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截至目前,全國去庫存“戰役”效果明顯。易居研究院4月3日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全國範圍受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3712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8.7%。觀察歷史資料,當前全國百城庫存規模相當於2013年3月的水平,即庫存規模回落到了五年前水平。
2
回覆列表
  • 1 # 給力視界

    今年房產不可能大漲了,但是微漲還是可以的,畢竟現在的房價對比之前來說確實是比較高的了。

    2016年之前的房價對比現在來說確實是比較便宜的,漲價之後,每個地方或多或少的都出臺了限購政策,需要購買資格等等,所以在過去的一年裡面,剛需能買房的幾乎都已經購買了,現在購買的除了少部分剛需,大部分都是換房和投資的,所以現在的新房的成交量確實對比之前來說是比較少的。

    個人生活在成都,我就拿成都給大家說說吧,成都現在的限購只能是剛需優先購買,需要成都戶口,本科以上隨便落戶。其實所謂的剛需是什麼?是成都只有一套房子?如果在北京有兩套,上海有一套等等,再把他們全家的戶口落在成都,那麼他們也算剛需,這不是變相的炒房,把戶口落在成都之後就購買房子的,應該限制他,至少在成都有工作,不然就是來炒房的。工作五年以上或者更久才能可以選擇離開,還是如何?

    成都現在的房價確實已經很高了,學位普通工薪階層又是普通家庭的人來說,在成都過得也不容易。

    租房是為別人餐桌加菜,買房是為自己添磚加瓦。

  • 2 # 樓盤網

    筆者認為2018年房地產沒有大漲的可能性,這是當前的政策環境和經濟環境決定的。

    一、樓市調控還將繼續,房價還將被抑制。從去年開始政府已經多次表示了要控制房價的決心,堅持樓市調控不放鬆,而上一輪房價下跌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樓市調控政策的嚴格,如果政策能繼續保持的話,那麼今年的房價也不可能上漲。

    二、收緊信貸,樓市資金不足以支撐房價上漲。房價的漲跌與資金的多寡十分密切,而在目前銀行收緊資金,上調房貸利率的背景下,流向樓市的資金已經變得更少了,這樣一來房價就失去了上漲的動力。

    三、庫存降低,但房價不一定上漲。雖然目前樓市庫存降至近5年來的新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房價就會出現上漲,因為大家已經越來越明白一件事了,那就是房租是用來住不上是用來炒的,所以未來買房的人就會變少。

  • 3 # 房產老J

    房地產市場的跌跌漲漲隨著年代的變化,隨著政策的變化,隨著庫存的變化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是這麼多年來大至的規律就是,不論其他影響有多深入,房價的走勢還是以上漲為基礎的。

    隨著近幾年房地產市場去庫存的持續進行,樓市不論是從銷量還是從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那麼目前樓市的去庫存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今年的房價還有打仗的可能嗎?

    對於今年樓市的判斷,老J認為不會再出現大漲,但是上漲的趨勢還是會在的。

    我們都知道,在前幾年之中,房價的快速上漲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炒房者、去庫存和棚改。炒房者帶來大量的資本和熱錢;去庫存帶來寬鬆的樓市環境;棚改帶來大量的需求。這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房價的量價齊飛引來了樓市的一片繁榮!

    所以,在去庫存的尾聲樓市的餘熱還在,但是樓市的後勁已經沒有那麼足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調控政策的進入。

    2018年,開年就有大量的調控政策出臺,在大量的調控之下,房價想快速上漲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調控的到來,使得原本就去庫存尾聲的樓市又出現了大面積的降雨,降雨過後的降溫是一定的。很多人被調控的政策搞得要麼不敢買房,要麼不想買房,要麼買不到房。這就是樓市調控對於房價帶來的直接影響。買房的人少了房價自然也就上的沒有那麼快了。

    因此,2018年雖然去庫存還有延續,但是寬鬆的樓市環境在被慢慢收緊,房價繼續高漲恐難實現!

  • 4 # 尚舍書院李延唐

    保持現有的限購政策不放鬆的情況下,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是不會大漲的。整體的趨勢應該是會維持目前這種滯漲的態勢,也就是漲也漲不上去,跌也跌不下來,但是部分二三線城市會穩中有升。

    為什麼說2018年的房價會維持滯漲狀態,部分城市還會穩中有升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一年多來的限購實施效應,顯示出的房價剛性

    從2014年年初,全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都出臺了限購政策。這次的限購到目前已經實施一年多了,應該說,限購政策的效應已經基本顯現出來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實際跌幅很小。一些城市比如成都、重慶、西安、威海等城市的房價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上升。這說明目前的房價實際上是具有剛性的。

    第二是,上漲的勢頭被限購政策遏制住了

    實際上很多一二線城市在2015年到2016年,這一年時間裡房價翻了一倍,所以才會全國大規模的出臺限購政策。這次的限購,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購。對購房資格和交易條件設定有史以來最高的要求。大部分城市房價雖然實際跌幅不大,但是過快上漲的勢頭被遏制住了。

    第三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成為房地產市場的總基調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是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定調。房價過快上漲,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資金的熱炒。目前大部分城市的限購政策都針對炒房這個行為設定了不少限制條件,炒房的成本明顯提高,炒作的動力也明顯下降。所以在這樣一種狀況下,今年的房價要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

  • 5 # 靈寶虹聲

    看看,所有的回答,有幾個說降的,你就明白,多少人,有著一套房,操著開發商的心。即使全部人都說不會降,微漲,只漲,房子放在那裡,仍然還是房子,價格變沒變沒關係,重要的是是誰的還是誰的,沒有流通,無法流通,沒有人能接住

  • 6 # Mindfreak90783602

    不請自來,我從三個方面解答一下吧。

    1. 政策:大會結束,主要矛盾變了,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充分不平衡的發展成為主要矛盾,發展中大國地位沒變,經濟建設為中心沒變,個人理解:還是窮,還得蓋。穩中求進,防範金融風險,那就說慢慢漲,不能太快,銀行貸款收緊,首付提高,買房門檻提高。三去一補,建立長效機制,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補短板,產能太大,賣的沒有蓋的快不行,去庫存主要指二三線城市,能留住人才的一線城市銷售竣工比1比2,連期房都賣光了,不存在庫存問題,去槓桿,首付提高,尤其是二套房,那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降低流動性,最起碼炒房的門檻大大提高了,絕對的優質政策。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沒變,那就是土地還是有關部門攥著,不符合條件的還是戶籍不變,那就是優質資源還是在城市。

    2. 基本面:城市化程序是不可逆的,發達國家城市化率70%以上,而我們只有不到50%,而且很多一部分人有宅基地,但是住城裡,也算城市化率裡面,所以不到50%這個數字是被嚴重高估的,城市化還遠未達標。2017年房地產拉動GDP1.5,那就說沒有房地產,去年GDP增加只有%5.2,不可或缺。上下游產業,地產商買地,買鋼筋水泥這些產能過剩而普通人買不起的產品,買完房裝修,買建材聘工人施工,商業就業都有拉動,簡單說就是房地產不能停更不能沒,而為了這一切最終買單的,是買房者,假設跌了,房子沒人買了,那後果可想而知。

    3. 供需關係

    土地供應和城市人口間的矛盾,說2020年北京市人口不能超過2300萬,2003年北京說2020年人口不能超過1800萬,看這意思,以後大北京超過東京人口4300萬人也不新鮮了,而土地供應,還是按照1800萬人供應,而優質資源全在這,造成了地少,錢多,需求大的結果。

    所以,需要住,您就買,沒毛病,2018慢慢漲。想要炒,您掂量掂量成本吧,別說我沒勸您。

  • 7 # 嗨住租房

    樓市,已經變成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現在也成為了人們飯前飯後的談資。房地產行業經過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各地的房價也都漲起來了,那麼今年房地產市場還會有大漲的可能嗎?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今年房價已經失去了大漲的機會,樓市大漲的紅利期已經過去。

    一、今年樓市嚴調控是主調,房價難大漲

    自從去年定下了“房住不炒”的根本定位之後,進入2018年,許多地區也都紛紛收緊調控政策,近期許多地方在限購一週年之後也吹響了調控升級的號角,猶如海南等。

    在當今的樓市調控大背景下,許多外來的人口想在城市安家置業,門檻提高了,尤其是社保連續繳納證明,居住證的年限等等,都把外地人給拒之門外,不少地區對於本地人也實施了限購限售政策,大多數調控地區,第三套房及以上的都暫停出售了!可謂是“史上最嚴”調控,不過也正是如此嚴厲的調控,也使得現在各地的房價都平穩下來,沒有再像去年一樣,一天一個價的往上走。

    二、多數炒房、投資、剛需都選擇觀望

    在樓市前景並不是跟明朗的情況下,大多數的炒房、投資、剛需都變得猶豫起來,購房的事情也都選擇放一放,看一看的態度。這個也是調控之後效果初顯。

    誰都不想自己剛買到的房,沒過一陣子房價就下跌了,誰都不想做賠本的買賣!而炒房、投資房地產的門檻變高了,銀行的房貸利率持續上浮,貸款收緊,這也是制約炒房、投資客們利用槓桿炒房的主因。

    三、樓市紅利期已經過去,房價穩中有落是趨勢

    現在我們都知道,樓市紅利期已經過去了,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個季度,但是今年的樓市各地都有所降溫,沒有了去年的火爆場面,這也得益於樓市嚴密調控,炒房、投資客們的收手。

    樓市有升值空間,才會有可能引來更多的人投資,樓市也才會有機會上漲,可是現在前提條件都已經不存在,樓市難大漲!

    因此,綜上所述,在今年樓市持續實施、調控升級的基礎上,樓市還想繼續大漲機會不大,今年乃至最近幾年內,樓市緩慢降溫是趨勢,樓市投資價值、升值空間不在,外部的推力也難以繼續維持。

  • 8 # 涅磐2046

    如果房價或租金太貴我們是無法承受的,但房價或租金太便宜了或降價,人們就沒有奮鬥的動力,對原先買貴的房子的人是不公平的,也無益於房地產業的正常發展 。 我支援房價及租金在一定程度上緩慢的增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德國公開賽男子單打半決賽,馬龍戰勝黃鎮廷晉級決賽,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