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陽弟1997

    因為荊軻是當時第一刺客,我記得小時看的一個電視劇說荊軻和他手裡拿的那個頭顱的主人從小都是孤兒,還是兄弟倆。

  • 2 # 歷史經略

    身入狼邦,壯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國,蕭寒易水古今流。——荊軻墓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易水岸邊,聽著朋友高漸離的擊築聲,荊軻不自禁唱出聲來。

    他自知只要跨過易水,就再也沒有了回頭路,他不怕死,死並不可怕,只要完成了使命,卸下肩上千斤重擔,一切就都值得。

    事關重大,他不得不再次把計劃細細思索一遍,生怕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而功虧一簣,他根本不敢想象那千萬人絕望的神情。

    他依然記得好友田光自殺前把他推薦給了太子丹,為了消除太子丹的疑慮,田光自殺了,就死在他的面前。

    燕國,宮內,站在荊軻前面的人正是太子丹,太子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勸說荊軻,突然,太子以頭叩地,對荊軻說:希望先生好好考慮一下這件事情。

    在太子的再三請求下,荊軻知道,自己已經不能推辭,挾持秦王嬴政,討還土地的重任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他還記得為了接近秦王,他需要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那顆懸賞千金的項上人頭。是他親自去見了樊於期,樊於期聽了荊軻分析的利害關係,二話不說,就自刎了。

    ......

    “請先生快上路吧。”太子丹的催促打斷了荊軻的思緒,荊軻看了看手裡萃了劇毒的匕首,提著樊於期的人頭,拿著燕國督亢的地圖頭也不回的跨過易水而去。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感慨激昂的歌聲遠遠傳來,送行的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附荊軻刺秦:

    荊軻和秦舞陽帶著樊於期的人頭,拿著地圖就進了秦宮,荊軻拿地圖給秦王看,地圖慢慢展開,突然地圖裡的匕首露了出來,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就刺向秦王,沒有刺中。

    秦王大驚,掙脫荊軻後就想拔出劍殺了荊軻,無奈劍太長,拔不出來,只能繞柱而行,邊跑邊拔劍,荊軻在後緊追。

    大臣們都不能帶武器上殿,只能在旁大叫:把劍推向背後!秦王醒悟,把劍推向背後才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下時用匕首投射秦王,也沒有擊中。侍衛們一擁而上,殺死了荊軻。

    PS:本是秦舞陽帶著地圖,到了秦宮,秦舞陽瑟瑟發抖,荊軻才接過了地圖獻給秦王。

  • 3 # 閏土看歷史

    荊軻可能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刺客了,論刺殺實力,他確實不如刺殺吳王僚的前輩專諸。論結果,他的刺殺失敗加速了燕國的滅亡,與曹沫劫持齊桓公奪回魯國的失地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但是,前兩位的名聲卻沒有多少人知道,而荊軻這個失敗的刺客的名聲卻幾乎婦孺皆知。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三點:

    一,荊軻刺秦的悲劇氣氛濃重,使後人無限感慨。

    荊軻作為一個劍術並不高明的刺客,卻被太子丹託付了刺殺秦王的重任。這並不是單純的刺殺活動,其背後揹負著樊於期將軍的性命,自己的朋友田光 的性命以及燕國的社稷存亡的重大的意義。所以在刺秦的背後,承載了更厚重的使命感和悲情氣氛,然而最終刺殺失敗。樊將軍的人頭白送了,田光也白死了。燕國最後也在秦王的暴怒中滅亡,太子丹身首異處。魯迅曾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荊軻刺秦的失敗,加速了燕國的覆滅,也毀滅了樊於期和田光的義氣。在民間,忠孝節義等傳統思想有很深的根基,而荊軻刺秦的歷史事件中包含了燕國與秦國的國仇,也包括了樊將軍的家恨,田光的忠義。這一切的交織使得刺秦事件充滿了史詩般的悲壯劇情,也使得荊軻的名聲在民間如此之大。

    二,荊軻刺秦的傳奇性比較強烈,也加深了他的知名度。

    荊軻能在世間如此有名,也在其事件的傳奇性。關於他的記載見於《史記~ 刺客列傳》和《戰國策~燕策三》,二者的文字基本一致。但是史書中並不是平鋪直敘的描寫,而是在整個故事中充滿了各種小細節和人物之間頗具個性的對白。在看這段史料的時候,讀者會覺得生動有趣,彷彿在看一篇傳奇小說一般。

    首先,史料中描述了喜愛讀書的荊軻與別人談論劍術,卻被人認為是個不學無術的人,然後荊軻也不敢反擊,而是自己離開了。這就描述出了一個懦弱的形象。但是傳奇之處就在於這麼一個疏於劍術的人遇到了田光。田光也是燕國很有名的豪傑之士,而此時從秦國返回燕國的太子丹因為秦王的霸道和侮辱急不可耐的想要找人刺殺秦王,有人把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田光因為自己年老體衰不能效命又把友人荊軻推薦給太子,並且為了保守秘密自殺身亡。荊軻為了能夠順利接近秦王,又說服逃到燕國的秦將樊於期自殺,用他的人頭來做接近秦王的禮物。在出使秦國之前,便出色的描寫了為了信義而自殺的田光和為了報仇雪恨的自願獻出人頭的樊將軍。這就很具備傳奇的色彩了。

    然後,便是著名的易水送別了。荊軻接受使命後,燕國找來了秦舞陽做他的副手。他遲遲不肯出發,只為了等待一個人來與他一起去秦國。史書上沒有記載這個人是誰,荊軻沒有等到他,卻被太子丹催促上路。臨別前,他的好朋友高漸離來到易水擊築,並唱了悲壯的《易水寒》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史記~刺客列傳》

    這句歌詞彷彿一句魔咒一般預言了荊軻的一去不回。秋風蕭瑟的易水邊上,荊軻在太子丹和燕國群臣的送別下,在高漸離悲愴的歌聲中,向著虎狼之秦出發了。讓讀者自然而然的產生畫面感,彷彿自己就是那送荊軻離別的高漸離一般,親眼看著這一幕歷史悲劇的上演。

    結下來又描寫了荊軻的副手秦舞陽,這個十三歲殺人於鬧市天不怕地不怕的古惑仔,本來是協助荊軻完成刺殺任務的。結果到了秦國大殿卻被嚇的臉色大變,引起了秦國大臣的警覺。荊軻趕快說北方的蠻夷沒有見過大場面,才會被嚇的失態。這段史料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把讀者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然後寫荊軻獨自上殿參拜秦王,圖窮匕見。秦王卻扯斷袖子避開了,之後荊軻追著秦王在大殿上跑。秦國的文武卻不敢違反律法上殿救主,而秦王慌亂之中居然拔不出背上的寶劍。這一系列讓人覺得緊張的描寫也更突出了刺秦事件的傳奇性。

    荊軻最終沒能刺殺成功,反而被秦王拔出寶劍砍斷了大腿,他在死前把匕首扔向秦王,卻沒有命中目標。要知道,他的匕首是太子丹訪求高人打造並淬了劇毒的,只要割破一點皮都能致人死命。然而,匕首扔到了柱子上。最後他替自己辯解: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想效法曹沫劫持齊桓公一樣,跟秦國談條件。無論如何,荊軻失敗了,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刺客,但並不能抹殺他悲劇英雄的地位。

    燕國滅亡後,荊軻的朋友高漸離也假裝向秦王表演擊築而再次刺殺,但是仍舊失敗了。高漸離能為知己者死,說明荊軻確實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而這一段報仇的記載使得荊軻更具有傳奇色彩了。

    縱觀整個刺秦事件的始末,我們會發現,在史書中,荊軻的故事已經不單純是歷史上發生的乾癟的史料。而更像篇情節引人入勝的傳奇小說了。這也使得他蓋過了歷史上無數的刺客而名冠天下。

    三,刺殺物件實在太有名,不火也不行。

    刺客這種職業在每個朝代都有,但是為何荊軻的名聲最大,在一定程度上還得感謝他的刺殺物件。他就是秦王嬴政,也就是之後滅六國統一華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他可是在世界史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關於他的一切也就隨之而有名,敢於刺殺秦王的荊軻自然也就隨著秦始皇的名聲而變得更加出名。而他之前的著名刺客比如聶政刺韓相俠累,專諸刺殺吳王僚,雖然都成功了,但是因為刺殺物件的名聲遠不及秦始皇,所以知名度也就不高。而在傳統的史學界中,秦始皇與他所建立的秦朝是一個殘暴的朝代,被成為暴秦。荊軻刺秦在更多的時候被賦予了一種不願屈服於暴政的反抗精神。所以,荊軻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刺客了,雖然他失敗了,但其內在的精神卻被後世稱讚。

    總結:

    荊軻刺秦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是由於歷史本身的傳奇色彩和其悲壯的結局,讓後世衍生出無數的文學作品,就拿影視劇本來說,以荊軻刺秦為題材的就有很多。因為這個歷史事件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現成的劇本。這也足以說明荊軻刺秦本身所具備的魅力是很大的。而集悲壯,傳奇,可貴的精神於一體的荊軻,自然也就能成為最著名的刺客了。最後引用陶淵明的《詠荊軻》中的名句來作為結束吧。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還記得自己年輕時候吹過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