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東西方的世界一直都存在互相的衝突與交融,又存在地緣和文化上的差異,戰爭現象可以說相當之多。

    早期由於道路不通,東西方雖然已經知道了彼此的所在,但大規模的戰爭並不算多,走路都得穿越無數塊地盤,怎麼可能互相打的起來呢。

    不過亞歷山大偏偏卻做到了這點,這位公元前300多年的馬其頓國王,鍛造了一支極為強大的軍隊,他率領著這支軍隊征服了一切“能看得到的地方”,連龐大的波斯帝國都給打得一敗塗地。

    亞歷山大在最後的餘生裡,向東展開了歷時10年的東征,從希臘一直到達了印度,建立空前規模的壓力山大帝國,波斯人、巴克特里亞、粟特人等亞洲民族都臣服於其腳下。據說亞歷山大的戰略目標是“極東的中國”,結果他只打到了印度河流域。

    在征服了一系列印度的城邦後,亞歷山大渡過希發西斯河,準備向恆河流域進攻,但因為部下思鄉心切,不願再繼續作戰,他不得不在公元前325年停止了戰爭,隨後回到了老家。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病死,至今留下許多“馬其頓與秦軍對上誰更強”的話題,同時期是秦孝公年間。

    亞歷山大之後,比較大的東西方戰爭應該算是漢朝趕走匈奴以後發生的事。匈奴人的一部分歸附於漢朝,一部分則持續向西遷徙,這段時間從公元91年持續到290年,200年的遷徙令北匈奴在中國歷史上徹底消失。但在歐洲歷史中他們重新出現,以極快的速度消滅了位於西伯利亞西南歐亞分界線上的“阿蘭聊國”(中國一些古代史書也稱之為阿蘭、阿倫、奄蔡、闔蘇)。

    按《史記》的說法,張騫通西域時阿蘭聊有“控弦十餘萬”,而他們就這樣讓匈人給徹底覆滅了(實際上阿蘭聊與北匈奴關係匪淺,具體事件拜占庭和波斯歷史都有不同的說法)。

    之後匈人一發不可收拾,這些遊牧鐵騎一頭扎進東哥特人的範圍,殺得血流漂杵片甲不留。東哥特的老國王赫曼瑞克率軍抗敵,遭到全殲。繼位的維席米爾整軍再戰,依然落得個被全殲的下場。東哥特就此完蛋,餘部不是投降匈奴,就是跑到西哥特和巴爾幹。

    匈人將投降的東哥特人當做部族整合起來,然後作為前驅的炮灰僕從軍使用,就這樣,匈人的部隊滾雪球一樣膨脹,很快就幹掉了大片日耳曼人、高盧人的蠻族勢力,直接跑去進攻東、西兩個羅馬帝國。

    有匈人在前面做初一,日耳曼、高盧等蠻族也開始對著衰落的西羅馬大行掠殺,這導致西羅馬不得不與匈人結盟,甚至還送出了羅馬皇帝的姐姐給阿提拉和親。在“沙隆戰役”中,匈人終於戰敗,但他們隨即馬上轉進攻擊羅馬,逼得教廷的教宗求饒才罷休。

    匈人的戰爭將當時的羅馬帝國撕得支離破碎,但453年,匈奴領袖阿提拉突然死去,這個蠻族帝國迅速開始了崩潰,日耳曼人、羅馬人、匈奴人、高盧人、哥特人等各種民族互相殺得屍橫片野,最後他們掠奪了金銀、女人後各自散夥而去,西羅馬就這樣跟著滅亡了。我們從歷史書上看到的“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其實就是這麼一段歷史。

    歐洲史關於匈奴人的記載也就此消失,從此匈奴這個民族不復存在。

    1096-1291年,這次又輪到西方對東方發動進攻,在羅馬教皇的支援下,西歐的封建領主、騎士們紛紛對中亞動起了心思,他們發動了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打著宗教的口號,實質是一場對中西亞的掠奪和殖民,各種西方騎士團和領主勢力大行其道,對阿拉伯穆斯林進行了殘酷的殺戮,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建立了零零散散一大堆“十字軍國”,然後他們炮火不停,接著又跑去攻擊拜占庭帝國,打得山呼海嘯,全忘了他們開始的出兵宗旨之一就是“幫助拜占庭人”。

    十字軍的作為受到了天主教、基督教的大肆頌揚,視之為浪漫史詩,但卻受到伊斯蘭教、東正教的大力批判。按照《耶路撒冷史》的說法,十字軍完全就是群宗教瘋子和強盜,他們可以在十字架下完成虔誠的禱告,然後轉過身就展開屠殺,並將所有屍體堆成山一把火燒光,最後在灰燼中扒拉黃金。

    十字軍東征最後在阿拉伯世界的打擊下失敗了,連耶路撒冷城也迴歸了穆斯林的控制,大大小小的“十字軍國”盡數覆滅。歐洲一些國王隨後發動了數次新的十字軍東征,但都以失敗告終。

    用恩格斯的話來說:“十字軍戰爭期間,當西方的重灌騎士們將戰場移到東方敵人的國土之時,他們便開始打敗仗,大多數場合都落得個覆滅的下場。”實際上十字軍東征的軍事和殖民入侵雖然失敗了,但它令西方掠奪了很多東方的知識,也打開了社會的眼界,更促進了文藝復興的誕生。

    之後,蒙古人成為了東西之戰的新主角,這段歷史想必許多人都清楚,都會想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不過對西方戰爭的主角並非成吉思汗,而是他的孫子拔都。成吉思汗主要在進攻花剌子模之時打到了中亞,其中一部到達了黑海一帶。

    1235-1242年的“長子西征”是繼成吉思汗西征後的第二次蒙古西征,也打開了蒙古人在西邊的赫赫威名。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是這次西征的統帥,他們按照蒙古人“老家產留給幼子,長子出去開創新家業”的做法,帶著一眾王子和部族長子、萬戶長子等殺向了西邊。

    這次作戰歷時相當長,蒙古人將馬蹄所到之處殺得屍橫遍野。當時的俄羅斯尚處於“基輔羅斯”的公國聯盟狀態中,沒幾下就讓蒙古人打趴,隨後蒙古人殺向東歐,一路不斷征服西方各王國和民族,也一步步深入到了歐洲。在對匈牙利的戰鬥中,蒙古人打得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抱頭鼠竄,逃進了奧地利。

    奧地利和波西米亞兩國軍隊借多瑙河抵擋住了蒙軍,然而,等到冬季多瑙河封凍,蒙古人踏過了冰河,一口氣殺進匈牙利的格蘭城,並咬著貝拉四世直到亞得里亞海邊,還掠奪了帕拉託、卡塔羅兩座城市。

    因為突然傳來窩闊臺的死訊,再加上大軍長時間征戰損耗過大,拔都大軍就此撤退,沒有再深入歐洲境內。隨後拔都於蒙哥死後,在羅斯區域建立了金帳汗國。

    當蒙古人的統治逐漸開始土崩瓦解後,有一個被稱為“跛子帖木兒”的突厥化蒙古人崛起了,這個察合臺汗國的駙馬爺建立了“帖木兒汗國”,在中西亞縱橫馳騁。

    帖木兒的武力十分強大,他壓根不鳥各國使節,將包括明朝使節在內的多人關押並百般侮辱。他征服了敘利亞,隨後又在安卡拉戰役中大敗奧斯曼土耳其,將這個當時正冉冉興旺的國家打得一敗塗地。帖木兒一生四處征戰,打下了從小亞細亞到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大明永樂皇帝朱棣,在他嘴中被稱為“豬可汗”。

    可笑的是,正是由於帖木兒對土耳其的戰爭,將本來已經完蛋的拜占庭從死亡線上撈了回來,又多活了許多年。帖木兒最後的目標也是中國,他積攢20萬大軍準備侵略明朝,結果病死在行軍途中。有些文學將其描寫為遭遇了錦衣衛的暗殺。

    明朝時期中國的疆域被限制在東亞的範疇內,而徹底衰落的蒙古人也沒有再向西前進。所以很長的時間內沒有再發生東西方的對戰。不過,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在此期間圍攻君士坦丁堡並將之攻克,1461年,拜占庭的全部領土被土耳其佔領,這也勉強能算算是東方又勝過西方一場。

    再後面的歷史說起來就比較醜了,無非是西方大航海時代的興盛,以及隨之而來的對東方的侵略,這個過程從海路開始,因此最早受到侵略的是阿拉伯人的海岸城市,隨即歐洲人將爪牙伸向了東南亞地區,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中國的衰落,東亞、南亞地區幾乎都不存在什麼對西方人的抵抗,來自海洋的新形勢擴張讓東方人覺得很懵圈,等到發覺不對的時候,已經是幾個世紀以後了。至於大清朝是怎樣抵抗洋人的,我想這個不必多說吧?

    中國衰落期間,日本成了個“小強”,他們很快也加入進了列強的隊伍之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參與了對德的戰爭,與德國海軍在海上發生了幾起戰鬥,還圍攻了青島,打得德華人投了降。之後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權益在巴黎和會上被轉給了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在戰爭中對敵了多個歐洲列強國家,太平洋戰爭一開始就打爛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隨後又幹掉了荷蘭、英國的東方艦隊,還兩次摧毀了來襲的英國Z艦隊,侵吞了大量列強的殖民地,可謂將西方吊在南洋暴打。

    不過日軍最終還是失敗了,工業力量上更強大的美國迅速翻盤,很快就將日本打入無底深淵。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泰國與法國還發生過泰法戰爭,結果是受日本支援的泰國勝利,甚至法國還有小塊領地被泰軍包圍封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徹底歇了菜,各國的殖民地軍隊也紛紛迴歸。在劃分勢力範圍的時候,得意洋洋的美軍將北韓透過三八線割為兩半,隨後他們支援的李承晚南北韓與金日成政權發生了戰爭。

    北韓戰爭前半段,北韓人民軍勢如破竹,一口氣打到了釜山,殺得美韓軍鬼哭狼嚎。但美軍直接來了個仁川登陸,從北韓半島的蜂腰部將人民軍掐為兩段,被打回原形的人民軍很快就敗退到了鴨綠江邊。

    這時候中國接受了金日成的求援,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幾番血戰,將美韓軍打退到了三八線外,還一度佔領了首爾。之後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武裝對峙,最終美軍無奈簽訂停戰協議,中朝取得了勝利。

    北韓戰爭之後是法越戰爭,中國支援越南人民進行了反法的戰鬥,將法國殖民者趕出了越南。

    美國緊接著插手了越南事務,導致戰爭越盤越大。但依靠中國和蘇聯為後盾,越南在長時間的鏖戰中將美國拖下了泥潭,最終美國不得不灰頭土臉的滾出了中南半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迪吃胡蘿蔔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