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啊偉7219

    如今時代無私奉獻理念已成過去式,在教育產業化的情況下,付出回報是適應了市場經濟體制的規律,再就是依法行政,依法維權的理念形成,要求教育公平,合理,然而教育的公益性,利在千秋的屬性有些教師開始放棄。

  • 2 # 逍遙客38108616

    你的心事不對,老拿教師說事,很開心,很快樂嗎?老師充其量就是一普通職業,別沒事找事,這種做派比把教師說成臭老九更甚。

  • 3 # 吐槽大會鵝鵝鵝

    網上的噴子要麼是沒本事考不上招教,要麼是知道做老師辛苦收入還低,不願意當老師,但是天生的噴子,所以就不停的噴老師。

  • 4 # Guyong202

    那國那學校成了家長的替身?只有中國。放學了還要老師看孩子到家長來接?還成必須的。孩子還回家幹嘛,學校包到成人多省事,都住校。

  • 5 # 信真信善信美

    講職稱,強調早晚自習,其實不公平在教師這個群體內部已經實實在在存在了。職稱高的連課都不上或上不好的不乏其人,甚至每年的教師節的快樂還是他們的快樂,這樣,自然就會形成強烈的反差。有職稱低的教師靠補課賺錢以消除這種反差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可補課賺錢這路被堵死了。

    早晚自習確實有那麼幾塊錢,衝著那麼幾塊錢“奉獻”的也是有,並不在乎這個錢的也是大有人在,你說大部分是這樣的態度工作,能有什麼好的教學效果?講白點就是“矮子比高低。”磨洋工應付了事,畢竟教師也是人,精力有限。運氣好,碰到好的班級學生學習自覺自然是好上加好,不好的班級,其實是然並卵。就說這個運氣吧,其實哪裡有什麼運氣,一聲不吭越老實就會被人欺,教不好書,人家還嘲笑你呢!現實就是這麼讓教師們很無賴。

    有人說教師很輕鬆:“上完課就沒事了,還有寒暑假,這寒暑假還有工資。”可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就說這個寒暑假,寒暑假會沒事嗎?你去問問你身邊的老師朋友們一下吧。就算寒暑假不要幹活,一堂課上下來容易嗎?碰到調皮搗蛋的學生,打不得,罵不得,整堂課上下來,會讓你一點尊嚴都沒有,還談什麼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上對教師確實理解尊重不夠。學校對教師量化考核以及師德師風一票否決,這可以說是讓想“有作為”的老師,不得不計較,不得不嚴格要求自己,有違師德師風的事絕對不能幹。說白點,教師就是個弱勢群體,他們自然要公平。與其說不滿不如說教師們對公平公正的追求。問題出來了,如果能夠很好地解決,教育改革自然會朝更健康科學的方向發展。

  • 6 # h永珍為賓客

    你不是對教師也不滿嗎,看來你們之間有深仇大恨,哈哈哈哈哈哈!

    矛盾處處都有,不要大驚小怪!說不準你妻子對你的那方面也不滿

  • 7 # 小壯壯最可愛

    為什麼老師不招人待見

    一,末端傳導作用。教育是培養人,選拔人的一個體系,從小學到大學,研究生,博士,最終的入口是市場,市場需求,就業難易,決定了壓力的大小,直接往前傳導到教育,也就是末端傳導,說直白一點,是就業情況所引發,就業競爭越激烈,壓力傳導就越大。四十年前,中專生包分配,沒壓力,二十年前大中專都容易就業,壓力也不大,但之後越發困難,也不僅僅是大城市房價,學校專業設定問題,而是一個綜合性,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二,中考分流,高考壓力前置。近一半的初中生分流,致使學生及家長,在心裡沒有完全接受的狀況下,實行了,也就意味著分到普高的是成績好的學生,而且大學入取率非常高,入了普高,就等於基本上邁入了大學門檻,以後搞科研,做管理,可以步入社會上流,前途很好;而相比分到職高的是成績差的學生,以後在職業發展的軌道上,就是做技術工人,但這正是市場需求的,而學生家長都望子成龍,千方百計往另一個軌道擠,讀普高,圖個好發展,實在擠不上,也無奈被動接受。他們期望最低也要普通高中讀畢業,把底子打的厚實一點,再幹別的,因而在這個分流成“雙軌"執行的中考,就成了必須拼的第一站,這一拼也就拼到了幼兒園,甚至拼到了胎教,那歡樂幼兒童年,少年的生活全淹沒在了這競爭裡,那校內,家庭及校外的氣氛都被改變了。

    三,老師跌進漩渦。也不是所有老師,主要是中小學老師。龐大的中小學生家長群體,對於孩子的未來,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這責任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思想壓力,導致了家長內心的焦躁,那這情緒的出口在哪裡?順著孩子的成績尋找,只能是學校的老師,老師在這種交匯點上成了焦點,因而一古腦把這社會分散承擔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你說老師怨不怨呢?政策是教育部定的,老師能改變?只能執行,而且是一線,所有的道德綁架也來了,要求老師近乎苛刻,一點小事就大炒特炒,把老師貶低,抹黑,摁在地上揉搓,才足以發洩情緒。雖然參與群體大,但大部分家長是是非分明的,當然這裡也有公知,蓄意挑撥,惡炒老師,搞亂教育,撕裂家長與教師矛盾,製造社會混亂的別有用心。因而老師要守住初心,良心,不為炒作而左右,要有忍辱負重的堅毅,既然入了這個門,就要忠誠這個事業,既然家長把孩子託負了,就是信任,就無怨無悔的做下去,就要當好園丁,一心撲在充滿希望的事業上。

  • 8 # 奇聞伊始筱妍

    有些人更是恨醫護心裡,看不得醫護有什麼好!

    @@青島市衛生系統2020年副高階職稱評審採用“專家組投票評審”,我單位被透過的70多人中起碼有多達數十名的違規人員,排名十幾名的不通過後邊五六十名七八十名一百多名的透過五十多人,它們是怎麼透過的?明顯的存在嚴重的“違規操作”,況且我們論文榮譽人機對話都齊全合格且量化綜合分數靠前,後邊好多沒有論文沒有榮譽綜合分數全都都低於我的,他們被“專家投票通過了”,她們是怎麼透過“專家組”評審的?

    其中的貓膩不言而喻,那就是特權在作祟!

  • 9 # 平凡一舟

    發一段已經發生的事實,請不滿足現狀的老師們思考一下:怎樣定位自己……

    在一起工人維權的訴訟中,代理律師這樣描寫工人的工作狀態:兩班或者三班運轉,加上上班前準備及下班後收尾工作,工人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三班倒)或十四小時以上(兩班倒),且從未有周末休息,法定節日除春節外也多數不休息,如果員工週末或法定節假日休息需請假且公司要扣工資,這樣大強度的加班卻沒有足額支付加班費。

  • 10 # 想幻

    教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不在教學一線幹上幾年的人根本不瞭解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它不像生產產品的企業那樣,可以從產品數量、產品質量等方面來評價你的工作業績。

    教師的業績,根本沒有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標準。教師的工作物件是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個人的素質基礎和智力基礎都是千差萬別的。

    教師職稱煞有介事地把不可能有公平合理評價標準的業績、工作量、公開課、證書、民主評議等內容拼湊到一塊兒,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依據,其實是極不科學的。

    先說業績,教學水平再高的老師也很難把素質基礎和智力極差的學生教好。相反,教學水平一般的老師卻很容易把素質基礎和智力很好的學生教好。

    關於工作量,是同樣的道理。表面上看兩個老師任課節數相同,但要教出同樣的成績,差班老師要比好班老師多付出數倍的努力。

    對於公開課、證書等,雖然有部分老師是透過自身努力獲得的,能體現他們的真實水平,但有相當一部分榮譽並不能體現獲得者的真實水平。一心一意只顧埋頭教學的老師,很難獲得這些榮譽。

    民主評議更是不靠譜,黨章中都明確規定對拉選票者要嚴肅處理,但在晉升職稱的民主評議過程中,拉選票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其實民主評議的結果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業績和道德品質沒有一點兒關係。

    所以,很多教師對現行的職稱制度心存不滿。

    由於大多數人對教師工作的特殊性不瞭解,所以會對教師產生誤解。什麼一天只上一兩節課,還有寒暑假等等。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教師面對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孩子,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既費力,又費神。教師們要先於學生到校,晚於學生離校,一個學期下來,身心疲憊,何止一個寒暑假能夠調整得過來呢!面對社會上黑噴教師的現象,教師們感到憋屈,又怎麼會滿意呢?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請理解。

  • 11 # 紅盾衛士

    我老婆是高中老師,支援取消寒暑假!支援8小時工作制!省得每次教育局長喝酒時嘮嗑老是安慰我:“你要理解老師,老師累,早6點30分到校,晚上23點到家,週六週日還不休息!”聽他說完,我當時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在萬馬奔騰!!!

  • 12 # 儒雅傳遞正能量

    你說的這些都是特例!!極少數人!可以漠視!

  • 13 # 妙緣鄉野

    有些教師對職稱丶自習等不滿,只要弄清楚八十年代之前沒有職稱時,為何不存在這些不滿現象,就可理解。

  • 14 # 鐵骨錚錚俠肝義膽

    現在有一個群體,我把它稱為“恨師群體”,這個群體有個顯著特徵就是:詆譭一切老師。

    老師賺的少,他們詆譭:哎呦,你賺的少,但是你有假期啊!

    老師漲工資了,他們詆譭:漲工資了還不好好教書,良心被狗吃了嗎?

    老師累死累活,他們詆譭:你們不是蠟燭嗎?累死不是應該的嗎?

    老師要求八小時工作時間,他們詆譭:不懂奉獻,沒有師德!

    這個群體,都是些什麼人呢?

    我分析他們是這樣的人群,上學的時候就成績不好,沒少捱過老師批評,不懂感恩,反而懷恨在心。當了父母,為了孩子表面上尊師重教,實際上記恨發酵:孩子學習不行,報個補習班,怪老師心黑;孩子沒評上優秀,怪老師不公平……

    這類人從來就沒有享受過讀書學習的樂趣,更沒有從中獲益,更無從知道老師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可以生髮的意義

  • 15 # 山尖的那一邊

    教育部從來都不支援加班加點學習,按國家課程標準早上學生起床鍛鍊後直接吃飯,等待八點上課,絕不存在老師輔導早自習一說,這是教育部最真實的規定。目前社會早已歪曲了教育本來的面目。

  • 16 # Raymond92399

    職稱確實成了教師發展的桎梏,希望有關部門予以重視。

  • 17 # 金元神君

    簡單的說就是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特別是在基層,自己的工資被剋扣,被強行攤派,家長不領情等。

  • 18 # 1120134862

    沒有經歷80年代前的教師生涯,就體會不了現在教師的待遇,就體會不了教師的幸福。不要怨,您是做人民教師的,您的思想,道德,精神不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水平上。如果您感到不願額外付出,如果您特別會算計,如果您覺悟達不到對教師的要求,那麼,只好換一換職業,這樣才不至於太憂鬱。

  • 19 # 秦楓勝哥

    一個學期,少的話40個晚上晚自修,多的60個晚上晚自修,一年就乘以兩倍

  • 20 # 1藍天1

    "有些"並不奇怪,人沒有絕對統一的思想,這些人主要是對教師的工作和社會的認識片面了,絕對了。國家對職稱制度在不斷改革完善,對一線、鄉村教師傾斜照顧,對老教師也有關心。但有評比晉升,就有名額限制,尤其是高階,再完善制度,只有不滿會減少,但絕對會存在。對合規的早晚自習,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教師的職責範圍內的事,聘任的是學校從事教育培養學生的教師,不是工廠工人,農村農民,酌情補助關心必要,"不滿"可在這方面可提出,但班還得上。法規要全面看,陳景潤證實"猜想"全是每天8小時上班完成的?學校違法違規有權上訴,但要服從分工,遵守紀律,否則,不滿的事何止職稱評比,沒有哪位聖人能把學校、哪怕只是幾個教師幾十個學生的小學辦得人人滿意,各個人有各人的不滿,一天到晚以不滿說事,這學校還怎麼辦下去?這個人還有開心舒心的日子嗎?好在現在教師也非鐵飯碗,也是聘任制,如你的"不滿"已達無法從事教師這項工作時或感自己選錯這職業時,比如大才小用、才不夠用、勞未有獲等,可以辭職。但我記得哪位名人說過,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鬥爭。就是活在世上不工作,也在矛盾的世界中,能有隨心所欲地方嗎?事事如意只是祝福,只是相對!所以,要全面看,教師不是絕對8小時工作制,但教師在校和工人做工不一樣,教師還有寒暑假,教師工資待遇總體不低,有點不滿能輕易辭退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很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