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嶽7

    灌湯包,是江蘇揚州的一道傳統特色名點吃。鮮湯和肉餡同處一室,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融為一體,揚州美食的精美別緻發揮的淋漓盡致,是一種整合的魅力。灌湯包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肉餡鮮香嫩滑、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別緻、晶瑩剔透。

    揚州灌湯包

    ①將豬後腿肉,鮮豬皮洗淨,放入高壓鍋中,加入料酒,醬油、蔥姜、胡椒粉,壓至豬皮化成汁後,過濾去料渣,將湯汁倒入方形盤中,放涼後放冰箱中冷藏5個小時,即成皮凍;成皮凍後,取出切碎,加入攪拌好的肉泥,加入蟹黃、蟹肉、適量的鹽、雞精攪拌均勻,製成肉餡;

    ②高筋麵粉分出兩份來,各加適量鹽,飽和鹼水一勺,一份用溫水和麵,一份用涼水和麵,把麵粉和成光滑的麵糰,當兩塊麵糰都揉好之後,再合在一起揉成一塊,醒15分鐘,這樣的麵糰才能擀的跟紙一樣薄,且不容易破,韌勁十足;

    掌握好蒸的時間與火候,蒸太長時間,湯太過了,變成水蒸氣,體積也變大,也會使湯包開裂。

  • 2 # 蝸牛螢火蟲VLOG

    步驟:

    先將瘦肉和肥肉剁碎,有條件的話就絞碎

    接著將220ml的水分5次加入肉裡,邊加水邊攪拌,讓水充分混合到肉裡,大約攪拌30分鐘。

    過程中加入老抽、白酒、薑末、蔥花、鹽、雞精、香油等調味料。

    將麵糰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擀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拓展:

    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揚州。

    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

    大湯包比小籠包稍大,而且更注重湯的味道,有些灌湯包還做成用吸管來吸裡面的湯汁,餡味和皮味可能要稍好一些。

  • 3 # 大姜菌美食

    謝謝邀請。製作灌湯包的肉餡。用新鮮的五花肉。肉餡的比例是為肥3瘦7。五花肉餡500克,豬皮凍500克,蔥50克,鹽5克,味精三克,雞精三克。注意,不要加醬油。因為醬油的味道會壓制肉餡兒的香味。把以上原料放入盆內,攪拌均勻即可。注意肉餡攪拌,不能攪拌上勁,因為盆中的豬皮凍。會攪碎。導致肉餡過早出水。按照。這個配方製作出來的肉餡兒,味道清香,純正自然。

  • 4 # 若涵爸爸的菜

    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灌湯包,美味做法。

    灌湯包雖然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但他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早在北宋時期就有了灌湯包的前身。而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演變。無論是做法還是口味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灌湯包的製作主要是拌餡兒。灌湯包與普通包的區別就在於餡料中的湯。漢餐的灌湯包多采用皮凍。皮凍受熱後就會成湯。清真灌湯包,咋用先顧隨湯打線?雞湯也是可以的。用骨頭湯拌餡兒,湯汁更多。而且餡心鬆軟。

    現在就給大家說一下,製作灌湯包的方法。

    材料。

    主料有豬肉末500克,豬皮凍200克,香菇100克,麵粉500克。

    調料有胡椒粉。黃酒。姜,糖。味精醬油,香油,鹽,食用油。

    製作方法。

    一。豬肉萬分詞加湯攪打肉餡,肉湯融合上勁兒。

    二。姜,皮凍,香菇切末。

    三。在肉末中加入鹽,醬油,味精黃酒,香油糖,薑末,肉皮凍拌均勻。

    四。水和麵成麵糰餳15分鐘。

    五。揉搓成條。分成劑子。改成底厚邊薄的麵皮幷包上餡料。

    六。上籠大火蒸八分鐘至包子底部不粘手。成玉色即可。

  • 5 # Longzhanyong168

    灌湯包餡料做法:

    食材

    三線肉或者前夾肉(這兩個地方的肉,比較嫩做出的湯包口感更佳)

    老母雞,豬大骨,大蔥,香菇,八角等(熬高湯)

    製作

    絞肉里加入蔥薑蒜末、鹽、莎麥雞精、少量高度白酒、味極鮮、白糖、熬製好的高湯(高湯分多次加入,絞肉跟高湯比為2:1)肉餡往一個方向攪拌直至高湯被充分吸收為止。進冰箱急凍。

  • 6 # 加油吧力治

    灌湯包,也叫湯包,或小籠湯包,輕輕地咬開一個小口,先吮吸湯汁,再一口將包子吃下肚。

    最絕的就是那包子裡灌滿的湯汁,通常我們將皮凍包入包中,加熱後皮凍融化形成灌湯,而開封人是將高湯打入肉泥中,肉泥和高湯的比例至少為3:2,甚至達到1:1。

    標準的湯包是18到24個褶兒,薄皮大餡,灌湯流油,軟嫩鮮香,正如“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

    自己的手工有限,包得不是很漂亮,不過皮夠薄,餡夠大,鮮美沒商量!!

    要想皮薄、軟,又有韌性,和麵有學問:

    面要反覆揉,反覆醒,與做扯麵的和麵過程相似,不過要軟些,就是我們常說的“軟餃子,硬麵條”。還有最後一次醒面要抺點油醒,面就可以擀的很薄。如果用高筋麵粉會更加好。

    開封灌湯包

    主料:麵粉300克、去皮五花肉500克、高湯350克

    調料:生薑、小蔥、老抽、生抽、五香粉、胡椒粉、鹽和糖

    製作:

    一、調製肉餡

    1.買來的肉泡半小時,清洗乾淨,將皮去除,肉切成大塊。

    2.將切成大塊的肉放入破壁料理機中,並加入高湯。

    3.調到攪拌檔打成泥,然後加入生薑、老抽、生抽、五香粉、胡椒粉、鹽和糖。

    4.調到無極調速最小檔攪拌20秒。

    5.倒入盆中試試味道,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加些調味品,加些小蔥再次攪拌均上勁備用。

    二、做包子

    1.麵粉中加1克鹽,用溫水和,要反覆兩到三次和醒程式到麵糰光滑柔軟,最後抺些油放入保鮮袋中醒上半小時以上。

    2.將醒好的麵糰分成每份約14克左右的小劑子,擀成圓片。

    3.包入約6克的肉餡。

    4.擺在蒸籠裡,下面墊了一小塊嫩玉米葉。這個方法很好用,一點不沾。

    5.鍋中水燒開,上籠大火蒸8分鐘左右。

    小貼士:

    1.肉泥里加入高湯的量是肉泥的2/3—1倍之間。

    2.我用的是調理機比較方便,如沒有就要邊加湯邊攪拌,直到肉泥全部吸收。

  • 7 # 安安57651702

    灌湯包子,漢族特色小吃。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開封。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灌湯包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東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第一。30年代,他適應市場需求,對包子的製作方式加以革新,將原來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改為用死麵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還改大籠為小籠蒸制,就籠上桌,旋吃旋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熱度和形狀的完美,又便於經營,備受顧客歡迎,此即為灌湯小籠包子。建國後,灌湯小籠包子得以發揚光大。尤其是黃繼善開創的第一樓包子館所經營的灌湯小籠包子,經過名師的不斷改進,更具特色。其皮薄餡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潔白光潤,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遠近聞名,吸引了大批開封市民和中外遊客,多以品嚐此名食為樂事。

  • 8 # 小吉的美食間

    秘訣是需得在肉裡放薑蓉味道才更有層次,要有湯汁需加上豬皮和豬骨熬煮的高湯(湯要事先放在冰箱冰至凝固成膏壯)在包餡之前拌在肉餡裡。如果想讓小孩子愛吃還得花點心思,例如在和麵的時候加上果汁著色,然後做成各種造型。

  • 9 # 佛山阿金

    我是一個地道的南方人,對於包子的做法雖會,但是不精,而對於灌湯包餡的做法是肉少菜和湯多。

    首先,豬肉剁肉末,比較支援手動剁餡,那樣的肉剁出來比較有勁道,準備肉皮凍,和豬肉餡的比例是1:1;

    其次,把蝦去殼挑蝦線,切丁或沫都可以,香菇泡發洗淨切細丁,小蔥切細細段少許;

    最後,把煮肉餡,肉皮凍,蝦丁和香菇丁攪拌均勻,加去鹽,料酒,生抽(少許,免得這色太深),糖,胡椒粉(少許),打入一個雞蛋清,蔥段,再攪拌均勻即可。

    以上就是我做灌湯包餡的做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星note3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