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孟子》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盡心上》)《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說:“陽生貴己。”(《審分覽·不二》) 《韓非子》(公元前三世紀)說:“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輕物重生之士也。”(《顯學》) 《淮南子》(公元前二世紀)說:“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氾論訓》)

    楊朱從“貴己”或者說“為我”出發,構成了他的學說,歸納起來有三條,一是論生死: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賢愚、貧賤之異,而所同者為死,均為腐骨,堯舜與桀紂沒有什麼不同;二是貴己:己身之最貴重者莫過於生命,人身難得,加上人生短暫,故該萬分珍惜與貴重,要樂生,一切以存我為貴,無我,則一切無從談起;三是全性保真:所謂全性,就是要順應自然之性,既然有生,便當全生,不可逆命而羨壽,聚物而累形,只要有“豐屋美服,厚味嬌色”滿足就夠了,不要貪得無厭,更不要為外物所傷生。所謂保真,就是保持自然賦予人身的真性,自縱一時,勿失當年之樂;縱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縱心而遊,不逆萬物所好;勿矜一時之譭譽,不要死後之餘榮;不羨壽、不羨名、不羨位、不羨貨,只要做到這四點,就能夠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保持和順應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在以上引文中,《呂氏春秋》說的陽生,近來學者們已經證明就是楊朱。 《韓非子》說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的人,也一定是楊朱或其門徒,因為在那個時代再沒有別人有此主張。把這些資料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楊朱的兩個基本觀念:“為我”,“輕物重生”。這些觀念顯然是反對墨子的,墨子是主張兼愛的。《韓非子》說的楊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與《孟子》說的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有些不同。可是這兩種說法與楊朱的基本觀念是一致的。後者與“為我”一致,前者與“輕物重生”一致。兩者可以說是一個學說的兩個方面。

    上述楊朱思想的兩個方面,都可以在道家文獻中找到例證。 《莊子·逍遙遊》有個故事說:“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子無所用天下為。”許由這個隱者,把天下給他,即使白白奉送,他也不要。當然他也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這是《韓非子》所說的楊朱思想的例證。

    前面提到《列子》的《楊朱》篇,其中有個故事說;“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間。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這是楊朱學說另一方面的例證。《列子·楊朱》篇還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們不能相信這些話真是楊朱說的,但是這些話把楊朱學說的兩個方面,把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學,總結得很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30萬資金,該如何購買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