨頭們爭霸,在德國這個沒有投行傳統的國家裡,德銀的投行夢註定了會遭遇挫折。華爾街的美國巨頭也不會讓這個外來戶太風光,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德銀在華爾街深陷危機時大肆挖華爾街牆角,得罪了眾多華爾街巨頭。
這都註定了德銀的危機沒那麼容易解決。類似雷曼兄弟公司,衍生品頭寸太多,會被對手盯上,行情好的時候很賺錢,一旦行情變差,就成為市場其他玩家的狂歡物件,德銀的50萬億美元衍生品頭寸,現在就成為市場的唐僧肉,尤其華爾街的對手們都會針對德銀。德銀要斷臂求生,都沒那麼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