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英雄之爭!你怎麼看?
4
回覆列表
  • 1 # 平陽侯

    套用阮籍一句話‘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現在流行黑劉邦吹項羽,把劉邦說的一無是處。好,我今天就講講項羽。

    1.私斬宋義,後奏楚王。

    2.“鴻門宴”我就不說了,願賭服輸大家都懂。項羽偏偏要撕毀約定,以權勢壓人。

    2.項羽屠咸陽,蒐集寶物美女回江東。有人勸他在咸陽成霸業,他把別人烹殺了。

    3.明尊懷王為義帝,暗地裡又把懷王殺了。

    4.屠襄城,屠城陽,項羽燒燬齊國房屋,將降卒全部坑殺。把擄掠的男女老幼全部遷往北海,死傷無數。

    老百姓為什麼選擇劉邦不選項羽?你們真以為項羽是什麼好人?

    如果項羽沒有烏江自刎,他的歷史評價比起呂布也高不到哪去。

    最後用一首結尾。

    疊題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 2 # 蛐蛐俾斯麥一定會下海

    薑還是老的辣

    項羽是英雄,但不是王者。

    來看看他們的對比

    劉邦年紀比項羽大

    劉邦比項羽更隱忍

    劉邦比項羽更懂得利用人才

    用人這方面,劉邦在勝利前,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要信得過你我就可以把兵權交給你。比如韓信。勝利前隨便你,勝利後該除掉的絕不留情。

    項羽手下也有有遠見的謀士,比如范增,最後被項羽懷疑憤而出走。

    隱忍這方面,劉邦知道一時的成敗不算什麼,人活著就有希望,為此可以放棄妻兒,可以不要臉面去結盟也可以對曾經的盟友說殺就殺。

    項羽則不同,鴻門宴若是果斷出手也沒這麼多事。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老謀深算懂得隱忍,一個血氣方剛受不了挫敗。

  • 3 # 地月書童

    漢高祖劉邦:

    1、知人善任,集天下英才而用之。

    2、為人豁達,不拘小節,敢於承擔責任。

    3、能屈能伸,懂得隱忍,能夠忍受屈辱,也能經得起權利和金錢得誘惑。(封咸陽,退霸上)

    4、心狠手辣,擁有登峰造極的厚黑學。

    5、大舍大得,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不擇手段,即使拋棄家人、朋友、情義;不講信譽,撕毀鴻溝協議,發兵攻楚。

    6、審時度勢,進退有據。

    西楚霸王項羽

    1、勇力過人,胸懷大志,萬夫不當之勇。

    2、較高的軍事才能,領兵作戰,天下大才。

    3、性格直爽,易感情用事,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4、面對權利,會迷失自己,

    5、心高氣傲,不會屈辱求存,英雄氣概。

    6、對手下將信將疑,沒有明察秋毫,不懂籠絡人心,不懂帝王之術。

    7、亂世之中,過於理想,過於相信他人。

    8、用情專一,(對虞姬感情真摯)

    個人覺得:劉邦擁有亂世之中奪天下的能力,以及他那無與倫比的馭人之術,這也是帝王最重要的技能;項羽適合在國家一統,有邊境外患的時候作為一名大將,領兵作戰,建立功勳。同時作為親人,朋友,我願意選擇項羽,因為他性格直爽,不隱瞞,對感情專一,容易相處,但劉邦心中有自己想要的,你永遠不知道他能做出什麼事來,不會真心走進他的內心時間(盧綰)。

    項羽有將帥之才,劉邦有帝王之術。

  • 4 # 大道旁邊有顆樹

    時勢造英雄,無項羽之勇無以滅強秦,無劉邦之弱無以開強漢,劉邦項羽兩個人是時代需要的兩個人,相輔相成相生相剋,滅秦項羽戰功卓著,有利的支援了劉邦降服秦國,項羽滅秦軍,劉邦收秦人之心,於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消滅強大的秦帝國,之後的楚漢之戰是歷史必然,兩個人治國理念截然相反,兩個人都不可能久居人下,項羽主張分封諸侯,治國靠武力,劉邦主張郡縣制,強中央弱地方,治國以寬,劉邦入咸陽與百姓約法三章,項羽去咸陽殺秦王焚宮殿,分封三秦,劉邦收關中民心,項羽是天下人心,楚漢相爭項羽必敗,項羽如果勝了將開啟一個新的亂世,劉邦勝了才能結束天下紛爭,項羽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勞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回覆,寧鬥智,不鬥力!項羽充上武力,不利天下安定,漢初劉氏皇帝崇尚黃老之術,尚無為而治,有利國家休養生息,於是才有後世強悍的大漢王朝。能讓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溫飽的政府才能得到支援,得民心者得天下,符合時代要求的人可以在那個時代建功立業,一旦時代變了他不在適合就會被新的勢力打敗,破秦軍需要一個強悍的軍事統帥,項羽生得其時,安天下需要一個寬待百姓的君主,劉邦生得其時!

  • 5 # 堪坎看球

    一般來說成王敗寇,失敗者總是被歷史評價的一無是處,但項羽是個例外,後期的文人墨客都對項羽同情跟惋惜,那就說說劉邦跟項羽的區別吧

    劉邦,字季,排老三,號稱劉老三,年輕的時候就是標準的地痞流氓,連自己的老父親都罵他“流氓”,不學無術,遊手好閒,竟然都能混合當時最小的官吏“亭長”……後來呂氏富豪家裡開派對,劉邦去混吃喝,撒謊隨禮萬錢,剛進門,門口禮官蕭何大吼一句“劉老三,賀萬錢!”從此劉邦的命運改變了,白白吃了一頓飯,還打包了一個媳婦回家,這就是呂雉,後來大名鼎鼎的呂皇后……

    劉邦渾身都是缺點,就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本事,所以他能聽人勸,張良,蕭何的話,他都會採納,約法三章,退出咸陽,駐守霸上,赴鴻門,一系列的行動,都是手下謀士的注意……後來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再說項羽,高幹子弟,武功高強,長的又帥,但有一個致命缺點,剛愎自用,心狠手辣……聽不得別人勸,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計謀,後來還中了劉邦的離間計,趕走范增……從這時起,西楚霸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可歌可泣的是垓下決戰的四面楚歌,項羽獨自一人七進七出,殺的聯軍膽戰心驚,虞姬自刎時的“力拔山兮氣蓋世,”,

    總得說來,聽人勸,吃飽飯。性格決定命運啊

  • 6 # 經典快讀

    爭霸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延續的成王敗寇的故事。

    再公正的史官也會摻雜個人情感,如何評價劉邦和項羽,甚至可以當一個課題來研究,在這裡我會盡量還原當時的歷史環境,爭取在客觀歷史的維度之下,分析這兩位偉大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

    一、出身

    項羽出身於楚國貴族家庭,祖父項燕為楚國大將,後被秦國王翦所滅。叔父項梁也是秦末著名的起義軍將領。可以說,項羽自小就接受了很好的軍事教育,這為他後來帶兵伐秦打下了良好的軍事基礎。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農產,好結交。因所處環境所限,所受教育程度肯定不高。

    二人的出身和所受教育的巨大差距,必然會使二人對待別人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項羽傲慢看不起人,劉邦禮賢懂得籠絡人心。

    二、性格

    高起、王陵有句評價直接道出了二人的性格差距:“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說白了就是:劉邦雖然有時候比較傲慢還喜歡調笑別人,但封官加爵一點也不吝嗇,項羽雖然表面與人和善,但骨子裡卻妒賢嫉能而且還特別小氣,貪財貪功,所以人心盡失。

    三、戰略思維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經歷了戰國和秦末的戰亂,天下人早已經人心思定,心裡已經是極度厭煩了那種國家間互相征伐的混亂狀態。

    想必項羽有很深的懷舊思想,在滅掉秦國以後,作為當時實力最強,話語權最大的霸主,他竟然搞起了分封制。把秦國好不容易統一起來的國家又重新分到了原來的被滅的貴族手中。不知不覺中又製造了一個新的矛盾,原來的舊貴族,毫無寸功,竟然得到了大片土地,那些起兵反抗暴秦的農民將領只能分封很小的地方。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不可調和。此時的項羽,竟然做起了“世界警察”,到處平定“叛亂”,搞的楚國精疲力盡。

    此時的劉邦卻在一旁悶聲發大財,一來他被分封的蜀地地瘠民弱又山高林密,毒蟲橫行,別人根本看不上。二來他暗度陳倉地把原來的秦國關中地區攻佔了下來。這樣一下子就有了傲視群雄的戰略資本。

    後面的故事就人盡皆知了,項羽是屢戰屢勝但實力越來越弱,劉邦是屢敗屢戰可日益壯大,最終奪得了天下。

    所以說,分析劉邦和項羽。天時上,劉邦是順時代潮流發展,項羽是逆時代潮流而動;地利上,劉邦佔據關中,進可攻退可守,項羽沃野千里,但無險可守;人和上,劉邦走的是“合夥人”路線,人們為他拼命也是為自己拼命,項羽走的是“專制”路線,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

    如此分析下來,誰會笑到最後一目瞭然。

  • 7 # 事業宏圖

    劉邦

    超級自信 魄力過人 善於造勢 有擔當 用人有道 仁者仁心===魅力四射

    賭徒 好色 好酒 無賴 地痞 ===男人的劣根性

    項羽

    心懷大志 力大過人 一流軍事家 超級統帥 浪漫 情種

    婦人之仁 猜忌心強 不識人才 一意孤行 聽不進好的意見 殘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是不是常常在深夜醒來、或睡不著、感覺迷茫無助、傷感、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