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武則天出身隋楊皇室
武則天是武士彠的女兒,武士彠出身山西地方豪族,在李唐建立的過程中很早就投身其中,在攻佔隋朝都城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後擔任過工部尚書的職務。武士彠的第二位妻子來自隋朝的皇室楊氏家族,武則天就是這位妻子的女兒,因此武則天從血緣上跟隋楊相連。
武則天也並不像很多研究者認為的那樣,是代表山東地區的利益,實際上她強烈地認同自己跟西北貴族尤其是隋楊皇室的出身。
武則天大約出生在627年,十幾歲就進宮,為李世民的才人。傳統史書一般暗示她跟高宗在太宗健在的時候已經通姦。太宗死後(649年),武則天短暫出家為尼,之後很快就回到宮廷——她的第一個兒子是652年出生的,而司馬光認為她654年才回到宮廷。
武則天最初是被王皇后作為抵消蕭淑妃恩寵的工具,她卑辭屈體以事王皇后,不久就拜為昭儀,位列九嬪之首,僅次於正一品的淑妃、德妃、賢妃。武則天顯然深受比她小四歲的高宗的喜愛,高宗的十二個子女,有四男二女都是武則天所生。
原因二:武則天崛起背後的權力鬥爭
武則天能夠掌握大權,要放在高宗初期的政治權力結構中來理解。太宗去世之前,將後事正式託付給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太宗晚年,健在的開國元勳已紛紛凋零,而長孫無忌以權臣和貴戚雙重身份幾乎壟斷了朝政。
高宗初年,長孫無忌又透過房遺愛謀反案,將唐太宗第三子深有威望的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等迫害而死。吳王李恪的家族最後在武則天上臺後堅定地站在了武則天一邊,他的兒子成王李千里是少數沒有被武則天誅殺的皇室子弟。
高宗在其親舅長孫無忌等人的裹挾下,根本無法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和作為君主的權威,幾乎所有的大事都要經過這些顧命大臣的同意。包括立誰為太子,也是長孫無忌等人“固請”高宗沒有辦法才接受的。
原因三:武則天的政治宣傳
武則天進行了一系列改制,包括改東都為神都、改三省及諸司官稱等,在先後鎮壓了徐敬業和李唐諸王的起事之後,她已經基本上掃除了通向皇位的障礙。在武則天上臺過程中,她的政治宣傳令人眼花繚亂,藉助了許多政治理論和宗教信仰的符號、概念。
比如她大量製造祥瑞,利用天人感應的祥瑞思想為自己上臺製造證據。
垂拱四年(688),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指使一個叫唐同泰的人獻上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瑞石,號稱得自於洛水,這是中國傳統的河圖洛書的政治傳統,於是武則天將這塊瑞石命名為“寶圖”,並親拜洛水,加尊號“聖母神皇”,跨出了登基稱帝的重要一步。
在其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及其以後,還不斷製造祥瑞鞏固自己的統治,敦煌文獻《沙洲都督府圖經》中就記載了不少當地向武週中央政府上報祥瑞的事件。
在鞏固政權過程中,武則天難以避免地實行了恐怖的酷吏政治,來剪除忠於李唐的宗室和大臣。這些酷吏中來俊臣甚至專門編寫了一本《告密羅織經》,在武則天登基之前在位的宰相中,大部分都遭到了屠殺。
原因四:唐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武則天上臺,彰顯了當時女性張揚的社會角色。唐代往往被稱為中國古代的黃金時代,至少對女性而言,這是一個相對寬容的時代。遊牧民族的傳統滲透在李唐女子的血液中,她們積極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甚至出現了女子結社的活動。
男女地位相對也比較公平,敦煌出土的《放妻書》(離婚協議)在雙方離婚之時,還祝願彼此“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更生歡喜。”而且南方還“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唐代女子女扮男裝的也是常見的情景,甚至屢屢反映在唐代的壁畫中。女子可以騎馬馳騁,甚至參與政治和軍事鬥爭。女性地位的高昂對唐代社會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獲得了更多的主動性,也增加了唐代作為輝煌帝國的成色。
唐宋之際,就女性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女性地位的下降。最明顯的例子是唐代女子不纏腳,而宋代開始,女子被侷限於門戶之內。從某種程度上講,儘管纏腳是一種審美觀變化的產物,但是從實際上使得一個社會一半的人口退出了大部分的社會活動。
原因五:武則天對權利的追求
武則天自己,心裡夢裡始終追求的權力慾,不達目標絕不罷休的強烈目標感。這從她年少就有手刃獅子驄一說,足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控制慾。而後期的把持朝政,登上神壇,都和她與生俱來的個性和權力慾望有關。
那是多麼強大的目標和慾望,是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不放棄的一股力量!這是一個內心極其強大的女人!
原因一:武則天出身隋楊皇室
武則天是武士彠的女兒,武士彠出身山西地方豪族,在李唐建立的過程中很早就投身其中,在攻佔隋朝都城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後擔任過工部尚書的職務。武士彠的第二位妻子來自隋朝的皇室楊氏家族,武則天就是這位妻子的女兒,因此武則天從血緣上跟隋楊相連。
武則天也並不像很多研究者認為的那樣,是代表山東地區的利益,實際上她強烈地認同自己跟西北貴族尤其是隋楊皇室的出身。
武則天大約出生在627年,十幾歲就進宮,為李世民的才人。傳統史書一般暗示她跟高宗在太宗健在的時候已經通姦。太宗死後(649年),武則天短暫出家為尼,之後很快就回到宮廷——她的第一個兒子是652年出生的,而司馬光認為她654年才回到宮廷。
武則天最初是被王皇后作為抵消蕭淑妃恩寵的工具,她卑辭屈體以事王皇后,不久就拜為昭儀,位列九嬪之首,僅次於正一品的淑妃、德妃、賢妃。武則天顯然深受比她小四歲的高宗的喜愛,高宗的十二個子女,有四男二女都是武則天所生。
原因二:武則天崛起背後的權力鬥爭
武則天能夠掌握大權,要放在高宗初期的政治權力結構中來理解。太宗去世之前,將後事正式託付給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太宗晚年,健在的開國元勳已紛紛凋零,而長孫無忌以權臣和貴戚雙重身份幾乎壟斷了朝政。
高宗初年,長孫無忌又透過房遺愛謀反案,將唐太宗第三子深有威望的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等迫害而死。吳王李恪的家族最後在武則天上臺後堅定地站在了武則天一邊,他的兒子成王李千里是少數沒有被武則天誅殺的皇室子弟。
高宗在其親舅長孫無忌等人的裹挾下,根本無法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和作為君主的權威,幾乎所有的大事都要經過這些顧命大臣的同意。包括立誰為太子,也是長孫無忌等人“固請”高宗沒有辦法才接受的。
原因三:武則天的政治宣傳
武則天進行了一系列改制,包括改東都為神都、改三省及諸司官稱等,在先後鎮壓了徐敬業和李唐諸王的起事之後,她已經基本上掃除了通向皇位的障礙。在武則天上臺過程中,她的政治宣傳令人眼花繚亂,藉助了許多政治理論和宗教信仰的符號、概念。
比如她大量製造祥瑞,利用天人感應的祥瑞思想為自己上臺製造證據。
垂拱四年(688),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指使一個叫唐同泰的人獻上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瑞石,號稱得自於洛水,這是中國傳統的河圖洛書的政治傳統,於是武則天將這塊瑞石命名為“寶圖”,並親拜洛水,加尊號“聖母神皇”,跨出了登基稱帝的重要一步。
在其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及其以後,還不斷製造祥瑞鞏固自己的統治,敦煌文獻《沙洲都督府圖經》中就記載了不少當地向武週中央政府上報祥瑞的事件。
在鞏固政權過程中,武則天難以避免地實行了恐怖的酷吏政治,來剪除忠於李唐的宗室和大臣。這些酷吏中來俊臣甚至專門編寫了一本《告密羅織經》,在武則天登基之前在位的宰相中,大部分都遭到了屠殺。
原因四:唐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武則天上臺,彰顯了當時女性張揚的社會角色。唐代往往被稱為中國古代的黃金時代,至少對女性而言,這是一個相對寬容的時代。遊牧民族的傳統滲透在李唐女子的血液中,她們積極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甚至出現了女子結社的活動。
男女地位相對也比較公平,敦煌出土的《放妻書》(離婚協議)在雙方離婚之時,還祝願彼此“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更生歡喜。”而且南方還“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唐代女子女扮男裝的也是常見的情景,甚至屢屢反映在唐代的壁畫中。女子可以騎馬馳騁,甚至參與政治和軍事鬥爭。女性地位的高昂對唐代社會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獲得了更多的主動性,也增加了唐代作為輝煌帝國的成色。
唐宋之際,就女性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女性地位的下降。最明顯的例子是唐代女子不纏腳,而宋代開始,女子被侷限於門戶之內。從某種程度上講,儘管纏腳是一種審美觀變化的產物,但是從實際上使得一個社會一半的人口退出了大部分的社會活動。
原因五:武則天對權利的追求
武則天自己,心裡夢裡始終追求的權力慾,不達目標絕不罷休的強烈目標感。這從她年少就有手刃獅子驄一說,足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控制慾。而後期的把持朝政,登上神壇,都和她與生俱來的個性和權力慾望有關。
那是多麼強大的目標和慾望,是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不放棄的一股力量!這是一個內心極其強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