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霍小梅

    答:為人師表?俗語: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學習智者的聰慧,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深入學習,學習有深度嗎?

  • 2 # 董事長慢慢懂事慢慢長

    知行合一的核心是有選擇的作為。

    理論已經證明的東西,就知道到做到。

    政策的要求,領導的佈置,局勢的深入,要學習,領會,找到差距,深刻的思考,落實到行動,做出讓人們滿意的成績

  • 3 # 呵呵說吧

    “知行合一”的精髓,就是“致良知”,做到“真”。

    “知行合一”,不僅要有認識(知),更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思想核心。

    “知行合一”是“去偽存真”。與“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相比,“偽善”不是善。知而不行,讀再多的聖賢書也是白讀,滿口的仁義道德無一點實際的行為,是“偽”。

    “知行合一”是所具備的“獨立”能力。知易行難,倘若無法實踐,無法身體力行,聖賢書不會成為自己的思想,是違背了自己的“良知”、“內心”,不能夠“自己”。“慎獨”,不是做給他人看,而是保持“真我”,有“獨立”。

    “知行合一”是自我身體力行的一個學習鍛鍊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知行合一,是結合自身實際,不斷修正自己的過程。無法“知行合一”,說明自己並未能做到“知”,需要“察己”,做個“明白人”。並以此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循序漸進。

  • 4 # 創業經典論壇

    知行合一,這個詞語是明朝大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從現在的字面理解,應該是“知”即知識,科學。“行”即行動,運用。也就是說,學到的知識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巧妙的運用,發揮知識的效果作用。

    可在史料記載中,並非這樣理解,按王陽明的思想深邃,知與行是一體的,互相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這兩個字說的是一個事情,不存在脫離知的行,也不存在脫離行的知。

    比如說,如果我們沒有孝順父母的行,那就說明,我們就沒有掌握孝順父母的知。

    再比如說,我們在學習期間,每天辛辛苦苦的學習,為了應付將來某一天的大考;只是想著,透過學習,獲得過關的門票;這種行為只是純粹的知而已;而不是想著透過自己努力的學習,使自己擁有豐富的知識庫存,將來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發揮。

    再比如,考駕駛證就是一種形式,這就是純粹的知而已,將來真正自己開車的時候,再說吧!

  • 5 # 橫海聽泉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思想理論。

    知,理論,行,實踐。懂得道理重要,實際運用也重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王陽明個人的經歷就是知行合一的檢驗者,年少時他有崇高偉大的志向,二十八歲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後挺身勇鬥太監劉瑾,遭貶龍場驛丞悟道,肅清四州盜匪,平定南昌叛亂,簡直成了大明王朝當時的救火隊長,哪裡有不平哪裡有我,若不是病逝歸途,他在大明朝個人的成績單會更優秀。

    王陽明經歷了常人所難以想象的艱難曲折,龍場萬山叢棘,蠱毒瘴癘,當時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搭茅棚息身而能心無外物,苦不入心,終在此悟道。那時大多數人把知和行看作兩件事,思考在前,行動在後,重思考而輕行動,遇事易偏離正軌,抓不住重點,平定江西南昌寧王朱辰濠的叛亂,是王陽陰心學力量的強大展示。朱辰濠一方土豪,兵強馬壯,但在王陽明手裡頓時成了提線木偶,叫他往東他往東,叫他往西他往西,等王陽明玩累了,朱辰濠也完蛋了。

    理論實踐出真知,知與行相輔相成,知與行不可偏其一。

  • 6 # 定慧堂

    王陽明首先強調的是“心外無物”,然後才倡導“知行合一”。

    所以,王陽明的所謂“知行合一”絕非“理論聯絡實際”,更不是什麼“想到做到”。

    因為“心外無物”了,就不可能涉及到什麼實際應用方面的問題。這也正是“心想”與“事成”之間的距離和區別!

    在他看來,世上所有的問題,都只能是“心心相印”的問題,與外界無關!

    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本質上是“知+識”的合一,或者說是“知與道”的合一!其精髓仍然只是“我與吾”的心理鬥爭而已!

    (未完待續)

  • 7 # 了不了齋主人

    碰巧以前寫過一文,貼這裡:

    一一一一

    在網上逛的時間長了,有時難免手賤,跑去一些自己曾經抑或還在感興趣的文字下留言。不幸的是,在這個人人都是透明人的時代,你網上的行跡很快就被推送來的相關文字所出賣。好在我從不在網上干擾亂公共秩序的事情,所以就算推送來的文字反映了我在網上活動的痕跡,不過就是讓我繼續浪費一點時間去讀這些看似相關卻多半無趣的文字而已。

    我這麼說,並非存有什麼惡意,抑或試圖拔高自己,只是對這種推送的“智慧”有點“微詞”罷了。

    曾幾何時,王陽明成了這個時代熱衷的話題,因而在網上,想不看到王陽明都不可能。於是有一天,我照例地手賤,在一位混跡於某高校的作者討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文章下評論了幾句。隨後的幾天,我一上網,就會收到推送來討論陽明學說的文字。我大略看了一下,這些文字90%都會討論到“知行合一”,99%的作者都犯了王陽明在提出“知行合一”學說時批評論敵“裂知行而二之”的毛病。我於是明白,其實許多文字都只是“作文”,或許有的人竟連《傳習錄》也沒有讀過的。若真起陽明於地下,不知道他對這些“膜拜”者拿他當敲門磚是不是很開心?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說了:你都寫了400餘字了,不也沒說出“知行合一”是啥意思麼?還真是的,看看上面的這些文字,我驚出一身冷汗:我是不是也犯了“裂知行而二之”的毛病了呢?

    但出冷汗卻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它說明我的羞恥之心尚存,知道當為與不當為之間隔著一道鴻溝。而反省自己是不是犯了割裂知行的毛病,也就是等於“知是行之始”了。既然是“行之始”,當下我要做的就是模仿學院學者寫嚴謹學術論文的筆法,把這個“知行合一”的意思表述如下:

    所謂“知行合一”,是指在道德實踐中,人對道德法則的覺醒必然伴隨著遵從此法則發生的道德行為;而道德行為的發生也必然遵從了人的內在道德法則的規定。“知行合一”,不是指人先認可某一行為具有道德價值而後實行之,而是指道德認知和道德踐履之間具有同一性和無間斷性。“合”不是指合知、行而一之,而是指知和行互為彼此的另一種形態。

    比照王陽明的說法,我既然付諸踐行地寫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算是“行是知之成”了。但我真的一點也不喜歡這種表述,因為它如繞口令一般,不僅不能幫助人更快地理解“知行合一”的含義,而且還會帶來更多的困惑。為此,我不得不繼續疊床架屋,用其他解釋來解釋這裡的解釋。

    舉兩個對立的例子,也許有助於理解什麼是“知行合一”:

    一個是貪官。據說當下的反貪已經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揪出來的貪官貪腐的力度也是愈來愈驚人。為什麼貪官有此前赴後繼之動力?借用一句網路熟語,叫做“你懂的”。不過這不是我這裡要討論的問題,我提出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當貪官在動貪腐之念時,他就已經開始貪了。【王陽明:“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二是殉道者。殉道者為了自身的信仰,可以置自己的生命於不顧。同樣,殉道者在確立自身的信仰時,就已經開始殉道了。

    雖然是對立的例子,兩者的思維路徑卻是相同的,只是一個指向惡,一個指向善,但都是知行一體的。

    第一個限制:“合”不能按字面意義去理解。“知”、“行”之“合一”,不是先把知、行分成兩段而後再合而為一,而是言“知”時“行”在其中,言“行”時“知”亦在其中。【王陽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第二個限制:“知”是“良知”,所以它天然地指向善。因此,在陽明“知行合一”的命題裡,知作為行的方向,也天然地帶來行必定具有道德價值。而貪官為貪腐前赴後繼、奮不顧身,雖然在邏輯上也是知行合一,卻和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不是一回事。【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安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第三個限制:知是真知。“真知”的字面意思是真切之知,但在陽明的說法中,更近於一種篤誠的信仰。就像殉道者的殉道一樣,殉道是出自本心對道的真誠信仰,並不需要一個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的抉擇過程(知),而後再決定去殉之(行)。所以,真知必定與踐行相伴發生,陽明謂之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謂之知”。【王陽明:“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陽明“知行合一”說的含義。實際上,在陽明的學說中,雖說“知行合一”也是其核心思想之一,但他更看重的還是“致良知”。相對於“知行合一”依然難免割裂知行而言,“致良知”更體現了圓融的一面。

    陽明揭示“知行合一”說時48歲,正是被放逐於貴陽的時候。他提出這一學說,並非心血來潮,而是針對時弊而發的:

    這段話放到今天,依然有其現實的意義。在當下,喊口號式道德教育隨處可見,和陽明當時針對的現象如出一轍。借用陽明的說話來說,就是:

    若只是那些儀節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溫凊奉養的儀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

    2018.1.28草,1.29完稿,1.30日修改。

  • 8 # 新一路行智慧項圈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知行合一最好的做法。其實就是理論和實踐。理論作為實踐的指導,實踐反過來修正和完善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意之中聽到一首歌,想知道它的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