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草易生

    弄清學生老逃學的原因,對症下藥,若還是不管用的話,再與家長和校長溝通,讓"兩長"定奪,但無論如何,切莫與體罰過上鉤。

  • 2 # 時光匆匆微微甜

    問題中描述的教師盡職責盡力採用擺事實講道理,多勸阻、多教育、多重視,多勸幾遍最大程度的盡到自己的教師職責,如果學生實在不聽教師的建議和勸阻,就聯絡家長配合監督管理;給家長講明安全責任問題,並帶學生和家長去政教處,要求家長寫出與安全責任問題的書面材料,其目的是教師實現自保。

    其實以上做法實則是班主任的無奈之舉,學生的安全責任問題是第一重任,學生經常逃課最容易引發安全問題。一旦學生在外逃課引發安全問題,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分別是第一責任人,其承擔的責任問題重大,難以承受之重,這都是學校和社會最不願意發生的事情。

    學生在校期間違反紀律無可厚非,班主任的職責就是維護班級秩序,整動班級紀律,執行學校的相關精神,指導班級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班級建立良好和諧的班級秩序,促進班級學生學習平穩持續提升,保障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執行順利開展。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總會有極個別學生搗亂,屢屢違反班級紀律,看似是很平常的事宜,如果班主任不及時加以管教與疏導,極個別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和行為則會嚴重干擾到班級學生的學習和班級整體紀律。畢竟班級學生由於年齡的問題,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問題的認識還不太明確,加之接受到的家庭教育程度各盡不同,每一個學生個體平時的表現也不一樣。

    班級內總有極個別學生不安心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做作業,不遵守校紀校規,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即使班主任經常勸阻、教育,但都收效不大,主要是這類學生由於自身不努力,學習習慣不良好,學習能力欠缺,特別是家庭教育嚴重的缺失,這類學生的行為習慣得不到有效的約束管理,一直放任自由。在學校經常違反紀律,對於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勸阻與教育充耳不聞,甚至頂撞教師,教師也無可奈何,又不能進行必要的懲罰;學生父母的不配合,對於孩子的教育束手無策或者加以不配合的態度,讓班主任更加無奈。

    所以,針對班級內極少學生的教育管理,以疏導為主,畢竟一個班級五十幾個學生個體,出現一兩個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很正常,但也出現不喜歡學習,經常搗蛋調皮的學生也非常正常,但這極個別學生出現曠課的問題,班主任要尤為重視,首先要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為基礎教育,如果不聽勸阻,班主任可以協調學校政教處,班主任和家長相互協商讓家長共同監督管理,並讓家長寫出有關安全責任問題的保證書,一旦出現學生不到校逃課,班主任第一時間內給家長通知,但不負責任。班主任實施“自保”的措施,這也實則是一種無奈之舉。

  • 3 # 自然174126128

    上不上課是老師的權力,上不上學是學生的權力,權力應當分清,法廳是分責任和有罪無罪的地方,老師必須清楚這點,

  • 4 # 元之創客

    主要原因不在於老師,而在於家長,家長不配合,老師再費心費力也不行。有三個原因:

    1、如果學生對老師不滿意而逃學

    如果學生對老師的言行和對自己的不關注,而造成的逃學,學生對老師的厭煩情緒沒有排除,老師的規勸是無用的,這也是學生逃學的其中的一個理由,也就是說,學生對不喜歡的老師的話語是反感的,所以,這個時候老師的勸說是無用的。

    2、家長是解決問題的根源

    學生對老師厭煩不是對家長厭煩,這個時候家長知道這種情況後,應該在孩子面前替老師說話,就是說老師的任何態度是為了學生自己好,家長對孩子說,是孩子誤解了老師好意,讓孩子從另一方面來認識老師的行為,扭轉孩子對老師的不良認識和情緒,因為這個時候孩子信任的是家長。

    3、老師和家長共同解決問題

    當學生對老師產生厭煩對抗情緒的時候,老師應該和家長及時溝通交流,一起來解決孩子的問題,當孩子對家長產生厭煩的時候,由老師出面來調整孩子的心態,當學生對老師厭煩的時候,由家長出面來調整孩子的心態和錯誤認識!

  • 5 # 使用者8560786688508

    我給你個參考,上海有個學校,專門做過這個方面的試驗,就是針對問題學生的,當時聽的是報告,叫做百人計劃還是啥的,現在忘了,你有興趣,百度查查!

  • 6 # 語文萍

    我記得我上班的時候,頑皮的學生攆他回家他寧肯在教室站著,他也不走,為什麼?雖然他不愛學習,不愛完成作業,但是在學校裡有同學做伴,有同學玩,外面社會上和家裡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現在不同了,外面的社會太精彩,有很多比學校好玩的地方,學生逃學的原因找到了,才能解決問題。我想不外乎這幾個原因:

    1.孩子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他就想逃避。我認識一個孩子,他因為玩手機遊戲輟學了,課程越拉下越多,儘管父母讓他上補習班,或一對一補習,但跟上課不是一回事,每次開學孩子想上學,但是他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他像聽天書一樣聽不懂,孩子就失去了信心,又輟學了,拉下的課他已經沒法補了,反反覆覆,惡性迴圈。

    2.玩遊戲。不知他是否有玩手機遊戲的習慣,如果有,可能因為玩手機而輟學。

    3.在社會上遇到了”知音”。現在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輟學的孩子很多,他有孩子玩了。

    不管什麼原因,我想老師和家長一起和孩子溝通一下,看看是什麼原因?找到了原因才好解決逃學的問題。

  • 7 # 城宏達

    教學生,勸又不能勸,說又不能說,更不能打,也不能請家長,也不傷害學生心靈!只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裝聾作啞教書!老師就教書,不要觸犯法律,育人留給家長,留給社會和法律!

  • 8 # 教育探微

    逃學孩子的成因是多方面,複雜的,綜合的。

    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關愛和關注缺失類;

    放任自流類;

    家庭不和類。

    我僅從放任自流這個角度,談一下這類孩子的教育。

    這樣的孩子,僅靠單純的說教是根本不起作用的。

    對這樣的孩子,教育觸及不到內心,達不到警示,產生不了敬畏,都是低效的教育,或是無效的教育。

    逃學屬於厭學表現中比較嚴重的一種行為。說明這個孩子的厭學情緒十分嚴重,他對學習已經完全失去了興趣,產生了逆反心理。教育這樣的孩子,僅靠教師單方面的說教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

    那麼,作為教師來說該怎麼辦?

    一,聯動家長,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

    教師要如實將孩子經常逃課,及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並和家長協商達成共同教育的策略。

    必須向家長談明三點:

    1.必須嚴加管教,絕不可再嬌慣縱容;

    2.如果再次出現逃課現象,家長必須要嚴加管教;

    3.明確告訴家長,對這個孩子將進行約法三章,家長必須積極配合大力支援。

    二,樹立威嚴,約法三章。

    對於這樣的孩子,觸及不到內心,達不到警示,產生不了畏懼的教育都是低效或無效的。要教育這樣的孩子,必須樹立教師的威嚴。義正言辭的的告誡他:不要觸及老師的底線,不要以為老師是軟柿子,不要以為可以牽著老師的鼻子走。

    如果你還想讀書,還想上學,從今天開始必須約法三章:

    1.遵守紀律,認真學習;

    2.嚴格要求自己,服從班級管理;

    3.絕不在逃課。

    以前的錯誤那是以前的事,如果還是屢教不改違反約定,對不起,請家長帶著你遠離這個班!

    如果真的還不起作用,再次逃課,那就嚴格按照約定處理,哪怕先讓家長帶回家,都必須要有這個懲處過程,都必須要讓孩子體驗這個懲處的過程,否則,就無法在他的心裡產生敬畏感。

    三,教育幫扶,跟蹤輔導。

    對這樣孩子的教育必須是寬嚴並濟的,約法三章一旦建立,就必須嚴格對照執行,在幫教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注關心,多交流談心,多引導鼓舞,經過一個長期反覆的過程或許會有所改觀。

  • 9 # 燦如夏花92227887

    學生老逃學,苦口婆心地說服教仍不思悔改,對老師而言著實是比較頭疼的事,而且存在很大的風險,一旦學生逃學在外發生意外事件,學校和老師都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面對如此狀況,老師應該如何應對呢?

    1、弄清學生逃學的原因,對症下藥。學生逃學大致有這幾方面的原因:學習成績比較差,對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家長疏於管理,孩子出了問題後簡單粗暴地打一頓;迷戀上網,結交社會上的不良群體;師生關係緊張,對老師的管教產生逆反心理等。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對策,以厭學為例,老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利用課餘時間給他補習功課,上課經常性提問他,有了進步要多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並沒有放棄他,老師在為他的進步付出了許多心血,再隨意逃學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2、爭取家長配合,聯手矯正。學生逃學有許多是家庭因素造成,家長忙於生計或事業繁忙,缺少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少有交流和溝通,不知道孩子有什麼心理需求,孩子有了煩惱也無處傾訴,所以,要糾正學生的逃學行為,家長首先要改變家庭教育的方式,多些陪伴,最好每天接送上學,不讓他有逃學時間和空間,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制,可以改變逃學習慣。班主任發現學生逃學,第一時間通知家長,預防發生意外,化解風險,共同擔責。

    3、適當進行懲戒,強行規範。學生的逃學行為有時是放縱的結果,一次逃學並沒有受到嚴厲懲戒,學生會認為逃學是無所謂的事,膽子會越來越大,所以對其行為進行懲戒是必要的。可以是學校依據校規校紀給予處分,也可以由家長帶回,讓其從事體力勞動,讓孩子感受勞動的艱辛,不好好讀書,無法生存社會。

    總之,矯正學生的逃學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時會有反覆,只有運用多種手段也能逐步達到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願意花時間學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