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D字立體字藝術字

    豫劇起源於明末清初的河南,盛行於河南。一種說法是說豫劇是在中原大地的沃土中生長起來的。這一觀點最早見於《清稗類鈔·戲劇》“土梆戲”條說:“土梆戲者,汴人相沿之戲曲也。”認為豫劇是在其他民間演唱藝術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戲曲藝術成果而成長髮展起來的。

    另一種說法是豫劇源於秦腔, 持這種說法的有兩個人物,他們是王鎮南和馮紀漢.王鎮南認為:“梆子戲是黃河流域的地方戲,雖有多種,根源卻只有一個,很清楚都是從秦腔衍變而來。”馮紀漢所言較有代表性:“豫劇源出於秦腔。明末清初之際,秦腔傳入河南,在河南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吸收了當時河南普遍流行的清戲、囉戲等古老劇種的精華,逐漸發展起來。到了乾隆初年,以開封為中心,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劇種。”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豫劇起源於絃索. 清代李調元在《劇話》中說:“女兒腔亦名絃索腔,俗名河南調。”該說認為豫劇是由絃索直接演變而來,形成於明代,發展於清代。

    河南省有55個少數民族,全省漢族人口占總人口數的98.78%,除漢族外,有回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壯族、維吾爾族、苗族等55個少數民族,佔全省總人口的1.22%。

    河南省55個少數民族成分齊全,有少數民族人口147.7萬人,在全國未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省份中居第一位,其中回族122萬人,居全國第三位。全省少數民族分佈於各縣(市、區),呈大分散、小聚居特徵。所以豫劇具體屬於哪個民族的藝術形式已很難查證,如果非要說是哪個民族,只能說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 2 # 忠誠偉偉網路傳媒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沙河調梆子等演唱藝術發展而成的。

  • 3 # 讀書不孬

    前言

    豫劇作為最大的地方劇種,由於目前缺乏歷史考證資料,它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但可以知道的是,這一劇種的前身屬於河南梆子,關於河南梆子最早的記載是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編修的《杞縣誌》。這一資料表明,河南梆子的出現應該早於這一時期,必須說明的是豫劇從河南梆子真正演變為成熟的劇種,是一個動態、長期的過程。

    豫劇起源的三種說法

    說法一

    祝肇年先生所著的《中國戲曲》中也提出,“豫劇‘可能是在當地民間戲曲基礎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響而形成的,時間大約是在清代,也行更早一些’。”韓德英先生也曾在公開表示:“中國戲曲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戲曲,不管它的發展歷史如何變化曲折複雜,但是它的起點都是從民間演唱藝術的基礎上開始的。作為河南地方戲曲劇種的豫劇也不例外”。

    說法二

    豫劇起源於秦腔、山陝梆子。

    王鎮南先生也曾在《關於豫劇的源流和發展》一文中說過,梆子戲是黃河流域的地方戲,雖有多種,但根源卻只有一個,都是從秦腔衍變而來。

    他又提出,中華文明大多都是沿著黃河兩岸流域自西向東發展起來的,梆子戲也不例外。因此,可以推測秦腔到了河南地區,就演變成了豫劇。這種觀點表明豫劇可能來源於秦腔。

    說法三

    豫劇起源於“絃索”。“絃索”是一種流行於中原地區的特有戲曲聲腔。這一觀點認為豫劇是由絃索戲直接演變而來。

    豫劇作為中原地區的代表性藝術形式,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中,始終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樣也表明豫劇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對於豫劇的發展與現狀,筆者想表達的是,豫劇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理應得到繼承與發展。

    目前戲曲界最受追捧的當屬京劇,豫劇的發展受到了一些衝擊,相對於大眾而言,豫劇可能帶了一些“low”的氣息,優秀的豫劇演員也越來越少,丑角更是無人問津,豫劇的忠實粉絲也大都是年老或者地屬農村的觀眾。這些因素都阻礙著豫劇的發展。

    但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豫劇這一地方劇種又迎來了一線生機,自媒體中也已經出現了許多豫劇的內容,並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不孬的老家就是豫劇的主要受眾地區,今天可以答這個關於豫劇的問題,也深感榮幸。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瞭解豫劇,喜歡並且關注它,不要讓這一珍貴劇種最後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 4 # 大叔漫畫

    豫劇產生於明朝中晚期,因為地處中原,受到河北,山東,安徽等周邊文化影響。所以豫劇涵蓋多種戲曲形式,每個地方都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曲調各有不同,比如申鳳梅大師越調,道情,樣板戲,豫劇大師常香玉《穆桂英掛帥》,所唱的被大家熟知,牛得草唱《七品芝麻官》也是豫劇,以及常連池所唱的《小倉娃》等,各有所不同。又稱河南梆子,是河南地區漢族的一種藝術形式

  • 5 # 跪射俑

    關於豫劇的起源,最初有三種說法。一說,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成,清代李調元的《劇話》中有的記載:“女兒腔亦名絃索腔,俗名河南調。”人們據此認為豫劇是由“絃索”直接演變而來,形成於明朝;二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絃索”等藝術精華髮展而成。依據是《清稗類鈔·戲劇》“土梆戲”的記載:“土梆戲者,汴人相沿之戲曲也。”;三說,明朝末期在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河南民歌和小調相結合而成。

    陳素真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論證,結論為河南梆子最早的誕生地是在河南開封和開封周圍各縣。豫劇誕生在開封,絕非偶然,這得益於開封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樂舞活動。特別是宋代,開封作為首都,勾欄瓦舍遍佈全城,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有明確記載,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裡瓦等,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這種文化氛圍與群眾基礎構成了孕育豫劇的必要條件。

    牛得草

    豫劇因早期演員多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又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透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後,因河南的簡稱是“豫”,河南梆子戲正式定名為“豫劇”。除河南本省外,河北、山東、陝西、湖北、山西、安徽、江蘇、四川、甘肅、東北、新疆、西藏、青海以及臺灣等地都有專業豫劇團分佈。根據2004年的統計,中國大陸的豫劇團達160個,是全國之最。2006年5月20日,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6 # 使用者52877158952

    河南人的祖先是蚩尤,殷墟甲骨沒有一片記錄炎帝和黃帝,相反有祭祀蚩尤的甲骨,表明上古河南人就是蠻夷大本營!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陸渾戎尋蹤》:“雒邑(河南洛陽的前身)地廣人稀,大量遊牧民族內遷,民族雜居的現象也很普遍。文獻記載,春秋時期曾有九支戎人部落,分佈於伊洛河流域。”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第七十七》:“(河南)伊、洛間有楊拒、泉皋之戎,潁首以西有蠻氏之戎。陸渾戎自瓜州遷於伊川,在河南山北者號曰陰戎。陸渾、伊、洛、陰戎事晉,而蠻氏從楚。”

    《南齊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芮芮虜、河南、氐、羌》:“河南,匈奴種也”。

    《南齊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芮芮虜、河南、氐、羌》:“芮芮、河南,同出胡種。稱王僣帝,擅強專統。氐、羌孽餘,散出河、隴。來賓往叛,放命承宗。”

    《呻吟語》引《燕人麈》:“天會時(靖康之恥)掠致宋國男、婦不下二十萬,……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鄰居鐵工,以八金買倡婦,實為親王女孫、相國侄婦、進士夫人。”

    《金史·卷一百七·列傳第四十五》:“(金國)河北軍戶遷徙河南者幾百萬口”。

    河南省政府官網:“河南是全國散居地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成分,其中回族居全國第三位。”

  • 7 # 交易分析

    豫劇起源於五代,唐末逃難到滑州的唐朝宮廷梨園弟子,組建了大平調,後來太平調演員進入五代都城開封,進入皇宮,逐漸演變成豫劇,有記載稱豫劇起源於河東,河東者,滑州舊稱,過去黃河從延津縣向北流經

  • 8 # 無關風月趙克儉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絃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 9 # 千熙畫院

    豫劇起源於宋朝宮庭藝術,是宋人的藝術形式。

    到了元朝,流落民間的宋朝宮庭藝術吸取了崑曲的諸多元素,在開封一帶逐漸形成了民間藝術祥府調;到了明未清初形成了本裝的午臺藝術(河南梆子);清未民初豫西一帶受到山西、湖北、陝西戲曲的影響,逐漸形成豫西調流派(祥府調為豫東調流派)。解放後改名為豫劇。

  • 10 # 楊柳0

    豫劇,顧名思義為河南戲劇。是我國五大戲劇之首,是早期河南梆子綜合創新繼承後於解放初期根據河南省簡稱“豫”重新命名為現在的豫劇。民間更多的時候還是稱為河南梆子。河南梆子據史料記載應起源於明代中晚期,是我們漢族文化戲劇藝術。

  • 11 # 程先生的平安香菸

    起源於明場中後期的古都開封,原稱河南梆子,1950年,陳素真和王魁元巡迴演出時,定位豫劇,所以,豫劇是土生土長的中原漢戲派別。

  • 12 # 使用者102499030747

    1、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

    2、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絃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 13 # 安春健

    豫劇產生於明朝中晚期,因為地處中原,受到河北,山東,安徽等周邊文化影響。所以豫劇涵蓋多種戲曲形式,每個地方都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曲調各有不同,比如申鳳梅大師越調,道情,樣板戲,豫劇大師常香玉《穆桂英掛帥》,所唱的被大家熟知,牛得草唱《七品芝麻官》也是豫劇,以及常連池所唱的《小倉娃》等,各有所不同。又稱河南梆子,是河南地區漢族的一種藝術形式

  • 14 # s素x戲z真y韻

    豫劇的前名是河南梆子,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帶劇團在河南河北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更名為“豫劇”,在更名上是陳大師做的又一貢獻。我不知道豫劇其源於哪個朝代?我只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叫的“豫劇”。

  • 15 # 愛墨堂

    有考的記載是清初期,一開始是梆子腔,河南梆子,解放後叫豫劇

  • 16 # 蔥薑蒜ART

    豫劇,河南樣板戲,是中國五大戲劇之首。史料記載應是起源於明代中晚期,是中國漢族文化藝術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帽子怎麼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