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喜有話說

    哲學和思想的終極任務就是解讀存在

    人類的思想史就是一部解讀存在的歷史。

    哲學的終極任務本來就是要解釋:

    何為存在?

    存在就是所有天下一切你能想到想不到的任何東西,也就是宇宙萬物,放在一塊來看,惟一的一個共同點。它是普通的但又是事物最基本的,它是使得萬物存在的那個東西,是萬物存在者——終極存在,萬物所依賴者——終極依據。

    存在是古今中外思想大神們思考和探尋的終極真理!因為對存在解讀的不同,產生出了不同的文明、文化包括宗教和藝術等。

    西方世界第一個拋開神創論,透過理性解讀宇宙本體即終極存在的人,是自然科學始祖泰利斯。

    西方自然哲學之父泰利斯紀念郵票

    從公元前6世紀自然哲學之父泰利斯提出“萬物皆水”開始,到近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後的笛卡爾、斯賓諾莎和康德,再到20世紀西方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和薩特,2500多年西方哲學史上的思想大神們,一直都沒有探求到存在“真”的答案,但他們對存在的理性論證和邏輯體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笛卡爾奉行神、意識、物質三元本體論

    西方自然科學始祖、近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從“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命題出發,提出了心物二元本體論。

    笛卡爾認為:能夠思考的“我”,是一個獨立於肉體而存在的精神實體。實體或本體就是有能力透過自己去存在的事物,包括思想物即意識與廣延物即物質。意識和物質都是存在。意識的本質在於思想,物質的本質在於廣袤;物質不能思想,意識不會廣袤;二者彼此完全獨立,不能由一個決定或派生另一個。

    泰利斯的“萬物皆水”屬於物質一元論,畢達哥拉斯的“萬物皆數”屬於精神一元論,而研究過瀕死體驗的柏拉圖則信奉二元論,相信靈魂是一種獨立的存在。

    笛卡爾認為:意識和物質是有限實體,而神是完美實體及有限實體的創造者。

    笛卡爾信奉二元本體論

    事實上,笛卡爾的二元論是神、意識和物質三元論。而宇宙的本體實質上只有一個,也就是《莊子·知北遊》“通天下一氣耳!”

    斯賓諾莎的“存在屬於本質”是一元論

    在近代哲學裡,斯賓諾莎第一次以自覺的方式把絕對的“一”當作哲學的邏輯起點:他在追問並規定了實體即本體、本原這個絕對的“一”的基礎上,透過確定人及萬物與實體即本體或稱神這個“一”的關係,進一步去規定人和萬物的本質。

    斯賓諾莎的實體或本體學說與笛卡爾的最大不同就在於——他認為“實體只有一個”。他給實體定義說:“實體,我理解為在自身內並透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

    因此,實體必定首先有五個規定:

       1.它是獨立存在的;

       2.它是自我同一的;

       3.它是不變的;

    4.它是能思維的;

    5.它是內因的。

    斯賓諾莎認為:實體的本質必然包含存在,或者存在即屬於他的本性。他把實踐領域的倫理學說建立在他的第一哲學即實體學說之上,說 “沒有一個人努力保持他自己的存在,而其目的是為了別的東西。”他提出了“德行即自我保持”的倫理學主張。

    荷蘭發行的斯賓諾莎頭像的1000盾貨幣

    斯賓諾莎的本體論非常接近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開啟、傳承和發展而來的道本體論。老子道本體“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徵與斯賓諾莎的5個規定是一致的。

    元氣瀰漫、充斥在整個宇宙空間,造化了宇宙萬物,充盈在宇宙萬物的內部,是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內部動因。“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氣本為一,分為陰陽。陰陽就是思維意識的本原。

    斯賓諾莎“德行即自我保持”的倫理道德主張,與老子親傳弟子楊朱“為我”、“貴己”人性觀如出一轍,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內驅力、原動力和自發力之所在!

    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

    海德格爾1927年《存在與時間》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義”這一稱謂。認為作為“存在”的人,面對的是“虛無”,人孤獨無依,永遠陷於煩惱痛苦之中。

    他認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條件相脫節。人面對著的是一個無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個荒誕的世界,人永遠只能憂慮和恐懼。

    正是憂慮和恐懼,才揭示人的真實存在。

    海德格爾提出:人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的自由,憂慮、恐懼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談得上自我選擇的自由,它與光明和快樂相聯絡。

    海德格爾

    “虛無”,指本體,西方哲學對本體無解,人們無法認知本體的本質,本體對人而言就成了無法琢磨的“虛無”。

    “脫節”,宇宙本體是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是將現象和本質、形而下與形而上聯絡起來的媒介,西方哲學對本體無解,形而下與形而上、現象與本質就會脫節。

    “憂慮”,萬物以存我為貴,食與色是性本,食,個體存;色,族群存。由於對“存”的焦慮不安,由此引發出了憂慮和恐懼,如人與生俱來就有對老、病、夭、傷等憂患意識。

    薩特的“存在先於本質”作用在倫理學

    法國在二戰中充滿消極頹廢、悲觀失望情緒,知識分子中形成一種由於苦悶、孤獨、被遺棄、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風尚。於是,標榜個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薩特的存在主義在50-60年代成為全歐最流行的哲學思潮。

    薩特認為:存在先於本質,即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這有點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味道。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即是“自我”先於本質,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

    法國現代思想家薩特

    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它認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何種行動,如何採取行動,都可以做出“自由選擇”。“如果存在確實先於本質,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換言之,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

    薩特認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作出“自由選擇”,這種人就等於丟掉了個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不僅是存在主義文學的思想核心,而且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各個流派的思想基礎。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作用在於突破歐洲傳統倫理道德哲學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在“世界是荒謬的(因西方哲學對本體無解,無法解讀世界,可參考海德格爾的點評),人生是痛苦的”情況下,“存在先於本質”是其“自由選擇”人性觀立論的根基所在,其作用在倫理道德哲學,而非本體論。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雲:

    形者生之舍,氣者生之源,神者生之制。形以氣充,氣耗形病;神依氣位,氣納神存。

    形體是生命的宿舍,元氣是生命的本原,元神是生命的主宰。形體以元氣來充盈,元氣耗損多了肉體就會有病;元神依託於元氣才能有其位,由元氣來提供能量、由元氣收納才得以存在。

    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看,形體是形而下的存在,本體元氣是形而上的存在,本質是本體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本質依託於本體元氣、由元氣收納並提供能量才得以存在。存在與本質是同時誕生的。薩特“存在先於本質” 的論斷是個偽命題。

    薩特:“人的本質是人自己透過自己的選擇而創造的,不是給定的。”立論是偽非真。原因在於,人類精神世界有兩個主宰者:一個是掌控自我意識的識神,即薩特所說的存在的我;一個掌控自然力系統的是潛意識主宰者元神。自我的存在只能部分影響識神,而絕對影響不了反映存在本質的元神。

  • 2 # 高老嘆世界

    人類審美意識的進化是透過拓寬美的概念包容美的多樣性,而人類審視宇宙,神和人本身,卻是逐步聚焦由自然,神及人類,再深入到個人。

    存在和本質包含了複數和單數兩個部分,哲學進化簡史可以海德格爾為分野:之前談這兩概念都泛指人群,之後都論個體。

    本質則有區別,因其打頭就同時牽涉到自然,神,人類,個人,正是本體起碼有四個,哲學家們不知道如何按還原論歸結為一,十分困惑。直到存在主義才用人的壽命使四歸一。

    個人,你,只有活著,才存在,才思考,你過身,儘管他人存思,你廢了,還要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好多男人不太願意陪同老婆回孃家?而且對孃家人寡言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