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eremy2020

    限購包括限制購買與限制贖回。

    限制購買的原因有降低市場熱度,或者國家監管機構的要求;

    限制贖回的原因有防止恐慌性贖回資金造成基金淨額的大幅波動。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與節假日有關。

  • 2 # 互金直通車

    我認為基金限購應該屬於利好訊息。這說明市場資金量充足,基金投資趨向理性,價值投資觀念被市場認可。

    最近,幾隻熱門基金頻發限購訊息,比如易方達基金張坤的藍籌精選基金從2月18日開始單日限購額度已經下降到2000元。朱少醒的富國天惠基金節後限購額度也從30萬元下降到1萬元。

    這些被限購的基金都是明星經理的明星產品,他們的市場影響力很大,每個產品都有幾百萬使用者,規模也超過幾百億元,按說基金規模越大,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來說越有利可圖,因為他們可以收取更多的管理費和交易費,為什麼他們寧願減少收入也要採取限購措施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品牌,避免資金過多造成投資難度增加,進而影響投資收益率,這樣既能夠保護原有投資者的利益,也可以避免投資過熱,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限制大額申購基金公司來說有以下好處:一是避免資金頻繁進出,有利於維護基金價值穩定;二是鼓勵投資者小額長期投資,放眼長遠收益;三是有助於基金經理資金規劃,減輕工作人員壓力;四是有利於基金公司業績穩定,樹立公司長期品牌。

    總之,基金限購往往發生在投資熱度比較高的期間,而且是一些市場公認的優質基金,因此基金限購應該是一種市場利好。

    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投資可能過熱,投資集中度過高,需要投資者警惕。

  • 3 # wssx2020

    基金限購說明基金經理看好的可選標的受限了,近期不適合大規模建(調)倉,確保其管理基金的最大收益,也代表著看淡近期大盤,對基金來說中性偏好,無奈之舉,從營銷角度來說利好基金經理,大家的認知是好的東西才限購。

  • 4 # 羅恩幹

    肯定是利好,現時政府鼓勵儲蓄存款轉向證券市埸,這對證券市場的發展是個長期利好,基金公司作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後把握好機會,為基民朋友創造更多的收益,同時也可為國家貢獻大量稅收,是個利國利民之舉。

  • 5 # 嘟爸投基

    基金限購了是什麼原因呢?

    最近有一些基金比較出名的基金限購了,比如說像易方達,睿遠,富國基金公司的一些知名基金。那麼為什麼基金公司要限購呢?不是申購者越多,基金的規模越大,基金公司賺的錢越多嗎?關注我,本篇文章帶給你答案!一般來講,基金公司限購,通常會有一下兩個原因:

    第一,基金經理覺得管理的錢太多,管不過來。一個基金經理他重倉的股票,是有限的。國家規定的一個基金重倉一隻股票最高不能超過10%。錢太多了基金公司可能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投資風險太大,所以就會限購。

    第二,就是基金經理覺得自己擅長的這個投資方向的資產比較貴了,不適合繼續投入重金,也會限購,防止投資者追漲買入太多,這個也是對投資者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 6 # 金雲珺

    對基金進行限購真的不是什麼利好,絕對的利空。

    就像去年A股市場半導體晶片股火爆的時候,多少人跑步進場買半導體基金,結果管理層果斷叫停此類基金的申購,後面的結局看到了,沒有新的入場資金推動,科技半導體股票一地雞毛。

    股票市場除了價值的內在驅動力外,有時候也會出現瘋狂的不理性行為,就像現在股市的茅20、茅50、茅100們,瘋狂到70倍、200倍、1000倍的市盈率都是合理的,新的基民們還在拼命的衝進去買此類股票基金,半導體類基金跌跌不休的歷史,遲早會在茅類基金們的上面發生。

    證券的流動性遠遠強於房子類的不動產,國家一旦對房地產進行限購,房價也只是溫和的下降而己。股票市場可不一樣,一旦對相關的股票基金限購,無異於釜底抽薪,故事講不下去了,股價只能跌跌不休了。

  • 7 # 理性的風

    基金出現限購是利好還是利空,為什麼會出現基金限購的現象?

    利空。

    站在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角度,什麼時候不想要錢了?

    基金公司一部分利潤是基金的管理費,基金規模越大,客戶購買地越多,收入越高。

    那基金為什麼還會出現限購的現象,有錢不賺,傻嗎?

    只有在市場上的投資品都太貴都時候。就算用十年的模型去套,還是太貴的時候,在基金公司的風控體系,這就不能投了。

    如果不限購,基金經理手上拿到越來越多的錢,但是沒有地方可以投資,那會怎麼樣。直接拉低自己的收益率。

    所以,在市場上的風險達到一定的閾值,就會出現限購基金的情況。

  • 8 # 楚天行5629

    基金出現限購既不是利好也不算利空,一定要定性的話,應該是中性。出現基金限購的現象其原因主要是行情火爆,明星基金申購的人太多,導致資金大量湧入,影響了基金的正常操作,只能透過限購的方式管控。

    牛市賺錢效應導致明星基金產品申購爆發,持有的易方達藍籌混合基金,基金經理是張坤,屬於近期的明星經理之一,最近申購日限額從十萬減到了五千元,年後又降到了二千元,基本上處於凍結狀態了。由於看好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和持倉型別,一直在關注,對於基金的限購也深有體會,因為是屬於指數區間虧損定投模式,這種限購對自己的操作沒有什麼影響,對於其它的人想大額買入的人,就明顯不適合了。

    基金限購一方面說明股票行情火爆,基金賺錢效應明顯,明星基金經理受人追捧,市場不差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基金可投產品出現了瓶頸,需要防止贖回擠兌的風險,隨著基金淨值增加,持倉的股票泡沫加大,如果新申購的大額資金出現虧損,就會大量贖回,容易導致踩踏事件,採取限購也是保護原持有人的利益。

  • 9 # 大墨財經

    【明星基金停售又分紅,為什麼?】

    擁有千億資金規模、還有粉絲團的那位基金經理接連大動作,意思都是四個字:閉門謝客!

    從限購到停售,最近弄了一出分紅,每100元主動分紅9元,基金主動分紅你可別想多了,就是讓你強制贖回了部分份額!

    那這位明星基金經理的某隻基金為什麼要停售+分紅呢?

    原因有3個:

    第一,經濟學裡有邊際收益遞減,他操盤幾十億、幾百億的時候,能獲得不錯的收益,而他操盤金額上千億的時候已經可以控制10家中型上市公司了,那不是買啥啥漲,賣啥啥跌?調整倉位變得非常困難。

    第二,市場經過一大波上漲,市場普遍固執偏高,最擅長的領域已經都比較貴了。

    第三,一般公募的偏股型基金的倉位至少要在80%以上,如果在不適合的高位硬要配置股票,那就是損害了原有老投資人的利益。

    總之,這波“閉門謝客”的操作,是良心之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安裝汽車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