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波若行者

    一般我們把太好說話的人叫老好人,而“老好人”這類人是沒有界限的,就是說她對自己沒有樹立起個底線。長此以往大家就會不斷進入她的界限,比如請她幫忙,讓她幹一些不屬於自己的工作,說一些過分的玩笑話,不公平待遇,甚至她在朋友心裡的位置也是比較低的。

    這一類人自我價值感都比較低,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怕被拋棄。同時她也會不尊重別人界限,比如過分關心別人,代勞屬於別人私生活的事情。所以總是“出力不討好”。曾有一個諮詢者很痛苦的跟我說,她受不了自己的婆婆,內心很痛苦。問及原因才知道,這個婆婆過分的對她好,好到早上沒起床就把蜂蜜水端到她的房間(不敲門),幫她洗衣服(包括內褲),應該吃什麼做什麼,不能吃什麼做什麼…… 這個婆婆就是一個典型的沒有界限的人。

  • 2 # 涵雨瀟瀟

    作為一個一直以來被同事或者業務物件誇讚脾氣好,好說話的小科員,我用切身體會來告訴你,辦公室太好說話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記得剛入職的第二天,辦公室領導讓我認真學習下相關的政策,並安排了同事帶我熟悉簡單的業務。那時候的我處於懵懂期,說話都要帶著討好的笑容,結果入職第5天快下班的時候,一個40多歲的大姐報了厚厚的3摞材料給我,告訴我她要休假一週,讓我把這些材料按單位、時間歸檔。一週後,她休假回來,我把辛辛苦苦整理好的材料給她,換來的是一句“好的”,心裡頓時就委屈極了。自那以後,很多同事看我脾氣好,都把自己手頭的工作或多或少的分給我來做,實習期的我全都忍了。

    直到一天,7樓綜合辦公室的同事下來送材料,一個大姐讓她順便把另一份資料帶去5樓交給某領導,那個年輕的同事立刻拒絕了,用的理由也是那麼簡單粗暴:“不是我的工作,你自己去送吧”。我驚訝於她的直接,更驚訝的是他走後,沒人議論她的拒絕,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

    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有些大,我開始瞭解,人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本份,好說話是禮貌,但太好說話了就是被欺負的物件了。而這一切,你是不要指望領導來解決的,只要有人完成工作,內部的那些小心思他是不想理會的。

    希望我自己的這些經歷可以給那麼一直溫和有禮的小朋友們一些啟示,辦公室中可以做好人,但也必須學會拒絕。

  • 3 # 鏡頭iread我讀

    太好說話,在我理解就是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後果就是憋屈死自己:

    1、沒有原則,就沒有機會沒有原則,大事、重要事一般不會有機會去做,因為輕易放棄原則往往意味著不重視整體的利益,沒有大局觀,當然沒有機會做事,也很難有機會升遷。2、好好先生,會累成騾馬不敢說不,就會用好好好得到一堆別人不想做不願做不屑做的事情,背上猴子越來越多的結果就是壓垮自己,而自己本職的事情在需要別人配合時則會迎來各種推拖拉,最後累死無功、出錯有過。3、太好說話,就會被習慣性忽略往往很多事情都會徵求大家意見,而一個總是太好說話的人,大家潛意識中他什麼都可以接受,在討論和考慮具體利益時,就會被當成利益的犧牲品和平衡機,習慣性的忽略其實就是不尊重。4、自動取悅別人,其實是自卑的虛偽太好說話的人不是不計較,而是怕別人有看法不敢計較,為了維持可能並不存在的好印象和關係而置自己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別人的反應,因為猜測不斷的取悅別人,最後喪失了自己。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中庸之道也要求外圓內方,好說話分物件分場合分事情,一味憋屈、忍讓,並不能獲得認可,而會被忽略。

  • 4 # 郭沖沖快樂的一家

    很多人都喜歡在辦公室沒事的時候聊聊天,有時候我們總能看見某個人在同事中間來回穿插,一會跑這說會,一會跑那聊會,美其名曰性格外向的人朋友多。其實主要是看怎麼去看待這個事情,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有的人可能就認為在辦公室不能死板的辦公,有時候也該有活躍的時候,所以活躍的後果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下。

    一、大聲說話耽誤別人工作的人

    有些人本身的說話嗓門就很大,所以在說話的時候很不自覺的就把嗓門拉高,搞得在他周圍的人根本沒辦法繼續工作。嚴重影響了別人的工作。對於這些人應該有意的去注意一下自己,作為同事應該去提醒一下他,這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如果一個公司每個人都吵架式的說話。我相信沒有一個公司的人來談業務被對方吵架式的輪番轟炸。

    二、來回跑動說話的人

    還有一類人就是不在自己的工位上好好待著,到處去聊天,好像是公司花錢就專門請他來說話烘托氣氛似的。遇見這類人的時候,如果自己本身有工作沒完成的時候,就兩三句話搪塞就可以了。如果說恰巧自己也沒有工作的話,說上兩句話也是可以的。總之就遵循在公司工作是第一位的。剩下的全部要為工作去服務的。

    綜上所述,在辦公室裡應該儘量不影響別的同事說話,否則就會遭到同事們的孤立。

  • 5 # 霸王課

    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在生活中,太好說話都不是什麼好事情。太好說話你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幫我影印一下檔案吧。”“好。”“幫我做一下這個表格吧。”“好。”“幫我帶一個午餐吧。”“好。”

    剛開始別人請求你幫忙的時候還是詢問的語氣,你答應幫忙,覺得幫一次也沒什麼,對方就會感激涕零。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別人經常找你幫忙,但是這樣經常佔用你的時間,你也是不願意的。

    你想要拒絕,又害怕同事生氣,損害你們之間的關係。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事總是找你幫忙,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他害不害怕損壞你們之間的關係。或者你下定決心拒絕,結果同事竟然還勸說讓你幫忙。

    該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1、首先,你需要明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雪中送炭才會令人感激,你經常性的幫助會讓人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養成一種習慣,這就是所謂的“救急不救窮”。

    2、一段良好的關係絕不是你用“不拒絕”可以換來的。當你做回自己時,你會發現你更能收穫真正的友情,大家反而更喜歡你,讚美你的真性情。當有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請求時,

    3、學會溝通。黃執中曾說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是溝通上的問題。當同事向你請求幫助的時候,你可以先告訴對方你手頭還有多少事,需要多少時間,最近恐怕沒有時間幫他弄,雖然你很想幫忙,但是你也只能說句抱歉了。

    綜上所述,一定要懂得拒絕,從一開始就建立你與他人之間的界限感。

    ——END——

  • 6 # 明哥聊求職

    一個人好說話,就會不懂拒絕,往往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自己。

    最糟糕的是,等到你實在撐不住的時候,反彈可能會很強烈和激進,然後不理智的得罪了所有人,之前的好心,全部付之東流……

    初入職場,可能會有人忠告你,有點眼力見兒。

    這話其實沒毛病,但千萬不要變成沒有原則的濫好人,時間久了……

    “小王,幫我訂個午餐”“小王,給我列印一份合同”“小王,去訂個會議室,通知下所有人” ……

    打雜的小屁事都塞給你,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張三不願意乾的髒活,李四不喜歡做的累活,都可能一股腦的丟給你……

    你的善良,會被壞人利用,你的不好意思拒絕,就是好欺負的標籤。

    手頭的活一定要排好優先順序,自己的工作還沒處理好,泥菩薩過河了,還想著去普度眾生,這不是有愛心,這是腦袋進水了。

    當你自身都難保的時候,學會委婉的拒絕別人,這是職場的必修課。

    該攬的活要攬,證明自己的價值;不該攬的活沒必要爽快答應,尤其明明是同事自己的活。他可以裝繁忙,你同樣也能裝,沒必要針尖對麥芒,搞砸了氣氛,只要表現出來“我很想幫你,可我能怎麼辦,我也很忙啊”就行了。

    書本告訴我們,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但生活告訴我們,想要別人由衷的尊重,除了你得尊重別人外,你還需要一點能力和特長,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要記住你來工作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驚喜,交不到朋友也正常,你不是人民幣,不會人人喜歡你。

    成年人的世界裡,遊戲規則很簡單,你只有足夠牛逼才沒人敢把你當傻逼!指望別人同情弱者,是一種天真;意識到強者才能生存,是一種成長。

    所以,韜光養晦很重要,做好自己的業績,比什麼都重要。

  • 7 # 神馬娛樂文化服務

    太好說話是因為不能“不好”說話的原因?什麼意思?

    一般好說話的都是誰,

    新人,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職場,前輩們叫你“打個雜”什麼的,你沒辦法說“不”,不然結果會怎樣,你自己去度過這個“新人”的階段。

    老好人,他們一般認為同事間相互幫個忙沒什麼,或許還因為曾經經歷一度風靡的“好員工不能說‘不’”的職場洗腦風波。現在就已經習慣了。

    那他們有什麼後果呢?

    人緣比人好些;

    工作會比人多“一些”;

    機會比人少些;

    升職比較慢些;

    可以這麼做?

    有很好的“群眾基礎”,選擇跟領導站隊。

  • 8 # 知我心理學

    在職場,面對來自同事和上司的各種要求,我們當中有人總是太好說話,不會嚴辭予以拒絕,被冠上“老好人”的帽子。令人懊惱的是,“老好人”們往往不會因為自己長期慷慨相助而被身邊人讚賞,反而常常因為小的差錯而被怪罪,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形象。為什麼“老好人”會存在呢?我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不做“老好人”?下面聽聽專家如何分析:

  • 9 # 古靈精怪鹿

    在辦公室好說話是好事,但太好說話就是壞事。

    1.好好先生,什麼雜活兒都得幹

    在職場,太好說話的一大壞處就是,你會有忙不完的雜活兒。

    這位同事讓你幫忙列印個檔案,那位同事讓你幫忙接杯熱水,還有人讓你幫忙寫個資料,完善個表格…………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許多件小事彙總起來,就會讓你忙得焦頭爛額。到最後,你就變成了辦公室裡的勤雜工,工作量大,但工作能力卻沒有質的提升。

    2.幫人幫出錯,責任自己擔

    太好說話的人,總是拒絕不了別人的請求,以至於不得不去做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職責的工作。

    但是,你既然已經答應了同事幫忙,所以在同事眼裡,你就會對這項工作負全責。一旦出現什麼錯誤,那個請你幫忙的同事會第一個甩鍋給你,你就成了那個委屈的背鍋俠。

    3.加班耗身體,升職加薪難

    太好說話,不懂得拒絕別人的需求,結果就換來了自己無限制的加班,熬夜加班,弄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消耗了身體與精力,可即便這樣也換不來領導的認可,更換不來升職與加薪。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一直在幫別人幹活,卻忽略了自身技能的提升與業務的精研。你以為自己在幫同事幹活是在最佳化自己的人際關係,而實際上你是在為別人的升職加薪鋪路。你見過有哪個老好人獲得升職加薪的?

    老好人一直都是辦公室裡被欺負的那一個,老好人如果升職加薪了,那辦公室的同事去欺負誰呀?

    4.習慣性討好,自卑又膽小

    那些太好說話的人,他們的本意其實不是幫別人幹活,而是想著討好別人,讓自己獲得一個良好的辦公室人際關係。

    除此之外,這樣做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自己太自卑,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資本,也沒有勇氣去拒絕別人哪怕過分的要求,更不敢反抗別人,卑微又膽小。

    但,長此以往,自己可能會變得更自卑,更不敢對別人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見,這樣也很難讓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有亮眼的表現。自己也會活成辦公室裡的小透明,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陷入忙碌與平凡之中。

  • 10 # 葉偉

    有一些人在職場中總扮演老好人的角色,他們樂於助人,喜歡替別人打下手,總忙於穿梭在各個崗位之間,看似“忙”碌的背後卻是自我價值的降低和廉價勞動帶來的輕視與不尊重,如此替別人便利,卻帶不來任何人對你的好和機會。這些無意義的簡單雜事只能讓自己越來越廉價,越來越沒有價值。

    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摧毀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而辦公室太好說話的人就是這種人的寫照,乾的都是打雜的事,忙的都是別人的事,唯獨沒有一件是自我成長的事,這樣的方式足夠摧毀一個人。

    看過去年熱播劇《三十而已》的人,應該對劇中有毛曉彤扮演的鐘曉芹這個人物留有深刻印象。劇中的鐘曉芹就是一位在辦公室太好說話的人,只見在辦公室就她一人奔跑著穿梭於各個辦公桌間,忙的不亦樂乎,而自我業績平平。可以被他人呼來喚去,可以被領導隨時當“替罪羊”,可以如空氣般的存在。

    那在辦公室太好說話會是什麼後果呢?

    成為“職場便利貼”。

    “職場便利貼”源於臺灣三立偶像劇《命中註定我愛你》。指的是工作上配合度極高,忙於處理例行性事務,但工作效果又時常被老闆忽略,升官加薪都無望的小人物。就像是一張隨手可撕的便利貼,不起眼也不特別,但你的身邊一定有她。她們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採用這種方式去刻意討好。

    成為雙方博弈的犧牲品。

    因為她們無足輕重,在職場中無價值,所以很容易被別人忽視,不尊重,自然在公司,當出現與某方利益矛盾衝突的時候,你就會成為犧牲品,為公司承擔後果,成為雙方博弈的“替罪羊”。《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也是由於公司租戶“售假”,她替公司說話被影片曝光,公司為平息此事,開除她息事寧人。

    成為必然的淘汰者。

    大量繁雜的事物讓你沒時間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大量時間被打擾、被耗費、被切割。自己本職工作都幹不好,卻忙於為他人幹雜事。在這樣一個價值交換場裡,將成為必然的淘汰物件。今天的結局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為沒有角色定位,不懂職場規則,不會自我成長,不能獨當一面的無價值者又有誰看得見?

    【總結】總之,在辦公室太好說話會成為別人廉價的勞動力;會被別人利用 ;被公司無情淘汰等等,可以說是摧毀一個人的最佳方式。讓你沒時間思考、沒時間成長、沒時間花時間在自己身上,所有這些都是“職場便利貼”最後的宿命。所以永遠記著一個職場原則:永遠花時間在自我成長上,絕對不會錯

  • 11 # 職場飛飛

    職場上,太好說的人往往對應的標籤就是老好人。具體表現就是,對於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懂拒絕、不會拒絕、不敢拒絕;在人際關係上,就是誰都不得罪,事實上是誰都得罪了。一個人在職場中如果太好說話,一般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一是工作會越來越累

    這可能是最直觀的感受,因為好說話,所以一些臨時性工作、分工不明確的工作、甚至分工很明確不是自己份內的工作,都會以各種理由安排到好說話的人名下。短時間還可以,長時間這樣不分份內份外的一直埋頭苦幹,工作就會越來越多,自己當然會越來越累。

    剛到現在單位的時候,由於是新人,年齡在單位也是最小,所以經常就會有各種額外的工作安排過來,自己不敢拒絕也不會拒絕,反正是來什麼就做什麼。印象最深的就是替別人開會,只要別人不想去的,都可以安排我去,讓我苦不堪言。很多都是臨時抓夫,一點準備都沒有。還記得有一次,一個不分管我的領導,給我打電話,讓我替他參加一個會議,說他臨時有事去不了了。而他打電話的時候,會議已經開始好幾分鐘了。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會場,硬著頭皮推門進去,別單位都是領導過來的,就我是小兵,還遲到了,真是著急的的滿頭大汗。

    沒過多久就被安排到辦公室工作,因為單位辦公室人員很少,除了我都是女同志。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不管是不是我的工作,基本都會想到我,剛開始我覺得這是不是在有意鍛鍊我。時間一長,就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別人不想做得不願做的,或者領導不好安排的,都會直接安排給我。我就像一個垃圾桶,反正沒人要的不想幹的,都可以給我。

    比如人員考核、人員培訓管理,這明顯是人事幹部的工作,但是人事就找分管領導,說這項工作她不熟悉完成不了。領導就直接找到我,讓我完成一下,第一次我就答應了,想著幫忙一下。沒想到的是,此後這方面的工作領導就直接籤給我了,感覺這就是我份內的事了。再比如年終考核的時候,我既要寫所有的材料,又要準備自己負責的4個考核專案的考核資料。這時候有人覺得自己的考核資料不好整理,就找到領導,領導就又找到我,說讓我協助整理一下。我說自己確實忙不出來,但領導又說了一堆有的無的,最後抗不過,又礙於面子,只得答應。結果就是我忙的昏天黑地,別人玩的昏天黑地。

    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只要是分工不明確的,領導覺得不好安排別人的,就會直接安排給我。哪怕是很多有明確分工的,領導有時候為了照顧某些人的想法和情緒,依然還是會安排給我,哪怕我在忙。這幾年,基本一直是這個狀態。現在覺得做得太累了,因為經手和負責的工作多了,自己總是一直在緊張的狀態中,感覺壓力很大工作很累。現在也開始說不了,但是長期以來在領導心中形成的印象就是,安排什麼我就要做什麼。所以開始說不的時候,領導還很不高興。但是我想要改變這種狀態還是靠我自己,也不是短時間能徹底改變的,先學著慢慢說不,不再有增量,慢慢來改變自己這種狀況。

    二是心情會越來越差

    沒有人能夠一直無緣無故的,心甘情願地替別人做事。哪怕再好說話的人,也有心不甘情不願的時候。即使嘴上還在答應,手上還在做,但並不代表著心裡就很樂意,心裡就沒有意見和想法。相反,好說話人的,由於長期以來好說話,一直處於一種被壓榨的角色,負面的情緒就會慢慢滋生並在心裡積累,時間越長,心裡的負擔和負面情緒就會越來越重。心裡擔著這樣的負擔,心情又怎麼可能快樂起來呢?

    最近一年多,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因為負責的工作確實比較多,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已經非常吃力了。領導再安排一些不是自己份內的工作的時候,就會心裡很煩,但是面對的又是領導,又不能直接撕破臉面,只有自己憋在心裡,越憋自己越苦悶。有時候就想,這工作到底幹得有什麼意義呢?

    尤其今年,辦公室一個小姑娘請了長假,就只剩下兩個人了。我就建議請領導重新分工一下,不然請假的姑娘的工作就擱淺了。如果讓我一個人承擔,確實沒有這個能力了。但是提了幾次,領導都不同意,意思另一人剛到辦公室來幾個月,還要讓她再適應一下,說她她已經很忙了,讓我把剩下的先承擔起來。我當時心裡就很鬱悶,為什麼領導眼裡就只有別人忙,而看不到我忙呢?我也不是萬能的呀!說白了,就是我好說話,因為安排別人,別人不答應,所以才反過來壓在我身上。

    其實不光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單位新招了一名年輕人,年輕多幹點活無可厚非。但是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有時會將分工明顯不屬於年輕人的工作安排給他,一兩次年輕人還沒有什麼。次數一多,年輕人心裡也很煩,經常私下吐槽這不是欺負年輕人嘛,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完,還要幫著別人扯淡,弄的是怨聲載道。

    因此,好說話的人,就會陷入一個怪圈。逆來順受吧,心情肯定會不爽,憑什麼自己要做這麼多份外的工作?堅決反擊把,心情依然不會開心,因為這會讓你覺得做了惡人一樣,心裡也很虛。所以,如此反覆,心情就會越來越差。

    三是關係會越來越差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直好說話,別人無論有什麼不合理的要求,你都會應承下來。時間一長,你給別人的印象就是,無論他說什麼要求什麼,你都會答應。如果有一天,你說了不,別人就會不適應,就會覺得你怎麼可以說不,認為你已經不是原來的你,沒有必要對你像以前一樣“好”。

    比如前不久,組織部要單位制定一個人員考核辦法,這明顯應該是人事的工作,但是領導卻找到我,說這應該是我的工作。我直接回絕了,說這是人事幹部的事,我確實完成不了。領導當時很不高興,一聲不吭,黑著臉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下班的時候,給我發來一個考核方案,讓我存檔。原來,他親自操刀弄好之後給了人事幹部。還專門給我發了一份,我想可能是要向我傳遞什麼資訊吧。經過這件事後,明顯感覺到領導對我有了看法,最明顯的就是不再像以前一樣,在我辦公室有說有笑了,凡是都是一本正經的。

    前段時間,有個科室要擬一份通知。他們的分管領導找到我,說要擬一份通知,並說了大致意思,最後說讓我幫忙擬一下。我還是比較委婉地拒絕說,通知內容您還是安排相應科室的人員來擬定,因為涉及的業務知識,我不瞭解,怕出錯了,到時候我可以負責格式調整。沒想到這名領導有些不高興,說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沒必要這樣推來推去。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這名領導很不高興地離開了。通知擬好後,要透過辦公室發,那名領導就在通知上籤了一句,請我審定後發文。看到這個籤批意見以後,當時真的很無語,這不是明顯的為難我嘛。

    其實,慢慢就會發現,即使你逆來順受,幫別人做了很多份外的事情,在別人眼裡這都是你應該做的,並沒有什麼感激之情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說了不,那別人一定會認為是你變壞了,就不會再對你“好”了。

    四、發展會越來越受限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職場上是誰會搞關係誰會要,誰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因為好說話,所以在很多關係到個人發展和進步的事情上,領導和單位自然而然地會優先考慮別人,把好說話的人放在最後,甚至壓根就不會想起來。

    第一次職級晉升的時候,大家都很期待,大多數人都想著單位和領導肯定會合理考慮的。當擬推薦名單透過小道訊息出來以後,有人就很不滿,找領導找組織部。結果領導在正式考察推薦前一天,找到擬推薦中的一人做工作,讓她放棄這次機會。那時她只有兩年就要退休了,而鬧得那個人比她年齡還要小,還遠沒有到退休的時候。最後鬧得人晉升了,被做工作的人到退休也沒有晉升了。

    到辦公室第二年,單位年終評優的時候,我在民主測評時是全票。但是領導開會在定最終人選的時候,就提議不按票數多少看,而是想把優秀給另一個和他走的很近但是測評票數不高的人。理由是要用這個優秀去激勵那個人,讓他有更大的進步。理由很充足吧,讓人很無語吧。

    所以說,你工作做的再多,平時再忙,也抵不過領導的一句話。而在這個領導決定一切的環境中,好說話又聽話,能做又做的多,都是沒有用的。

    總結與感悟

    職場上,好說話的人看似很受大家歡迎,那是因為你能逆來順受,能滿足他們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如果有一天你對他們說“不“的時候,他們就會翻臉不認人。而且因為好說話,有好處的時候,領導和單位一般也不會想著你,而是先想著那些不好說話的、和領導關係近的。所以,職場上,要不卑不亢,該拒絕的拒絕,還說不的時候說不,切不可當個好說話的老好人,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 12 # 驛城曼陀羅

    如果一個人太好說話,不懂拒絕,往往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自己。

    初入職場,可能家人會忠告你,有點眼力勁兒。話其實沒毛病,但千萬不要變成沒有原則的濫好人,時間久了……

    “XX幫我列印個檔案吧”“XX,幫我列印一張表格吧”“XX,幫我買份飯吧” ……

    打雜的小屁事都塞給你,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張三不願意乾的髒活,李四不喜歡做的累活,都可能一股腦的丟給你。開始可能會給你帶著商量的口氣,時間長了大家都會習以為常了。

    你的善良,會被壞人利用,你的不好意思拒絕,就是好欺負的標籤。

    手頭的活一定要排好優先順序,自己的工作還沒處理好,泥菩薩過河了,還想著去普度眾生,這不是有愛心,這是腦袋進水了。

    當你自身都難保的時候,學會委婉的拒絕別人,這是職場的必修課。

    該攬的活要攬,證明自己的價值;不該攬的活沒必要爽快答應,尤其明明是同事自己的活。他可以裝繁忙,你同樣也能裝,沒必要針尖對麥芒,搞砸了氣氛,只要表現出來“我很想幫你,可我能怎麼辦,我也很忙啊”就行了。

    書本告訴我們,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但生活告訴我們,想要別人由衷的尊重,除了你得尊重別人外,你還需要一點能力和特長,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九七四年屬虎適用哪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