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想透過提分手來達到一些目的,而不是真的想分手,那麼你可以把他加回來。但是你要注意,加回來以後請放下自己的矜持和高傲,因為提分手的是你,不想分手的也是你。
其實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不能拿分手作為自己的達成目的的手段,再者分手這件事不能總是提,提的久了對方容易形成心理預期“你總有一天是會跟他分手的”,對方就會作好心理準備,但尷尬的是提分手的那個人並不是真的想分手。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是一個彼此磨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這很正常,但是要注意分寸,好好溝通,其實溝通是兩個人維持關係的必要條件,重要的是怎麼進行溝通。
我們說到溝通方式,就不得不提到其他的不良溝通,我們來用一個案例來明確一下。
背 景:丈夫在競聘部門經理一職中失敗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裡,他見到了妻子。
指責型溝通模式
丈夫開門、進門。
妻子冷笑一聲說道:“看你那個蔫樣兒,今年又沒輪上你吧!”
丈夫悶悶不樂地說:“論能力,我絕對能拿下這個位置的。誰知最後領導竟然會用那個姓趙的小子。”
“能力頂個鬼用!我說過多少次了,讓你看清形勢,不要那麼樂觀。你這樣下去,整天呆頭呆腦的,不會有什麼前途!當初我怎麼會看上你,真是瞎了眼了!”
分析:妻子把所有過錯都怪罪到丈夫頭上。要知道,此時的丈夫在單位遭受不如意,正覺得窩火,妻子的指責無異於火上澆油,結果只能激起丈夫更多的煩悶和怒火。那麼,接下來丈夫無論是沉默還是爆發,都會傷害夫妻關係。
討好型溝通模式
妻子開門,丈夫進門。妻子滿面微笑:“回來了?”順手接過丈夫的包。
丈夫臉色陰沉,不說話。
“怎麼了?”妻子愣了一下,“我剛才沒聽見你敲門,炒菜的聲音太大了。”
“不是因為這個……”
“那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我昨天晚上不該跟你說現在咱們經濟緊張,你哥家買房子需要些錢……那就按你說的辦好了。”
“跟這事也沒關係。”
“那究竟是什麼事呢?”妻子很疑惑。
“工作上的事,部門經理的位置讓那個姓趙的得到了。”
“這件事情啊!哎,那就算了,別難過了啊。來,咱們先吃飯,吃完了我陪你出去轉轉,散散心。”
分析:討好型的妻子很想取悅丈夫。當看到丈夫略顯愁容的時候,就努力想辦法討好他,主動承擔所有可能的差錯,希望丈夫開心並喜歡自己。其實,這時候過分討好只能讓丈夫心煩,反而覺得妻子不理解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
超理智型溝通模式
妻子開啟門,看到了無精打采的丈夫。
妻子問:“今天單位又有事?”
丈夫嘆了一口氣:“是啊。那個部門經理的位置,叫姓趙的給搶了去。”
“你看看,果然如我所料吧!”妻子說。
“唉,心裡真是窩火啊!這個位置從各方面條件看都應該是非我莫屬,好多同事也覺得我是最佳人選啊。可今天居然宣佈是他,我真的覺得……”丈夫一臉沉重地坐在沙發上。
妻子把菜放在桌子上:“嗨,別想啦,現在的事情都是這樣的,有能力不如拍馬屁,拍馬屁不如有關係。你真有本事,領導反倒不敢用你,他是怕你哪天超過他,搶了他的飯碗,我早就這麼提醒過你了。”
分析:超理智型的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無感情地陳述,不考慮自己或丈夫的感受,對事情稍有了解就長篇大論地說教。看起來她懂得多,實則給人一種“事後諸葛亮”的印象。她的話使此時正心情不好的丈夫更覺得刺耳。
打岔型溝通模式
妻子開門,親暱地摸摸丈夫的臉:“怎麼了?我的老公。想嚇人呢,呵呵!”
丈夫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來,倒在沙發上,“唉……”
妻子一邊利索地從廚房裡端上準備好的飯菜,一邊說:“今天我去超市轉了轉,應季的東西都上架了,咱們該買個新空調了吧?對了,今年的夏裝剛剛上市,樣子我都挺喜歡的,我那幾個朋友都穿上了。”
看著嘮叨了半天的妻子終於坐下來,丈夫抬起頭說:“今天心情不好,本以為非我莫屬的部門經理的位置卻讓別人拿去了,唉……”
“來,吃排骨!不開心的事就別想了。我今天買了一張光碟,剛上映的電影,現在被炒得熱火朝天。待會兒吃過飯我們一起看看,據說特搞笑,看完保管你不鬱悶了!”
以上四種溝通模式,不僅給對方帶來情緒和心理上的不和諧,更會給夫妻間深入的情感交流帶來很多障礙,這就是不良的互動。由於很多時候,表達的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於是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誤解和敵意。
每種溝通模式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如果一個家庭裡父親很嚴厲,母親很討好,他們這樣相處了很多年一直相安無事,其子女就會模仿指責和討好這兩種方法來處理問題。而如果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給孩子帶來痛苦的家庭裡,孩子就可能使用超理智或者打岔的模式,來避免思考和體驗痛苦,在面臨問題的時候彷彿“置身事外”。
上面的情景,如果妻子能用比較理想的溝通模式——表裡一致型,則會增進夫妻的互動。
表裡一致型溝通模式
丈夫開門。
妻子一邊在廚房做飯一邊說話:“回來啦!”
丈夫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來,躺在沙發上,“唉……”
妻子一邊從廚房裡端上準備好的飯菜,一邊問道:“今天這是怎麼啦?心情不好?是不是在單位遇上不順心的事?”
丈夫緊閉雙眼,說道:“心情糟透了。本以為非我莫屬的部門經理的位置,卻被姓趙的給搶走了。”
妻子坐在丈夫身邊說:“真是夠讓人生氣的!你心裡不舒服,我也為你鳴不平!你為這個事做了那麼多準備,結果卻是這樣,換做誰都會生氣的。”看丈夫的臉色稍有起色,她接著說道:“但話又說回來,這個職務能不能得到,對你各方面的影響也不大。讓這麼一個官僚的領導呼來喚去,我倒覺得你做了經理反而會更操心,更受氣。再說了,你為單位的事情付出多了,對家裡的照顧自然就少了啊。家裡的頂樑柱可是任何時候都必須由你來擔任啊!”
分析:表裡一致型妻子的溝通顧及了丈夫、自己和情境三個方面。她先給予丈夫理解和支援,對丈夫的低落情緒表示了認同和接受—“換我也會生氣”。這意味著丈夫的反應是正常的,是可以被妻子接受的,這對丈夫來說是一句充滿支援的話。然後,她又提到了丈夫在家裡的頂樑柱位置,讓他產生“在家人眼裡還是不可或缺的人”,“此事對他在妻子、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沒有任何影響”的感覺。
由此可見,表裡一致達到了最好的溝通效果。如何向這種溝通模式轉變呢?
指責型的人需要增加一些替別人考慮的因素,多些換位思考和寬容體諒,如“這事就是不容易,能做到你這份上已經令人佩服了”,“換我做可沒有你那麼有耐心”;討好型的人則需要增加一些為自己著想的成分,肯定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讓自己活得真實和輕鬆;超理智的人需要加強對自己和他人感受的察覺,對人對事增加一些感情;而打岔型的人則需要增加對他人、自己和情境的瞭解,在談話中多說一些關於此時、此地、此事的資訊,體現出對他人感受的重視。
以上提到的這四種類型,並不是單獨存在、單獨出現的。在婚姻中,我們有時候會突出表現其中的某一種溝通模式,而大多數時候,這四種模式會混合或相伴出現。比如,討好型和打岔型混合時,就會表現為在討好對方的同時,透過打岔將對方的注意力從矛盾中引導開;由於理性要求完美、正確的決斷,因此過度理智型往往伴隨著對對方的指責而呈現出來。
所謂的一致性溝通通俗的講就是,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自己的感受,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感受和期待,同時也要關注到對方的觀點、期待、渴望和感受,還要兼顧到當下的情景。簡言之,一致性溝通是要同時關注到我、你、他三者之間的關係的,首要的還是要關注到自己當下的感受。
我一般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溝通的,非常好用。
比如:“先肯定對方的動機,再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提出解決方法”
確定了兩個人的溝通方式以後,在複合以後兩個人遇到矛盾的時候就知道怎麼解決了,不需要用分手來解決問題。
如果你只是想透過提分手來達到一些目的,而不是真的想分手,那麼你可以把他加回來。但是你要注意,加回來以後請放下自己的矜持和高傲,因為提分手的是你,不想分手的也是你。
其實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不能拿分手作為自己的達成目的的手段,再者分手這件事不能總是提,提的久了對方容易形成心理預期“你總有一天是會跟他分手的”,對方就會作好心理準備,但尷尬的是提分手的那個人並不是真的想分手。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是一個彼此磨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這很正常,但是要注意分寸,好好溝通,其實溝通是兩個人維持關係的必要條件,重要的是怎麼進行溝通。
我們說到溝通方式,就不得不提到其他的不良溝通,我們來用一個案例來明確一下。
背 景:丈夫在競聘部門經理一職中失敗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裡,他見到了妻子。
指責型溝通模式
丈夫開門、進門。
妻子冷笑一聲說道:“看你那個蔫樣兒,今年又沒輪上你吧!”
丈夫悶悶不樂地說:“論能力,我絕對能拿下這個位置的。誰知最後領導竟然會用那個姓趙的小子。”
“能力頂個鬼用!我說過多少次了,讓你看清形勢,不要那麼樂觀。你這樣下去,整天呆頭呆腦的,不會有什麼前途!當初我怎麼會看上你,真是瞎了眼了!”
分析:妻子把所有過錯都怪罪到丈夫頭上。要知道,此時的丈夫在單位遭受不如意,正覺得窩火,妻子的指責無異於火上澆油,結果只能激起丈夫更多的煩悶和怒火。那麼,接下來丈夫無論是沉默還是爆發,都會傷害夫妻關係。
討好型溝通模式
妻子開門,丈夫進門。妻子滿面微笑:“回來了?”順手接過丈夫的包。
丈夫臉色陰沉,不說話。
“怎麼了?”妻子愣了一下,“我剛才沒聽見你敲門,炒菜的聲音太大了。”
“不是因為這個……”
“那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我昨天晚上不該跟你說現在咱們經濟緊張,你哥家買房子需要些錢……那就按你說的辦好了。”
“跟這事也沒關係。”
“那究竟是什麼事呢?”妻子很疑惑。
“工作上的事,部門經理的位置讓那個姓趙的得到了。”
“這件事情啊!哎,那就算了,別難過了啊。來,咱們先吃飯,吃完了我陪你出去轉轉,散散心。”
分析:討好型的妻子很想取悅丈夫。當看到丈夫略顯愁容的時候,就努力想辦法討好他,主動承擔所有可能的差錯,希望丈夫開心並喜歡自己。其實,這時候過分討好只能讓丈夫心煩,反而覺得妻子不理解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
超理智型溝通模式
妻子開啟門,看到了無精打采的丈夫。
妻子問:“今天單位又有事?”
丈夫嘆了一口氣:“是啊。那個部門經理的位置,叫姓趙的給搶了去。”
“你看看,果然如我所料吧!”妻子說。
“唉,心裡真是窩火啊!這個位置從各方面條件看都應該是非我莫屬,好多同事也覺得我是最佳人選啊。可今天居然宣佈是他,我真的覺得……”丈夫一臉沉重地坐在沙發上。
妻子把菜放在桌子上:“嗨,別想啦,現在的事情都是這樣的,有能力不如拍馬屁,拍馬屁不如有關係。你真有本事,領導反倒不敢用你,他是怕你哪天超過他,搶了他的飯碗,我早就這麼提醒過你了。”
分析:超理智型的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無感情地陳述,不考慮自己或丈夫的感受,對事情稍有了解就長篇大論地說教。看起來她懂得多,實則給人一種“事後諸葛亮”的印象。她的話使此時正心情不好的丈夫更覺得刺耳。
打岔型溝通模式
妻子開門,親暱地摸摸丈夫的臉:“怎麼了?我的老公。想嚇人呢,呵呵!”
丈夫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來,倒在沙發上,“唉……”
妻子一邊利索地從廚房裡端上準備好的飯菜,一邊說:“今天我去超市轉了轉,應季的東西都上架了,咱們該買個新空調了吧?對了,今年的夏裝剛剛上市,樣子我都挺喜歡的,我那幾個朋友都穿上了。”
看著嘮叨了半天的妻子終於坐下來,丈夫抬起頭說:“今天心情不好,本以為非我莫屬的部門經理的位置卻讓別人拿去了,唉……”
“來,吃排骨!不開心的事就別想了。我今天買了一張光碟,剛上映的電影,現在被炒得熱火朝天。待會兒吃過飯我們一起看看,據說特搞笑,看完保管你不鬱悶了!”
以上四種溝通模式,不僅給對方帶來情緒和心理上的不和諧,更會給夫妻間深入的情感交流帶來很多障礙,這就是不良的互動。由於很多時候,表達的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於是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誤解和敵意。
每種溝通模式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如果一個家庭裡父親很嚴厲,母親很討好,他們這樣相處了很多年一直相安無事,其子女就會模仿指責和討好這兩種方法來處理問題。而如果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給孩子帶來痛苦的家庭裡,孩子就可能使用超理智或者打岔的模式,來避免思考和體驗痛苦,在面臨問題的時候彷彿“置身事外”。
上面的情景,如果妻子能用比較理想的溝通模式——表裡一致型,則會增進夫妻的互動。
表裡一致型溝通模式
丈夫開門。
妻子一邊在廚房做飯一邊說話:“回來啦!”
丈夫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來,躺在沙發上,“唉……”
妻子一邊從廚房裡端上準備好的飯菜,一邊問道:“今天這是怎麼啦?心情不好?是不是在單位遇上不順心的事?”
丈夫緊閉雙眼,說道:“心情糟透了。本以為非我莫屬的部門經理的位置,卻被姓趙的給搶走了。”
妻子坐在丈夫身邊說:“真是夠讓人生氣的!你心裡不舒服,我也為你鳴不平!你為這個事做了那麼多準備,結果卻是這樣,換做誰都會生氣的。”看丈夫的臉色稍有起色,她接著說道:“但話又說回來,這個職務能不能得到,對你各方面的影響也不大。讓這麼一個官僚的領導呼來喚去,我倒覺得你做了經理反而會更操心,更受氣。再說了,你為單位的事情付出多了,對家裡的照顧自然就少了啊。家裡的頂樑柱可是任何時候都必須由你來擔任啊!”
分析:表裡一致型妻子的溝通顧及了丈夫、自己和情境三個方面。她先給予丈夫理解和支援,對丈夫的低落情緒表示了認同和接受—“換我也會生氣”。這意味著丈夫的反應是正常的,是可以被妻子接受的,這對丈夫來說是一句充滿支援的話。然後,她又提到了丈夫在家裡的頂樑柱位置,讓他產生“在家人眼裡還是不可或缺的人”,“此事對他在妻子、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沒有任何影響”的感覺。
由此可見,表裡一致達到了最好的溝通效果。如何向這種溝通模式轉變呢?
指責型的人需要增加一些替別人考慮的因素,多些換位思考和寬容體諒,如“這事就是不容易,能做到你這份上已經令人佩服了”,“換我做可沒有你那麼有耐心”;討好型的人則需要增加一些為自己著想的成分,肯定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讓自己活得真實和輕鬆;超理智的人需要加強對自己和他人感受的察覺,對人對事增加一些感情;而打岔型的人則需要增加對他人、自己和情境的瞭解,在談話中多說一些關於此時、此地、此事的資訊,體現出對他人感受的重視。
以上提到的這四種類型,並不是單獨存在、單獨出現的。在婚姻中,我們有時候會突出表現其中的某一種溝通模式,而大多數時候,這四種模式會混合或相伴出現。比如,討好型和打岔型混合時,就會表現為在討好對方的同時,透過打岔將對方的注意力從矛盾中引導開;由於理性要求完美、正確的決斷,因此過度理智型往往伴隨著對對方的指責而呈現出來。
所謂的一致性溝通通俗的講就是,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自己的感受,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感受和期待,同時也要關注到對方的觀點、期待、渴望和感受,還要兼顧到當下的情景。簡言之,一致性溝通是要同時關注到我、你、他三者之間的關係的,首要的還是要關注到自己當下的感受。
我一般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溝通的,非常好用。
比如:“先肯定對方的動機,再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提出解決方法”
確定了兩個人的溝通方式以後,在複合以後兩個人遇到矛盾的時候就知道怎麼解決了,不需要用分手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