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
2 # 杭州瑪莉亞四維中心
胎寶寶是處於一種漂浮狀態,就像人類在水底游泳一般,怎麼轉,周邊都是水和適中的水壓,胎寶寶不會有任何的不舒服感覺。臨產前,胎兒就會為分娩做出準備,他會採用“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讓自己的頭部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中,並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這就是入盆。如果頭部順利娩出,身體就很容易出來了,而且 頭部先出來的話,寶寶就可以呼吸了。
胎兒在孕晚期,大多數的胎寶寶頭部是朝下的,這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這是人類長期進化的一種能力,或者說本能;再者,胎寶寶的周邊有胎膜和羊水包圍著,大自然的進化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可能也正因為如此,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前,艱苦惡劣的情況下,人類也可以進行繁衍生息,這就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法寶吧。大約在孕期第38周的時候,胎寶寶就準備入盆了。
此時的胎兒會以頭部向下,身體在上方,使整個人倒立過來的姿勢做好準備。胎兒一天天長大,媽媽的辛苦很快就熬出頭了,寶寶也很快就跟媽媽見面了,在孕38周的時候,胎寶寶就要入盆了,此時胎寶寶是頭部朝下的姿勢,整個人都是倒立的,這個姿勢在我們看來真的是挺難受的,但胎寶寶為了能順利娩出,讓媽媽少受罪,很樂意為媽媽付出,因為胎寶寶的頭比較大,身體比較小,在分娩時頭部是最難娩出的,醫生會根據寶寶的頭部來測量孕媽骨盆的寬度。
胎寶寶在28周之前因為體積比較小,羊水又比較多,所以在子宮裡的位置是很多變的,有時是頭朝上,有時是頭朝下。但是28周之後胎兒就會慢慢調整自己的體位,以頭朝下,腳朝上的姿勢等待分娩。
胎兒的頭為什麼是向下的?1.為了更好的配合媽媽分娩。我們都知道,胎兒的胎位有幾種,有頭位,臀位,橫位,這幾種胎位又可以細分為好多種,感覺就是五花八門。但是正確的胎位應該是胎兒的頭在下面,腳在上面,也就是頭位,這樣的話胎兒到了孕晚期才會更好的和骨盆銜接,因為胎兒出生必須要經過產道,如果是頭位,胎兒入盆之後,由於胎兒的頭部是整個身體最堅定的地方,只要頭部能經過產道,身體就能經過產道,那麼胎兒就能更順利的分娩出來,所以頭位是最好的胎位,胎兒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也為了媽媽的安全選擇這個胎位,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當然了,臀位也有可能順產,不過風險就大很多,如果是橫位就不建議嘗試自然分娩了。
2.地心吸引的作用。胎兒在羊水裡面處於一個真空的狀態,在胎兒還小的時候,可以在子宮裡自由的游來游去,就像一條小魚在水裡游泳一樣,慢慢的胎兒越來越大,不過胎兒的頭是整個身體中最重的部位,到了孕晚期羊水的量會慢慢變少,浮力就沒那麼大了,於是胎兒的頭就自然而然地向下了。
3.為了配合子宮的形狀。都說寶寶出生的時候子宮像一個圓球,但事實上子宮並不是圓球,而是像一個倒放著的梨,上面大下面小。胎兒在28周之前體積比較小,子宮的形狀並不影響Ta的活動,可是當胎兒越來越大,在子宮裡就越來越不好活動了,所以胎兒為了配合子宮的形狀,會把頭向下,把腳放在上面,然後手腳在子宮底上面的位置就會寬鬆一些,更方便胎兒活動。 胎兒頭位是最適合生產的姿勢,所以到了孕晚期胎兒一般是以頭位等待分娩的,如果胎兒不是頭位的話孕媽媽就要想辦法糾正胎兒的姿勢。在懷孕30周之前,由於胎兒還不是特別大,所以一般都能自己調整過來,孕媽媽就不需要特意干預,30周以後如果胎位不正,孕媽媽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糾正胎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胸膝臥位,只要孕媽媽堅持,一般都能糾正過來。
可能孕媽媽會比較好奇,平常倒立的時候,我們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比如說頭暈,腦充血,那麼胎兒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Ta會有這種感覺嗎?肯定不會呀!其實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是處於一個真空的狀態,因為有羊水的關係,不管哪個姿勢對於胎兒來說都是一樣的,內壓都一樣,所以就算胎寶寶倒立,其實也和站立時候的感覺是一樣的,並不會影響胎兒,也不會導致胎兒不舒服。所以孕媽媽就不要想太多了,不用擔心胎兒會不舒服,胎兒很享受這種感覺呢。
所以胎兒的頭向下其實是很正常的,也是最自然最符合規律的一個姿勢,相反,如果胎兒的頭沒有在下面,而是在左邊右邊或者上面的話,這些反而是異常的胎位,不利於分娩。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一般是因為羊水過多,子宮畸形等。總之到了30周以後胎兒頭位就是最好的一個狀態,慢慢的,胎兒就會入盆,為分娩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