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樂幼教
-
2 # 萌智
家長願意透過戶外的方式去放鬆身心,帶孩子親近大自然,觀察事物,享受家庭郊遊帶來的快樂和愉悅!孩子的八大發展智慧,空間智慧,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人際智慧,音樂智慧,身體運動智慧,自我認知智慧,自然認知智慧。孩子認知自然事物,學會分類,獲得求知慾!帶孩子仔細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走近自然,瞭解自然,培養孩子關愛大自然的情感,放飛孩子的思緒,讓孩子親近自然探究自然!
1,順其自然的教育方式,順應孩子的發展階段,在大自然中感受成長的快樂!接觸大自然,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2,自然環境陶冶孩子的性情,培育溫和的孩子!讓孩子性情跟隨大自然的節奏,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樣,有春天的溫潤,有夏天的活潑,也有冬天的沉靜和冬天的溫暖!
3,根據自然教育法則,每個孩子生來就有自己的特質,所以適合的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做媽媽的切不可照搬別人的教育方法,盲目地實踐在孩子身上,而是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媽媽,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在實踐經驗中慢慢總結出一套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
3 # 育兒小當家KING
親近大自然,孩子最好的啟蒙方式
正值人間四月天,春天中的春天,萬物復甦,Sunny明媚,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在這美好的時節,你是否準備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暢玩,一起去親近大自然呢?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是孩子必不可少啟蒙方式。親近大自然讓可以讓孩子身心悅愉,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是孩子鍛鍊的機會,是孩子驗證認知和實踐的舞臺。尤其是在現代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城市綠地顯得尤為珍惜和寶貴,大自然被城市化程序擠到了邊緣,孩子關於大自然的記憶可能都來自於狹小的小區綠化,電視螢幕了,平時能切身體會大自然味道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對於缺乏體會大自然的孩子來說,這些孩子可能會因為遠離大自然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感覺遲鈍,缺乏創造力,肥胖,憂鬱等症狀的機率就會增加。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去和大自然親近。帶孩子出去玩,可能很簡單,但也有一些技巧。
一是家長們要有意識地帶孩子出去玩,增加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的制定出行的時間和週期。
二是出去玩的時候,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限制不要太多。孩子天性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好奇心很強。孩子可能喜歡脫鞋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在草地上打滾,撿石子,玩水等,這些要求在一定情況下都應該是被允許的。不能一味地將孩子圈在所謂的一個安全範圍內,孩子就是需要透過感官的直接體驗,去感受這個世界,也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方式。
三是將孩子的成長融入到與大自然親近的過程中。親近大自然,就是需要孩子認識大自然,理解世間萬物成長的規律。
四是家長要全程投入到這個過程中來,要陪同孩子一起參與。孩子由於好奇心強,可能有許多的問題,那麼作為家長就要給孩子認真的解答。
家長們,和你的孩子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吧!
以上是筆者愚見,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為謝!
-
4 # 梵文儒傑
接觸大自然對孩子的性格成長非常有幫助,讓孩子嚮往大自然,對外界保持好奇心,更能觸發孩子對未知事物的渴求欲,求知慾,可以說多讓孩子接觸自然教育對其人生有很大的意義。
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感受大自然,能夠拉近親子間的關係,孩子開心的時候思維會很活躍,對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渴求,這個時候跟他講一些課外的知識,他會像海綿一樣把知識全部吸收,根本不用像在課堂上一樣費勁的教學,這才應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孩子感興趣,學習知識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在戶外能夠讓孩子一直保持著Sunny的心態和正面的能量,多跟其他孩子相處能加強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這兩種能力是任何課程和培訓都給不了的,只能在實踐中鍛鍊。總之,多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多發掘一些他感興趣的事物,對其成長是很有利的,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一顆Sunny的心,隨時都能用正面能量去看待任何事,勝過讀萬卷書。
-
5 # 一枚有墨香的書籤
我所看到的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帶孩子走出家門去接觸大自然了,比如週末會一家三口或者約上小夥伴一起去公園,郊區某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甚至還會選擇住上一個晚上。
而我兒子現在5歲了,從他很小的時候就會帶他週末出去外,而最近兩三年,我們每年都會在五一假期回去一次,在八月份從幼兒園再請一個月的假,我帶他回東北姥姥姥爺家,那裡是地地道道的農村,每次回去他都開心得不得了。
比如最近的這次五一回去,兒子就體驗到了特別多的活動,有種各種農作物:玉米,豆角,蔥頭土豆,每一個程式都看到了。
還認識了不少新鮮的小生物,比如沙鱉,我們家裡之前有本書講的就是螞蟻和沙鱉的故事,這次回家親眼見到了,和可以自己去挖,知道了那個小沙坑如何幫助它覓食,捕捉食物。
最後一天我們還一起去了山上才山野菜,認識了兩種野菜,自己親自去採,回家品嚐自己採回來的勞動成果,特別開心。
而八月份回去就可以品嚐到自己種的豆角,土豆和玉米了,十一再回去就可以參與大片玉米的收穫季了。
這些活動都是在城市裡無法體驗到的,而且孩子因為具有靈性,和大自然有種天然的親密感,一堆沙土,一條小蟲子,就可以讓他們玩得很嗨。
所以,有機會就和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吧,尤其是農村的環境,如果再適當地體驗一下農活,更容易讓孩子學習到播種與收穫,付出的回報,鍛鍊堅強的品質,而那些小生物,會讓他們內心更加柔軟和學會愛。
-
6 # 苑子兄弟
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
每天孩子放學,我們都是排除萬難地接過孩子,手牽手地慢步回家,偶爾會去便利店挑上自己喜歡的零食,跟朋友“炫耀”著美味。然而,今天我們給“回家路線”加了餐,加了一道“大自然的不可思議”。
我們倆開始四處觀察,弟弟這裡看看,那裡看看。突然間,他拉著我,說:“媽媽,這是啥?”我一看,竟然是兩隻小昆蟲在交配!我連忙拿起手機拍下了這圖,接著問弟弟,說:“你覺得它們在幹嘛?”
弟:呃,它們在打架,在練習,在運動,看誰最厲害。
我:你覺得它們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弟:男孩子。
我:你怎麼知道它們是男孩子呢?不可以是女孩子,或者一男一女嗎?
弟:呃,女孩子就是在玩遊戲,一男一女也是在玩遊戲,玩結婚遊戲。
我:哇,你竟然想出這麼多的情況。但媽媽還不知道它們叫什麼,而且它們在玩耍,我們就不打攪它們了,回家我們問一下老師這昆蟲的名字,好嗎?
弟:好。
回到家,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這是“麻蠅”,是小區裡的常客。
這一次是我們偶然發現的昆蟲界自然現象,雖然弟弟並不能瞭解這就是“交配”“繁衍”,但他有“性別”“結婚”的概念,而且透過他自己的想象,製造出“打架”“玩遊戲”的場景,是一種重於觀察的過程,也是一種難得的能力培養。
自然觀察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想象力,這些能力可以為他在日後的學習中帶來很多的題材,有助於學習延伸。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不妨在前進的路上,和孩子一起探索。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說說孩子接觸大自然有什麼好處:
1、大自然中空氣新鮮,Sunny充足,視野空曠,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置身於大自然中也會使身心愉悅,更有利於腦部的發育;
2、孩子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科學知識,比如螞蟻搬家、燕子低飛等預示著天要下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顏色是不一樣的,白天和黑夜溫度的差別等等,接觸到這些問題之後,孩子就會自覺的進行探索與思考,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是不可缺少的;
3、孩子在接觸自然的過程中,還會形成初步的物質觀念和發展變化觀念等,比如河流的流動、空氣的流動等,對於孩子形成正確、完整的世界觀是非常有幫助的;
4、大自然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美,春的翠綠、夏的金黃、秋的紅碩、冬的聖潔,孩子置身於這樣的美景當中,能讓孩子發現美,欣賞美,促進正確的美學觀念的啟蒙。
下面來說說有多少家長願意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其實我覺得應該所有的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的,只是迫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沒有辦法頻繁或者親自帶孩子去體驗大自然,我接觸過一些幼兒園,有類似的親近大自然的課程時,家長都是積極響應和參與,還有遊學活動,收費都挺高的,但是還是有很多家長為孩子繳費讓孩子去參與,這些就體現了家長希望孩子能多多接觸大自然,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當然,孩子的成長少不了家長的陪伴,家長們有空的時候一定要親自帶著孩子一起去體驗美麗的大自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