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徒勞無功著

    不是。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真正醉心的是“功名”。只有仕途不順,然後自己感覺才高八斗且生不逢時的人才會有如此無奈的感嘆和乞求的悲憫而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1、繼往聖之絕學。這句話本身就有毛病,什麼是絕學,這種說法本身就限制了多少學問的止步,比如中醫學、建築學、戰爭學、思想學、甚至神學(道家、佛家)等等,都被這個說法給筐住了,春秋之後,所有學說都沒有根本的進步,更不要說科學了!更悲哀的是還有很多學科還不斷地退步甚至毀滅(比如火器學、造船學等等);2、立萬世之太平。這個就更搞笑了,萬世,最多也不過就是10來世而已!而最悲哀的是,輪迴了那麼多年,也沒有幾個文人提出根本性的原因質疑,所以,2000多年,總是不斷地重複毀滅和重啟,根本沒有過制度和文化的質疑和進步,甚至到了大清朝,已經退步了幾千年了,還整天自詡“天朝”,別人都近現代了,我們還在古代!3、職業歧視。古代文人最欣賞的職業就是“出將入相”,其餘的所有職業都是“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這個讀書讀的是什麼書,“官書”而已!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最具天賦的天才毀於官途,多少的絕學毀於愚蠢,多少的創造滅於無知……當一個社會的智慧精英都湧向官途,這書不讀也罷!可惜古人根本就沒有這樣思考過!

  • 2 # 星羽石

    "繼往聖之絕學,立萬世之太平!"此句應為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馮友蘭將其稱為"橫渠四句"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言簡意宏,一直傳頌不衰。這也是古代知識分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標之一!有許多對此卻不宵,認為已過去,不夠現在等等,可是這幾句話古人身體力行的實施,卻大有人為,因為這話裡也包含了古人另一個立世間的有相同意思的最高目標~修身,治國,平天下!

    2,"為生民立命",這句比較好理解,直接來於孟子立命思想(《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即透過修身致教,最後能達到這樣一種境界,無論壽命長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體全德,那麼這個生命個體就可以說已安身立命了。張載所標示的不但自已個人立命,為生民立命,立命在於教,修道之請教。

    3,"為往聖繼絕學",往聖是指之前先儒,如孔子,孟子…等。絕學,指先儒所弘揚的道學,對儒學而言是要將其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儒學每一次的提升與昇華都極其困難,因為需要踐行者不斷的身體力行的體悟與自已不斷的內省,篤行之,慎思之,審問之就是一個學問的過程。

    4,"為萬世開太平",所表達的是古代儒學知識分子永恆的政治理想~民胞物與,全體歸仁,讓蔽惑無明的眾重新迴歸到率性誠明的人間精神家園。

    古代知識分子立志宏偉,這四句最能表達一個人對於國家,對社會的擔當和使命,這也是華人精神上的座標,具極強的民族凝聚力!張載在《詩書》一篇中有:"天無心,心都在人之心。"人若皆具博愛濟眾的仁者之心,廓然大眾的聖人之心,只有為天地立下這樣的仁心,才能做到"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憂,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後世則無有終時。這些語句拿到現在尤其是當前社會,依然極具影響力,若有人做到哪怕一句那麼這個人也非同凡響。

  • 3 # 九十度水

    我很有興趣回答這個提問,哪怕回答錯了,招來痛罵,也能引出真識灼見。比起回答那些“我三十歲了,父母不給我買車,我該不該離家出走”之類吃飽了撐的提問有價值得多。

    我可以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絕對不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最高追求,因為這是知識分子的追求,而中國傳統卻只有讀書人,鮮有知識分子存在的。這話要麼是仕途暢達,春風得意之輩吹牛逼忽悠天下人,要麼是那些功名無望,落魄潦倒之徒自欺欺人之語。

    知識分子是以追求知識和真理,充當社會良知為己任的。而中國傳統讀書人是沒有這個情懷的。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並非讀書真能經天緯地,造福蒼生,而是“讀盡聖賢書,貨於帝王家”,一朝入得帝王轂,則升官發財,金錢美女大大的有,自己威風快活,還能光宗耀祖,封妻廕子。讀書高中,高中當官,當官發財,庇廕百世,才是傳統讀書人的終極目標。

    所以,古代讀書人,與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立太平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若非如此,現代科學,現代文明就不會與泱泱華夏無緣了,他們也不會處心積慮,把還有點積極意義的孔孟之道,活生生地弄成誤國殃民的綱常禮教,把一個本來領先世界(按主流說法)的民族帶進“落後捱打”的悲慘境地。

  • 4 # 成253838728

    謝邀!該句出自北宋理學家張載《橫樑語錄》。全句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北宋理學者認為,儒家的血統自孟子之後,就一直停止不前,其道也不傳了。因此,宋朝時期,一些理學者,開始倡導要恢復儒家思想。當然其思想也有創新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想重建社會次序,確定以儒家思想立國的國策。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讓大眾知道生命的意義。繼承以往聖人的學問,為天下開拓萬世太平的事業。其思想雖然是北宋理學家張載提出的。不過在當今也是值得學者借鑑的。如:“為萬世開太平。”齊含義應該不侷限當下平平安安 , 而是拓展為人類永久的和平。這些思想觀點,也是人類渴望和追求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蘭這個名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