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傅世偉
-
2 # 順其自然方能久遠
本人在這個方面有系統的論述,目前還處在整理和完善的過程中,在此之前從未公開過。
先說一說本人看問題與處理問題的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
第二個原則、要用一分為三的方法處理問題。
凡事都存在了多面性,疾病也不能例外。
因為,細菌對生存環境有三個必要條件要求。
溫度,水,有蛋白質。不同的溫度範圍適合不同的細菌生存,沒有水,細菌就無法生存,沒有蛋白質,細菌也無法生存。而這三個條件人體內一應俱全。
所以說,人的身體,是很多種細菌包括有益菌和某些有害細菌,賴以生存的載體。
因為很多的細菌與細菌之間往往會發生戰爭,失敗者多數會變成勝利者的食物,在很多的情況下也會造成兩敗俱傷。
因為人體適合很多種細菌的生存,所以人體經常會受到外來細菌的侵犯,而引發出現疾病狀態。
大自然存在著無數個生態鏈。細菌也不例外,細菌的生與死也受生態鏈的控制。
舉個例子,2003年非典病菌侵犯人體,使很多人得了要命的傳染病。(這種非典傳染病,但是甚至引起了國際範圍內的恐慌)。
因為非典病菌不是人體內原有的。由於這種非典病菌是一種新型的細菌。可能是當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對這種病菌認知不夠。沒有引起免疫系統的足夠重視。所以造成時很多人患上了嚴重的疾病。
先不說當時人們是怎麼對待非典疾病的。
先說一說非典病菌猖狂一段時間以後,後來為什麼不猖狂了,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體外部的非典病菌不是被人類給趕走了,也不是被人類給消滅了。因為目前人類還沒有那種本領。
問題來了,非典病菌哪去了?非典病菌到底是誰給消滅的?
答案應該是,非典病菌一定是被一種既不侵犯人類又有能力吃掉非典病菌的另一種細菌戰敗了。但並不是徹底消滅了。
問題又來了,既然非典病菌沒有被徹底消滅,人現在怎麼不在得非典病了呢?
答案應該是。經過上一次非典病菌對人類的大面積的侵犯,使絕大多數人的免疫系統已經認識並且記住了非典病菌,所以人體的免疫系統對非典病菌已經具備了識別與抗擊能力。
說這番話有兩個意思:
一個意思是,說明細菌也有生態鏈,與動物世界是一樣的。只不過細菌是微觀動物。
另一個意思是,非典病菌對於絕大多數當時沒有患上非典疾病的人,等於給打了非典疫苗。
從某個角度或者是某個方面講,造成某些疾病的病菌與病毒與人體內某些對抗疾病的有益菌與細胞是互相依賴的陰陽關係。
人的身體內部,對於造成人產生體患病的外來侵略者病毒病菌而言。即符合他們生存的環境要求,又有它們所吃的食物。反過來說他們也有一部分是體內免疫系統中細菌與細胞的食物。所以他們之間從某種角度上講有相互依賴性。所以說,他們之間是有相互依賴的陰陽對應或對立的關係。
人體的“免疫系統”。其實就是人體對外反侵略,對內反破壞的,整體各種力量總和的綜合代名詞。
對外反侵略這部分,就相當於是國家的武裝力量,相當於是軍隊,只是不同的軍種兵種各有不同的分工而已。
實事求是的講,人們所採用的某些治療疾病的方法,也存在著不利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正常發揮作用的情況,有的時候甚至有傷害自身免疫系統的或者是給自身免疫系統幫倒忙的情況發生。
例如,注射某些抗生素就是以菌治菌,而很多抗生素在體內不光獵殺有害菌,有益菌他們也獵殺。這也是對抗生素的應用為什麼會越來越嚴格的一個原因之一。
實際上,人有時候能發生某種疾病狀況,尤其是被某些病菌病毒侵犯而引發的疾病,是一種正常的事情,而且患病並不可怕,怕也沒有用。
在某些疾病狀態體現出來的時間範圍內,只是在這個時間段內侵略體內的病毒病菌佔了上風而已,有很多的情況靠自身擁有的強大的免疫系統就可以解決問題,只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而已。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人處在健康狀態的時候,並不是沒有病毒,病菌侵犯你。而是在這個時候,侵犯你體內的病毒病菌的力量,與你體內反侵略的免疫系統的力量相比較處於劣勢,你體內的免疫系統佔上風。而且兩者之間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是在於外來的病毒病菌作戰的過程當中,一方面在不斷的認知新的病毒與病菌,不斷的提高識別能力。一方面得到不斷的鍛鍊與加強。而且還能不斷地刺激體內生產出更多的免疫生力軍去參加戰鬥。
就像在戰場上一樣,前方戰場上,在己方不斷的消滅對方侵略者的同時,己方也不斷的損毫兵員和武器(例如,體內的白細胞,免疫球蛋白,巨噬細胞,單核細胞,B細胞等等的,都會有損耗),就會刺激後方不斷地製造武器和增兵,是一樣的道理。
本人要說明的是,很多能夠引起體內產生疾病狀態的病毒與病菌,也確實存在對人體健康有益力一面兒。
為了健康,人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
不應該,人為的傷害自身的免疫系統。
最應該做的就是,為自身的免疫系統提供免疫系統所需要的條件。
由於是簡要回答,說的並不太系統也不太細緻,更不全面。這只是本人的看法,有不當之處,望讀者給予指正。
-
3 # 主動健康好幫手
有沒有哪一種疾病,是對人體有益的?
從《病理學》的角度講,其實所有的慢性疾病的發生,都是對身體有益的。因為基本上所有的慢性疾病,可以說,是身體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炎症。
那我們來看看正規的醫學教材《病理學》上對炎症的論述:
【】當各種外源性和內源性損傷因子作用於機體,造成細胞、組織器官的損傷時,機體區域性和全身發生一系列複雜反應,以侷限和消滅損傷因子,清除和吸收壞死組織和細胞,並修復損傷,這種複雜的以防禦為主的反應稱為炎症反應。
如果沒有炎症反應,機體將不能控制感染和修復損傷,不能長期在充滿致病因子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但是,在一定情況下,炎症對機體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危害。【】
這個是《病理學》上對炎症進行非常科學的論述,注意看哦!“如果沒有炎症反應,機體將不能控制感染和修復損傷,不能長期在充滿致病因子的自然環境中生存!”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醫生在治療慢性疾病的時,所用的治療手段,全部是錯了。
那真正有害的是,那個內源性和外源性的損傷因子,這個損傷因子呢包括某些病毒、細菌、各種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包括藥物、身體代謝廢物、壞死組織細胞、變態反應、金屬與各種碎片以及術後殘線等。
那這些致病因子,病毒和細菌其實是很難人為去把控,但是可以進行管理的就是藥物,身體代謝廢物,壞死組織細胞與變態反應,可是醫生們在治療疾病時,為了消除難受,反而去治那個根本無法把控的細菌和病毒,卻忽略了藥物、身體代謝廢物與壞死組織細胞與變態反應帶來的危害,經常甩出一句潛臺詞“這個病呢,病因不是很清楚”,這不廢話嗎!
因為很多醫生的顛倒行為,令到很多患者與家屬,只要一聽到某一個疾病的時候,那個精神就更加緊張,也就加劇了變態反應,同時,那個身體裡的有毒有害物質、代謝廢物,壞死組織細胞與變態反應並沒有消除,那還利用各種治療手段,為了消除症狀,進一步的增加有害藥物殘留,代謝廢物和壞死組織增加,以及更加嚴重的變態反應,這種情況下病情就不斷加重,真的是往死了整!
有時候,真想說,華人活的不容易啊!滿地都是過度醫療!!!
回覆列表
疾病對人體當然沒有益處。但是,很多症狀對人體是有益的。
人體就像是一架非常嚴密的機器,具有很強的自愈與自我保護功能,哪兒出現了問題,就會一方面發動免疫系統,另一方面,發出訊號告訴你,及時採取對策。
比如,感冒了,人體就會發燒、咳嗽、流鼻涕。發燒是動員肌體的免疫功能,咳嗽是排掉體內的細菌或病毒及代謝物。流鼻涕也是透過上呼吸道分泌物,來清除病菌病毒。
再比如嘔吐和腹瀉。人如果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或超過了人體的承受力,就會透過嘔吐的方式排出來。人們常見喝多酒會嘔吐,其實,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透過嘔吐來排除部分酒精。腹瀉的道理也同樣。
此外,人體還有很多自我調節和保護功能。比如,坐久了,會伸個懶腰,打哈欠。那就是身體的自我調節,排掉鬱積的二氧化碳等廢氣。
所以,我們每天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訊號,發現異常,及時就診治療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