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整改內容
1、總則
1.1、為使我公司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進一步落實重大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建立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消除事故隱患,提高其本質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適用於本公司內所有崗位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事故隱患的定義
事故隱患,是指可能導致事故發生(人身傷亡或者經濟損失)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
3、組織管理
3.1、管理原則
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實行“分級監管、各負其責”的原則。
3.2管理組織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公司安委會的領導下,由安全技術科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專業職能人員負責組織實施。各二級單位分級成立隱患治理組織機構。
3.3各級隱患排查組織的職責
3.3.1安委會研究和審查有關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治理,督促落實消除重大事故隱患的措施,保證整改資金到位。
3.3.2安全技術科審查較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治理,督促落實消除較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措施。負責各類事故隱患的彙總、複查工作;負責重大事故隱患的上報。並負責對安全裝置、安全設施、消防應急設施及器材、勞動防護用品進行檢查。
3.3.3生產技術科負責審查較大生產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實消除較大生產事故隱患的措施及複查工作。並負責對生產工藝執行狀況進行檢查。
3.3.4材料科負責審查較大裝置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實消除較大裝置事故隱患的措施及複查工作。並負責對生產裝置執行狀況及備用裝置進行隱患排查治理。
3.3.5工會負責勞動組織及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的隱患排查工作。
3.3.6質檢中心負責生產指標的隱患排查工作。
3.3.7安管科負責安全班組,裝置、設施的定置隱患排查。
3.3.8後勤部科負責勞動紀律的隱患排查工作。
3.3.9專案部各管理人員為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第一責任人。二級單位隱患治理組織機構負責組織對施工現場各班組崗位安全、生產工藝、施工機械進行定期檢查,並落實一般事故隱患的治理及所有隱患彙總、上報工作。
3.3.10班組隱患治理小組負責組織對各崗位進行安全生產,對查出的隱患負責組織立即整改、作好彙總記錄。整改不了的隱患上報車間隱患治理組織,並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3.11各生產、工藝崗位負責對本崗位生產工藝裝置、安全、裝置進行隱患排查。對查出但不能整改隱患上報班組隱患治理小組。
4、隱患排查
4.1隱患排查時間
4.1.1公司安委會組織各職能單位每月進行一次綜合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4.1.2隱患治理組織每半月組織本單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4.1.3班組級安全管理人員每班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4.1.4各崗位人員當班期間內隨時進行巡檢並排查各類安全生產隱患。
4.2隱患排查人員
4.2.1公司級隱患治理組織由安委會各職能部門參加。由生產技術科、材料科、安全技術科、質檢中心、工會、企管科、勞動人事科組成。
4.2.2工地隱患治理組織機構由各班組長裝置、安全員,技術員、施工員組成。
4.2.3班組安全隱患排查小組由各化工班班長及兼職安全員組成。
4.2.4各崗位隱患排查由崗位操作人員組成。
4.3隱患排查內容
4.4隱患排查上報程式
4.4.1各班組人員將排查出的安全隱患立即進行整改,如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上報班組長。
4.4.2各班組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如不能立即整改,要採取可行的安全防範措施,並上報本專案部隱患排查小組負責人。
4.4.3現場隱患治理小組將各班組彙總上報的安全隱患進行審查,並積極落實隱患治理措施,並上報各職能部門備案。
4.4.4對施工現場不能整改的安全隱患及上級部門查出的由安全員審批、拿出可行整改方案、制定相關應急預案,並在各職能部門備案。
4.4.5安全技術科對公司彙總上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
4.5建立臺賬
4.5.1各班組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在本班組建立安全隱患治理檔案。臺賬內容包括責任人、整改時間、整改措施及安全投入資金。
4.5.2各班組上報到專案部的安全隱患,由施工現場隱患治理小組建立隱患治理檔案。臺賬內容包括責任人、整改時間、整改措施、防範措施及安全投入資金。並上報公司相應職能部門備案。
4.5.3由安全員審批的,除各相關單位建立檔案外,並在各職能部門建立檔案。
5、隱患分級
5.1分級依據
依據《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本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技術規程》相關條款,根據作業場所、裝置及設施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按照可能導致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環境影響的後果、嚴重程度、整改時間、投入資金進行定性或定量評估,將安全隱患分為三級。
5.2隱患級別確定
5.2.1隱患級別以判定它的三種要素條件(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影響)進行判定,達到其中任意一種最嚴重的要素條件且整改時間、投入資金達到相應數量的即判定為相應隱患級別。
5.2.2分級
5.2.2.1重大隱患(一級):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即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5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或可能造成市區範圍內的重大社會影響,且整改時間10天以上半年以內,投入資金50萬元以下的。
5.2.2.2較大隱患(二級):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即可能造成系統停車或造成1人死亡,或2人以下重傷,或者1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且整改時間10天以內,投入資金在10萬元以下。
5.2.2.3一般隱患(三級):可能造成生產系統降負荷或造成人員輕傷事故,或者1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且整改時間3天以下,投入資金在1萬元以下的。
6、隱患評估、報告
6.1隱患的確認
6.1.1班組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編制事故隱患報告書報專案部備案,由專案部隱患治理組織機構對事故隱患進行初步確認和分級。
6.1.2屬於一般隱患,由專案部制定落實整改措施方案,明確責任人,編制資金投入計劃。
6.1.3屬於較大、重大隱患,由安全員編制隱患報告書,報公司相關職能部門(生產科、裝置科、安全技術科)備案。
6.1.4事故隱患報告書內容:
6.1.4.1隱患報告單位
6.1.4.2隱患的主要危害
6.1.4.3事故隱患現狀
6.1.4.4現採取的防範監控措施及應急方案
6.1.4.5有關隱患的檢查、檢測、佐證材料
6.1.4.6消除隱患的辦法及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6.1.4.7現隱患監控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7、隱患整改
7.1一般事故隱患,由責任單位立即整改,最長期限不得超過3天。
7.2較大事故隱患,經職能部門確認後,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內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天)要按時完成。
7.3重大事故隱患,隱患責任單位上報到安全技術科和相關職能單位,經安委會研究確認後,寫出可行性整改方案,確定安全隱患整改所需資金,並由責任單位採取可行性措施,制定出應急預案。明確隱患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間、完成隱患整改,並上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由公司安委會組織進行復查。
7.4隱患整改單位建立健全整改檔案,公司主管部門根據整改時限進行復查,並建好檔案。
8、隱患排除的確認
8.1一般事故隱患,由專案部隱患治理組織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8.2較大事故隱患,由職能部門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8.3重大隱患,由公司隱患治理組織機構對其進行復查,對整改情況上報集團公司備案。
8.4對未按時整改,治理不合格的,責任單位及職能部門重新登記,重新明確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方案和措施。
8.5各單位每月25日前將隱患(分級)排除銷賬情況彙總後上報各職能部門。
9、考核
9.1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行“誰排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管理和考核。
9.2實行公司對專案部、專案部對班組、班組對個人的分級考核機制。
9.3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責任制不落實致使隱患長期得不到整改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依據《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和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等相法規定嚴肅處理。
9.4任何個人對整改隱患或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有權向公司安委會報告或舉報。對及時發現和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對舉報事故隱患查處核實的,根據相關檔案給予表彰。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整改內容
1、總則
1.1、為使我公司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進一步落實重大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建立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消除事故隱患,提高其本質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適用於本公司內所有崗位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事故隱患的定義
事故隱患,是指可能導致事故發生(人身傷亡或者經濟損失)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
3、組織管理
3.1、管理原則
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實行“分級監管、各負其責”的原則。
3.2管理組織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公司安委會的領導下,由安全技術科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專業職能人員負責組織實施。各二級單位分級成立隱患治理組織機構。
3.3各級隱患排查組織的職責
3.3.1安委會研究和審查有關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治理,督促落實消除重大事故隱患的措施,保證整改資金到位。
3.3.2安全技術科審查較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治理,督促落實消除較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措施。負責各類事故隱患的彙總、複查工作;負責重大事故隱患的上報。並負責對安全裝置、安全設施、消防應急設施及器材、勞動防護用品進行檢查。
3.3.3生產技術科負責審查較大生產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實消除較大生產事故隱患的措施及複查工作。並負責對生產工藝執行狀況進行檢查。
3.3.4材料科負責審查較大裝置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實消除較大裝置事故隱患的措施及複查工作。並負責對生產裝置執行狀況及備用裝置進行隱患排查治理。
3.3.5工會負責勞動組織及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的隱患排查工作。
3.3.6質檢中心負責生產指標的隱患排查工作。
3.3.7安管科負責安全班組,裝置、設施的定置隱患排查。
3.3.8後勤部科負責勞動紀律的隱患排查工作。
3.3.9專案部各管理人員為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第一責任人。二級單位隱患治理組織機構負責組織對施工現場各班組崗位安全、生產工藝、施工機械進行定期檢查,並落實一般事故隱患的治理及所有隱患彙總、上報工作。
3.3.10班組隱患治理小組負責組織對各崗位進行安全生產,對查出的隱患負責組織立即整改、作好彙總記錄。整改不了的隱患上報車間隱患治理組織,並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3.11各生產、工藝崗位負責對本崗位生產工藝裝置、安全、裝置進行隱患排查。對查出但不能整改隱患上報班組隱患治理小組。
4、隱患排查
4.1隱患排查時間
4.1.1公司安委會組織各職能單位每月進行一次綜合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4.1.2隱患治理組織每半月組織本單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4.1.3班組級安全管理人員每班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4.1.4各崗位人員當班期間內隨時進行巡檢並排查各類安全生產隱患。
4.2隱患排查人員
4.2.1公司級隱患治理組織由安委會各職能部門參加。由生產技術科、材料科、安全技術科、質檢中心、工會、企管科、勞動人事科組成。
4.2.2工地隱患治理組織機構由各班組長裝置、安全員,技術員、施工員組成。
4.2.3班組安全隱患排查小組由各化工班班長及兼職安全員組成。
4.2.4各崗位隱患排查由崗位操作人員組成。
4.3隱患排查內容
4.4隱患排查上報程式
4.4.1各班組人員將排查出的安全隱患立即進行整改,如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上報班組長。
4.4.2各班組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如不能立即整改,要採取可行的安全防範措施,並上報本專案部隱患排查小組負責人。
4.4.3現場隱患治理小組將各班組彙總上報的安全隱患進行審查,並積極落實隱患治理措施,並上報各職能部門備案。
4.4.4對施工現場不能整改的安全隱患及上級部門查出的由安全員審批、拿出可行整改方案、制定相關應急預案,並在各職能部門備案。
4.4.5安全技術科對公司彙總上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
4.5建立臺賬
4.5.1各班組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在本班組建立安全隱患治理檔案。臺賬內容包括責任人、整改時間、整改措施及安全投入資金。
4.5.2各班組上報到專案部的安全隱患,由施工現場隱患治理小組建立隱患治理檔案。臺賬內容包括責任人、整改時間、整改措施、防範措施及安全投入資金。並上報公司相應職能部門備案。
4.5.3由安全員審批的,除各相關單位建立檔案外,並在各職能部門建立檔案。
5、隱患分級
5.1分級依據
依據《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本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技術規程》相關條款,根據作業場所、裝置及設施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按照可能導致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環境影響的後果、嚴重程度、整改時間、投入資金進行定性或定量評估,將安全隱患分為三級。
5.2隱患級別確定
5.2.1隱患級別以判定它的三種要素條件(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影響)進行判定,達到其中任意一種最嚴重的要素條件且整改時間、投入資金達到相應數量的即判定為相應隱患級別。
5.2.2分級
5.2.2.1重大隱患(一級):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即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5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或可能造成市區範圍內的重大社會影響,且整改時間10天以上半年以內,投入資金50萬元以下的。
5.2.2.2較大隱患(二級):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即可能造成系統停車或造成1人死亡,或2人以下重傷,或者1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且整改時間10天以內,投入資金在10萬元以下。
5.2.2.3一般隱患(三級):可能造成生產系統降負荷或造成人員輕傷事故,或者1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且整改時間3天以下,投入資金在1萬元以下的。
6、隱患評估、報告
6.1隱患的確認
6.1.1班組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編制事故隱患報告書報專案部備案,由專案部隱患治理組織機構對事故隱患進行初步確認和分級。
6.1.2屬於一般隱患,由專案部制定落實整改措施方案,明確責任人,編制資金投入計劃。
6.1.3屬於較大、重大隱患,由安全員編制隱患報告書,報公司相關職能部門(生產科、裝置科、安全技術科)備案。
6.1.4事故隱患報告書內容:
6.1.4.1隱患報告單位
6.1.4.2隱患的主要危害
6.1.4.3事故隱患現狀
6.1.4.4現採取的防範監控措施及應急方案
6.1.4.5有關隱患的檢查、檢測、佐證材料
6.1.4.6消除隱患的辦法及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6.1.4.7現隱患監控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7、隱患整改
7.1一般事故隱患,由責任單位立即整改,最長期限不得超過3天。
7.2較大事故隱患,經職能部門確認後,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內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天)要按時完成。
7.3重大事故隱患,隱患責任單位上報到安全技術科和相關職能單位,經安委會研究確認後,寫出可行性整改方案,確定安全隱患整改所需資金,並由責任單位採取可行性措施,制定出應急預案。明確隱患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間、完成隱患整改,並上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由公司安委會組織進行復查。
7.4隱患整改單位建立健全整改檔案,公司主管部門根據整改時限進行復查,並建好檔案。
8、隱患排除的確認
8.1一般事故隱患,由專案部隱患治理組織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8.2較大事故隱患,由職能部門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8.3重大隱患,由公司隱患治理組織機構對其進行復查,對整改情況上報集團公司備案。
8.4對未按時整改,治理不合格的,責任單位及職能部門重新登記,重新明確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方案和措施。
8.5各單位每月25日前將隱患(分級)排除銷賬情況彙總後上報各職能部門。
9、考核
9.1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行“誰排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管理和考核。
9.2實行公司對專案部、專案部對班組、班組對個人的分級考核機制。
9.3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責任制不落實致使隱患長期得不到整改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依據《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和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等相法規定嚴肅處理。
9.4任何個人對整改隱患或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有權向公司安委會報告或舉報。對及時發現和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對舉報事故隱患查處核實的,根據相關檔案給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