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
2 # DARKNESSKNIGHT
遲金聲,男,京劇老生、導演。出身於梨園世家,自幼私淑馬派,曾搭李萬春的永春社,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拜馬連良為師,研習馬派藝術。退休前曾是北京京劇院的一級導演,導演過《三打陶三春》、《沙家浜》等劇。為京劇音配像的導演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作品《三打陶三春》、《沙家浜》、《跳加官》(魏以剛,竇騫)《女起解》(王豔,朱錦華)
《群英會·借東風》
人物軼事"這戲就光在小時候聽說過,還真沒見過。"在北京戲校排演場後臺,化妝師一邊為年已八旬的京劇藝術家、音配像導演遲金聲老人試服裝,一邊唸叨著。遲金聲將為這出絕跡舞臺半個世紀的老戲《三字經》配像。特地趕來觀看的張學津則說道:"要不會《三字經》根本聽不懂這齣戲。"
遲金聲告訴記者,他要配像的羅英的扮相很特別,身穿藍邊褶子,頭戴"道包",手拿一個寫有"賣字"的牌子。"這是馬連良先生專門設計的,老扮相有點像《擊鼓罵曹》裡的禰衡。全劇就有幾句[四平調],剩下的全是念白。富連成從"世"字輩起就很少演這齣戲。馬先生還是挑班演雙出時在前面演過這齣戲。"
為配像,遲金聲特為仔細刮乾淨臉,中午還稍微眯了一會兒,下午早早就到了後臺,檢查字牌子做得怎樣、"道包"包得對不對、"黑三"燙軟了沒有,還要輔導一下其他演員。當配演騎都尉溫韜的丑角演員郎石林走進化妝室來請教時,遲金聲叮囑道:"這個角色是兩門抱,別像演魏虎那麼糊塗。"化妝師本想給遲金聲粘眼袋,可一吊眉子眼袋便消失了,老先生風趣地說:"我的肉皮兒不松,因為自打年輕時就沒胖過。"
雖然遲金聲是音配像的導演,臺下除了馬崇仁外都是他的學生輩,可一上臺演戲便非常尊重執行導演,只要執行導演讓"再來一遍",絕對沒二話。他與馬增壽演進府門時的一個小圓場,一連走了許多遍才透過,可老先生始終無絲毫不耐煩。
遲金聲先生,京劇界當今元老級的專家、資深導演、有名京劇導演、馬連良親傳弟子、有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導演藝術家、京劇馬派傳人、京劇名家、馬派名家、老藝術家。
像他當時九十六歲,他言九十五也行、九十六也行,他是從多大開始接觸咱們這個梨園行,他遲金聲他是一九二二年生人,他們可算是梨園世家,在他上七代八代,就是過去這個十三絕都知道十三絕,實際上有兩個十三絕,一個是呢這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十三絕,另一個十三絕呢是昆弋十三絕,崑腔跟弋陽腔和高腔,他們上輩啊叫遲財官,是十三絕當中的唱武生的一絕,他沒入過科班,他是從這個九歲就學戲,他的開蒙老師是曹連孝先生,到十一歲就演戲,在演戲了後來演戲了就是演一些娃娃生,這個娃娃生呢,這個娃娃生是他跟著尚小云先生,老生是王鳳卿先生跟這個石輝寶先生,跟它們唱過教子的小孩,二堂舍子的沉香,這些都是娃娃生。後來在這個解放以前了,班社很多,都是私營班社,沒有固定的什麼班社,那麼,他和曹連孝先生學戲呢,首先是學一些唱功戲小孩麼,後來就慢慢的逐漸教他一些做工戲,因為曹連孝先生和他們老師馬連良先生都是連字的,富連成的。曹連孝先生和馬老師演過老生,遲金聲他就是進入這個學習馬派的和他這個曹連孝先生教他一些做工戲很有關係。他的一個好朋友,一塊兒學習的叫言少朋,他們兩個一塊兒學習、互相,那都在看戲馬老師有戲他們每場必到在北京。天津演出也去,那時天津演出中國大戲院麼,一期是十三天,那麼後來基本就是學習了馬派藝術。
他拜師比較晚,可是他到老師家裡去呢那很早十幾歲,那會兒還在哪兒住,還在那個興隆街裡頭木場衚衕,那個什麼的,在那兒住,聽老師講熬夜,所以呢他和這個馬老師打上輩就有接觸,因為他父親也是梨園行的,所以跟馬先生不是不認識,老早就遲金聲他十幾歲就去,他又跟馬崇仁一塊兒練功,所以對馬派藝術呢學習的比較精心吧,這從正面打進去不是這麼簡單的,戲呀戲,得有故事情節是不是,那麼就研究怎麼辦,改劇本一次兩次,改了有三四次,彩排、不成,一直到六五年的春年這個劇本排出來才基本的可以了、像一齣戲了。這個新四軍它進入這個沙家浜裡頭想消滅胡傳魁,那時候還是敵偽的勢力佔據江南一帶的、日本人,行軍只能在夜裡行軍,所以就研究奔襲(西)那場戲,奔襲是夜行軍在夜裡有唱有舞,今天看來很簡單,但是你怎麼研究出來新四軍夜行軍去進入沙家浜消滅反動派,當時也費了很大腦筋,就是那時候是編劇和導演都是一個設計組,另外後頭又開打,又加上翻牆過牆,還得利用京戲固有的武打的特長,你必須武打,雖然是不用這個刀槍了是這個,你還得有京戲特有的這個武打的特點,這是什麼也是這個所謂四人幫吧消滅之後,北京京劇團就跟北京市的那幾個劇團呢合起來改為北京京劇院,改為北京京劇院他第一個排的戲就是巜三打陶三春》,吳祖光寫的本,因為過去吳祖光的戲話劇什麼的他都看了不少,他是做導演之前呢就喜歡看戲,喜歡看地方戲話劇都喜歡看,這個戲在北京當年演了二百場,那時最特殊的,得了獎,王玉珍同志對於這齣戲來說她的聲望擴大呀,對這齣戲還是很有點。這是個喜劇,因為這個十年動亂之後啊,他們是一個京劇院了,一個編劇組導演都在那,他們就說他們那頭頭張海青,老遲你排出戲吧,他就想,他說現在觀眾啊,想要看你的戲啊是喜劇,他因為在這十年裡頭啊,都是真刀真槍階級鬥爭什麼啊,想看點兒輕鬆輕鬆的,五個劇本里頭他一看,他說我排這齣戲吧,這是個喜劇,果然他這個思維的判斷還是對的,那是八二年吧,那就是六十,後來其他戲他也排了不了,但是據他影響最大的排戲一個《沙家浜》、一個《三打陶三春》,這比較影響最大。
那後來參加了中國京劇音配像,這銀盃獎一干就是十年,十多年。這個音配像的同時啊搞的這個像音像,要說搞像音像他最早。咱們在小禮堂頭一個戲《西廂記》,《西廂記》排了幾次,排了很多次,像《西廂記》、《秦香蓮》。武戲呢,《金錢豹》、《長坂坡》、《英雄義》。那時候這些武戲、那時候那邊立軍歲數也好,乘(趁)著歲數好把這個武戲都做了,你要擱個現在不見得有那時候好。它這個武戲說歲數好,不是主演歲數好,那一堂人歲數都好,缺一個東西,這一套不是一個主演在三十邊上麼,不是,主要那些群眾演員都是那個歲數都差不多,所以主演沒在臺上,其他的翻筋斗的那些都好,金錢豹那個猴什麼的都挺好的,現在那一批帶子還是不錯的。這個算起來兩千年、兩千零一年,那就北京有錄製音配像、天津搞像音像,那麼合著天津像音像讓他去了你看了音配像沒他的名,他上天津去了,搞了是十幾年吧,那麼現在呢在家裡待著沒事還在整理整理劇本,現在就是這個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這一上面文化部,這頭是王玉珍,上海馬博敏,他們讓他繼續在搞,現在他在搞這個《廣泰莊》,徐達,這也是老祖馬連良的戲,不過把它整理整理將來朱強演吧。是不是他們在搶救傳統技藝,對就那個,反正現在在家裡呢還寫點東西吧。電視錄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很難說,要說第一部電影就是譚鑫培的《定軍山》,在北京琉璃廠,有一個地方、在那兒拍的。陸陸續續以京劇來說,拍電影也拍了一些總是不多,像馬連良、這個裘盛戎、張君秋拍的電影拍的這個《秦香蓮》丶《鍘美案》,還有一個《群英會 借東風》,馬、譚、裘、袁世海、葉盛蘭,這是好像是五七年吧五八年那樣,總是很少啊。別人不談有音又有像麼,五八年好像張君秋拍了一個《望江亭》,在上海拍的。他當時學習苦麼,那時候也還好,因為他這個幹一行愛一行麼,還沒感覺什麼,覺得自己該做這一行,應當做吧。你就拿這音配像來說,很多傳統戲失傳的傳統戲,他跟他爺爺他們兩人,現在很多戲連扮像都不知道,你看音配像這他們保證是準確的。他們這個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就是李主席提出來的,這個是音配像是這樣、這個李瑞環主席呀他老早就想搞,他好像是八五年在天津,就是現在京劇院搞了八出、不太理想,這有一些這到什麼時候呢,九四年,九四年開始,這個瑞環主席委託張君秋在北京搞,張君秋找的馬崇仁找的他,讓他們搞這個。因為他們在北京搞這演員啊,沒有準的,這齣戲誰合適我們就請誰,這就是和平時他們多看戲和這些都是分不開的,你不看你怎麼知道這個好,這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