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樓人士
-
2 # 使用者8316781897443
首先,在經濟人假設的條件下,每個人都將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資本家如果把牛奶分給勞動者,就會面臨產品價格必須下降的局面,產品價格下降後卻又很難重新提升。
所以,資本家的選擇是倒掉牛奶。
這是基本的供求規律,如果供給超過需求,產品必須降價才能讓供需重新平衡。
其次,農場主生產了大量的牛奶但卻賣不掉,所以只能積壓在倉庫中,而且越積壓越多。
想要處理掉這些滯銷的牛奶,倒掉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因為把牛奶運出去和進行發放都需要成本,如果免費發放給窮人,資本家會虧本。
擴充套件資料:
美國第一次金融危機:
經歷一戰發大財之後的經濟調整,主要源於“外需”的減弱,從1920年開始至1921年底結束,大約2年時間(工業下降從1920年7月至1921年4月最低點)。
危機期間,工業生產下降了25%,機器製造、煤炭、鋼鐵等都曾下降70%左右;農業生產總指數下降11.4%,其中主要農產品價格最大下降70%;失業率最高達到23.1%。
參考資料:
我給你分析一下啊 第一 養牛場一般離居民區比較遠,運輸費用如果不能抵擋利潤的花,當然不划算。 第二 如果低價牛奶,如果大量進入市場,之前的定價的牛奶就根本無法賣了。比如已經進入市場的牛奶10塊錢才有一塊錢利潤,現在進入的牛奶賣5塊錢,虧四塊錢賣。那麼請問,之前進入的牛奶怎麼辦?會導致庫存,人工費用,等大量的費用。非常的不划算的。所以倒掉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