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汕頭就不得不提潮汕的美食,客戶說汕頭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唯一有名的就是它的美食,女孩子到汕頭都放棄減肥了,因為實在無法抵禦美食的誘惑。到汕頭的第一天晚上客戶請我們吃了肥鵝肝,好像是滷煮的,蘸著調好的小料吃,非常鮮美,一點都不腥。其實我從來不吃動物內臟的,這次也算破例了。潮汕的滷煮也很有名,有豆腐、豬肚什麼的,很清淡,味道好極了。在廣東,很多次都吃到了炒芥蘭和西洋菜,這些菜在北方很少見,味道有些特別,好像都是豬油炒的,我們沒覺得多好吃,但廣東人都很喜歡,尤其是芥蘭,據說很貴的。到了潮汕,發現牛肉非常受歡迎,最有名的當屬牛肉丸了。牛肉丸是潮汕最為大眾化的小吃,既可作點心小食又可作為一到湯菜上筵席。牛肉丸的製法是選取牛腿肉,切小塊,放在案板上,手執雙鐵棒,輪流擂打(要用力打,打工有力無力關係極大),一直打成肉漿,調入鹽、味精、生粉,用手擠成玻璃球大小的丸,放入煮將開的蝦目水中,至牛肉丸浮出水面即可。說起牛肉丸,其中還有一段典故呢。抗戰前,曾有一外江人在潮州南門外賣牛肉丸,價格便宜,但特別好吃。牛肉丸口感爽脆,蘸沙茶醬吃,那時候還沒有味精,但湯卻特別鮮甜。後來這外江人把牛肉丸的製法傳給了一個土名叫和尚,真名叫葉燕青的人,葉燕青後來所賣的牛肉丸在潮州也特別有名,葉燕青以後一直在胡榮泉菜館打工。在汕頭,吃牛肉丸最有名的飯館是一家叫福合埕的老店,我們就是在那裡一飽口福的。那家店一點都不起眼,裝潢也不講究,但生意極其紅火,如果不事先訂位,在就餐高峰是絕沒有位子的。那家店的牛肉丸真的很好吃,在火鍋裡煮熟之後,蘸著沙茶醬吃,口感特別筋道,一點肥肉都沒有。據說好的牛肉丸扔到地上能彈起來很高,就像橡膠球一樣。雖然沒試過,但我敢保證,我們吃的牛肉丸絕對有那樣的彈性。以前總吃沙茶雞柳之類的菜,這回在汕頭菜吃到了最正宗的沙茶醬,它有種麻醬的香味,和著辣椒醬一起吃味道才夠香。在潮州的那天中午,我們到一家路邊的小店吃了當地很有名的牛雜米粉。小店很節約成本,操作間只是很小的一間房,在路邊支起幾張桌子就算是飯堂,店主一家人分工明確,有切菜的,有煮麵的,有盛菜的,手腳都很麻利。客戶說,每次和朋友來潮州都會專程到這裡吃麵。那的生意很火,我們等了好半天才找到座位。我們的米粉端上來時足足有上尖的一大碗,上面灑著香菜和一團黃色的粉末,一開始還以為是咖哩,後來才知道是當地的南姜,這種姜不辣,但能祛除牛肉的羶味。湯裡面有牛肉丸、牛百葉還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牛內臟,吃起來味道還是不錯的,但也許是心理作用,總覺得有點噁心。但出門在外,填飽肚子是第一重要的,沒什麼好挑的,我於是強忍著幹掉了大半碗。其實吃不慣的不只我一個,我的一個同事後來跟我說,她一聞見那碗麵就想吐,但看我們都吃得那麼香,客戶又極力推薦,不好意思不吃,於是就勉強吃了下去。說實話,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吃了那麼多牛內臟。來之前就聽說,廣東的早茶很有名,在廣州一直沒有機會嘗試,在汕頭,我們終於一飽口福。每天早晨,客戶都會開車帶我們去吃早茶。說是早茶,但茶一次都沒喝過,小點心倒是吃了不少。像西米膏、小籠包、荷葉包肉、醬雞爪之類的。雖然這些小吃在天津的餐館都能吃到,但從來沒當過早點吃,還是廣東人活得滋潤啊!雖然他們工作日沒有時間喝早茶,但一到週末,茶樓裡就特別熱鬧,人們辛苦了一週,週末早上舒舒服服地喝個早茶是件很享受的事。 三、功夫茶以前在家時,有時也喝功夫茶,但我們自己泡的茶肯定沒有潮汕的功夫茶地道。他們泡茶用的是細瓷茶具,我們平常用的茶具都是紫砂的。我們泡茶用的是小茶壺,他們用小蓋碗。我是喝茶的外行,感覺泡出來的茶味道都差不多,也許只是南北習慣不同吧。我們喝得好像是鐵觀音,但不知怎的,這茶威力極大。我們白天喝的茶,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12點多,我和同屋的同事都還清醒得出奇,很晚才睡著,好在第二天要坐車去中山,全指著上車睡覺了。 四、潮汕的古蹟到汕頭的那天正好是週六,我們整整出來一週了,決定放一天假,於是客戶就領著我們在汕頭和潮州轉了轉。 1.陳慈黌故居我們先去了汕頭的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曾經是潮汕首富,他的故居是中國罕見的僑居建築,始建於清宣統二年,佔地面積2.54萬平方米,有善居室、郎中第、壽康裡、三廬書院等宅第,共有廳堂506間。屋局以典型的“四馬拖車”為主體,糅合西式建築風格,亭臺樓閣,陽臺通廊,上有天橋迴繞,下有院落穿巷,規模之大,設計之精,堪稱僑居民宅建築的典範,被稱為“嶺南第一僑宅”。剛進了宅子的前院,就看到有一隻一人多高的大白鵝走來走去,一開始還以為是做廣告的,後來就在我擺弄相機的時候,他竟然從背後頂了我一下,嚇了我一大跳。原來,在潮州,鵝是用來看家護院的,院子裡的大白鵝正體現了這樣的一種風俗,他的職責就是把遊人往宅子裡面趕。想想那個扮鵝的人也挺不容易的,20多度的天氣,還要穿著那麼重的衣服走來走去,換成是我,過不了多久就虛脫了。陳慈黌故居雖然沒多大,但還是很有特色的,可以說是中西合璧。地上鋪的瓷磚和牆上貼的馬薩克都是主人當年從世界各地買來的,時隔200多年竟然都沒有破損、變色,現在要是有一塊磚壞了,想換第二塊都是不可能的。像這樣的老宅子,在文革時自然免不了一場劫難。牆上隨處可見毛主席頭像,還有大大的“忠”字。我想,這也是中國老宅的一個普遍特點,誰的身上都逃不過那個瘋狂年代的印記。2.韓文公祠在陳慈黌故居逛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我們就出來了,啟程去潮州。從汕頭到潮州很近,上了高速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我們先去了“韓文公祠”。“韓文公祠”是潮州人為紀念韓愈而修建的,始建於北宋鹹平二年(999),依山傍水,肅穆端莊,是中國現存一處歷史最久遠的、紀念韓愈的祠宇。據說,韓愈當年見朝野上下敬佛之風盛行,長此以往國必有難,就向皇上建議廢除佛教。當時的唐皇唸佛心切,哪裡聽得進去韓愈的諫言,於是將韓愈貶至潮州。當時的潮州被稱為蠻地,因為人們都不讀書,輕視文明,所以那時的潮州人被稱為蠻人,“南蠻子”就是這麼來的吧。韓愈將中原的文明帶到了潮州,治水患、治鱷魚,雖然他僅僅在潮州幹了8個月就被朝廷召回了,他的功績卻已足以讓人們將他神化。就在韓文公祠的對面有一條江,人們將其改名為韓江,現在潮汕各地還有昌黎路,因為韓愈字昌黎,可見韓愈在潮州影響之大。3.澹浮院澹浮院建在山上,開車好一會兒才到。這裡好像是一個小成佛教僧人修煉的地方,是仿造泰國的“澹浮院”建造的。進了院門走了沒多遠,就看到了青山中綠樹掩映的湖水,頓覺身心寧靜。為了風水好,人們特意建了這個人工湖,為的是讓大殿背山面水。拾級而上就到了大殿,裡面立著金色的佛像,人很少,沒有人燒香,因為泰國的佛教是小成佛教,講求個人的修煉,所以泰華人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次。而我們中國的佛教是大成佛教,講求相容幷包,不強求個人的修煉,任何人只要心誠都可以拜佛。澹浮院有一個小型博物館,我們竟然在那裡見到了一份清朝狀元榜的複製品。上面寫著中第考生的姓名、籍貫,有近80%都是江南人士,其次是福建、廣東,北方只有不到5人。江南就是人傑地靈啊,從古至今,沒變過的。我也曾去過一些南方的古鎮,不管多偏遠的村落,都建有私塾或書院,無論窮富,每家的小孩必須讀書。就是現在的高考,北方學生也考不過南方學生,要不是天津、北京招收本地生源的分數低,估計全中國上大學的都是南方人。澹浮院這片園林很漂亮,坐在石凳上,聞到的都是青草的芳香,聽到的都是小鳥的啼鳴,看到的都是綠樹鮮花,真是舒服極了!想想北方,這會兒北風正凶猛地颳著呢,我們簡直太幸運了!在澹浮院我拍了此行最漂亮的一組照片,也是件很開心的事。4.汕頭海邊因為我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海,所以希望在汕頭能去海邊走走。玩了一天,快天黑的時候,客戶帶我們去了汕頭的海濱浴場。因為是冬天,已經下不了水了,海濱浴場一片蕭瑟的景象。海灘上烏黑的朽木戳在沙子裡,到處都是衝上岸的垃圾,竟然還發現了一隻死去的小鵝,嚇得我魂飛魄散,我最怕鳥了,尤其是死鳥。見我驚呼起來,他們都笑話我,同事說,這下知道你的弱點了,鬱悶。我們去的時候正趕上漲潮,昏黃的海水一浪接一浪地衝上岸,天陰沉沉的,沙灘上又是這個樣子,我真的被嚇壞了。本以為黃昏海邊的漫步感覺會很好,還是我太天真,這裡畢竟不是亞龍灣啊!我們只走了很短的一段就回來了,現在想想還覺得恐怖呢。五、潮汕人如果說粵語是鳥語,潮汕話就是鳥語中的鳥語。粵語說慢了我們還能聽懂一句半句,潮汕話是完全聽不懂的。粵語和潮汕話屬於兩個語系,對於廣州人也是第二種語言,但潮汕人都能聽懂粵語,要不人家聰明呢,從小就會三種語言。據說潮汕話一共有8個音,若不是從小受薰陶,是很難學會的,任你舌頭再怎麼靈活,也轉不過彎來。好在客戶一直陪著我們,否則,當地人要想騙我們一騙一個準兒。潮汕人的家庭觀念都很傳統,在那裡,男主外女主內是件很平常的事。許多太太生了小孩就不工作了,專心在家裡相夫教子。在北方,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競爭這麼激烈,只靠一個人打拼,能支撐起全家人的開銷嗎?很早就聽說潮汕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極有生意頭腦。當今最有名的潮汕人恐怕就是李嘉誠了,他就是潮州人。李嘉誠憑一己之力興建了汕頭大學,還建了碼頭,本想用碼頭的收入運營大學,卻沒想到碼頭年年虧損。正大集團老闆的父母都是潮汕人,“易初”是他父親的名字,“蓮花”是他母親的名字,為了紀念父母,就把旗下的超級市場取名“易初蓮花”。在汕頭還有“易初中學”呢。
來到汕頭就不得不提潮汕的美食,客戶說汕頭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唯一有名的就是它的美食,女孩子到汕頭都放棄減肥了,因為實在無法抵禦美食的誘惑。到汕頭的第一天晚上客戶請我們吃了肥鵝肝,好像是滷煮的,蘸著調好的小料吃,非常鮮美,一點都不腥。其實我從來不吃動物內臟的,這次也算破例了。潮汕的滷煮也很有名,有豆腐、豬肚什麼的,很清淡,味道好極了。在廣東,很多次都吃到了炒芥蘭和西洋菜,這些菜在北方很少見,味道有些特別,好像都是豬油炒的,我們沒覺得多好吃,但廣東人都很喜歡,尤其是芥蘭,據說很貴的。到了潮汕,發現牛肉非常受歡迎,最有名的當屬牛肉丸了。牛肉丸是潮汕最為大眾化的小吃,既可作點心小食又可作為一到湯菜上筵席。牛肉丸的製法是選取牛腿肉,切小塊,放在案板上,手執雙鐵棒,輪流擂打(要用力打,打工有力無力關係極大),一直打成肉漿,調入鹽、味精、生粉,用手擠成玻璃球大小的丸,放入煮將開的蝦目水中,至牛肉丸浮出水面即可。說起牛肉丸,其中還有一段典故呢。抗戰前,曾有一外江人在潮州南門外賣牛肉丸,價格便宜,但特別好吃。牛肉丸口感爽脆,蘸沙茶醬吃,那時候還沒有味精,但湯卻特別鮮甜。後來這外江人把牛肉丸的製法傳給了一個土名叫和尚,真名叫葉燕青的人,葉燕青後來所賣的牛肉丸在潮州也特別有名,葉燕青以後一直在胡榮泉菜館打工。在汕頭,吃牛肉丸最有名的飯館是一家叫福合埕的老店,我們就是在那裡一飽口福的。那家店一點都不起眼,裝潢也不講究,但生意極其紅火,如果不事先訂位,在就餐高峰是絕沒有位子的。那家店的牛肉丸真的很好吃,在火鍋裡煮熟之後,蘸著沙茶醬吃,口感特別筋道,一點肥肉都沒有。據說好的牛肉丸扔到地上能彈起來很高,就像橡膠球一樣。雖然沒試過,但我敢保證,我們吃的牛肉丸絕對有那樣的彈性。以前總吃沙茶雞柳之類的菜,這回在汕頭菜吃到了最正宗的沙茶醬,它有種麻醬的香味,和著辣椒醬一起吃味道才夠香。在潮州的那天中午,我們到一家路邊的小店吃了當地很有名的牛雜米粉。小店很節約成本,操作間只是很小的一間房,在路邊支起幾張桌子就算是飯堂,店主一家人分工明確,有切菜的,有煮麵的,有盛菜的,手腳都很麻利。客戶說,每次和朋友來潮州都會專程到這裡吃麵。那的生意很火,我們等了好半天才找到座位。我們的米粉端上來時足足有上尖的一大碗,上面灑著香菜和一團黃色的粉末,一開始還以為是咖哩,後來才知道是當地的南姜,這種姜不辣,但能祛除牛肉的羶味。湯裡面有牛肉丸、牛百葉還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牛內臟,吃起來味道還是不錯的,但也許是心理作用,總覺得有點噁心。但出門在外,填飽肚子是第一重要的,沒什麼好挑的,我於是強忍著幹掉了大半碗。其實吃不慣的不只我一個,我的一個同事後來跟我說,她一聞見那碗麵就想吐,但看我們都吃得那麼香,客戶又極力推薦,不好意思不吃,於是就勉強吃了下去。說實話,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吃了那麼多牛內臟。來之前就聽說,廣東的早茶很有名,在廣州一直沒有機會嘗試,在汕頭,我們終於一飽口福。每天早晨,客戶都會開車帶我們去吃早茶。說是早茶,但茶一次都沒喝過,小點心倒是吃了不少。像西米膏、小籠包、荷葉包肉、醬雞爪之類的。雖然這些小吃在天津的餐館都能吃到,但從來沒當過早點吃,還是廣東人活得滋潤啊!雖然他們工作日沒有時間喝早茶,但一到週末,茶樓裡就特別熱鬧,人們辛苦了一週,週末早上舒舒服服地喝個早茶是件很享受的事。 三、功夫茶以前在家時,有時也喝功夫茶,但我們自己泡的茶肯定沒有潮汕的功夫茶地道。他們泡茶用的是細瓷茶具,我們平常用的茶具都是紫砂的。我們泡茶用的是小茶壺,他們用小蓋碗。我是喝茶的外行,感覺泡出來的茶味道都差不多,也許只是南北習慣不同吧。我們喝得好像是鐵觀音,但不知怎的,這茶威力極大。我們白天喝的茶,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12點多,我和同屋的同事都還清醒得出奇,很晚才睡著,好在第二天要坐車去中山,全指著上車睡覺了。 四、潮汕的古蹟到汕頭的那天正好是週六,我們整整出來一週了,決定放一天假,於是客戶就領著我們在汕頭和潮州轉了轉。 1.陳慈黌故居我們先去了汕頭的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曾經是潮汕首富,他的故居是中國罕見的僑居建築,始建於清宣統二年,佔地面積2.54萬平方米,有善居室、郎中第、壽康裡、三廬書院等宅第,共有廳堂506間。屋局以典型的“四馬拖車”為主體,糅合西式建築風格,亭臺樓閣,陽臺通廊,上有天橋迴繞,下有院落穿巷,規模之大,設計之精,堪稱僑居民宅建築的典範,被稱為“嶺南第一僑宅”。剛進了宅子的前院,就看到有一隻一人多高的大白鵝走來走去,一開始還以為是做廣告的,後來就在我擺弄相機的時候,他竟然從背後頂了我一下,嚇了我一大跳。原來,在潮州,鵝是用來看家護院的,院子裡的大白鵝正體現了這樣的一種風俗,他的職責就是把遊人往宅子裡面趕。想想那個扮鵝的人也挺不容易的,20多度的天氣,還要穿著那麼重的衣服走來走去,換成是我,過不了多久就虛脫了。陳慈黌故居雖然沒多大,但還是很有特色的,可以說是中西合璧。地上鋪的瓷磚和牆上貼的馬薩克都是主人當年從世界各地買來的,時隔200多年竟然都沒有破損、變色,現在要是有一塊磚壞了,想換第二塊都是不可能的。像這樣的老宅子,在文革時自然免不了一場劫難。牆上隨處可見毛主席頭像,還有大大的“忠”字。我想,這也是中國老宅的一個普遍特點,誰的身上都逃不過那個瘋狂年代的印記。2.韓文公祠在陳慈黌故居逛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我們就出來了,啟程去潮州。從汕頭到潮州很近,上了高速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我們先去了“韓文公祠”。“韓文公祠”是潮州人為紀念韓愈而修建的,始建於北宋鹹平二年(999),依山傍水,肅穆端莊,是中國現存一處歷史最久遠的、紀念韓愈的祠宇。據說,韓愈當年見朝野上下敬佛之風盛行,長此以往國必有難,就向皇上建議廢除佛教。當時的唐皇唸佛心切,哪裡聽得進去韓愈的諫言,於是將韓愈貶至潮州。當時的潮州被稱為蠻地,因為人們都不讀書,輕視文明,所以那時的潮州人被稱為蠻人,“南蠻子”就是這麼來的吧。韓愈將中原的文明帶到了潮州,治水患、治鱷魚,雖然他僅僅在潮州幹了8個月就被朝廷召回了,他的功績卻已足以讓人們將他神化。就在韓文公祠的對面有一條江,人們將其改名為韓江,現在潮汕各地還有昌黎路,因為韓愈字昌黎,可見韓愈在潮州影響之大。3.澹浮院澹浮院建在山上,開車好一會兒才到。這裡好像是一個小成佛教僧人修煉的地方,是仿造泰國的“澹浮院”建造的。進了院門走了沒多遠,就看到了青山中綠樹掩映的湖水,頓覺身心寧靜。為了風水好,人們特意建了這個人工湖,為的是讓大殿背山面水。拾級而上就到了大殿,裡面立著金色的佛像,人很少,沒有人燒香,因為泰國的佛教是小成佛教,講求個人的修煉,所以泰華人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次。而我們中國的佛教是大成佛教,講求相容幷包,不強求個人的修煉,任何人只要心誠都可以拜佛。澹浮院有一個小型博物館,我們竟然在那裡見到了一份清朝狀元榜的複製品。上面寫著中第考生的姓名、籍貫,有近80%都是江南人士,其次是福建、廣東,北方只有不到5人。江南就是人傑地靈啊,從古至今,沒變過的。我也曾去過一些南方的古鎮,不管多偏遠的村落,都建有私塾或書院,無論窮富,每家的小孩必須讀書。就是現在的高考,北方學生也考不過南方學生,要不是天津、北京招收本地生源的分數低,估計全中國上大學的都是南方人。澹浮院這片園林很漂亮,坐在石凳上,聞到的都是青草的芳香,聽到的都是小鳥的啼鳴,看到的都是綠樹鮮花,真是舒服極了!想想北方,這會兒北風正凶猛地颳著呢,我們簡直太幸運了!在澹浮院我拍了此行最漂亮的一組照片,也是件很開心的事。4.汕頭海邊因為我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海,所以希望在汕頭能去海邊走走。玩了一天,快天黑的時候,客戶帶我們去了汕頭的海濱浴場。因為是冬天,已經下不了水了,海濱浴場一片蕭瑟的景象。海灘上烏黑的朽木戳在沙子裡,到處都是衝上岸的垃圾,竟然還發現了一隻死去的小鵝,嚇得我魂飛魄散,我最怕鳥了,尤其是死鳥。見我驚呼起來,他們都笑話我,同事說,這下知道你的弱點了,鬱悶。我們去的時候正趕上漲潮,昏黃的海水一浪接一浪地衝上岸,天陰沉沉的,沙灘上又是這個樣子,我真的被嚇壞了。本以為黃昏海邊的漫步感覺會很好,還是我太天真,這裡畢竟不是亞龍灣啊!我們只走了很短的一段就回來了,現在想想還覺得恐怖呢。五、潮汕人如果說粵語是鳥語,潮汕話就是鳥語中的鳥語。粵語說慢了我們還能聽懂一句半句,潮汕話是完全聽不懂的。粵語和潮汕話屬於兩個語系,對於廣州人也是第二種語言,但潮汕人都能聽懂粵語,要不人家聰明呢,從小就會三種語言。據說潮汕話一共有8個音,若不是從小受薰陶,是很難學會的,任你舌頭再怎麼靈活,也轉不過彎來。好在客戶一直陪著我們,否則,當地人要想騙我們一騙一個準兒。潮汕人的家庭觀念都很傳統,在那裡,男主外女主內是件很平常的事。許多太太生了小孩就不工作了,專心在家裡相夫教子。在北方,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競爭這麼激烈,只靠一個人打拼,能支撐起全家人的開銷嗎?很早就聽說潮汕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極有生意頭腦。當今最有名的潮汕人恐怕就是李嘉誠了,他就是潮州人。李嘉誠憑一己之力興建了汕頭大學,還建了碼頭,本想用碼頭的收入運營大學,卻沒想到碼頭年年虧損。正大集團老闆的父母都是潮汕人,“易初”是他父親的名字,“蓮花”是他母親的名字,為了紀念父母,就把旗下的超級市場取名“易初蓮花”。在汕頭還有“易初中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