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獅獎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週。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中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熊獎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援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週。
戛納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週”,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週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專案:“正式競賽”、“導演雙週”、“一種注視”、“影評人週”、“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週”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獅獎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週。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中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熊獎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援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週。
===========================
戛納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週”,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週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專案:“正式競賽”、“導演雙週”、“一種注視”、“影評人週”、“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週”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