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鄉小蝌蚪

    西洋菜即豆辨菜,或叫水薄菜,水田芥,水生菜等,十字花科豆辨屬,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的嫩莖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作湯料,炒食,西方人用作色拉的配料,味甘清涼,推祟為餐桌上的精品。

    栽培技術以下供大家參考

    一. 適時高效栽培

    (一)栽培時期 西洋菜正造栽培,一般於秋季8~9月用種子播種育苗或用嫩莖繁殖,冬春採收上市。

    (二)裁植.

    1.無性繁殖秘苗的栽植 廣州西洋菜在廣州地區不能開花結子,宜採用無性繁殖,-般於當地氣溫降至25℃左右時,將種苗由留種地移栽子繁殖苗田進行繁殖,一般栽插行距10釐米,株距4~5釐米,並保持田間薄層淺水,待種苗生長高度達15~20釐米,氣溫在20℃左右時選取健壯的秧苗定植大田。栽苗時將莖基部兩節連同根系斜插人泥中,並保持原有的半匍匐生長狀態,以利成活。一般宜密植,行距10~13釐米,株距8~10釐米。大面積栽植西洋菜時,為了使于田間操作,每栽插20行要空出35釐米寬的行距。

    2.種子繁殖秩苗的栽植 百色西洋菜在種植地能開花結子,多采用種子繁殖。 因種子細小,需混拌1~2倍細沙撤播,播種量為2克/米。 苗出可為早地和半水田,早地育苗因水分供應不夠充分,幼苗生長較慢,不及半水H育苗。般提倡採用半水用育苗,即選擇地勢較低,土質肥沃的水田,做成1.3米寬的溼泥畦面,哇溝寬35釐米左右,播種時畦面無水層,待苗高4釐米左右時,補充灌水使畦面有-薄層水,並隨幼苗的生長,水層逐漸加深至5釐米。當苗高達12~15釐米時,可移栽至大田,通常每穴叢栽2~3株,產量較高。

    (三)水肥管理 西洋菜栽植田應選擇地勢較低,灌、排水方便,土壤肥沃,含有機質在1.5%以上的水田。栽植初期應保持田面有1~2釐米的淺水層,遇睛暖天氣,氣溫持續超過25℃時,應晚灌早排,保持較低的水溫,有利秋苗生長。西洋菜正常生長的水層不宜超過5釐米。栽植前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撤施有機肥2500千克左右。栽後30天左右,植株莖葉生長茂盛,可開始採收。一般每採收一次,應追施1次速效肥。每畝可追施1000千克的腐熟糞肥,或0.3%~0.5%的尿素稀釋液,最好有機與無機速效肥交替施用,其效果更佳。

    二. 反季節栽培

    西洋菜正常供應季節為秋冬春三季。在南方炎熱的夏季,氣溫常超過25℃,西洋菜營養生長受到抑制,品質差,不能上市。近年來,廣東採取多種措施開展西洋菜反季節栽培,獲得成功,反季節西洋菜的供應時期為6月至9月下旬。對增加夏秋蔬菜品種及出口創匯有一定的幫助。

    (一)反季節生產型別

    1.夏季遮陽網覆蓋栽培 夏秋是強光、高溫、暴雨多的季節,西洋菜移栽後應搭平棚,並覆蓋遮光率為30%~50%的綠色或黑色遮陽網,以防強光照射,起降溫和防暴雨沖刷等作用,有效促進莖葉生長,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

    2.高山地區栽培 廣東利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水出或平原區有充足地下水資源的地方,以流動水灌溉,保持水溫在20~22℃的自然條件下進行西洋菜反季節栽培,獲得成功。

    (二)栽培季節 反季節栽培的西洋菜,供應時期為6月上旬至9月底,因此定植大田的時間應為5月上旬至8月上旬,並以不開花品種的嫩莖作無性繁殖栽培。

    (三)選地 反季節栽培西洋菜可選擇有水源、高海拔的水田,或平原地區有充足地下水資源的水田進行種植。水田起低平畦,一般畦面寬1.5米,畦溝寬0.3米。

    (四)移植 反季節栽植用的種苗是4月在田西洋菜嫩莖,按行距10~12釐米、株距3~5釐米移栽,每穴3株苗,將種苗的莖基部兩節連同根系插人泥土,或使莖節粘著泥土,均可髮根生長。

    (五)田間管理 反季節栽植西洋菜的田間管理重點是水分管理,在高海拔山區水田或平原地區水田種植,均應利用高山的山泉或平原的地下水,以流動水進行灌溉,水深保持在3~5釐米,水溫控制在20~22℃。此外,要施足基肥,每畝施入腐熟人糞尿1500千克,或腐熟豬牛糞1000千克。栽植初期應及時除草,10天后應追施1次速效無機肥,一般每畝撒施5~10千克尿素,並在傍晚進行。

    三.適時採收 西洋菜定植後20~30天即可採收。採收一般應掌握在莖高25~33釐米時進行。少量上市或小面積栽培的情況下可逐株採摘嫩梢,採後逐把捆紮。用這種方法採收的鮮菜質量一致、整齊,但費工多。在大面積栽培或集中上市的情況下可成片齊泥收割,收後除去殘根老葉和淤泥,捆紮成束。採用這種方法一般在採收時留下栽培面積的1/4作種苗,以便收割後隨即移栽。 每年採收的次數視當地氣溫的高低而定。華南地區,一般在冬季氣溫較高每年正造採收時間為10月中句至翌年4月,可連續採收5~6次,全年每畝產量5000~9000千克。冬季氣溫常在10℃以下的地區,西洋菜越冬期間莖葉會停止生長,故每年的採收時間分為10月中句至12月下旬和翌年4月上旬至6月中創兩個階段,可採收4次,全年每畝產量為3000~4000千克。 西洋菜反季節栽培,由於氣溫較高,植株易老化,如延遲採收,莖葉生長過於茂密,植株容易徒長和纖維化,且不定根增多,應及時採收,一般25天左右採收1次。西洋菜莖葉柔嫩,不耐貯藏運輸,只能就近上市鮮銷。如欲短期貯放,可選陰涼的室內或棚內,先在地面上噴涼水潤溼,然後將鮮菜逐把平攤放置,不可堆高,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溼度條件,這樣在冬季可貯存保鮮3~4天,夏季只可儲存1~2天。

  • 2 # 姚小樣

    1.適時定植:長江流域多在10月中旬栽植,栽前選取健壯的秧苗,要求莖較粗、節間短、綠葉完整。豆瓣菜植株莖部系半匍匐生長,常有陰陽面之分,栽苗時將陽面朝上,基部兩節連同根系斜栽,以利成活。行距15釐米,穴距10釐米,每穴2~3株。

      2.整地施肥:選用地勢較低、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的水田栽植,栽前淺水耕耙,結合翻耕畝施人糞尿3000千克或廄肥5000千克作基肥。耕後耙細耱平,保持田間稀泥狀或一薄層淺水即可栽植。半旱地栽植則將地施基肥後整平開廂,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3.水分管理:半旱地栽植,定植後澆透水。初期,田間易生雜草,要及時除草,以後每隔3~4天澆水1次。若是水田栽植,前期要保持1~2釐米水層,以後隨著植株的生長,水位逐漸加深到3~4釐米,但不宜超過5釐米,以防引起鏽根。

      4.合理施肥:豆瓣菜定植後30~40天即可收穫,收穫一次應及時追施1次速效肥,一般每畝撒施尿素15千克或0.5%的尿素液葉面噴施,也可每畝用腐熟糞肥1200千克,對水5倍稀釋後澆施,施肥時間宜選在早、晚進行。

    豆瓣菜

      5.病蟲防治:豆瓣菜的適應性比較強,在栽培生產中的病蟲害較少,主要蟲害有蚜蟲、小菜蛾、黃條跳甲,可用樂果、Bt、速滅殺丁等防治。病害有葉枯病、鏽病,葉枯病可噴代森錳鋅或百菌清液,鏽病可噴三唑酮液。

      6.適時採收:定植後當株高25釐米左右時即可收穫。採收方法有兩種,一是逐株採摘嫩梢,採後逐把捆紮,此方法比較費工。另一種是齊泥收割,每次割去全田的四分之三,把老根踩入泥中,後施肥耙平,把留下的四分之一種苗再行栽插。

  • 3 # Mi你愛生活

    西洋菜(豆瓣菜)高產栽培技術有:(1) 整地施肥:每畝(666。7平方米)約施人糞尿3000公斤或廄肥5 000公斤,翻人土中,進行耙平。要求田面高低一致,在田間做成1。5~1。8米寬的畦,畦溝深10~15釐米,圍溝深20 ~ 30釐米。(2) 播種育苗:西洋菜可用有性繁殖,也可用無性繁殖。

    ①有性繁殖。即用種子繁殖,100克種子採用60平方米苗床,可供1。5~2畝(1 000~1 333。3平方米)大田用苗。蔭障育苗,苗高3釐米時,逐步加深水層,以利幼苗生長;②無性繁殖。選其嫩莖,長約5釐米左右,採用單株栽培,按株行距3釐米xH釐米進行排苗,苗只需固定於爛泥表層,不浮動便可。 (3) 定植:在8~9月天氣較涼,便是栽種適宜季節,株行距5釐米X12釐米,定植後,應灌淺水。春季也可定植。(4) 注意排灌:如在8月份栽下的西洋菜,天氣炎熱,特別要注意搞好排灌。廣東一般辦法是以水調溫,每天傍晚灌深水,以降低土溫,次日清晨排幹,田間不留積水,防止太陽猛曬,水熱傷苗。 天氣較好,加深水層,但不超過植株的1/3,遇大雨立即排水,以防滅頂。(5) 邊收邊栽:在氣溫適宜時,每隔20~30天可釆收1次,每次每畝(666。7平方米)可收1000公斤。收時,齊泥割起,每次田地中割去3/4,把老根踩人泥中,接著施糞肥,耙平,把留下的1/4種苗,再進行栽插。 (6) 越冬與越夏:西洋菜耐寒能力較強,在華南一帶自無問題;在長江流域一帶,一般年份冬季出現-6℃,也無問題。為防止特大凍害突然發生,可將少量種苗寄放在溫室溫床中或小棚覆蓋,次春再拿出來繁殖。西洋菜不耐熱,在盛夏時,可用遮陽網覆蓋,同時實行早排晚灌辦法;如遇暴雨衝出白根,要及時用細土覆蓋,或者在廕庇的牆邊樹下,淺水灌溉,亦可安全越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r要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