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書居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其中為開鑿大運河而驅使民眾長年勞役,一直為後人詬病。儘管如此,仍然有人認為隋煬帝對於江南地區的經濟繁榮是有貢獻。持這一觀點的大概是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是隋煬帝開通京杭大運河,極大的方便了南北交流。很多人認為,隋煬帝開通京杭大運河,是出於一己私慾。唐代詩人秦韜玉在《隋堤》一詩中有“種柳開河為勝遊”之說,認為隋煬帝種楊柳、開運河,只為了看瓊花。不管隋煬帝的主觀目的如何,京杭大運河開通後,極大便利了運河沿線城市的交通,又為大宗商貿交換的實現提供了方便。使得揚州、杭州成為東南名郡,客觀上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經濟繁榮。

    二是重用江南人士。隋煬帝擔任晉王期間,為擴充自己的勢力,便廣結江南人士,形成了由其主導的“晉王府集團”。隋煬帝稱帝后,出於政治需要和對江南人士的好感,更是大量起用江淮人士。由此,無論是政界還是軍界,江南人士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代表著江南人的利益,形成了代表江南勢力的利益集團。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江南沒有發生大的叛亂,而是在穩定的環境下得以快速的發展。

    綜上可知,隋煬帝對江南地區採取的不少舉措,即便在當時並未產生積極意義,但長期的看是具有深遠影響的。如開通京杭大運河,對當時人造成巨大的負擔,但其功績惠民於千秋萬代。正如詩人皮日休所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 2 # 木谷雲峰

    說隋煬帝是暴君是錯誤的。只能說他執政錯誤,走了和秦始皇一樣的路。執政以後應該休養生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樣,老百姓才會感激你,但他卻大興土木,耗費民力,雖然休了大運河,但老百姓不會感激他,相反人們會恨他。至於他對江南經濟的貢獻,只能說江南人沒反他,而江北卻成了他望而生畏的地方。

  • 3 # 嘉佑風雲

    沒感覺隋煬帝對江南有什麼貢獻,唯一的貢獻就是對南方的破壞沒那麼嚴重,因為隋煬帝繼位之後,除了大運河,幾乎所有的工程都在北方,打仗也主要是靠北方人民,所以才搞的天下大亂。

    南方對隋煬帝來說有特殊的意義,第一,南方可以說是他的大本營,因為隋朝統一南方時,隋煬帝是前線的一把手,統一之後呢,他又長期在南方經營,這也是為什麼,北方大亂時他要去江都了。

    第二呢,隋煬帝的老婆本身就是南朝的皇室,蕭皇后是南朝大梁的皇族,就是琅琊榜上樑武帝蕭衍的後人。因為這層關係呢,隋煬帝和南方文人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 4 # 我是趙帥鍋

    之所以有人覺得隋煬帝對江南經濟的繁榮有貢獻,主要原因更多是在於他主持開通了大運河,將南北兩個重要的經濟中心連線起來,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隋煬帝確實對江南經濟的繁榮有一定的貢獻。但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隋煬帝開通大運河,並不是為了繁榮江南的經濟,反而是為了掠奪江南的財富,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隋煬帝其實是阻礙了江南經濟的繁榮。

    事實上,江南經濟的繁榮,更多的是人口遷徙所導致的。在三國之前,由於氣候和生產力的因素,北方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是碾壓南方的經濟,所以秦和兩漢能夠從北方迅速席捲天下;但等到董卓之亂爆發後,北方陷入戰亂,不少北方人士陸續往南方遷徙,加上南方相對於北方,戰亂所涉及的範圍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南方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一度能夠和北方相抗衡;再等到五胡亂華之後,北方的生產力嚴重遭到破壞,大量北方人遷徙到江南,等到隋煬帝時,江南的經濟已經超過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當時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都在長安,而經濟中心卻在江南,兩地相隔幾千公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地區的經濟太過繁華,很容易讓該地區擁有割據一方的實力,尤其是該地區距離國家的軍政中心又較遠,而當時的交通媒介又不發達。

    在這種背景下,隋煬帝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通了連線南北的大運河,其目的顯然不是為了方便坐船到江南遊玩,而是為了加強對江南地區的控制,同時方便將江南地區的財富運到長安,就如同我們現在在南水北調工程一樣。可以說,在隋朝、甚至唐朝,江南地區的財富那是源源不斷的透過大運河輸往北方各大重要城市,也正因為如此,江南經濟的發展在當時其實受到了一些抑制。不過從長遠角度看,大運河讓南北之間的交通變得更加便捷,隨著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人口來到江南,最終讓江南的經濟更加繁榮。

  • 5 # 老慢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想給歷史的定論公論翻案,還特自以為是。

    你翻案不怕,但你說的要有道理,而且這個道理不能是你自己的理,必須是符合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的理。站在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去評價中華歷史的公論定論,這才是合理的言論,否則一定是胡說八道,歪理邪說。

    所以,忠告那些想翻案的人,首先你要對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有個起碼的理解,否則,還是免開尊口,明眼人會越來越多,你的歪理會越來越沒市場。

    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字,“好”。

    好,女+子。女:除了表示女性,大多表示:當前普遍處於安好的狀態,即,客觀上絕大多數人過的比過去好多了。子:除了表示後代,大多表示符合大趨勢,將來註定越來越好的。所以,絕大多數人確實比原來過的好,而且大趨勢肯定是越來越好,這才是中華文化認可的真正的好,這才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所以,以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看,一個好皇帝,絕不是這個人多厲害,多牛掰,多有個人魅力,自己多欣賞這個人,而是客觀上確實帶來了一個普遍好的盛世,而且這個朝代確實持續發展了很長時間。

    按照這個標準,隋文帝好不容易結束了漢末幾百年天下大亂,讓天下普遍好起來了,隋煬帝把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爛,他在世時,天下絕大多數人過的越來越慘,不僅如此,他直接導致了隋朝滅亡,所以,按照中華價值觀,隋煬帝不僅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而且肯定是最差的皇帝之一,因為他最不符合“好”字的定義。

    所以,他的諡號是“煬”。

    煬,火+昜。火,除了表示火,一般表示短時間火力很猛,一會就不行了,臨時火力很強的東西;昜:按規矩發展的;故,煬:火力越大,其規律是持續時間越短。引申:迅速烤乾。

    可見,這個“煬”字,恰恰是對隋煬帝最客觀的評價。

    至於所謂隋煬帝開發大運河、發展江南等等功績,中華文化追求的是:凡事動態匹配最好,做到恰到好處最好,勉強較勁超前不匹配的東西,都不是好東西,所以,不是這些好事不該幹,而是不該隋煬帝幹。不該他乾的事情,他幹了,他自己倒黴,他是皇帝,國家跟著倒黴,所以他是名副其實的最差皇帝之一。

  • 6 # 閒庭信步136101736

    煬帝徵遼東進行時,突遇楊玄敢造反。這時最高統帥把問題擴大化了,如能保持鎮定,遼東前線是全國盡數兵馬,更是最有力量的實力。只要分一少數精兵抑制叛軍,拖延徵遼時間,待危如累卵高句麗一滅,天下太平。開開鑿運河,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卻成為後世貶損煬帝罪跡,是政治導向並非事實。

    世間功業萬事都經風雨挫折,雖有宏圖大志,沒有耐挫堅定信念,怎能走向成功,凡人帝王概莫能外。

  • 7 # 關中拾遺

    公元618年,僅僅做了十四年皇帝的楊廣被叛軍所殺,隋王朝被一個生機勃勃的帝國取代,它就是大唐。而這個帝國的建立者,正是楊廣的表兄李淵。李淵為自己短命的表弟選了“煬”作為他的諡號。古代《諡法》說:“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自此,隋煬帝楊廣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

    公正地說,正如“大業”這個年號,楊廣一生短短十四年的帝王歲月,還是頗有建樹的。他開鑿運河、開疆拓土、經營西域、重開絲路,奠定了大唐帝國興旺繁榮的基礎,但也正是因為他的急於求成,不恤民力,耗盡了國力,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導致了隋朝的滅亡。正如後世學者對他的評價“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儘管揹負了諸多罵名,楊廣仍不失為一代有為之君。

    羅嗦了,說到他對江南經濟的貢獻,應該是對江淮地區的貢獻,此時嶺南地區還是非常落後的。加之南方曾在隋文武時期叛亂過,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隋煬帝時是在盡力的回覆。說道貢獻,大概最為稱道的就是京杭大運河。當然這運河在隋文帝是已經開始著手修了,當時的大運河,把南方北方連線道路一起,如同現在的京廣鐵路,鐵路的建設發展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這是有促進作用的。當年的京杭大運河的作用也一樣。隋史中記載,隋煬帝巡視江南地區的時候,赦免江淮以南地區罪犯,揚州免除徭役五年,揚州轄區內百姓免除徭役三年。這對生產的恢復起了一定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哪部動漫的男女主愛情最讓人悲傷,但結果卻讓人釋懷或者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