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向我們低頭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白馬之戰因“關羽斬顏良”的橋段而為人津津樂道。
歷史上的白馬之戰,是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奇襲戰,比演義中的更精彩。
顏良出擊199年底,袁紹決心渡黃河與曹操決戰。他令顏良先進攻南岸白馬,為大軍過河開闢道路。
沮授勸阻:“顏良雖然勇猛,但性格促狹,不適合獨當一面!”袁紹不聽。
後來的事實證明,顏良性促狹(急躁、狹隘,應變能力不足),確實要了他的命。曹操的準備199年8月,曹操渡過黃河,視察了黃河兩岸的地形。
透過視察地形,曹操作出了兩個決定:
1、千里黃河,防不勝防。曹操決心把主要防線收縮到官渡,築造防禦工事,準備在此決戰;2、在黃河南岸渡口,留下部分軍隊,遲滯袁紹推進速度。
巧妙分敵,獲取良機面對顏良對白馬的進攻,曹操決心出兵救援。
敵強我弱,只有設法調動敵人,使敵人分散,才能獲得較好的作戰環境。千里黃河,防不勝防,對曹操如此,對袁紹又何嘗不是呢?
曹操推進到延津,作出要北渡黃河的姿態。
袁紹果然分兵,調軍前往阻擊,削弱了白馬方向的兵勢。
曹操立刻輕兵急進,直奔白馬。
距敵10餘里,還剩多少時間?顏良能幹什麼?由於顏良此時正急切地攻打白馬,因此,警戒不及。直到曹操離袁軍只10餘里時,顏良才發現曹軍。
從後來曹操奇襲烏巢來看,袁紹軍的警戒能力很成問題!曹操得以屢次奇襲成功!東漢一里,大致相當於今天的419米。十餘里,大致也就是4、5000米!
這個距離,騎兵衝過去大約10分鐘;步兵過去,大約也就是20分鐘左右!
也就是說,曹操的先頭部隊(張遼、關羽),10分鐘內,就能攻擊顏良軍。曹軍大隊,20分鐘左右就能抵達!
顏良需要幹什麼呢?他的兵力正在圍攻白馬!這段時間,顏良要考慮好部署,把命令傳達給旗鼓部隊(指揮系統),部隊的各級指戰員在聽到旗鼓後要安排小隊部署,小隊要撤出戰鬥,重新整頓···
想及時完成這些,顏良,缺一個滑鼠!
顏良:必須勇敢!這種倉促作戰,將領稍微表現得怯懦,部隊就很可能崩潰!
這種局面下,將領的從容不懼,是安定軍心的關鍵!
如李嗣業,“以身餌賊”,身先士卒,穩定軍心。如馬磷,“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次”;
即使是韋睿這種連馬都不會騎的儒將,每遇危急,也是“將軍死綏,有前無卻”。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以勇武自居的顏良,張起麾蓋,即使不“奮勇向前”,至少也是要“不動如山”的。
作為將軍,此刻的顏良,必須勇敢!
斬將奪旗,正當此時這種奇襲戰,進攻方也是要抓緊時間的。
良將在這個關頭,通常也是要有“率萬人先登,一鼓而奪之”的氣勢!
敵軍安頓好了,失去奇襲效果,就麻煩了!
顏良、張遼、關羽,此時都必須“逞強”!斬將奪旗,正當此時!
顏良畢竟是大將,他既要考慮應對張遼、關羽,還要考慮應對曹操的後續部隊!因此,自然要張起麾蓋,穩住三軍!
顏良的麾蓋,既是袁軍軍心的定海神針,也是張遼、關羽的指路明燈!
衝擊敵人的指揮系統,即使不能斬將奪旗,也最大程度衝擊敵軍!
張遼、關羽,是先鋒,此時沒有任何顧慮,拍馬向前,奮勇摧擊!而且,張遼、關羽,都是擅長突擊的名將,完全可以一人指揮,一人專心突擊!
關羽策馬而出,刺顏良於萬軍中,斬其首而還!袁軍失去大將,紛紛潰散,曹軍全勝!
在我看來,白馬之戰,比演義更加精彩。老羅為了彰顯關羽之勇,把這場精彩絕倫的對決,描寫成了一場有些無聊的單挑,實在有些遺憾!
此戰中,曹操透過聲東擊西“分敵”,然後輕兵奇襲,給張遼、關羽創造了良好的戰場局勢;關羽英勇的突擊,完成了“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壯舉。
願君謀定後動,遇事勇敢,斬獲勝利!
-
3 # 四川達州人
這不叫偷襲,是強擊。
說其他的都沒有意義。
歷史記載,200年,袁紹兵進黎陽,派郭圖淳于瓊顏良進攻白馬,攻擊曹軍劉延。所以荀攸定計,率軍在延津渡河做出攻擊袁軍後方的態勢,吸引袁紹分兵增援。袁紹果然上當,曹操統精兵突襲顏良。
袁紹:
近到十餘里的時候,顏良作為前鋒大將才接到報告,顏良大驚失色,命令士兵接戰。
張遼關羽衝鋒在前,曹操徐晃跟進。
由於顏良喜歡附庸風雅,經常乘坐華麗傘蓋車指揮作戰,十多里對騎兵來說只有不到十分鐘,再考慮斥候緊急報告的耽擱,顏良應對的時間最多隻有六七分鐘。
所以顏良前軍士兵沒有整完隊形,張遼關羽兩大猛男已帶幾百騎兵殺入,袁軍士兵慌亂不成隊形。關羽遠遠看到華麗的麾蓋戎車,衝上前用矛(馬槊)刺死手忙腳亂的顏良,再跳下馬斬首而回,顏良周圍計程車兵不僅恐懼而且慌亂,關羽就與騎兵一起迴歸本陣。
因為,六七分鐘時間根本不能讓顏良完成更換盔甲,做好戰鬥的準備,更沒從車上下來馬騎乘作戰,所以才這麼慌亂。
顏良作為前鋒大將被殺,士兵潰散,後軍跟進的主將淳于瓊(郭圖是文官)顯然也被袁紹處分了,否則不會讓這樣的老資格守烏巢。
-
4 # 左將軍
關羽刀斬顏良是有明確記載的!我們先看一下課本。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軍從中,斬其首還。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乃引進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戰良。
為解白馬之圍,荀攸建議曹操來一招聲東擊西。佯裝從延津渡河引袁紹西進,實則派輕裝騎兵直奔白馬。
關羽、張遼的輕騎兵隊伍屬於增援性質,如果要說他們是偷襲也行。但是,當關羽、張遼的部隊在距離十里的地方被顏良部發現之後,他們還帶著部隊往前頂,此時的他們就不再是偷襲了,而是奔襲。
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
十里地,也就五千米;按漢制計量來算的話,十里地只有4320米!
有磚家做過實驗,一匹馬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到60公里的速度,奔襲戰肯定是最快速度,再算上負重等其他因素,我們折中算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
換算下來,四千多米也就七八分鐘的事!
而且據知名磚家稱,速度最快的汗血寶馬狂奔一千米只需要一分鐘!
也就是說,在當時關羽單騎奔襲十里地也只需要四五分鐘而已!
而且我們要注意《關羽傳》的記載,“羽望見良麾蓋”,也就是肉眼望過去。
在風塵滾滾的戰場上,肉眼望過去的距離,估計也就兩三里的距離吧,千多米距離奔襲過去就一分多鐘!
我們腦補畫面:當顏良得知關羽、張遼距離十里地的時候,便開始指揮準備迎戰。當肉眼望見關羽單騎衝過來的時候,正在抽菸裝B的顏良最後再猛嘬了幾口,剛一丟掉菸頭,估計菸屁股還沒落地,關羽的刀就劈過來了!
這速度!
如果用第三方視角拍攝的話,無論是航拍還是側拍,你都只能拍到一道光,一道美妙的綠光。
倭有黃色閃光飛雷神,我有綠色寒芒武聖人。
偃月斬,寒芒閃!一刀過,人頭落!
乾淨...利落...
回覆列表
莫人瞎掰
1.歷史上顏良是關羽斬的,但文丑不是。所以他說什麼武力在關羽之上,沒見過面什麼的,都是他自己在胡謅。關羽是在兩軍廝殺的時候剛好發現了顏良的麾蓋,於是便在亂軍之中把顏良砍了,關羽也正是因此被封漢壽亭候。
2.《三國志·蜀志·關羽傳》:“ 羽 望見 良 麾蓋,策馬刺 良 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這是正史。
3.《三國演義》“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這是小說中斬顏良的橋段,但經常被一些人YY成偷襲,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戰不是兩軍陣前的武將單挑,而是關羽獨自一人,衝進河北軍中,手起刀落斬殺顏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注意,關羽斬殺顏良的地點不是在顏良行軍的途中,更不是在顏良的帳中,而是顏良的軍中,再怎麼說也談不上偷襲,這叫“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