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皖龍

    謝邀,就年輕人喜歡戲曲的人少之又少之問題,簡答之,望關注評論,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戲曲呢?簡言之,一,現代人生活節奏較快,年輕人有事業,工作節奏快,無有時間去關注戲曲,因戲曲節奏慢,看完一部戲曲沒兩三小時是看不完的,為節省時間,只好棄之,久而久之,形成了不愛看戲曲之習慣。二,戲曲大部分由傳統向觀代過渡,年輕人接觸的都是現代高科技知識,進入戲院,一片茫然,戲詞,音樂,表演,一知半解,看半天不知所以然,毫無興趄,天長日久,對戲曲慢了失去了興趄,,也就是常人說的,不看時間長了,也就不想看了。三,戲曲缺泛吸引力,由於戲曲表演獨具專業性,與青年人互動極少,不足以引起年輕人的興趄,不像歌舞,體育類專案,人人都可參於,短時間內能激發互動參於的熱情,吸引青年人,關注和熱愛這些專案。由於戲曲不具備這方面功能,所以受關注程度極底。四,這些年來忽略了戲曲藝術的培養,過去,縣鄉村都有專業和業餘劇團,農閒時田間地頭表演一段,很受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隨著這些年大抓經濟,忽略了文化建設,縣鄉村各類戲曲表演團體相繼消亡,再也看不到,送戲到村頭,到田間之景像,由於這些因素也造成了大部分年輕人不喜愛戲曲。五,培養渠道堵塞,過去,縣鄉村都有戲曲學校,和短訓戲曲班,從兒童就抓戲曲培養,到青年時期,一大批青年人,多少都從這裡走向社會,他們怎能不熱愛戲曲呢,現在從小學到大學,業餘培訓基本缺失,專業培養,屬陽春白雪,撥尖之人少之又少,致使廣大青年失去了對戲曲的熱愛程度降之最底。由此看來,戲曲熱愛程度,源自社會,來源於政府引導,希望各級政府抓戲曲教育,像抓扶貧工作一樣重視,過不了幾年,年輕人熱愛戲曲的程度,將大幅上升,不信,可試目以待。謝網友關注與評論。

  • 2 # 胭脂貓京劇寫真

    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定的發言權。戲曲表演是我的專業,同時透過做了多年的京劇攝影,接待過不同年齡及領域的顧客,就年輕人不喜歡京劇這個問題,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不少孩子對京劇到了執迷的境界,這是為什麼呢?京劇不是聽一次看一次就喜歡了,畢竟國粹已有幾百年歷史,京劇不管是造型、服裝、亮相都是程式化的,所以剛進戲園子看不懂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看過張國榮的《霸王別姬》電影的朋友就知道,文化大革命期間,傳統劇目被斥為反革命,從那以後沒人敢唱敢聽傳統戲。

    文革後,雖然傳統劇目得到了復興,但一方面名角們年事已高,另一方面由於改革開放政策,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娛樂方式和場所,人們則遠離了劇場。就這樣幾十年過去了,人們看京劇,聽京劇的越來越少。來拍京劇寫真的顧客也大都是五、六十歲左右的阿姨們,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這是一個從小的夢想,今天終於圓夢了!所以當今京劇文化已進入中小學生課堂,發揚名族文化還得從娃娃抓起。

    所以說這就是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京劇的原因。總結一句話說,就是從1980年到2010年的年輕人沒有接觸過京劇,所以他們不喜歡京劇。

  • 3 # 紅崖小子

    現在的快餐文化掩蓋了太多東西。戲曲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一顆平和心,德雲社這幾年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唱的好壞暫且不論,單指傳播這一條,功德無量。王佩瑜這幾年也在嘗試以多種形式煥發京劇的活力,自媒體時代下,他們為傳統文化的復興作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不俗成績。但是在這種快餐時代背景下,真正對於青少年來說,缺乏的就是一顆平常心。

  • 4 # 齊聲喚賢

    題主所說,是不少地方的實情。但在今日之河南,情況已大為改觀。這裡提供幾種情況。

    一是河南衛視戲曲欄目梨園春,二十年前,現場觀眾多為中老年人,自近三五年現場觀眾幾乎清一色的年輕人。上臺打擂者,二十來年前中老年人與年輕人基本上是各半,近些年來幾乎全由中青年佔領舞臺。

    二是二十多年前,河南有民間業餘豫劇團1600多家,十五多年前2000來家,到2018年多達4000多個,90%以上演職人員為中青年人,其中家庭或家族劇團400多家。這些都是有根有據的數字。

    三是演職隊伍後繼人盛。不僅省上新成立有青年劇團,而且戲曲學校在全省眾多。僅王希玲戲校就培養了4000多藝術人才,現在其學員分佈到全國十幾個省、區。中國戲校的本科生,在地方戲中最多,而且研究士、博士生層出不窮。河南的好多大學,也開設了戲曲系或戲劇斑。

    四是少兒唱豫劇的隊伍廣大。河南衛視梨園春每年都開辦少兒比賽季:全國少兒梅花獎大賽,參賽者與得獎者,在地方戲中皆為最多。在央視戲曲頻道的少兒節目中,幾乎場場都有唱河南戲的娃娃。在央視春晚,在三兩個戲曲節目中,豫劇是保留節目。在上春晚的少兒戲曲小演員中,幾乎全是唱豫劇的。

    五是梨園春年度、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總擂主及亞軍、季軍,90%以上是青年人,而且開走二十多萬元小轎車(冠軍)、十多萬元小轎車(亞軍)、或五六萬元麵包車(季軍,有的是電腦等),幾乎全是中青年。特別是第一名,多數是河北、山東或天津人。

    六是出現了學豫劇唱豫劇的熱湖。僅舉幾例。1、在河南的大、中學校,紛紛成立戲劇社。2、豫劇創造了幾十個中國戲劇乃至世界第一。(|)成為第一大劇種(鄙人多次發文說過,此處從略)。(2)豫劇各流派弟子最多。各掌門人或代表人,普遍收徒數十人。收徒百人以上的就有李樹建、賈庭聚、劉忠河等。這3人均有師徒上百人同臺唱戲的記錄。尤其是李樹建,不僅師徒上百人同臺獻藝,而具臺下上千觀眾全是來自二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李派戲迷,著裝全是一身白。(3)被梨園春通知可準備前來打擂者,有的等上五年甚至是十來年才得以圓夢。有一女孩報名打擂時是中學生,到上梨園村時己是上小學的兒子媽媽。〈4)近二十多年來,僅河南拍出的戲曲電影和電視劇,至少百部以上。僅金不換掛帥的安陽豫劇團,就拍了十部以上。他們影視片,幾乎十天八天的,在央視戲曲頻道(11套節目)播放一次。(5)央視戲曲頻道之“梨園闖關我掛帥"欄目,每次出場的四五個跨界名人中,幾乎每場都有唱豫劇等河南戲的。(6)外華人唱中國戲的,唱京劇、豫劇的居前兩位。(7)全國跨界唱豫劇的名家和戲曲界反串豫劇的,據本人統計,至少73人,包括戲曲界的:尚長榮、於魁智、李盛素、趙葆秀、裴豔玲、關棟天、劉桂娟、史依弘、馮玉萍、彭慧衡、黃新德、吳瓊等二三十人。主持人中的趙寶樂、白燕升、張澤群、海霞、朱迅、程成及原央視主持人畢福等。演藝界的閻維文、五宏偉、周煒、衡越、李丹陽、閻學晶等數十人。

  • 5 # 黃梅戲楠楠

    戲曲,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可謂百花齊放。但為何年輕人喜歡戲曲的人少之又少了呢?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適合年輕人的新劇目少。中國的戲曲大多是傳統劇目,雖然都是經典,但題材有限,往往一個故事,各個劇種都在表演,缺少了新穎的內容。而根據現代題材改編的戲劇又屈指可數,特別是近代的劇目幾乎沒有,這可能與戲劇發展的大環境有關。與現代年輕人追求時髦、獵奇、創新、尋求刺激的心理相去甚遠。

    二、唱腔陳舊,節奏緩慢。戲曲在表演方面,受到戲曲藝術的唱腔、曲調、樂器的限制,聽起來好像千篇一律。每個劇種的唱腔都是一樣的特色,懂得的人一聽就知道是何劇種。加上大多數戲曲唱腔節奏緩慢,缺少明快感,哼哼呀呀半天才唱一句,還不能表達完全意境,這與現代年輕人追求時尚,高節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一個戲曲故事,不管是什麼劇種來表演,其基本故事情節,劇中人物、場景場次等等方面都是一成不變的,有的甚至連唱詞都很少有變化。這與年輕人喜歡冒險、新銳、追求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天差地別。

    四、視覺效果差。戲曲在舞臺的背景佈置,燈光效果等方面,顯得呆板,變化很小。沒有現代表演舞臺讓人震憾,給人以千變萬化,色彩斑斕的視覺衝擊,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夠。

    五、還有就是現在的傳播媒體的高度資訊化,高速度的傳播方式,人們只要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欣賞到自已喜歡的東西。年輕人誰還有耐心安靜的坐在劇院裡欣賞幾年,亦或幾十年前,甚至是歷朝歷代發生的事件,再經過整理加工、改編而來的以戲曲方式表達的故事呢?

  • 6 # 醉哪吒

    因為戲曲,只適合古代觀看場景,不適合現代螢幕。老人看戲曲,那是在懷舊。

    1、古代沒有揚聲器,為了讓大家都聽到,只能提高音調、拖長字音。在古代,大家都覺得應該那樣。但是現代,有揚聲器、有喇叭、有印象,那樣唱戲就會覺得怪怪的。

    2、在古代,觀眾席離得遠,只有戴特異的帽子、穿特異的衣服,才分得清,角色到底是什麼性質。於是乎生旦淨末醜的分工,就出現了。角色一上臺,就知道是什麼德性。

    就像小朋友看動畫片,一看到表情猙獰的肯定是壞人,一看到表情莊重的肯定是好人。但是現代,如果再塗臉、再奇裝異服,就沒必要了。不過,比較程式化的好人壞人,還是一眼看得出來。這是電視劇的妥協,免得觀眾一頭霧水。畢竟,觀眾是膚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鬍子將來會不會因為輕率自負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