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漢語大字典》縮印版裡查“康”字時,在解釋語裡有一個字不認識,下圖中畫紅線的字。在從此字典裡查不到此字,怎麼辦?是編委會的失誤。誰知道念什麼,什麼含義?
8
回覆列表
  • 1 # 教育時思

    其它解釋已經很詳細了,以下大致譯一下第一段文字吧。

    原文(改為簡體)

    《說文》:“康,糠或省。”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從庚之字有康字,小篆作康,從米,雲糠之省。穅曰:‘谷之皮。’然古文康字不從米…意亦絕無穅義…康字訓安樂,訓和靜,訓廣大,訓空虛,只空虛之義與穀皮稍可牽及,其他均大相徑庭,無由引伸。餘意此康字必以和樂為其本義,故殷、周帝王即以其字為名號。穅乃後起字,蓋從禾康聲,古人同音通用不必康即穅也…康字蓋從庚,庚亦聲也。”

    譯:《說文解字》:“康”,“糠”字的簡省寫法。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從“庚”部的字裡面有“康”字,小篆寫成“康(看圖示字)”,從“米”部,說是“糠”字的簡省。“穅(同“糠”)”字的意思是“穀子的外皮。”然而,古體字裡“康”字不從“米”部(看示圖裡面,古體的“康”字,下半部分更像有“雨”),意思上也絕對沒有“穅”字的含義。“康”字的意思是安樂,是和靜,是廣大,是空虛。只有“空虛”這一層含義和“穀皮(去除穀粒,內中空而無物)”稍微有一點兒關係,其它的含義都和“穀皮”的意思差別很大,沒有含義引申的理由。我認為這個“康”字的本義一定是“安樂”,因此殷(商朝)、周(周朝)的帝王就用這個字作為名號。“穅”是後來創造的字,是從“禾”部,發“康”的音。古時候同音的字是通用的,沒有必要說“康”就是“穅”。“康”字從“庚”部,發“庚”的音。

  • 2 # 麓風軒

    題主所問這個字(見下圖),很生僻,上面為“庚”(省),下面為“米”,讀作kāng,就是古漢語中的“康”字,現代漢語中的“糠”字,其本義指谷的外殼,全谷的一部分,屬於種子的外層。

    口說無憑,有實為證。

    下面我查閱相關文獻與工具書來說明——

    先在《漢典》中查閱“糠”字

    糠的基本含義,《漢典》解釋:稻、麥、穀子等的子實所脫落的殼或皮:米~。糟~。~秕。~醛(有機化合物,是製造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藥物等的原料)。

    在“糠”字的“字源字形”一欄,可以看到裡面例舉了題主所問這個字,就是“糠”字的異體寫法:

    所以這個字與“糠”同義,就是“糠”另一種寫法而已。

    同時《說文解字》解釋:“糠,形聲字,從米,康聲。本義:從稻、麥等穀皮上脫下的皮、殼。”

    所以在古代,這個字本來寫作“穅”或“康”,現代規範以後,用“米”字作為偏旁,寫作”糠“字。

    再查閱”康“字進一步核實

    《漢典》解釋:康為會意字,康為穅的本字。從禾,康聲。本義:穀皮;米糠。

    《說文解字》解釋:康,穀皮也,字亦作穅。

    “康”作為“穀皮”解,舉一個例子

    《莊子·天運》中有一個詞,叫做“播康迷目”,大意是說在眼前撒一把糠,就迷濛了眼睛,分不清上下左右了。

    所以,康字的本義就是“穀皮”,而我們現在作為“健康”之意解釋的,那是康字的引申意義。

    最後,查閱《書法字典》和《古文字類編》,進一步得到例證

    1、《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中,不管是小篆,還是隸書,”糠“也是這樣寫的,如圖:

    2、在《居延簡》中也出現了這種寫法:

    3、在《南北朝 · 魏碑》中也採用相同的寫法,見下圖:

    問題總結:

    經過查閱相關文獻和工具圖書,得知題主所問這個字,上面為”庚“(省),下面為”米“,念康聲,就是古漢語中的”康“字,現代漢語中的”糠“字,意義就是”穀皮、米糠“。

    參考文獻:《漢典》、《說文解字》、《古文字類編》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女下屬相處,要特別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