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幼教手記

    兩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期。對是非的概念判斷力差。在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訴求時,成人理解不準確,或者自己的要求沒有滿足時,就會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這也是兩歲左右寶寶會出現的叛逆期。

    很多人以為,兩歲的孩子說話都不完整,跟他們講道理他們也理解不了呀。其實,對於兩歲左右的寶寶,家長完全可以耐心的跟寶寶溝通的。

    究竟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讓2歲以下的小寶寶聽懂我們講的道理呢?

    1.兩歲的寶寶社會經驗很少,但家長們可以用孩子體會過的感受講道理。

    2.如果孩子做出了什麼偏激行為,家長的反應不能是覺得好玩,而應該表情嚴肅,語氣堅定的說不,讓孩子從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3.言傳身教的作用勝過成人的千言萬語。讓孩子從大人的示範中明白道理。

    以上建議供您參考。

    祝孩子越來越可愛!

  • 2 # 快樂的小主婦

    孩子在不順其心意時,有咬人,打人,傷自己這種表現,並不是故意做出的行為不好的習慣,而是在他們不成熟的思維認知裡,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一種引起可以滿足自己要求的手段,任何一種手段一旦有效,便會頻繁使用。

    針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這種行為是無效的,絕對不要因為他的這些行為而滿足他的慾望需求。

    當孩子因為某一種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無理取鬧時,家長需要採用平和的手段處理掉孩子的這種情緒,以暴制暴的方法更加不可取,而且你再去打他也是一種不好的錯誤示範。家長可以把孩子放入到一個安靜且安全的環境中,待他情緒穩定一些後,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他的要求和行為,明確告訴他這種行為的錯誤性,“媽媽(爸爸)很不喜歡你這樣做”,鼓勵他用語言表達情緒,父母要正確引導,而不僅僅是阻止他。

    必要時,可以制定一些懲罰措施,讓他知道他的這種行為所要承擔的後果,透過語言和行動,讓他知道他的行為要收到限制。

    當孩子打人,咬人或是有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家長通常會有生氣,憤怒的情緒,但要切記不要在情緒很激烈,很衝動的情況下去管教孩子,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做好表率永遠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 3 # 豪豪小爺

    我家一歲多的時候就是這樣,發脾氣就是打自己,然後我怎麼說都沒用。後來有一次他又是發脾氣打自己然後我反手就打過去了,對他說你打的太輕了,我來幫你,他打哪裡我就打哪裡。打了兩次就把這個毛病改過來了

  • 4 # 家庭幸福力啟心

    我是啟心,您的家庭教育顧問。

    兩歲正是孩子會走路之後,開始探索獨立自主的時期,瞭解其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和需求,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一、瞭解孩子此階段的需求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在《人格心理學導論》中提到:

    人格發展到第二階段(2-4歲),兒童會面臨自主感對羞怯和疑慮的心理社會危機。這個時期的發展任務是發展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慮。

    這個時候想做的事情,如果父母和看護者允許他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兒童就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就會發展出自主感;

    反之,如果大人有不耐煩或者過分溺愛而干預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或對其意志以外的事情采取粗暴的態度,孩子就會有羞恥感,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

    孩子打人,很可能是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但是又不懂表達,只能用打人的行為來處理事情。

    二、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很強的成長慾望的,弗洛伊德稱之為“生本能”,蒙特梭利叫它“精神胚胎”,這些說法都是一個道理,也即:孩子會依照本能和規律去成長。

    孩子摔頭不用太擔心,這也是他引起關注,希望大人能滿足他需求的一種方式。

    三、如何恰當地處理此類情況

    1.教孩子學會表達需求

    比如,孩子打人有可能是別人拿了他的玩具,孩子開始有物權意識。

    我們需要教他表達:“你生氣了,是因為小朋友拿了你最喜歡的小汽車。”

    或者他想要玩別人的東西,別人不給玩,我們可以這樣說:“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他不讓你玩,你不開心了。”

    幫孩子表達需求,孩子覺得被理解了,情緒也會好很多。

    2.平時多跟孩子語言溝通

    兩歲是語言敏感期,多用語言告訴孩子,我們愛他,他很重要。

    3.用具體清晰的指令代替“不”語言

    比如,“寶寶,要保護頭。頭碰到會受傷。”來代替“不要碰頭”

    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替代不可以做什麼。

    4.轉移注意力

    孩子對很多語言還沒辦法理解,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轉移注意力的辦法跟他溝通。

    5.多讀繪本給孩子

    建議可以看看《我的情緒小怪獸》和《我不亂髮脾氣了》這些情緒管理的繪本。

  • 5 # 楚媽育兒

    兩歲的寶寶,不順心就咬人、打人,這是很多兩歲的寶寶都會經歷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口腔和手的敏感期,他們是在用嘴巴和小手“品嚐”和“觸控”這個世界。家長只要瞭解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並採取恰當的措施,就能幫助寶寶平穩渡過這段時期。

    兩歲寶寶愛咬人、打人的原因:

    兩歲寶寶還處於“口腔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他們不僅喜歡咬東西,有時也會咬人、打人。且這個時期持續時間的長短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觸覺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而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地方。因此,當寶寶用嘴巴咬人時,也很可能是他在感知物體及探索環境,他並沒有什麼惡意,因此,當寶寶咬人時,家長要把他抱到一邊。

    兩歲寶寶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有可能是透過肢體動作來表達他的想法,因為兩歲的寶寶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當他沒辦法用語言準確傳遞自己的想法時,就會本能地用“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面對寶寶的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

    1、理解並滿足寶寶的口腔敏感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家長了解了寶寶正處於口腔敏感期時,父母要想辦法滿足寶寶的需求,才能有效幫助寶寶儘快結束口腔敏感期。寶寶會咬人的這段時間裡,家長可以給他提供一些可以咬也可以品嚐的東西,比如干淨的橡皮圈;軟硬、質地不同的玩具,積木、小球;軟硬不同的各種食物;讓寶寶咬,這樣就能滿足他口腔味覺、觸覺的發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咬人。

    2、理解寶寶手的敏感期,家長應順勢引導,教會寶寶正確表達:

    兩歲的寶寶除了用手感受各種事物,“打人”也是寶寶手的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他有可能是情緒太過興奮無法控制自己;也有可能是想透過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如果家長不理解他誤會他,孩子覺得委屈或生氣時,就有可能打人或自傷。家長要善於觀察寶寶,引導寶寶把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不想和他玩?”當父母幫助寶寶把他的意思說出來時,寶寶會覺得父母能理解他了,他也就不必用打人來表達自己。

    父母要做好榜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打過孩子,夫妻間是否當著寶寶的面吵架打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會被孩子模仿,因此,要為寶寶創造溫馨安寧的家庭環境,這樣也有利於寶寶的成長。

    當兩歲的寶寶出現咬人、打人的情況時,家長們應該採取恰當的方法來幫助寶寶解決問題,不要隨意把寶寶的這些行為視為暴力傾向,只要順勢引導,教會寶寶正確表達,滿足寶寶的口腔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的需求,才能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 6 # 洛洛育兒

    2歲寶寶不順心就咬人、打人,要不然就自己摔頭、磕頭,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發洩方式。家長要進行適當引導,否則會對寶寶的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1.寶寶長牙難受,引起咬人、打人。

    嬰幼兒是生理發育的高峰期,2歲寶寶剛好處於長乳牙的最後階段。長牙時期會因為牙粘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癢、牙痛現象,於是有些孩子會變得易怒想發洩。如果他們咬東西的慾望無法得到滿足,就會咬人、打人,甚至自己摔頭。

    應對方法:尋找替代品,滿足寶寶咬東西的慾望。可以給寶寶多吃一些耐咬的食物,比如磨牙餅乾、玉米、蘋果等;多給寶寶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給寶寶更多的咀嚼機會;適當給寶寶補鈣顆粒,促進牙齒萌出。

    2.咬人、打人是寶寶情感表達的需要。

    2歲的寶寶剛學會跑和跳,他們的活動範圍變廣,好奇心也更強烈,交往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此時,寶寶的言語貧乏,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因此他們常常用推、拉、咬等手段引起大人的注意。

    應對方法:讓孩子學會使用語言。當孩子不順心咬人、打人時,及時阻止孩子,告訴他,咬人打人是不對的,我們有更好的方法表達。家長可以給寶寶演示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教幾次,孩子就能學會了。

    3.咬人、打人是寶寶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

    2歲寶寶往往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尚缺是非觀念,當他的欲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透過咬人、打人等來發洩。

    應對方法:及時制止孩子,轉移孩子情緒,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當孩子咬人、打人時,嚴肅告訴孩子這是不正確的行為,然後用一些安靜的遊戲轉移孩子注意力和情緒,比如畫畫、玩積木、玩沙子等。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 7 # 羚兒irene

    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告訴他是不對的。然後可以實施獎勵!例如:告訴他有一點進步時可以獎勵一支紅旗!能得到10支紅旗可以得到一個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很好看的外國電影嗎?