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加達!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的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佈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
1967年8月28—29日,馬、泰、菲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由東南亞國家聯盟代替東南亞聯盟。
東盟的宗旨和目標是:(1)以平等與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2)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3)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科學等問題的合作與互相支援;(4)在教育、專業和技術及行政訓練和研究設施方面互相支援;(5)在充分利用農業和工業,擴大貿易,改善交通運輸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進行更有效的合作;(6)促進對東南亞問題的研究;(7)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標的國際或地區組織保持緊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尋與其更緊密合作的途徑。
東盟成員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寮國和高棉。
對話夥伴國:美國、日本、歐洲聯盟、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韓、印度、中國和俄羅斯。觀察員:巴巴新幾內亞。
在雅加達!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的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佈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
1967年8月28—29日,馬、泰、菲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由東南亞國家聯盟代替東南亞聯盟。
東盟的宗旨和目標是:(1)以平等與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2)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3)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科學等問題的合作與互相支援;(4)在教育、專業和技術及行政訓練和研究設施方面互相支援;(5)在充分利用農業和工業,擴大貿易,改善交通運輸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進行更有效的合作;(6)促進對東南亞問題的研究;(7)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標的國際或地區組織保持緊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尋與其更緊密合作的途徑。
東盟成員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寮國和高棉。
對話夥伴國:美國、日本、歐洲聯盟、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韓、印度、中國和俄羅斯。觀察員:巴巴新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